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6317发布日期:2019-01-04 23:52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机械制造企业如车辆制造企业、重工业企业、兵工企业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生产设备、生产零件以及机械成品等进行清洗,由清洗机产生的清洗水中含有大量包含铁在内的磁性金属杂质以及油污,传统的油水分离器或者渣质过滤装置只能单一的实现仅去除油污或者仅滤掉渣质的功能,而无法实现同时去除磁性杂质和油污的功能,另外现有的油水分离器也存在油水分离不够彻底,渣质过滤装置存在过滤效果受杂质尺寸影响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将其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对大型清洗机的清洗水进行循环处理,污水先经过滤机构滤掉大尺寸渣质,通过磁体组对污水中小尺寸的包含铁在内的磁性杂质进行吸附分离,并利用导磁圈转动粘附油污,实现了同时去除磁性杂质和油污以及对不同尺寸渣质的分离,使污水被净化,大大降低废污水的处理成本,有助于稳定产品的清洁度质量,减轻员工的清洁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清洗过程中只需往水箱中补充由于蒸发、产品夹带等原因流失的清洗剂和水,能够实现更高的清洗质量,高效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油水分离器和渣质过滤装置不能同时实现对污水中油污和包含铁在内的磁性杂质进行分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分离装置包括过滤机构、连接机构、分离机构以及接渣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网以及设置在过滤网下方的接水槽,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过水槽,所述过水槽一端连通接水槽的开口端,所述过水槽另一端设置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主动轴、驱动机构、磁体组、非导磁刮板、第一导磁板以及第二导磁板,所述主动轴两端通过两组机座可旋转的安装在过水槽端部,所述主动轴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磁性机构包括多组交替并列套接在主动轴上的强磁体和普磁体以及多组导磁圈,相邻的强磁体和普磁体之间以及位于磁体组两端的普磁体外侧均设置有导磁圈,所述导磁圈的外径大于强磁体和普磁体的外径使得在相邻两组导磁圈之间形成有吸附凹槽,所述磁性机构侧面设置有第一导磁板,所述第一导磁板两端与两组机座连接,所述第一导磁板上的多个卡齿与吸附凹槽卡合相配,所述非导磁刮板叠合在第一导磁板上,所述非导磁刮板上的多个刮齿与吸附凹槽卡合相配,所述第二导磁板连接在第一导磁板下方,所述接渣机构包括导磁箱和接渣箱,所述接渣箱套在导磁箱内,所述第二导磁板与导磁箱的外侧面连接,所述接渣箱的开口与非导磁刮板下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座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所述电机座安装在机座一侧,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电机座连接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连接主动轴由机座伸出的外端部。

优选的,所述过水槽端部两侧设置有两组限位盒,两组机座分别安装在两组限位盒内。

优选的,所述磁体组上的位于强磁体与普磁体之间的导磁圈包括两侧开口的第一环部以及连接在第一环部两侧的第一斜部,所述第一斜部分别套接在普磁体和强磁体上,位于磁体组两端的普磁体外侧的两组导磁圈包括一侧开口的第二环部以及连接在第二环部开口侧的第二斜部,所述第二斜部套接在磁体组两端的普磁体上,所述第二环部的封闭侧上开设有主动轴穿过的开孔。

优选的,所述普磁体上方的吸附凹槽宽度大于强磁体上方的吸附凹槽宽度。

优选的,所述普磁体上方的吸附凹槽所对应配合的第一导磁板上卡齿的宽度大于强磁体上方的吸附凹槽所对应配合的第一导磁板上卡齿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普磁体上方的吸附凹槽所对应配合的非导磁刮板上卡齿的宽度大于强磁体上方的吸附凹槽所对应配合的非导磁刮板上卡齿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过水槽靠近分离机构的端部上设置有两组导流挡板,两组导流挡板的后端呈夹角地朝向分离机构。

优选的,所述接水槽的开口端上设置有推拉杆,所述接水槽内壁两侧设置有两组支撑挡板,所述过滤网通过两组支撑挡板支撑在接水槽上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的分离方法包括:

污水先经过滤网滤掉直径大于1.5mm的杂质后,流入下方的接水槽;

污水由接水槽的开口端经过水槽流向分离机构处,在过水槽端部通过导流板将污水导向主动轴上的磁体组;

开启电机电源,电机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驱动主动轴旋转,主动轴带动磁体组上的导磁圈、强磁体和普磁体在水面旋转;

流至分离机构处的污水中含有的磁性杂质大部分被吸附在吸附凹槽的底面和侧面上,污水中浮在水面的油污与转动的导磁圈接触后大部分粘附在吸附凹槽的侧面上;

固定的非导磁刮板与旋转的磁体组形成相对运动,吸附凹槽上粘附的油污和磁性杂质在非导磁刮板的摩擦作用下被刮下;

依次接触连接的导磁圈、第一导磁板、第二导磁板以及导磁箱在强磁体和普磁体的磁力作用下发生导磁形成磁路,同时在聚集的磁性杂质自身重力作用下,被刮下的磁性杂质以及混合的油污一起被引导落至接渣箱内集中处理。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先经过滤机构滤掉大尺寸的渣质,然后通过磁体组的磁力作用对污水中的包含铁在内的磁性杂质进行吸附,利用转动的导磁圈粘附油污,非导磁刮板将吸附的杂质和油污刮下并通过依次连接的导磁圈、第一导磁板、第二导磁板以及导磁箱形成磁路将磁性杂质和油污引导至接渣箱集中处理,实现了同时去除磁性杂质和油污以及对不同尺寸渣质的分离,使得污水被净化,将该装置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企业的大型清洗机,可对清洗水进行循环处理,经实验检测,经循环处理的清洗水中杂质的含量始终保持在0.2%-0.5%之间,且不会因为所清洗产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清洁高效,节约资源,大大降低了废污水的处理成本,同时有助于稳定产品的清洁质量,减轻员工的清洁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清洗过程中只需往清洗机水箱中补充由于蒸发、产品夹带等原因流失的清洗剂和水,就能够实现更高、更稳定的清洁度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的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的接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的过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的分离机构和接渣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的分离机构和接渣机构的连接结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的分离机构和接渣机构的连接结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的磁体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的位于磁体组两外侧的两组导磁圈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的第一导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的非导磁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包括过滤机构1、连接机构2、分离机构3以及接渣机构4。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过滤机构1包括过滤网11以及设置在过滤网11下方的接水槽12,过滤网11四周设置有边框111,边框111前端设置有把手112,接水槽12的开口端上设置有推拉杆121,接水槽12内壁两侧设置有两组支撑挡板122,过滤网11通过两组支撑挡板122支撑在接水槽12上方。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机构1的主体框架结构采用304不锈钢,过滤网为40目不锈钢过滤网,可将直径1.5mm以上的大尺寸渣质预先除去,如果渣质直径大于1.5mm,铜刮板就很难刮掉磁体上吸附的磁性杂质,因为在相同条件下,磁性杂质和磁体之间的吸引力与磁性杂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而且比例系数较大,如果磁性杂质体积太大,吸引力很大,不但刮不下来,而且还可能造成电机卡死,最后烧坏电机。

如图1和图5所示,连接机构2的作用是将过滤机构1和分离机构3连接起来,连接机构2包括过水槽21,过水槽21一端连通接水槽12的开口端,过水槽21另一端设置分离机构3,过水槽21两侧和上方均设置有固定方管22。过水槽21上靠近分离机构3处设置有两组导流挡板23,两组导流挡板23的后端呈夹角地朝向分离机构3,可将流动的污水导向至磁体组33进行吸附分离,连接机构2的主体框架结构均采用不锈钢。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分离机构3包括主动轴31、驱动机构32、磁体组33以及非导磁刮板34。主动轴31两端通过两组机座35可旋转的安装在过水槽21端部,过水槽21端部两侧连接有两组限位盒24,两组机座35分别固定安装在两组限位盒24内,两组机座35均选用1060铝合金板材。主动轴31通过驱动机构32驱动,驱动机构32包括电机321、电机座322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323和第二齿轮324,电机321安装在电机座322上方,电机座322安装在机座35一侧,电机321的电机轴穿过电机座322连接第一齿轮323,第二齿轮324连接主动轴31由机座35伸出的外端部。主动轴的材质为1060铝合金。

如图7和图8所示,磁体组33包括多组交替并列套接在主动轴31上的普磁体331和强磁体332以及多组导磁圈333,两端为普磁体331,相邻的普磁体331和强磁体332之间以及位于磁体组33两端的普磁体331外侧均设置有导磁圈333,导磁圈333的外径大于普磁体331和强磁体332的外径使得在相邻两组导磁圈333之间形成有吸附凹槽38。在本实施例中,磁体组33包括三组普磁体331、两组强磁体332和六组导磁圈333,使用的强磁体332为大体积的钕铁硼永久强力磁体,具有超大磁场、磁场覆盖范围大、引力大的特点,普磁体331和强磁体332的直径为100mm,厚度为20mm,导磁圈333的材质选自具有导磁性的45#钢。

如图9所示,设置在普磁体331与强磁体332之间的导磁圈333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环部3331以及连接在第一环部3331两侧的第一斜部3332,第一斜部3332套接在普磁体331和强磁体332上,本实施例中的六组导磁圈333中位于中间的四组均为此种结构;位于磁体组33两端最外侧的两组导磁圈333包括一侧开口的第二环部3333以及连接在第二环部开口侧的第二斜部3334,如图10所示,第二斜部3334套接在位于磁体组两端的两组普磁体331上,第二环部3333内可设置尼龙垫片,尼龙垫片与普磁体331紧密贴合,可阻挡杂质,第二环部3333的封闭侧上开设有主动轴31穿过的开孔3335,本实施例中的六组导磁圈333中位于最外侧的两组均为此种结构,两端的导磁圈333侧面与主动轴31连接封闭设计,使得磁体组33和主动轴31连接的整体为封闭结构,可防止污水进入磁体组33内部。导磁圈333的侧面设计成倾斜面,可以引导磁体的磁场沿倾斜面向外侧偏移,降低强磁体332的磁性,有助于吸附的磁性杂质与磁体分离,另外导磁圈333转动会粘附污水中的油污,侧面设计成倾斜面使得与油污的接触面积大,油污大部分会粘附到吸附凹槽的倾斜侧面上,有利于铜刮板将油污刮下。

如图6和图8所示,磁体组33外侧设置有第一导磁板36,第一导磁板36两端与两组机座35连接,第一导磁板36上的多个卡齿与吸附凹槽38卡合相配,第一导磁板36可起到固定磁体组的作用,同时还可将磁体组的磁力线吸引过来形成磁路,第一导磁板36上叠合有非导磁刮板34,非导磁刮板34为铜刮板,铜刮板选用0.7mm厚黄铜板,非导磁刮板34上的多个刮齿与吸附凹槽38卡合相配,第二导磁板37连接在第一导磁板36下方。刮板为非导磁材料,可有利于刮下来的磁性杂质与铜刮板脱离。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的材质均为具有导磁形的45#钢。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导磁圈333与普磁体331和强磁体332的接触面积不同,使得吸附凹槽38的宽度也不同,普磁体331上方的吸附凹槽38较宽,强磁体332上方的吸附凹槽38相对较窄,即普磁体331上方的吸附凹槽38宽度大于强磁体332上方的吸附凹槽38宽度,同时相对应地,第一导磁板36上的卡齿和非导磁刮板34上的刮齿宽度也不相同,即普磁体331上方的吸附凹槽38所对应配合的第一导磁板36上卡齿的宽度大于强磁体332上方的吸附凹槽38所对应配合的第一导磁板36上卡齿的宽度,如图11所示;普磁体331上方的吸附凹槽38所对应配合的非导磁刮板34上卡齿宽度大于强磁体332上方的吸附凹槽38所对应配合的非导磁刮板34上卡齿宽度,如图12所示。位于最外侧的导磁圈333外侧还设置有两组固定螺母,通过固定螺母可使磁体组33与主动轴31固定,固定螺母的材质为1060铝合金。

强磁体332的磁性太强,会使得对磁性杂质的吸附力过大,磁性杂质被牢牢的吸附在强磁体和铜刮板的刮线处,很难将磁性杂质与磁体分离,人工也难以清除,因此设置的强磁体332的组数少于普磁体331的组数,普磁体331和强磁体332交替间隔设置,另外设置的导磁圈333对强磁体332的接触覆盖面积大,强磁体332的磁场线朝导磁圈偏移较大,以上均可在保证足够吸力的同时弱化强磁体332的磁性,有利于磁性杂质的脱附,且普磁体331上方的吸附凹槽38宽度大于强磁体332上方的吸附凹槽38宽度,可使吸附在强磁体332上方的吸附凹槽38上的磁性杂质的量相对减少,也有助于更快的将磁性较强的强磁体332上的磁性杂质清除。

接渣机构4包括导磁箱41和接渣箱42,接渣箱42套在导磁箱41内,第二导磁板37与导磁箱41的外侧面连接,接渣箱42的开口与非导磁刮板34下端连接,接渣箱42上设置有提拉把43,导磁箱41的设置可将接渣箱42与污水隔离,方便将接渣箱42取出,将接渣箱42内的杂质集中收取处理,同时导磁箱41具有导磁性,可与第二导磁板37连接形成连接的磁路,便于将杂质引导至接渣箱42内。导磁箱41的壁板选用1.5mm厚的镀锌铁板,接渣箱42的壁板选自1mm厚304不锈钢板。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的分离方法包括:污水先经过滤网11滤掉直径大于1.5mm的杂质后,流入下方的接水槽12;污水由接水槽12的开口端经过水槽21流向分离机构3处,在过水槽21端部通过导流板23将污水导向至主动轴31上的磁体组33;开启电机321电源,电机321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323和第二齿轮324驱动主动轴31旋转,主动轴31带动磁体组33上的导磁圈333、普磁体331和强磁体332在水面旋转;流至分离机构3处的污水中的磁性杂质大部分被吸附在吸附凹槽38的底面和侧面上,污水中浮在水面的油污与转动的导磁圈333接触后大部分粘附在吸附凹槽38的侧面上;固定的非导磁刮板34与旋转的磁体组33形成相对运动,吸附凹槽38上粘附的油污和磁性杂质在非导磁刮板34的摩擦作用下被刮下;依次接触连接的导磁圈333、第一导磁板36、第二导磁板37以及导磁箱41在普磁体331和强磁体332的磁力作用下发生导磁产生磁路,同时在聚集的磁性杂质自身重力作用下,被刮下的磁性杂质以及混合的油污一起被引导落至接渣箱42内集中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去除污水中磁性杂质及油污的分离装置,先经过滤机构滤掉大尺寸的渣质,然后通过磁体组的磁力作用对污水中的包含铁在内的磁性杂质进行吸附,利用转动的导磁圈粘附油污,非导磁刮板将吸附的杂质和油污刮下并通过依次连接的导磁圈、第一导磁板、第二导磁板以及导磁箱形成磁路将磁性杂质和油污引导至接渣箱集中处理,实现了同时去除磁性杂质和油污以及对不同尺寸渣质的分离,使得污水被净化,将该装置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企业的大型清洗机,可对清洗水进行循环处理,经实验检测,经循环处理的清洗水中杂质的含量始终保持在0.2%-0.5%之间,且不会因为所清洗产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清洁高效,节约资源,大大降低了废污水的处理成本,同时有助于稳定产品的清洁质量,减轻员工的清洁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清洗过程中只需往清洗机水箱中补充由于蒸发、产品夹带等原因流失的清洗剂和水,就能够实现更高、更稳定的清洁度质量。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