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水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3666发布日期:2019-04-03 01:25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水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净水水吧。



背景技术:

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平时所讲的净水器,一般是指用作家庭使用的小型净化器。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031007U的中国专利“一种可拆卸清洗水箱的净水机”,包括壳体座和出水口,两个出水口设置于壳体座前侧面的中上部;壳体座的前侧面上部设有位于两个出水口上侧且可拆卸取下的面罩;面罩后侧的壳体座上部空腔内安装有取下面罩后可从壳体座上移出的水箱;其对水箱时先将面罩取下,再向壳体座外移动水箱,再打开水箱并对水箱清理,之后再推回水箱,继而安装面罩从而复位安装,其操作较为繁琐,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净水水吧,其净水箱清洗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净水水吧,包括水吧主体、净水箱和外护板,所述水吧主体一外侧壁上设置有凹陷的安装区,所述安装区平行地面的底面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安装区上顶面的边沿设置有滑槽;所述净水箱设有箱盖,所述净水箱容置在安装区内且净水箱的底面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插入出水孔内;所述外护板与净水箱固定,且所述外护板位于净水箱背向安装区的一侧,所述外护板遮蔽安装区且外护板的上边沿插入滑槽内,所述外护板上边沿在滑槽内可竖直滑动,且其滑动距离大于出水管插入出水孔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净水箱时,推动外护板向上移动,带动出水管上升移出出水孔,继而可将外护板和净水箱一同取出;再打开箱盖即可对净水箱进行清理;清理后将净水箱推入安装区,并使出水管对准插入出水孔即可复位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净水箱与外板一同移动,使清洗操作更为简单方便,同时净水箱通过上抬的方式取出,在净水箱内储存有水时,其拆卸方式更为方便省力和安全。

作为优选的,所述净水箱朝向安装区的一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安装区朝向净水箱的一面设置有形状与凹槽相匹配且插入凹槽内的定位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箱安装在安装区内时,定位凸起插入凹槽内,防止水箱和外护板发生平行安装区所在水吧侧壁的水平移动,避免插入出水孔的出水管断折。

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凸起包括竖直定位块和两分别位于竖直定位块两侧的支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可支撑水箱,在水箱安装过程中,支撑块作为水箱的支撑点,防止水箱底部直接撞击安装区的下底面,避免安装区下底面受到冲击过大而损坏。

作为优选的,所述安装区的开口的两侧和下底面的外沿上均设置有抵接槽,所述外护板两侧和底部的边沿插入抵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槽的槽壁抵接支撑外护板的边沿,防止外护板受到冲击时其边沿向安装区内弯折断裂。

作为优选的,所述外护板的内侧壁与净水箱存在空隙,且空隙相连形成缓冲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护板受到朝向安装区内侧的撞击时,外护板变形挤压缓冲腔,继而对撞击进行缓冲,减少外护板与净水箱碰撞的可能,进而在受到撞击时对外护板和净水箱进行保护。

作为优选的,所述外护板包括位于净水箱远离安装区一侧的正护壁和位于净水箱两侧的侧护壁,所述正护壁朝向净水箱的一面上设置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加强正护壁的抗冲击能力,减少正护壁受到冲击的变形量,进而更好的保护净水箱。

作为优选的,所述水吧主体包括活动输水组件,所述活动输水组件包括基座和密封环件,所述基座位于水吧主体内侧且其一端与出水孔对准密封连接,所述基座朝向出水孔的一端设置有与出水孔同轴的插槽,所述基座下端设置有连通插槽底部的输水管;所述密封环件嵌在插槽内且设置有连接出水孔和输水管的密封孔,所述密封环件为弹性体,所述密封孔可包裹在出水管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插入出水孔的同时,出水管插入密封孔内,随而密封孔内侧包裹出水孔内侧形成密封,密封环件的外侧与插槽的外侧相抵压形成密封,进而出水管在保持插入出水孔的状态下上下滑动时,出水管和输水管保持密封连通,防止水渗漏而出。

作为优选的,所述密封孔内侧同轴设置有若干密封抵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密封孔与出水管外侧壁的抵接面积,继而提高密封孔与出水管外侧壁的抵压压力,进而提高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的,所述外护板外侧设置用于人手推拉或握持的推握部,所述推握部表面凹凸不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人手上抬拉动外护板,方便净水箱的清洗和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清理净水箱时,推动外护板向上移动,带动出水管上升移出出水孔,继而可将外护板和净水箱一同取出;再打开箱盖即可对净水箱进行清理;清理后将净水箱推入安装区,并使出水管对准插入出水孔即可复位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净水箱与外板一同移动,使清洗操作更为简单方便,同时净水箱通过上抬的方式取出,在净水箱内储存有水时,其拆卸方式更为方便省力和安全;

2.当水箱安装在安装区内时,定位凸起插入凹槽内,防止水箱和外护板发生平行安装区所在水吧侧壁的水平移动,避免插入出水孔的出水管断折;

3.在水箱安装过程中,支撑块作为水箱的支撑点,进而防止水箱底部直接撞击安装区的下底面,避免安装区下底面受到冲击过大而损坏;

4.外护板的内侧壁与净水箱存在空隙且空隙形成缓冲腔,当外护板受到朝向安装区内侧的撞击时,外护板变形挤压缓冲腔,继而对撞击进行缓冲,减少外护板与净水箱碰撞的可能,进而在受到撞击时对外护板和净水箱进行保护;

5.出水管插入出水孔的同时,出水管插入密封孔内,随而密封孔内侧包裹出水孔内侧形成密封,密封环件的外侧与插槽的外侧相抵压形成密封,进而出水管在保持插入出水孔的状态下上下滑动时,出水管和输水管保持密封连通,防止水渗漏而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净水水吧的爆炸图;

图2为外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净水箱的爆炸图;

图4为净水箱和外护板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在A-A处的剖视图;

图6为图4在B-B处的剖视图;

图7为图6在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水吧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在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净水水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在E-E处的剖视图;

图12为活动输水组件的爆炸图;

图13为图10在F-F处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3在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图13在H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说明:1、水吧主体;11、安装区;111、定位凸起;1111、竖直定位块;1112、支撑块;112、出水孔;113、抵接槽;114、滑槽;12、活动输水组件;121、基座;1211、插槽;1212、座固定耳;1213、输水管;122、密封环件;1221、密封孔;1222、密封抵环;2、净水箱;21、箱盖;211、握持槽;22、箱体;221、凹槽;2211、定位槽;2212、支撑槽;222、进水口;223、箱固定耳;224、出水管;3、外护板;3a、正护壁;3b、侧护壁;31、推握部;32、加强筋;33、板固定耳;34、固定螺栓;35、缓冲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净水水吧,包括水吧主体1。水吧主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凹陷的安装区11,安装区11内安装有净水箱2,且安装区11的开口上罩盖有外护板3。

外护板3位于净水箱2远离安装区11的一侧,其外沿与安装区11开口的边沿相匹配。外护板3分为平行安装区11竖直内侧壁的正护壁3a和两分别连接于正护壁3a两侧的侧护壁3b。正护壁3a和侧护壁3b的连接处为圆角设置,且其上设置有凹凸不平的推握部31。推握部31用于人手推拉或握持外护板3,便于人手上抬拉动或移动外护板3。

如附图2所示,外护板3在两侧护壁3b远离正护壁3a的侧边上设置有板固定耳33,板固定耳33位于侧护壁3b的上半段。同时正护壁3a朝向净水箱2(参见附图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32,加强筋32的设置可根据外护板3的形状和大小而定,此处加强筋32水平设置,其数量为六且间隔设置分布。加强筋32加强正护壁3a的抗冲击能力,减少正护壁3a受到冲击的变形量,进而更好的保护净水箱2。

如附图3所示,净水箱2近似为长方形,其包括上端敞口的箱体22和箱盖21。箱盖21形状与箱体22上端敞口形状相似,且其可密封盖合敞口。箱盖2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半圆形的握持槽211,便于人手握持。

箱体22内部中空,其朝向水吧主体1(参见附图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凹槽221和两进水口222。

凹槽221位于其外侧壁的下边沿,其由外侧壁向箱体22内部凹陷形成。同时凹槽221包括竖直设置的定位槽2211和两支撑槽2212,支撑槽2212位于定位槽2211下端的两侧,且其与定位槽2211相连通。

两进水口222与箱体22内部相连通,且两进水口222位于定位槽2211上方的两侧且关于定位槽2211对称设置。箱体22的底面还设置有两关于定位槽2211对称设置有出水管224,出水管224与箱体22内部的底面相连通。

再者箱体22两垂直进水口222所在侧壁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箱固定耳223,箱固定耳223位于箱体22的上半段。

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外护板3和净水箱2安装时,净水箱2插入两侧护壁3b之间,箱固定耳223与板固定耳33朝向正护壁3a的一面相抵接,且箱固定耳223与板固定耳33被同一固定螺栓34贯穿固定,以使净水箱2和外护板3固定。

如附图6和附图7所示,当外护板3和净水箱2相固定时,外护板3与净水箱2之间存在空隙,随而形成缓冲腔35。当外护板3受到朝向安装区11内侧的撞击时,外护板3变形挤压缓冲腔35,继而对撞击进行缓冲,减少外护板3与净水箱2碰撞的可能,进而在受到撞击时对外护板3和净水箱2进行保护。

如附图8所示,水吧主体1近似为长方形,安装区11同样为长方形且安装区11水平深度小于水吧主体1宽度的二分之一。

安装区11朝向开口的竖直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11,定位凸起111由水吧主体1的外壳向外隆起形成。定位凸起111包括竖直定位块1111和两支撑块1112。竖直定位块1111的下端垂直连接安装区11的下底面,两支撑块1112位于竖直定位块1111下端的两侧。

同时安装区11的下端面设置有两关于竖直定位块1111对称设置的出水孔112,出水孔112贯穿安装区11的下底面。

如附图9所示,安装区11在其下底面和侧壁面的两竖直外沿上设置有条形的抵接槽113,抵接槽113使其外沿呈阶梯状。安装区11在其上顶面的外沿设置有滑槽114,滑槽114竖直长度不小于出水管224的长度。

如附图10所示,当外护板3盖合在安装区11开口上时,外护板3的底面和两侧的外沿插入抵接槽113内,其上端的外沿插入滑槽114内。抵接槽113的槽壁抵接支撑外护板3的边沿,防止外护板3受到冲击时其边沿向安装区11内弯折断裂。

如附图11所示,水吧主体1还包括两活动输水组件12,两活动输水组件12位于安装区11下底面的下方且与出水孔112相(参见附图14)对准。

如附图12所示,活动输水组件12,包括基座121和密封环件122。基座121呈柱状,其上端沿其轴心设置有插槽1211,基座121上端的两侧还设有两用于安装螺栓用的座固定耳1212。基座121的下端设置有与插槽1211底面相连通的输水管1213。

密封环件122为柱状的弹性体,其嵌设在插槽1211内。密封环件122沿其轴心设置有可收束合拢的密封孔1221,密封孔1221内同轴设置四个密封抵环1222,密封抵环1222沿密封环件122的轴向分布。

如附图13和附图14所示,活动输水组件12固定后插槽1211的轴心与出水孔112的轴心重合。当出水管224插入出水孔112后,出水管224穿过出水孔112的下端插入密封孔1221内,密封抵环1222压紧抵接出水管224的外侧壁形成密封,密封环件122的外侧壁压紧抵接插槽1211的内侧壁形成密封,进而出水管224在保持插入出水孔112的状态下上下滑动时,出水管224和输水管1213保持密封连通,防止水渗漏而出。

如附图15所示,当出水管224插入出水孔112后,外护板3上边沿在滑槽114内可竖直滑动的距离大于出水管224穿过出水孔112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清理净水箱2时,推动外护板3向上移动,带动出水管224上升移出出水孔112,继而可将外护板3和净水箱2一同取出;再打开箱盖21即可对净水箱2进行清理;清理后将净水箱2推入安装区11,并使出水管224对准插入出水孔112即可复位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净水箱2与外板一同移动,使清洗操作更为简单方便,同时净水箱2通过上抬的方式取出,在净水箱2内储存有水时,其拆卸方式更为方便省力和安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