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式收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4995发布日期:2019-03-22 20:25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式收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式收油系统。



背景技术:

油田、炼油厂、化工厂等污水处理过程中,往往在池或罐内液体表面产生大量的浮油,对后继工艺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有效去除。在开放式的池内,液体表面浮油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处理,操作难度不高,而在密闭的池或罐内液体表面的浮油处理却是行业内较大的技术难题,目前主要采用如下方法处理:

1、在罐内上部一定高度设有固定收油槽,用于收油作业,其缺点在于:(1)当液位低于收油槽时,无法及时排油;(2)油水界位高于收油槽,收油含水率过高;(3)只有收油槽浸没在油层中,才可正常排油,但在气温低的冬季,以及氢组分的挥发,在表面形成凝固的老化油,这会给收油带来一定的困难。

2、罐内设有伴热盘管,气温低时开启伴热装置,起到保温、提高油品流动性,有利于收油作业,其缺点在于:伴热盘管为固定式安装,当液位产生变化,无法对上层油品加热,这会导致收油困难。

3、固定收油槽、伴热盘管与罐体焊接为一体,其缺点在于:增加了罐体建设的工艺复杂程度,提高了设计、建设及后期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密闭式污水处理用固定收油槽受液位限制、设计安装复杂及收油困难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式收油系统,该系统包括密闭的池体/罐体及设于所述池体/罐体内的浮式收油装置;所述池体/罐体的外壁上设有池体/罐体进液口及池体/罐体出油口;所述池体/罐体内设有支撑架及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方的集油槽;所述集油槽设有集油槽进油口及集油槽出油口;所述浮式收油装置包括收油机构、第一输油软管及与所述收油机构相连的多个浮子;所述收油机构的顶部设有收油机构收油口,所述收油机构的底部设有收油机构出油口;所述第一输油软管的一端与所述收油机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输油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油槽进油口相连通;所述集油槽出油口与所述池体/罐体出油口相连通;所述收油机构设有伴热盘管。

所述第一输油软管包括与所述收油机构出油口相连通的弯曲管段及位于所述弯曲管段下方且与所述集油槽进油口相连通的输油直管。

所述弯曲管段与所述收油机构出油口及所述输油直管之间通过法兰或活接头可转动的连接。

所述浮式收油装置为多个,并通过与多个所述第一输油软管连通的输油总管相互连接为一个整体。

所述输油总管通过第二输油软管与所述集油槽进油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浮式收油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并且还不受液位限制,可连续不间断地实现收油,有效地提高了收油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浮式收油系统,通过法兰或活接头实现输油软管与收油机出油口和集油槽进油口的转动连接,这样可以更加有利于油品流动,且更能缓解浮力及其他外力对浮式收油装置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浮式收油装置可为多个,这样可以实现多点收油,效率更高,收油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浮式收油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浮式收油系统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浮式收油系统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式收油系统,该系统包括密闭的池体/罐体7及设于池体/罐体7内的浮式收油装置;池体/罐体7的外壁上设有池体/罐体进液口6及池体/罐体出油口5;池体/罐体7内设有支撑架13及固设于支撑架13上方的集油槽4;集油槽4设有集油槽进油口14及集油槽出油口15;浮式收油装置包括收油机构1、输油软管2及与收油机构1相连的多个浮子3;收油机构1的顶部设有收油机构收油口9,收油机构1的底部设有收油机构出油口16;输油软管2的一端与收油机构出油口16相连通,输油软管2的另一端与集油槽进油口14相连通;集油槽出油口15与池体/罐体出油口5相连通;收油机构1设有伴热盘管8。

参见图1和图2,输油软管2包括与收油机构出油口16相连通的弯曲管段10及位于弯曲管段10下方且与集油槽进油口14相连通的输油直管11。弯曲管段10与收油机构出油口16及输油直管11之间通过法兰或活接头可转动的连接。在实际应用中,浮式收油装置为多个,并通过与多个输油软管2连通的输油总管12相互连接为一个整体;输油总管12通过输油软管17与集油槽进油口14相连通。

在具体应用中,当含油污水通过池体/罐体进液口进入池体/罐体内部后,浮式收油装置在浮子的浮力作用下随着液位的变化而上下浮动,由于两种不溶液体的密度不同,密度小的介质漂浮于液表面,并且收油机构收油口始终设于液表面下一定深度,当表面有浮油分离出时,这时收油机构收油口被浸入浮油层内,浮液经收油口进入到收油机构,后经输油软管进入集油槽内,然后经集油槽通过出油管排出池体/罐体外。由于油品受温度及组分挥发等的影响,会在表面形成凝固的油层,这时会给排油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收油机构上设置伴热盘管,伴热盘管始终处于液表面,当表面形成凝固的油层时候,启动伴热盘管,可以将表面浮油融化成液体后便于收集、输送及排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浮式收油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并且还不受液位限制,可连续不间断地实现收油,有效地提高了收油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浮式收油系统,通过法兰或活接头实现输油软管与收油机出油口和集油槽进油口的转动连接,这样可以更加有利于油品流动,且更能缓解浮力及其他外力对浮式收油装置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浮式收油装置可为多个,这样可以实现多点收油,效率更高,收油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