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0912发布日期:2018-12-14 22:53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土壤污染日趋严重,耕地、城市土壤、矿区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坏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突然污染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目前,土壤污染的治理和修复方法多种多样,然而对土壤采用化学、生物、物理等办法进行修复后,剩余的废料收集却不够完善,许多废料并未进行过细分,从而产生二次污染或者废料利用不完善。现有地下水修复装置大多是处理地下水一般有机污染物,通过注入药剂进行修复,此举虽然效果显著但是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难以排除地下水中其他污染物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装置,包括土壤修复装置和地下水修复装置;土壤修复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下方安装有支架,箱体上方设有土壤进料口和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杆伸入箱体内且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侧壁上连接有搅拌叶片;箱体内设有筛板,筛板设在搅拌叶片下方,筛板的左右侧壁上焊接有升降滑块,箱体的左右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口,箱体的左右外侧壁上安装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带动升降滑块在限位口内上下滑动;箱体的前壁上开设有排废料口,箱体的后壁外侧设有推板装置。需要修复的土壤通过土壤进料口进料后,在筛板上通过搅拌叶片搅拌,搅拌完成后留下的大型废料,如大型石块和大型污染块残留在筛板上,通过升降装置将筛板下降到排废料口下边沿,通过推板装置推出废料斗内。经过此流程的排废,不需进行停机排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修复土壤的工作效率。地下水修复装置包括设在地面上的工作基板,工作基板上设有燃烧室,燃烧室内安装有点火器;燃烧室下部连接有废弃物排废管,燃烧室左侧连接有延伸至地下的抽气管道,抽气管道下部设有若干抽气侧管,抽气管道上设有抽气泵,抽气管道左侧设有第一进气口,燃烧室右侧通过通气管连接有过滤室,过滤室上方设有检测气管,过滤室右侧设有排气管道;工作基板上还设有药剂混合器,药剂混合器上方设有药剂注入口和进水口,药剂混合器下方设有延伸至地下的药剂注入管道;工作基板上还设有检测水箱,检测水箱右侧设有检测水管,检测水箱下部设有抽水泵,检测水箱下方设有延伸至地下的抽水管。针对容易挥发的有机物通过燃烧处理,对燃烧后的气体进行过滤检测后排放防止二次污染,同时形成的固态废弃物通过管道排出收集,保证不会对地表造成再污染;通过对地下不易挥发的污染物通过药剂中和,同时实时通过检测水箱检测地下水质,调整药剂的用量以及检测治理的合格程度。

作为优选,升降装置包括安装在箱体左右外侧壁上的升降电机和固定座,固定座轴承连接有升降丝杆,升降丝杆与升降滑块螺纹连接,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升降丝杆上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作为优选,推板装置包括安装在箱体后壁外侧的安装座和设在箱体内的推板,安装座上方安装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输出杆伸入箱体内与推板连接。

作为优选,箱体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喷头。

作为优选,箱体的侧壁上还设有菌液进料口。

作为优选,箱体的下部设有储存罐,储存罐的罐口处设有滤布。

作为优选,工作基板上设有安装支架,燃烧室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工作基板上。

作为优选,工作基板上还设有换气装置,换气装置包括安装在工作基板上的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的左侧设有第二进气口,右侧连接有延伸至地下的换气管,空气压缩机和工作基板之间设有加强筋。通过换气装置使得地下气压达到平衡,放置地下气压过小导致地表塌陷。

作为优选,过滤室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过滤棉板和活性炭过滤板,抽气侧管和抽气管道内设有筛网。

作为优选,箱体前方设有废料斗,排废料口与废料斗连接,废弃物排废管的一端与燃烧室连接,一端与废料斗连接。废料集中收集便于对废料的集中再处理,利用固化等方式生成可再生材料。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解决了大型废料和土壤的分离,减少了进料前的筛选过程,可对需要修复的土壤进行直接修复,且通过对大型废料的排废,间接增加了土壤的淋洗和生物修复的修复效果,通过对淋洗剂的收集保证了修复后的土壤不会营养过剩或者过于湿润,节约能源的同时提高了修复土壤的效率。通过对污染物气体液体的综合治理来全方位的治理地下水污染物,治理更加彻底,同时通过检测后排放防止了二次污染,整体结构严谨简单,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更加充分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土壤修复装置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土壤修复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土壤修复装置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筛板和升降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地下水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箱体、2—支架、3—土壤进料口、4—搅拌电机、5—搅拌轴、6—搅拌叶片、7—筛板、8—升降滑块、9—限位口、10—升降装置、101—升降电机、102—固定座、103—升降丝杆、104—第一齿轮、105—第二齿轮、11—排废料口、12—推板装置、121—安装座、122—推板、123—伸缩气缸、13—喷头、14—菌液进料口、15—储存罐、16—滤布、17—废料斗、20—土壤修复装置、30—地下水修复装置、301—工作基板、302—燃烧室、303—点火器、304—抽气管道、305—抽气侧管、306—抽气泵、307—第一进气口、308—过滤室、309—检测气管、310—排气管道、311—药剂混合器、312—药剂注入口、313—进水口、314—药剂注入管道、315—检测水箱、316—检测水管、317—抽水泵、318—抽水管、319—安装支架、320—换气装置、321—空气压缩机、322—换气管、323—加强筋、324—过滤棉板、325—活性炭过滤板、326—筛网、327—废弃物排废管、328—第二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土壤修复装置20和地下水修复装置30;土壤修复装置20包括箱体1,箱体1下方安装有支架2,箱体1上方设有土壤进料口3和搅拌电机4,搅拌电机4的输出杆伸入箱体1内且连接有搅拌轴5,搅拌轴5的侧壁上连接有搅拌叶片6;箱体1内设有筛板7,筛板7设在搅拌叶片6下方,筛板7的左右侧壁上焊接有升降滑块8,箱体1的左右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口9,箱体1的左右外侧壁上安装有升降装置10,升降装置10带动升降滑块8在限位口9内上下滑动;箱体1的前壁上开设有排废料口11,箱体1的后壁外侧设有推板装置12;地下水修复装置30包括设在地面上的工作基板301,工作基板301上设有燃烧室302,燃烧室302内安装有点火器303;燃烧室302下部连接有废弃物排废管327,燃烧室302左侧连接有延伸至地下的抽气管道304,抽气管道304下部设有若干抽气侧管305,抽气管道304上设有抽气泵306,抽气管道304左侧设有第一进气口307,燃烧室302右侧通过通气管连接有过滤室308,过滤室308上方设有检测气管309,过滤室308右侧设有排气管道10;工作基板301上还设有药剂混合器311,药剂混合器311上方设有药剂注入口312和进水口313,药剂混合器311下方设有延伸至地下的药剂注入管道314;工作基板301上还设有检测水箱315,检测水箱315右侧设有检测水管316,检测水箱315下部设有抽水泵317,检测水箱315下方设有延伸至地下的抽水管318。

升降装置10包括安装在箱体1左右外侧壁上的升降电机101和固定座102,固定座102轴承连接有升降丝杆103,升降丝杆103与升降滑块8螺纹连接,升降电机101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104,升降丝杆103上设有与第一齿轮104啮合的第二齿轮105。

推板装置12包括安装在箱体1后壁外侧的安装座121和设在箱体1内的推板122,安装座121上方安装有伸缩气缸123,伸缩气缸123的输出杆伸入箱体1内与推板122连接。

箱体1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喷头13。

箱体1的侧壁上还设有菌液进料口14。

箱体1的下部设有储存罐15,储存罐15的罐口处设有滤布16。

工作基板301上设有安装支架319,燃烧室302通过安装支架319安装在工作基板301上。

工作基板301上还设有换气装置320,换气装置320包括安装在工作基板301上的空气压缩机321,空气压缩机321的左侧设有第二进气口328,右侧连接有延伸至地下的换气管322,空气压缩机321和工作基板301之间设有加强筋323。

过滤室308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过滤棉板324和活性炭过滤板325,抽气侧管305和抽气管道304内设有筛网326。

箱体1前方设有废料斗17,排废料口11与废料斗17连接,废弃物排废管327的一端与燃烧室302连接,一端与废料斗17连接。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