一种新型电子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0590发布日期:2018-10-16 19:0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子净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使用的自来水中一般都含氯、漂白粉、细菌等不适合被人体直接饮用的物质,将自来水烧开再饮用也只能杀死部分细菌,水中的重金属、灰尘、余氯及化学污染物还是无法去除的。因此目前家庭中的净水器设备越来越多,然而现有的一些净水设备,修理的时候拆装的工作量大,十分不便,且不能直接与水龙头对接,因而操作起来较为繁琐,此外,现有的一些净水器,功能性较少,且过滤芯的结构较为简单,只能单一的起到净水的作用,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于饮水的需求,且净水的时间较长。而且,现有的净水器长时间使用后,净水器内部的管道及滤芯内会产生沉积物,现有的净水器内沉积物不能及时清理,若沉积物长时间不清理,可能会滋生细菌,影响人们身体健康,滤芯内有较多沉积物时会饱和,影响过滤功能,若不及时更换滤芯,净水器的净水功能将大打折扣。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电子净水器改进,使其克服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子净水器,其净水效果好,使用方便,可及时清理沉积物,并能及时提醒人们更换滤芯,装置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电子净水器,包括净水箱,所述净水箱内设置有进水管、第一净水管、第二净水管、第三净水管、加热箱及制冷箱,所述进水管、所述第一净水管、所述第二净水管、所述第三净水管竖直并排设置;所述进水管上端与外界自来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下端与所述第一净水管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净水管下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第一净水管内设置有PP棉滤芯,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净水管连接处的下端设置有沉淀腔,所述沉淀腔内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沉降棱,所述沉降棱的截面呈“∧”型,相邻的所述沉降棱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净水管上端与所述第二净水管上端连接,所述第二净水管内设置有活性炭滤芯,所述第二净水管下端与所述第三净水管下端连接,所述第三净水管内设置有反渗透膜滤芯,所述第三净水管上端与所述加热箱及所述制冷箱连接,所述加热箱下端设置有热水龙头,所述制冷箱下端设置有冷水龙头。

具体的,所述自来水管中的水进入所述净水箱中的进水管内,水从所述进水管中注入后,会依次向后方的所述第一净水管、所述第二净水管、所述第三净水管内漫延,水进入所述第一净水管之前会通过所述过滤网过滤,水中较大的杂物会被所述过滤网挡住,水中的杂物会在重力作用下从所述沉降棱之间的间隙中自动沉降至所述沉降棱下方,且不易漂浮上来,净化效果好。所述第一净水管内的PP棉滤芯可去除水中残留的泥沙、铁锈等各种微小杂质,所述第二净水管内的活性炭滤芯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有效地吸附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所述第三净水管内的反渗透膜滤芯,用于对预过滤水进行反渗透处理,进一步得到更加纯净的净化水,经过层层过滤,净水效果好。所述第三净水管内出来的水进入所述加热箱及所述制冷箱,使所述电子净水器可根据需求提供热水或凉水。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外设置有紫外线灭菌器。

具体的,贯穿在所述紫外线灭菌器内的一段进水管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紫外线灭菌器可对所述进水管内的水进行灭菌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PP棉滤芯、所述活性炭滤芯、所述反渗透膜滤芯下方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净水箱外设置有声光报警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声光报警器相连。

具体的,由于所述PP棉滤芯、所述活性炭滤芯、所述反渗透膜滤芯长时间使用后,会吸附较多残留物,会不断增加自身重量,所述压力传感器内预设有压力值,当所述压力传感器监测到所述PP棉滤芯、所述活性炭滤芯或所述反渗透膜滤芯的重力值超过预设压力值时,将信号传递给所述声光报警器报警,提醒人们及时更换滤芯。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腔底端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处设置有可拆卸密封端盖。

具体的,所述可拆卸密封端盖与所述排污口相配合,所述可拆卸密封端盖拆下后,可将所述沉淀腔内收集的污物清理干净,使用方便。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子净水器,其净水效果好,使用方便,可及时清理沉积物,并能及时提醒人们更换滤芯,装置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净水箱1,进水管2,第一净水管3,第二净水管4,第三净水管5,加热箱6,制冷箱7,自来水管8,过滤网9,PP棉滤芯10,沉淀腔11,沉降棱12,活性炭滤芯13,反渗透膜滤芯14,热水龙头15,冷水龙头16,紫外线灭菌器17,压力传感器18,声光报警器19,排污口20,可拆卸密封端盖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电子净水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包括净水箱1,净水箱1内设置有进水管2、第一净水管3、第二净水管4、第三净水管5、加热箱6及制冷箱7,进水管2、第一净水管3、第二净水管4、第三净水管5竖直并排设置;进水管2上端与外界自来水管8连接,进水管2下端与第一净水管3下端连接,第一净水管3下部设置有过滤网9,第一净水管3内设置有PP棉滤芯10,进水管2与第一净水管3连接处的下端设置有沉淀腔11,沉淀腔11内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沉降棱12,沉降棱12的截面呈“∧”型,相邻的沉降棱12之间留有间隙;第一净水管3上端与第二净水管4上端连接,第二净水管4内设置有活性炭滤芯13,第二净水管4下端与第三净水管5下端连接,第三净水管5内设置有反渗透膜滤芯14,第三净水管5上端与加热箱6及制冷箱7连接,加热箱6下端设置有热水龙头15,制冷箱7下端设置有冷水龙头16。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进水管2外设置有紫外线灭菌器17。PP棉滤芯10、活性炭滤芯13、反渗透膜滤芯14下方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8,净水箱1外设置有声光报警器19,压力传感器18与声光报警器19相连。沉淀腔11底端设置有排污口20,排污口20处设置有可拆卸密封端盖2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