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多级农村污水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4804发布日期:2018-12-11 20:23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多级农村污水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村污水治理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多级农村污水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有近60万个行政村和260多万个自然村,农村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村庄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总体上污水处理率低。

农村污水存在着如下特征:不同地域用水习惯不同,人均生活用水量呈南高北低的趋势;而且平均水平远低于城市人均用水标准;农村污水类型复杂,排放强度和规律的区域差异大,远大于不同地区城市之间的差异;排放比较分散,个体水量较小,呈不连续状态;对于人口流动大的村庄,污水排放量的季节性波动大,统计困难。

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目前我国在农村污水处理中应用的技术和设备类型众多,但质量良莠不齐;缺乏有效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营机制,一些地方已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率低。

因此对于农村污水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要采用复合式、多级处理的技术方法,来实现低建筑成本、低管理成本、高效率的有效治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多级农村污水治理系统,集中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结合生物厌氧和跌水曝氧技术,出水排放达标,采用机械设备少,管理成本低,将污水回收利用于湿地植物培养,产生经济价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多级农村污水治理系统,包括格栅井、沉砂池、厌氧调节池、跌水曝气台、垂直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出水井和排水渠,所述格栅井内倾斜设置有过滤网栅,所述厌氧调节池、垂直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和出水井相互连接并一体构筑,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之间设有污水流转井,所述污水流转井内填充有若干卵石,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中均栽植有水耕植物,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上方设有连通跌水曝气台的灌溉水管,所述潜流人工湿地内部埋设有连通污水流转井的地下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格栅井、沉砂池和厌氧调节池均为半地下砖混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跌水曝气台为地上砖混结构,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均为地下钢混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均包括由下至上的混凝土层、砂石层和泥土层。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通过依次的过滤、沉降、厌氧、曝气和湿地植物复合多级处理,为脱氮除磷提供了有利条件,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二级标准,处理效率高,净化能力强;

2.采用砖混结构的多种处理水池和钢混结构的不同类型湿地,无机械运行产生的噪音污染,占地面积少,建造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在农村、山区等地区实行推广;

3.整个系统的运行,无需设备操作和维护,日常清理工作少,管理成本低,符合当下农村污水排放分散不连续、水量波动性大的特征;

4.通过两种不同类型的湿地,通过水耕植物充分吸收污水中富集的氮磷元素等,采用植物生长土壤实现污染物拦截和消化利用,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格栅井;2、沉砂池;3、厌氧调节池;4、跌水曝气台;5、垂直流人工湿地;6、潜流人工湿地;7、出水井;8、排水渠;9、过滤网栅;10、污水流转井;11、卵石;12、水耕植物;13、灌溉水管;14、地下水管;15、混凝土层;16、砂石层;17、泥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复合多级农村污水治理系统,包括格栅井1、沉砂池2、厌氧调节池3、跌水曝气台4、垂直流人工湿地5、潜流人工湿地6、出水井7和排水渠8,格栅井1内倾斜设置有过滤网栅9,厌氧调节池3、垂直流人工湿地5、潜流人工湿地6和出水井7相互连接并一体构筑,垂直流人工湿地5和潜流人工湿地6之间设有污水流转井10,污水流转井10内填充有若干卵石11,垂直流人工湿地5和潜流人工湿地6中均栽植有水耕植物12,垂直流人工湿地5上方设有连通跌水曝气台4的灌溉水管13,潜流人工湿地6内部埋设有连通污水流转井10的地下水管14。

其中灌溉水管13设置于垂直流人工湿地5的液面上方,朝下开孔注水;地下水管14设置于潜流人工湿地6中泥土层17的底部,朝上开孔注水。

在本实施例中,格栅井1、沉砂池2和厌氧调节池3均为半地下砖混结构,跌水曝气台4为地上砖混结构,垂直流人工湿地5和潜流人工湿地6均为地下钢混结构,垂直流人工湿地5和潜流人工湿地6均包括由下至上的混凝土层15、砂石层16和泥土层1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收集后的农村污水通入格栅井1,通过过滤网栅9滤除固体生活垃圾等大体积的固体杂质,随后进入沉砂池2静置沉淀,其沉淀出水进入厌氧调节池3进行生物反应,通过跌水曝气台4实现曝氧处理,初步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垂直流人工湿地5向下灌溉,经过污水流转井10进一步的吸附处理后通入潜流人工湿地6内部于泥土层17内灌溉,最后通入出水井7收集,用于排水渠8的直接排放或者其他用水途径。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是:通过依次的过滤、沉降、厌氧、曝气和湿地植物复合多级处理,为脱氮除磷提供了有利条件,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二级标准,处理效率高,净化能力强;采用砖混结构的多种处理水池和钢混结构的不同类型湿地,无机械运行产生的噪音污染,占地面积少,建造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在农村、山区等地区实行推广;整个系统的运行,无需设备操作和维护,日常清理工作少,管理成本低,符合当下农村污水排放分散不连续、水量波动性大的特征;通过两种不同类型的湿地,通过水耕植物12充分吸收污水中富集的氮磷元素等,采用植物生长土壤实现污染物拦截和消化利用,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化。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