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6706发布日期:2019-04-29 11:4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尤指一种可降低废水中氟离子浓度的设备。



背景技术:

习知含氟化物废水的处理方式,是经由除氟药剂与废水化学反应后,将废水中的溶解性氟化合物转变成不溶性固体物,接着以固液分离的方式使不溶性固体物与溶液分离,如此得将原本存在于废水中的氟化合物加以去除。然而,采用此方式去除废水中的氟化合物,废水中的氟化合物的浓度仍大于10mg/L,并无法符合日趋严格的工业环境保护规范的要求。

另一种习知含氟化物废水的处理方式,系准备氟化物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溶解性氟化合物吸附至树脂,以达到将氟化合物自废水中去除的效果,当树脂吸附饱和后,再以选定的再生液进行树脂再生,将原本吸附在树脂上的氟脱离,此处理后的溶液则委外清运,若采用此方式,能将废水中的氟化合物的浓度降低至小于1mg/L。然而,以此方式处理,受限于树脂对于氟化合物吸附总量不高,为了避免树脂需反复的经再生程序,此废水处理方式仅适用于废水中氟化合物浓度较低的条件下,应用领域较为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包含第一处理装置及第二处理装置。

第一处理装置包含去氟药剂储存槽、第一反应槽、固液分离单元及第一废水回收槽,第一反应槽分别与去氟药剂储存槽、固液分离单元连通,固液分离单元与第一废水回收槽连通。

第一反应槽接收第一废水,去氟药剂储存槽存有反应药剂并将去氟药剂储存槽输送至第一反应槽,反应药剂与第一废水反应后形成回收废水,固液分离单元接收回收废水,并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后形成固态物及第一反应废水,第一废水回收槽接收第一反应废水。

第二处理装置包含第二反应槽及第二废水回收槽,第二反应槽与第二废水回收槽连通,第二废水回收槽与第一废水回收槽连通。

第二反应槽内设置离子交换树脂,第二反应槽接收第二废水,离子交换树脂与第二废水反应形成第二反应废水,第二废水回收槽接收第二反应废水,并传输第二反应废水至第一废水回收槽,使第一反应废水与第二反应废水混合形成低氟浓度的废水。

如上述的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处理装置还包含再生药剂储存槽及含氟废液储存槽,再生药剂储存槽与第二反应槽连通,含氟废液储存槽与第二反应槽连通,其中,再生药剂储存槽存有再生药剂,再生药剂储存槽输送再生药剂至第二反应槽与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形成含氟废液,第二反应槽输送含氟废液至含氟废液储存槽。

如上述的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在一实施例中,含氟废液储存槽还与第一反应槽连通,输送含氟废液至第一反应槽。

如上述的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装置进一步包含搅拌单元,搅拌第一废水回收槽中的第一反应废水及第二反应废水。

如上述的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装置进一步包含再生废水集中槽,与第一废水回收槽连通,接收树脂再生含氟废液。

如上述的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装置进一步包含搅拌器,搅拌第一反应槽内的液体。

如上述的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在一实施例中,离子交换树脂为粒状结构。

如上述的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在一实施例中,固液分离单元包含微气泡产生器及浮除槽。

如上述的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在一实施例中,固液分离单元包含过滤膜。

如上述的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在一实施例中,固液分离单元包含沉淀池。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相较于先前技术,能够进一步将废水中氟离子浓度降低至小于10mg/L;本实用新型简化废水氟化物处理的设备结构,且能有效提升去除氟离子浓度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之一实施例之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之一实施例之架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之固液分离单元之一实

施例之架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之固液分离单元之一实

施例之架构示意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之固液分离单元之一实施

例之架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

11…第一处理装置

111…去氟药剂储存槽

112…第一反应槽

113…固液分离单元

1131…微气泡产生器

1132…浮除槽

1133…过滤膜

1134…沉淀池

114…第一废水回收槽

115…搅拌单元

116…再生废水集中槽

12…第二处理装置

121…第二反应槽

122…第二废水回收槽

123…再生药剂储存槽

124…含氟废液储存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之一实施例之架构示意图。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1包含第一处理装置11及第二处理装置12。

第一处理装置11包含去氟药剂储存槽111、第一反应槽112、固液分离单元113及第一废水回收槽114,第一反应槽112分别与去氟药剂储存槽111、固液分离单元113连通,固液分离单元113与第一废水回收槽114连通。

第一反应槽112接收第一废水,去氟药剂储存槽111存有反应药剂并将去氟药剂储存槽111输送至第一反应槽112,反应药剂与第一废水反应后形成回收废水,固液分离单元113接收回收废水,并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后形成固态物及第一反应废水,第一废水回收槽114接收第一反应废水。

换言之,藉由反应药剂与第一废水的化学反应,将第一废水中的溶解性氟化合物转变成不溶性固态物,形成回收废水,回收废水接着流至固液分离单元113使固态物与溶液分离,如此,可将原本存在于第一废水中(水相)的氟化合物加以去除。在上述中,第一废水中的氟离子浓度大于50mg/L,第一反应废水的氟离子浓度大于10mg/L。所述的去氟药剂例如为CaCl2。

第二处理装置12包含第二反应槽121及第二废水回收槽122,第二反应槽121与第二废水回收槽122连通,第二废水回收槽122与第一废水回收槽114连通。

第二反应槽121内设置离子交换树脂,第二反应槽121接收第二废水,离子交换树脂与第二废水反应形成第二反应废水,第二废水回收槽122接收第二反应废水,并传输第二反应废水至第一废水回收槽114,使第一反应废水与第二反应废水混合形成低氟浓度的废水。

换言之,第二废水中的溶解性氟化合物将吸附在离子交换树脂,第二反应废水的氟化合物浓度即会下降,在上述中,第二废水不包含会阻塞交换树脂的物质,第二废水的氟离子浓度小于50mg/L。第二反应废水中的氟离子浓度小于1mg/L,与第一反应废水混合后,具有稀释氟离子浓度的效果,如此,低氟浓度的废水中的氟离子浓度为小于10mg/L。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为粒状结构。

请参阅图2,为本创作之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1之一实施例之架构示意图。

在此实施例中,第二处理装置12还包含再生药剂储存槽123及含氟废液储存槽124,再生药剂储存槽123与第二反应槽121连通,含氟废液储存槽124与第二反应槽121连通,其中,再生药剂储存槽123存有再生药剂,再生药剂例如为NaOH、Al2(SO4)3、氯化铝、PAC等。再生药剂储存槽123输送再生药剂至第二反应槽121与离子交换树脂反应,形成含氟废液,第二反应槽121输送含氟废液至含氟废液储存槽124。再生药剂可使吸附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氟化物脱离,使离子交换树脂能够再利用。再生药剂与脱离的氟化物形成含氟废液。为达废水的有效回收、利用,在此实施例中,含氟废液储存槽124还与第一反应槽112连通,输送含氟废液至第一反应槽112,使其与去氟药剂进行化学反应。

请再参阅图1,为有效混合第一反应废水及第二反应废水,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处理装置11进一步包含搅拌单元115,搅拌单元115搅拌第一废水回收槽114中的第一反应废水及第二反应废水,以均匀混合。

此外,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处理装置11进一步包含再生废水集中槽116,与第一废水回收槽114连通。当第一反应废水及第二反应废水均匀混合形成低氟浓度的废水后,第一废水回收槽114输送低氟浓度的废水至再生废水集中槽116,以利业者再利用此低氟浓度的废水。

请参阅图3A至图3C,分别为本创作之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1之固液分离单元113之一实施例之架构示意图。固液分离的方式有多种选择,本创作并不限制。在一实施例中,固液分离单元113包含微气泡产生器1131及浮除槽1132。而在一实施例中,固液分离单元113包含过滤膜1133,以过滤的方式使固态物与液体分离。又在一实施例中,固液分离单元113包含沉淀池1134,以沉淀的方式进行固液分离程序。

此外,为了促进第一反应槽112内的液体(如第一废水、去氟药剂或含氟废液中至少二者以上)之间的化学反应,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装置11进一步包含搅拌器,搅拌该等液体。

经由本创作的至少一实施例的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能够有效的将废水中氟离子浓度降低至小于10mg/L。在一实施例中,低氟浓度的废水的氟离子浓度为小于2mg/L。换言之,本创作的一实施例的降低废水氟离子浓度的设备,其结构相对于先前技术简化,且能有效提升去除氟离子浓度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