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粪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9858发布日期:2019-04-16 23:5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粪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粪池。



背景技术:

化粪池是一种对生活污水、粪便、污泥等加以过滤、沉淀、净化的设备。化粪池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过滤沉淀、厌氧发酵、固体物分解和粪液排放,其原理是固化物在池底分解,上层水化物体经管道流出,它也是一种将生活污水分格沉淀,及对固化物进行厌氧发酵的小型处理构筑物。化粪池作为基本的污泥处理设施,同时也是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设施,其作用主要表现在:1、保障生活社区的环境卫生,避免生活污水等污染物在居住环境的扩散;2、在化粪池厌氧腐化的工作环境中,杀灭蚊绳虫卵;3、生活污水的预处理,沉淀杂质,并使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为酸、醇等小分子有机物,改善后续的污水处理。然而,现有技术中,化粪池通常采用上下两半扣合式结构,由于扣合处设置在化粪池的中部,使得化粪池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问题进而造成对环境渗漏污染等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化粪池中部渗漏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化粪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化粪池,包括桶状本体和上盖,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本体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两侧纵截面呈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形对应的圆心角为10~45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设有至少两个检查口;所述上盖的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本体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位于与所述一侧相对的一侧;所述本体内部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本体内部间隔成三个腔室,所述本体的三个腔室从进水口向排水口的方向依次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检查口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的上方;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分别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三个腔室从进水口向排水口的方向依次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体积比依次为:2:1:3。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上安装有进水管;所述排水口安装有排水管;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通孔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的流体走向为从上往下,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排水管的流体走向均为从下往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上的通孔的高度与所述第二隔板上的通孔的高度相等且均高于排水口的高度,所述排水口的高度位于所述本体2/3高度处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排水管的长度依次减短。

进一步地,所述化粪池通过所述排水口与外设生态池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化粪池,外观美观,结构设计合理;所述上盖盖合在所述本体的顶部,污水及污物全部储存在本体内处理,不存在泄漏的问题;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两半扣合式化粪池所存在的中部结合处存在不同程度渗漏导致的环境、水资源渗漏污染等问题,提升了设备的耐腐蚀性及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化粪池生态环保效益好,解决了传统化粪池所存在的副作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化粪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化粪池的纵向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化粪池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化粪池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化粪池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本体;11、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3、进水管;14、排水管;15、第一连通管;16、第二连通管;2、上盖;21、检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一种化粪池,包括桶状本体和上盖,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本体的顶部。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化粪池,外观美观,结构设计合理;所述上盖盖合在所述本体的顶部,污水及污物全部储存在本体内处理,不存在泄漏的问题;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两半扣合式化粪池所存在的中部结合处存在不同程度渗漏导致的环境、水资源渗漏污染等问题,提升了设备的耐腐蚀性及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化粪池生态环保效益好,解决了传统化粪池所存在的副作用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两侧纵截面呈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形对应的圆心角为10~45度。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化粪池,上盖结构设计巧妙,使得上盖的密封效果更好,进而使得厌氧化粪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设有至少两个检查口;所述上盖的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本体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位于与所述一侧相对的一侧;所述本体内部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本体内部间隔成三个腔室,所述本体的三个腔室从进水口向排水口的方向依次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检查口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的上方;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分别设有通孔。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两个检查口,便于及时有效的清理检查,方便管理;第二腔室上不设检查口,以确保厌氧发酵环境,污水在第二腔室中形成无氧空间,使得大部分细菌在无氧的环境下被厌氧发酵而杀死,同时有利于厌氧细菌繁殖和发酵,提升厌氧发酵效率,缩短发酵周期;将进水口设置在上盖上,既确保了进水口与出水口的落差足够大,又确保了第三腔室的储存容量,避免了本体内的污物过量,挤爆池体。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三个腔室从进水口向排水口的方向依次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体积比依次为:2:1:3。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体积比依次为2:1:3,使得化粪池内的污物分解及发酵效果更好,便于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粪池传播各种疾病,更好的保护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上安装有进水管;所述排水口安装有排水管;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通孔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的流体走向为从上往下,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排水管的流体走向均为从下往上。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合理的设计进水管、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排水管的液体走向,使得污水可以更好的在化粪池本体内环流式流动,提升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化粪池的污水处理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上的通孔的高度与所述第二隔板上的通孔的高度相等且均高于排水口的高度,所述排水口的高度位于所述本体2/3高度处以上。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的通孔高度一致,使得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制造过程中可以使用同一套模具,节约了制造成本;将排水口的高度设置得足够高,以确保第三腔室的储存量,同时,可使得污物在第三腔室内可再次发酵杀菌,提升发酵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排水管的长度依次减短。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连通管的管长大于第二连通管,以确保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中的污物发酵完全,排水管的长度最短,既确保了发酵后的污物彻底排出,而当储存量未达到排水管高度时,仍可在第三腔室内再次发酵杀菌。进一步地,所述化粪池通过所述排水口与外设生态池相连。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化粪池可根据需要与生态池同时使用,也可单独使用,用户可根据需求任意组装。

请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化粪池,包括桶状本体1和上盖2,所述上盖2盖合于所述本体1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一种化粪池,包括桶状本体1和上盖2,所述上盖2盖合于所述本体1的顶部。所述上盖2上设有两个检查口21;所述上盖的左侧设有进水口,所述本体1的右侧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本体1内部设有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所述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将所述本体1内部间隔成三个腔室,所述本体的三个腔室从进水口向排水口的方向依次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检查口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的上方;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分别设有通孔。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口上分别安装有进水管13和排水管14。所述上盖2的两侧纵截面呈圆弧形。所述圆弧形对应的圆心角为10度。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体积比依次为:2:1:3。所述进水口上安装有进水管13;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通孔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连通管15和第二连通管16。所述进水管13的流体走向为从上往下,所述第一连通管15、第二连通管16和排水管14的流体走向均为从下往上。所述第一隔板11上的通孔的高度与所述第二隔板12上的通孔的高度相等且均高于排水口的高度,所述排水口的高度位于所述本体2/3高度处。所述第一连通管15、第二连通管16和排水管14的长度依次减短。

该化粪池的工作原理如下:污水首先由进水口进入到第一腔室,在第一腔到中比重较大的固体物及寄生虫卵等沉淀下来,开始初步的发酵分解,经第一腔室处理过的污水可分为三层:糊状粪皮、比较澄清的粪液、固体状的粪渣;经过初步分解后的粪液流入第二腔室,而漂浮在上面的粪皮和沉淀在下面的粪渣则留在第一腔室继续发酵。在第二腔室中粪液继续厌氧发酵分解,虫卵继续下沉,病原体逐渐死亡,粪液得到进一步无害化,产生的粪皮和粪渣厚度比第一腔室中显著减少;流入第三腔室的粪液一般已经腐熟,其中病菌和寄生虫卵已基本杀灭。第三腔室功能主要起暂时储存已基本无害的粪液作用。使用过程中,化粪池应及时清掏沉淀的固态沉淀物,避免因沉淀物堵塞和管道造成满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为:一种化粪池,包括桶状本体1和上盖2,所述上盖2盖合于所述本体1的顶部,所述上盖2上设有三个检查口21;所述上盖的左侧设有进水口,所述本体1的右侧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本体1内部设有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所述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将所述本体1内部间隔成三个腔室,所述本体的三个腔室从进水口向排水口的方向依次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三个所述检查口有两个位于第一腔室上方,剩余一个位于第三腔室的上方;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分别设有通孔。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口上分别安装有进水管13和排水管14。所述上盖2的两侧纵截面呈圆弧形。所述圆弧形对应的圆心角为45度。所述本体1的三个腔室从进水口向排水口的方向依次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体积比依次为:2:1:3。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通孔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连通管15和第二连通管16。所述进水管13的流体走向为从上往下,所述第一连通管15、第二连通管16和排水管14的流体走向均为从下往上。所述第一隔板11上的通孔的高度与所述第二隔板12上的通孔的高度相等且均高于排水口的高度,所述排水口的高度位于所述本体4/5高度处。所述第一连通管15、第二连通管16和排水管14的长度依次减短。所述化粪池通过所述排水口与外设生态池相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化粪池,结构简单、外形美观且性能可靠,将污水全部储存在化粪池本体内处理,不存在泄漏问题,避免了对周围环境和水资源造成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