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中央净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4361发布日期:2019-04-03 01:3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中央净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一种超滤预处理的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直饮水行业综合实力增加,全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的可喜局面,行业趋好的标志表现在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显著增长。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学校、高档小区以及酒店等场所的大型中央净水设备越来越普遍,中央净水设备的安全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元素,人体重量的70%~80%是水,饮水是否安全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对饮用水水质的监测和管理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是非常必要的。传统的中央净水设备采用的是定期送检的方法,不能实现实时判断出水水质,送检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导致水样的二次污染,送检检测时间长,存在操作误差,并且只对送检水样负责,从而导致设备净化出水的水质不确定因素增加,不能实时保证用水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一种带有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中央净水设备,将原有的定期送检水样方式改成中央净水设备供水实时监测并配套远程传输模块,将水质数据传输至云平台,供用户及时查看,保证水质安全。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中央净水设备,所述中央净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在所述设备主体内设置:顺次连通的原水桶、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膜过滤系统、浓水回流管路、pH调节系统、净水桶、供水紫外杀菌器、供水系统、回流保鲜系统及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所述原水桶与进水口连通,所述供水紫外杀菌器与所述净水桶相连。

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原水桶连通的管道上设置进水电磁阀;

在所述原水桶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连通的管道上顺次设置电磁阀、第一增压泵和第一单向阀;

在所述精密过滤器和所述膜过滤系统连通的管道上设置第二增压泵;

所述膜过滤系统是反渗透膜滤芯的组合系统,净水出水口与所述pH调节系统连通,浓水出水口一路直接与下水道相连,一路通过浓水回流管路回流到精密过滤器前;

所述pH调节系统主体内设置顺次连通的pH调节器、PP棉过滤装置和紫外线杀菌装置;

在所述pH调节系统和所述净水桶的连通的管道上设置第二单向阀;

所述供水紫外杀菌器出水口设有顺次连通的供水泵组及三通阀;

所述三通阀分别连通供水系统及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所述供水系统主体内设有供水管网,所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内设有探头取样柜及控制系统;

所述供水系统与回流保鲜系统连通,且所述回流保鲜系统管路连通至净水桶进水口前;

所述探头取样柜内设温度、TDS、浊度、pH值、压力、流量、紫外杀菌强度、余氯检测探头;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及远程传输模块,且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控制系统与中央净水设备的控制系统集成于电气控制柜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原有的中央净水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将原有的定期对外送检的方式改为通过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实时在线监测中央净水设备出水水质,节约了人工成本及对外的送检费用。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远程传输模块把检测到的数据实时上传至云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APP、电脑实时查看水质数据,保证用水安全,同时设备厂家可根据水质历史数据更换滤芯耗材,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中央净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进水口;2.进水电磁阀;3.原水桶;4.第一增压泵;5.第一单向阀;6.多介质过滤器;7.活性炭过滤器;8.精密过滤器;9.第二增压泵;10.膜过滤系统;11.浓水回流管路; 12.pH调节系统;13.第二单向阀;14.净水桶;15.供水紫外杀菌器;16.供水泵组;17.三通阀;18.供水系统;19.水质在线监测系统;20.探头取样柜;21.控制系统;22.回流保鲜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一种带有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中央净水设备,所述中央净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在所述设备主体内设置:顺次连通的原水桶3、多介质过滤器6、活性炭过滤器7、精密过滤器8、膜过滤系统10、浓水回流管路11、pH调节系统12、净水桶14、供水紫外杀菌器15、供水系统18、回流保鲜系统22及水质在线监测系统19,所述原水桶3与进水口1连通,所述供水紫外杀菌器15与所述净水桶14相连。

在所述进水口1与所述原水桶3连通的管道上设置进水电磁阀2;在所述原水桶3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6连通的管道上顺次设置电磁阀、第一增压泵4和第一单向阀5;在所述精密过滤器8和所述膜过滤系统10连通的管道上设置第二增压泵9;所述膜过滤系统10是反渗透膜滤芯的组合系统,净水出水口与所述pH调节系统12连通,浓水出水口一路直接与下水道相连,一路通过浓水回流管路11回流到精密过滤器8前;所述pH调节系统12主体内设置顺次连通的pH调节器、PP棉过滤装置和紫外线杀菌装置;在所述pH调节系统12和所述净水桶14的连通的管道上设置第二单向阀13;所述供水紫外杀菌器15出水口设有顺次连通的供水泵组16及三通阀17;所述三通阀分别连通供水系统18及水质在线监测系统19,所述供水系统18主体内设有供水管网,所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19内设有探头取样柜20及控制系统21;所述供水系统18与回流保鲜系统22连通,且所述回流保鲜系统22管路连通至净水桶13进水口前;所述探头取样柜20内设温度、TDS、浊度、pH值、压力、流量、紫外杀菌强度、余氯检测探头;所述控制系统21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及远程传输模块,且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控制系统21与中央净水设备的控制系统集成于电气控制柜内。更详细的解释说明为:

所述进水电磁阀2打开,市政自来水通过进水口1进入设备主体内的原水桶3,自来水从原水桶3经过增压泵4通过第一单向阀5进入到多介质过滤器6和活性炭过滤器7,过滤掉水中的铁锈、悬浮物等大颗粒杂质,同时去除掉水中的余氯、异味及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经活性炭过滤器7过滤后的水进入精密过滤器8,过滤掉前面装置携带的小颗粒杂质,精密过滤器8过滤后的水经过第二增压泵9进入膜过滤系统10,过滤掉水中的细菌、病毒、重金属及有机物等有害物质,过滤后的浓水一部分直接排放或用于其他用途,一部分经过浓水回流管路11回流到精密过滤器8,再一次进行过滤,节约了水资源,净水进入到pH调节系统 12,用于调节净水的pH,改善设备净水的口感。经pH调节后的净水经第二单向阀13进入到净水桶14储存。

由净水桶14出来的净水经过供水紫外杀菌器15的进一步杀菌后,经由供水泵组16加压一部分用于供水系统18用水,一部分净水流入水质在线监测系统19。进入供水系统18的净水,除了供人们使用外,每隔八小时自动开启回流保鲜系统22的开关,净水经过回流进入到净水桶14,如此往复循环,使供水管网中的饮用水处于流动状态,持续保持水质好、“新鲜度”高,从而减少饮用水的安全隐患,让人们放心喝水。而进入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19的净水流动至探头取样柜20,采用流通池取样槽,水在流动过程中与检测探头接触,检测探头把检测到的信号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把信号转换成数值显示在中央净水设备显示屏上,水质在线监测系统19还配置了远程传输模块,把检测到的数据实时上传至云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APP、电脑实时查看水质数据,保证用水安全,同时设备厂家可根据水质历史数据更换滤芯耗材,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