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排放超标自动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3510发布日期:2019-03-19 22:02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排放超标自动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超标报警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排放超标自动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指国家为了实现环境质量标准或环境目标,对人为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浓度或数量所做出的限制性规定。其作用是直接对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进行控制,从而达到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为了防止污水超标排放,各种污水超标报警装置/系统应运而生,然而,现有的污水超标与否主要仍然是依靠定时或不定时的人工现场检测来实现的,尚不能有效遏制、防范有意或无意的污水超标排放的行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污水排放超标自动报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污水排放超标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进水管、若干个药剂桶、若干个反应桶、废水排放管、操作系统、显示屏和超标报警系统;

所述操作系统包括电控板和水质监测仪,所述反应桶内部设有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连接水质监测仪;

所述反应桶顶部的进水口均与进水管连接,进水管连接有抽水泵,抽水泵置于排放明渠中,并与电控板连接,反应桶底部的出水口均连接废水排放管,废水排放管连接至废水处理池,废水排放管设有排水电磁阀,排水电磁阀与电控板连接;

所述药剂桶通过加药管连接至各个反应桶,加药管上设有加药电磁阀,加药电磁阀与电控板连接;

所述电控板连接超标报警系统,超标报警系统设有通信模块,并与管理用户终端无线通信。

所述污水排放超标自动报警系统包括药水不足通知系统,所述药水不足通知系统包括设置于药剂桶内的探测器、集成有处理器和通信模块的电路板,所述通信模块与管理用户终端通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超标自动报警系统的检测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排水明渠排水口处的水每3小时(可随机设置时间)自动抽取至水质监测仪的进水口;

(2)水质监测仪按设置的检测内容进行检测;

(3)水质监测仪根据设置的检测内容自动检测后,将数据及结果通过网络向管理用户终端发送信息,如区域环保局的水质检测中心的管理用户终端;

(4)同时,水质监测仪会自动将数据和结果发至企业管理者和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人的用户终端处,以提醒存在问题;

(5)水质监测仪会自动排放实验废水,使废水流入指定废水处理池。

本实用新型中的水质监测仪测试标准和要求按国家标准在水质监测仪上预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报警系统及检测报警方法使区域环保局的水质检测中心有效监控全区域内各企业和排污单位的污水排放情况,利用该系统掌握区域内监测点的水质动态,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快速处理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排放超标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进水管2、若干个药剂桶3、若干个反应桶4、废水排放管5、操作系统6、显示屏7和超标报警系统8;

所述操作系统6包括电控板6-1和水质监测仪6-2,所述反应桶4内部设有检测传感器9,检测传感器9连接水质监测仪6-2;

所述反应桶4顶部的进水口均与进水管2连接,进水管2连接有抽水泵10,抽水泵10置于排放明渠中,并与电控板6-1连接,反应桶4底部的出水口均连接废水排放管5,废水排放管5连接至废水处理池,废水排放管5设有排水电磁阀(图中未示),排水电磁阀与电控板6-1连接;

所述药剂桶3通过加药管(图中未示)连接至各个反应桶4,加药管上设有加药电磁阀(图中未示),加药电磁阀与电控板6-1连接;

所述电控板6-1连接超标报警系统8,超标报警系统8设有通信模块,并与管理用户终端11无线通信。

所述污水排放超标自动报警系统包括药水不足通知系统12,所述药水不足通知系统12包括设置于药剂桶内的探测器、集成有处理器和通信模块的电路板,所述通信模块与管理用户终端通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超标自动报警系统的检测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排水明渠排水口处的水每3小时(可随机设置时间)自动抽取至水质监测仪的进水口;

(2)水质监测仪按设置的检测内容进行检测;

(3)水质监测仪根据设置的检测内容自动检测后,将数据及结果通过网络向管理用户终端发送信息,如区域环保局的水质检测中心的管理用户终端;

(4)同时,水质监测仪会自动将数据和结果发至企业管理者和污水处理设备的操作人的用户终端处,以提醒存在问题;

(5)水质监测仪会自动排放实验废水,使废水流入指定废水处理池。

本实用新型中的水质监测仪测试标准和要求按国家标准在水质监测仪上预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实施例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