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缓流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1287发布日期:2018-12-25 20:48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缓流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水体治理技术领域,涉及河道原位净化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缓流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提升河道水质的方法基本分为原位处理与异位处理两种,其中原位处理效果不明显,给河道泄洪带来较大的影响,而异位处理耗能量较高,后期运维比较繁琐。该两种方式均存在较大的弊端,且无法持久长效的改良水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行成本低、维护方便的河道缓流净化系统,以持久长效地改善河道水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河道缓流净化系统,包括沿河道内水流方向依次排布的过滤区、曝气区和生化反应区,所述生化反应区内设有挂膜填料。

进一步地,各功能区的底部可设置防腐网兜,并在承重位置通过钢管打桩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区内填充有吸附性砾石材料,该材料价廉易得,可在取得过滤效果的同时降低成本。

所述曝气区内设有管式曝气器。进一步地,所述管式曝气器包括多根微孔曝气管和用于为微孔曝气管提供气流的风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微孔曝气管可360°曝气,充氧率可达到80%以上,系统内设置微孔曝气管80~100根,进一步地,每两根曝气管之间间隔为5-10cm。

所述挂膜填料包括生物海绵弹性填料,该生物海绵弹性填料上有微生物挂膜,产生生化反应,净化水体。进一步地,所述生物海绵弹性填料的填充率不低于50%,单个生物海绵弹性填料填料是边长为5-10cm的正方体,填料比重为0.9以上,比表面积为800~900㎡/m³,孔隙率≥95%。

所述过滤区的进水侧、过滤区与曝气区之间和曝气区与生化反应区之间分别设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上开设有多个进水孔道,优选地,进水孔道为直径在30-50cm范围的圆孔。进一步地,所述间隔板为高分子防腐材料,质轻且可满足强度要求。

还包括植被净化区和用于将从生化反应区流出的水导向植被净化区内的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设置于生化反应区的下游。

所述植被净化区的数量为2个,分别沿水流方向分布在过滤区、曝气区和生化反应区所覆盖区域的两侧。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2块挡板,所述2块挡板组合形成L形结构,并沿水流方向逐渐合拢,2块挡板之间的夹角为120-160°,以将来水较好返回至植被净化区。

所述植被净化区内设有浮盘,浮盘内种植有水生净化植物。进一步地,所述植被净化区内植被覆盖率为80%以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过滤区上游的进水机构,该进水机构包括若干用于将上游水泵入河道缓流净化系统内的进水泵。优选地,进水泵的数量至少为2台,以根据需要开启或关闭,控制水流量。

优选地,在进水泵进水口安装过滤筛网,防止异物堵塞水泵。

水流从进水机构进入本净化系统后,在依次经过过滤区、曝气区和生化反应区后,流至导向机构处,沿两侧经过植被净化区返回,形成水流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河道缓流净化系统,结构配置合理,无需占用河道外面积;结合高效生物载体技术、生物菌群驯化技术、微孔曝气技术、高效节能技术以及水生植物技术等,进行复合、集成和优化,能有效提升水质,具有投资少、能耗低、绿色环保、污染物去除效率高、持久长效、无二次污染等多重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河道缓流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所示,一种河道缓流净化系统,包括沿河道内水流方向依次排布的过滤区Ⅰ、曝气区Ⅱ和生化反应区Ⅲ,所述生化反应区Ⅲ内设有挂膜填料6;过滤区Ⅰ上游设有进水机构,该进水机构包括2个用于将上游水泵入河道缓流净化系统内的进水泵,即第一进水泵1和第二进水泵2。

其中,所述过滤区Ⅰ内填充有吸附性砾石材料4;所述曝气区Ⅱ内设有管式曝气器5;所述挂膜填料6包括生物海绵弹性填料,该生物海绵弹性填料上有微生物挂膜,所述生物海绵弹性填料的填充率为60%,单个生物海绵弹性填料填料是边长为8cm的正方体,填料比重为1,比表面积为850㎡/m³,孔隙率为97%;所述过滤区Ⅰ的进水侧、过滤区Ⅰ与曝气区Ⅱ之间和曝气区Ⅱ与生化反应区Ⅲ之间分别设有间隔板3,所述间隔板3上开设有多个圆形进水孔道。

还包括植被净化区Ⅳ和用于将从生化反应区Ⅲ流出的水导向植被净化区内的导向机构7,该导向机构7设置于生化反应区Ⅲ的下游;所述植被净化区Ⅳ的数量为2个,分别沿水流方向分布在过滤区Ⅰ、曝气区Ⅱ和生化反应区Ⅲ所覆盖区域的两侧;所述导向机构7包括2块挡板,所述2块挡板组合形成L形结构,并沿水流方向逐渐合拢,2块挡板之间的夹角为150°。

所述植被净化区Ⅳ内设有浮盘,浮盘内种植有水生净化植物,植被净化区Ⅳ内植被覆盖率为85%。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