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大流量微电水电解槽的离子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0798发布日期:2019-05-11 01:38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大流量微电水电解槽的离子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大流量微电水电解槽的离子发生器。



背景技术:

原始的微电水电解槽及离子发生器采用电解槽电极串联,水道串联模式,但是制水流量只能达到200ml,在原有技术上要想增加产能,可以增大电源,但是增大电源的同时会导致电解槽腔室内温度升高,极板电流电压升高,容易造成极板和电解槽组件烧蚀,影响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大流量微电水电解槽的离子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具有大流量微电水电解槽的离子发生器,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一级电解离子发生机构、二级电解离子发生机构和出水管,所述一级电解离子发生机构的上端设置有所述进水管,所述一级电解离子发生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二级电解离子发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级电解离子发生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一级电解离子发生机构和所述二级电解发生机构之间通过固定块固定。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一级电解离子发生机构包括第一槽体、第一正电极、第一负电极、第一单方向离子交换膜,所述进水管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槽体顶部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正电极和所述第一负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槽体的两端,所述第一槽体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单方向离子交换膜。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二级电解离子发生机构包括第二槽体、第二正电极、第二负电极、第二单方向离子交换膜,所述出水管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槽体底部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二正电极和所述第二负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槽体的两端,所述第二槽体的中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单方向离子交换膜。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正电极和第二正电极并联,所述第一负电极和第二负电极并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正极并联、负极并联、水道串联的方式减少了微电水制备过程中极板的电流及电压,这样在提高水流量后并不会增大极板和电解槽及离子发生装置的负荷,大大的提高了微电水的产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大流量微电水电解槽的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大流量微电水电解槽的离子发生器,包括进水管1、一级电解离子发生机构、二级电解离子发生机构和出水管3,一级电解离子发生机构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1,一级电解离子发生机构的输出端与二级电解离子发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二级电解离子发生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3,一级电解离子发生机构和二级电解发生机构之间通过固定块7固定。

如图1所示,一级电解离子发生机构包括第一槽体61、第一正电极21、第一负电极51、第一单方向离子交换膜41,进水管1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一槽体61顶部的左右两端,第一正电极21和第一负电极51分别设置于第一槽体61的两端,第一槽体6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单方向离子交换膜41。

如图1所示,二级电解离子发生机构包括第二槽体62、第二正电极22、第二负电极52、第二单方向离子交换膜42,出水管3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第二槽体62底部的左右两端,第二正电极22和第二负电极52分别设置于第二槽体62的两端,第二槽体62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单方向离子交换膜42,第一正电极21和第二正电极22并联,第一负电极52和第二负电极52并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正极并联、负极并联、水道串联的方式减少了微电水制备过程中极板的电流及电压,这样在提高水流量后并不会增大极板和电解槽及离子发生装置的负荷,大大的提高了微电水的产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精神,可以有多种变形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