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系统及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9507发布日期:2019-04-16 23:4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水处理系统及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对饮水健康的认识,净水机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现有技术的直饮净水机,包括PP棉、活性炭前置过滤芯和反渗透过滤芯,原水经过反渗透膜过滤芯后会产生纯净水和废水,所述废水经废水比阀的废水出口排出。上述直饮净水机中的废水比阀在使用后期,废水比阀的废水出口会被活性炭颗粒碎末,PP面塑料碎末、矿物质分子、重金属离子、碳酸钙晶体等杂质污垢和废水中的微生物胶体堵塞,以致废水无法从废水出口排出导致所述废水比阀报废,同时,当所述废水无法从所述废水比阀的废水出口排出时,会造成反渗透过滤芯的膜片易结垢而损害报废反渗透过滤芯,所述废水比阀和所述反渗透过滤芯的使用寿命减小,更换周期变短,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成本的水处理系统及净水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处理单元,所述水处理单元包括浓水口,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浓水口相连的浓水排出支路,所述浓水排出支路上设置有控制浓水排出比例的控制元件,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清洗支路,所述清洗支路上设置有清洁单元,所述清洁单元中的清洁物质能够经所述清洗支路进入所述控制元件实现对所述控制元件中的杂质溶解。

优选地,所述清洗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或第一单向导通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元件设置成仅允许所述清洗支路内的流体流向所述控制元件;和/或,

所述浓水排出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和/或第二单向导通元件,所述第二单向导通元件设置成仅允许浓水口排出的浓水流向所述控制元件。

优选地,所述控制元件包括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所述清洗支路内的流体和所述浓水排出支路中的浓水均从所述进口进入所述控制元件后从所述出口排出;或,

所述控制元件包括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所述清洗支路内的流体从其中一个所述进口进入所述控制元件后从所述出口排出,所述浓水排出支路中的浓水从另一所述进口进入所述控制元件后从所述出口排出。

优选地,所述清洗支路包括进水端,进入所述进水端的水和清洁单元中的清洁物质混合并在所述进水端处施加的水压下流向所述控制元件;或者,

所述清洗支路上设置有流体驱动装置,所述清洁单元中的清洁物质在所述流体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流向所述控制元件。

优选地,所述水处理单元包括反渗透单元,所述浓水口设置在所述反渗透单元上,所述进水端连接在所述水处理系统的水路上并位于所述反渗透单元的上游侧。

优选地,所述水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前置处理单元和第二前置处理单元,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净化水支路,流经所述第一前置处理单元的水经过所述第二前置处理单元后经所述第一净化水支路排出,所述清洗支路的进水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前置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前置处理单元之间。

优选地,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反渗透进水支路,所述反渗透单元设置在所述反渗透进水支路上,所述反渗透进水支路的进水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前置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前置处理单元之间。

优选地,所述控制元件包括废水比例阀,所述废水比例阀内设置有废水孔,所述清洗支路用于对所述废水孔进行清洗。

为达到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净水机,包括上述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系统和净水机,设置有清洗支路,所述清洗支路上设置有清洁单元,所述清洁单元中的清洁物质能够经所述清洗支路进入所述控制元件进而对所述控制元件上的杂质进行溶解,以使得控制元件上的杂质很容易被水冲掉,控制元件不易被杂质堵塞,使用寿命增加,更换周期增长,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一的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二的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三的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实施例四的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水处理单元;110、后置处理单元;120、第一前置处理单元;130、第二前置处理单元;140、反渗透单元;

200、浓水排出支路;210、第二单向导通元件;

300、控制元件;

400、清洗支路;410、清洁单元;420、第一单向导通元件;430、流体驱动装置;

500、第一净化水支路;510、流量计;

600、反渗透进水支路;610、第四控制阀;620、第三单向导通元件;630、增压泵;

700、纯水支路;

800、净水储水支路;810、储水部;811、压力容器;820、压力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处理单元100,所述水处理单元100包括浓水口,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浓水口相连的浓水排出支路200,所述浓水排出支路200上设置有控制浓水排出比例的控制元件300,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清洗支路400,所述清洗支路400上设置有清洁单元410,所述清洁单元410中的清洁物质能够经所述清洗支路400进入所述控制元件300实现对所述控制元件300中的杂质溶解,以使得控制元件300上的杂质容易被水冲掉,控制元件300不易被杂质堵塞,使用寿命增加,更换周期增长,成本降低。

所述清洗支路400上设置有第一单向导通元件420,其中,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元件420设置成允许所述清洗支路400内的流体流向所述控制元件300,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元件420例如可以是逆止阀。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单向导通元件420可以采用第一控制阀替代。

所述浓水排出支路200上设置有第二单向导通元件210,所述第二单向导通元件210设置成允许浓水口排出的浓水流向所述控制元件300,所述第二单向导通元件210例如可以是逆止阀。可以理解,所述第二单向导通元件210可以采用第二控制阀替代。

所述控制元件300包括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所述清洗支路400内的流体和所述浓水排出支路200中的浓水均从所述进口进入所述控制元件300后从所述出口排出,所述浓水流经所述控制元件300时,所述浓水中掺杂的杂质会将所述控制元件300堵塞,所述清洗支路400内的流体中掺杂的清洁物质可以将所述控制元件300上堵塞的杂质溶解,以使得堵塞在所述控制元件300上的杂质容易被水冲洗掉。

所述控制元件300例如可以是废水比例阀、废水比电磁阀等可以对浓水的排出比例进行调节的阀门,所述废水比例阀、废水比电磁阀等阀门内设置有废水孔,所述水处理单元100产生的浓水经所述废水孔排出,在所述浓水流经所述废水孔的时候,所述浓水中掺杂的杂质会将所述废水孔堵塞,所述清洗支路400用于对所述废水孔进行清洗,即,所述清洁单元410中的清洁物质经所述清洗支路400流经所述废水孔以对堵塞在所述废水孔中的杂质进行溶解。

所述水处理单元100包括第一前置处理单元120和第二前置处理单元130,所述第一前置处理单元120包括超滤滤芯和复合滤芯,所述第二前置处理单元130包括PP棉滤芯,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净化水支路500,流经所述第一前置处理单元120的水经过所述第二前置处理单元130后经所述第一净化水支路500排出,所述第一净化水支路500上设置有流量计510,所述流量计510用于标记所述第二前置处理单元130的使用寿命。

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反渗透进水支路600,所述水处理单元100包括反渗透单元140,所述反渗透单元140设置在所述反渗透进水支路600上,所述反渗透进水支路600的进水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前置处理单元120和所述第二前置处理单元130之间,所述反渗透单元140包括反渗透膜,经所述第一前置处理单元120处理的原水经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后变成纯水和浓水,所述反渗透单元140包括浓水口和纯水口,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纯水支路700,所述纯水支路700与所述纯水口连通,生成的纯水经纯水口流经所述纯水支路700排出,所述浓水排出支路200和所述浓水口相连,生成的浓水经所述浓水口流经所述浓水排出支路200排出。

所述水处理单元100还包括后置处理单元110,所述后置处理单元110设置在所述纯水支路700上,所述后置处理单元110包括后置复合滤芯。

所述反渗透进水支路600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610和增压泵630,所述增压泵630设置在所述反渗透单元140的进水之前。

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反渗透进水支路600连接的净水储水支路800,所述净水储水支路800上设置有储水部810,所述净水储水支路800与所述反渗透进水支路600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反渗透单元140和所述后置处理单元110之间,所述储水部810的设置能够使得经所述反渗透单元140净化的水储存在所述储水部810,当需要饮水的时候,储存在所述储水部810中的净化后的水经所述纯水支路700排出,不需要等待所述反渗透单元140净化水,进而使得饮水取水时间变短,取水效率增加,使用体验改善。

所述储水部810包括压力容器811,所述净水储水支路800上还设置有压力开关820,通过所述压力开关820控制所述压力容器811内的压力,实现所述水处理单元100的水储存在所述压力容器811中,或者实现压力容器811中的水从纯水支路700排出,当所述反渗透单元140制水时,将纯水支路700关闭,所述反渗透单元140制得的水经所述净水储水支路800储存在所述压力容器811中,直至所述压力容器811中的压力达到所述压力开关820限定的压力值后停止制水。

在所述净水储水支路800和所述反渗透进水支路600的连接位置和所述反渗透单元140之间设置有第三单向导通元件620,所述第三单向导通元件620设置成仅允许所述反渗透单元140产生的纯水流向纯水支路700或所述净水储水支路800,所述第三单向导通元件620例如可以为逆止阀,当从所述压力容器811中取水时,所述第三单向导通元件620可以避免所述压力容器811中的水流向所述反渗透单元140。

可以理解,所述第三单向导通元件620可以采用第三控制阀代替,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三单向导通元件620的设置位置一样。

或者,所述第三控制阀或第三单向导通元件620用设置在所述反渗透单元140、净水储水支路800和后置处理单元110的三通阀替换,通过控制所述反渗透单元140和所述净水储水支路800连通,或,所述净水储水支路800和所述后置处理单元110连通,可以实现和所述第三控制阀或第三单向导通元件620一样的效果。

所述清洗支路400包括进水端,进入所述进水端的水和清洁单元410中的清洁物质混合并在所述进水端处施加的水压下流向所述控制元件300,所述进水端连接在所述水处理系统的水路上并位于所述反渗透单元140的上游侧,具体地,所述清洗支路400的进水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前置处理单元120和所述第二前置处理单元130之间的反渗透进水支路600上,利用经所述第一前置处理单元120处理的水将所述清洁物质输送到所述控制元件300,可以避免原水中的杂质对所述控制元件300造成堵塞。

所述清洁物质可以液体、物体、气体,所述清洁物质优选为弱酸物质,例如除垢剂。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清洗支路400不同。

参照图2所示,所述清洗支路400上设置有流体驱动装置430,所述流体驱动装置430例如可以为泵,所述清洗支路400和所述反渗透进水支路600不连通,所述清洗支路400的一端不与任何水路连通,所述清洗支路400的另一端与控制元件300连通,所述清洁单元410中的清洁物质在所述流体驱动装置430的作用下经所述清洗支路400流向所述控制元件300。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控制元件300不同。

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元件300包括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所述清洗支路400内的流体从其中一个所述进口进入所述控制元件300后从所述出口排出,所述浓水排出支路200中的浓水从另一所述进口进入所述控制元件300后从所述出口排出。本实施例的控制元件300和实施例一的控制元件300的结构不同,但是,本实施例的控制元件300和实施例一的控制元件300都可以对浓水的排出比例进行控制。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实施例四中的控制元件300为实施例三中的控制元件300,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元件300包括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所述清洗支路400内的流体从其中一个所述进口进入所述控制元件300后从所述出口排出,所述浓水排出支路200中的浓水从另一所述进口进入所述控制元件300后从所述出口排出。本实施例的控制元件300和实施例一的控制元件300的结构不同,但是,本实施例的控制元件300和实施例一的控制元件300都可以对浓水的排出比例进行控制。

实施例五

本实用新型的净水机,包括上述水处理系统。

实施例六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上述水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水处理系统具有清洗模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清洗模式下,控制所述清洁单元410中的清洁物质经所述清洁支路400进入所述控制元件300对所述控制元件300中的杂质溶解,进而使得控制元件300上的杂质很容易被水冲掉,控制元件300不易被杂质堵塞,使用寿命增加,更换周期增长,成本降低,控制方法简单。

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具有制水模式和冲洗模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制水模式下,控制所述反渗透单元140进行制水,在所述反渗透单元140制水时,会产生浓水,浓水经控制元件300上的废水孔排出,在所述反渗透单元140长期的制水的过程中,所述控制元件300上的废水孔会被杂质堵塞,在控制元件300堵塞时反渗透单元140中的反渗透膜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报废,所述控制元件300和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减小,更换周期变短,成本增加。

在所述冲洗模式,控制对所述反渗透单元140的反渗透膜进行冲洗,此时,所述反渗透单元140中的反渗透膜被冲洗,冲洗反渗透膜后的废水经控制元件300上的冲洗孔排出。

控制所述清洗模式设置在所述制水模式之后,且设置在所述冲洗模式之前,即,控制所述水处理系统在制水模式运行第一时间,再控制所述水处理系统在所述清洗模式下运行第二时间,最后再控制水处理系统在所述冲洗模式下运行第三时间,如此,在制水模式下,反渗透单元140产生的废水流经所述控制元件300,杂质堵塞在所述控制元件300上,在清洗模式下,清洁单元410中的清洁物质流经所述控制元件300进而将所述控制元件300上的杂质溶解,在所述冲洗模式下,控制元件300上的被溶解的杂质被冲洗排掉,进而保证了所述控制元件300不被杂质堵塞,延长所述控制元件300的使用寿命,同时,所述控制元件300使用正常,可以增加所述反渗透单元140的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