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匀高效的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5656发布日期:2019-05-15 23:31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均匀高效的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曝气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均匀高效的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曝气指的是用向水中充气或机械搅动等方法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以使得水体中获得足够的溶解氧,是污水需氧生物处理的中间工艺。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从而能净化水质,获取活性污泥。

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污水处理的核心设备有曝气池和曝气装置,通过曝气装置向曝气池内水体充入含氧气体,在气体与水体接触过程中,氧溶于水中,提高水体的氧含量。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较高的曝气速度,以使得微生物更早进入合适的繁殖环境,从而提升处理污水的效率。

在实际操作时,因曝气池池底会沉淀积累污泥,若曝气头设置于池底,很容易被污泥堵塞,达不到曝气的效果。因此曝气头的设置常常距离池底有一段距离,这就导致了曝气头下方水体无法与气体接触,不能参与曝气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均匀高效的曝气装置,可对污泥池中全水体进行曝气,使得曝气更为均匀;同时该装置具备搅拌和打碎气泡功能,使得曝气效果更好,曝气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均匀高效的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机构、传动机构和支架,

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曝气风机、内部气管、齿轮a、曝气主管、若干曝气头和若干曝气支管,所述曝气风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其送风口固定连接有风筒,所述风筒远离曝气风机的一端与所述内部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曝气主管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所述内部气管插入设置于所述曝气主管内,所述内部气管远离所述风筒的一端与所述曝气主管的封闭端之间设置有通风气道,

所述曝气主管的管壁中下部加工有若干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通孔,若干所述曝气支管的一端设置有曝气头,所述曝气支管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曝气主管的外壁上,所述曝气支管的内部空腔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齿轮a固定套接在所述曝气主管的上部,

所述曝气主管的底部还固定设置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包括轴和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焊接在所述轴上,所述轴与所述曝气主管同心设置;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和齿轮b,所述电机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齿轮b固定套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b与所述齿轮a啮合。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曝气支管均布设置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搅拌片,所述搅拌片的一端固定焊接在所述曝气主管上,若干所述搅拌片均布设置于同一水平面内并设置于所述曝气支管的上方,所述搅拌片的长度大于所述曝气支管安装曝气头后的长度。

进一步的,包括另一个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的齿轮a与所述齿轮b啮合,两个所述曝气机构并排设置。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曝气机构的螺旋轴旋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主管的开口端与所述内部气管之间设置有机械密封,所述风筒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曝气时,曝气支管旋转,气体呈旋涡辐散状由曝气头排出;同时,旋转过程中曝气支管对污水水体进行了搅动,两者结合增大了曝气效果,提高了曝气的效率。

2.设置搅拌片,搅拌片位于曝气支管上方,且长度大于曝气支管和曝气头的长度总和。实际工作时,搅拌片旋转,一方面对污水进行搅拌,提升曝气效率,另一方面,能对经曝气头排出的气体形成的气泡进行打碎,使得曝气气泡更小,曝气效率更高。

3.设置有螺旋轴,使螺旋轴的端部抵达池底,螺旋轴在旋转过程中在其螺旋特性下,与之接触的水体可经螺旋叶片被向上提起,进入曝气区域并参与曝气。该设置有助于对更多水体进行曝气,使曝气更为均匀;同时,螺旋叶片在旋转过程中也对水体起到搅拌的作用,使得曝气效率更高。

4.并排设置两个曝气机构,亦一个齿轮居中传动。工作时两个曝气机构反向旋转,两个曝气机构搅拌方向相反,更容易使得污水水体内形成乱流,加速了对水体分层的破坏,使得曝气效果更好,曝气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均匀高效的曝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均匀高效的曝气装置成对设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均匀高效的曝气装置,包括曝气机构、传动机构和支架3。曝气机构包括曝气风机11、内部气管12、齿轮a13、曝气主管14、若干曝气头15和若干曝气支管16。

支架3架设在曝气池的上方,其中心固定设置有曝气风机11和中空圆柱形的内部气管12,曝气风机11的送风口固定连接有风筒,风筒远离曝气风机11的一端与内部气管12的一端固定连接。

曝气主管14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其顶端开口,底端封闭。内部气管12插入设置于曝气主管14内,内部气管12远离风筒的一端与曝气主管14的封闭端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形成通风气道。曝气主管14的开口端与内部气管12之间设置有机械密封18,风筒两端均设置有密封圈。

曝气主管14的管壁中下部加工有若干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通孔。曝气支管16的一端设置有曝气头15,曝气支管16的另一端焊接在曝气主管14的外壁上,曝气支管16的内部空腔与通孔连通。曝气支管16均布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

当曝气风机11启动送风后,含氧空气依次经过内部气管12的内腔、通风气道、曝气主管14和曝气支管16,最后经曝气头15于污水下部排出。含氧空气与污水水体接触,内部氧气溶于污水中,完成曝气功能。

传动机构包括电机21和齿轮b22,电机21与支架3固定连接,齿轮b22固定套接在电机21的输出轴上,齿轮a13固定套接在曝气主管14的上部,齿轮b22与齿轮a13啮合。当电机21启动,其输出轴带动齿轮b22旋转,因齿轮b22与齿轮a13啮合,故齿轮a13随之一起转动,从而带动曝气主管14以及曝气支管16开始旋转。在上述气体曝气过程中,气体已经由曝气头15排出,此时因旋转动作,使得气体在排出时呈旋涡辐散状;同时,旋转过程中曝气支管16对污水水体进行了搅动,两者结合可增大了曝气效果,提高曝气的效率。

优选的,该曝气装置,还包括若干搅拌片19,搅拌片19的一端固定焊接在曝气主管14上,若干搅拌片19均布设置于同一水平面内并设置于曝气支管16的上方,搅拌片19的长度大于曝气支管16安装曝气头15后的长度。在曝气主管14旋转时,搅拌片19亦随之一起转动。因搅拌片19位于曝气支管16的上方,且长度大于曝气支管16和曝气头15的长度总和,在其旋转时,一方面对污水进行搅拌,提升曝气效率,另一方面,能对经曝气头15排出的气体形成的气泡进行打碎,使得曝气气泡更小,曝气效率更高。

曝气主管14的底部还固定设置有螺旋轴17,螺旋轴17包括轴和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焊接在轴上,轴与曝气主管14同心设置。经研究证明,曝气头下方的水体,其溶解氧浓度与曝气无关。在实际操作时,因曝气池池底会沉淀积累污泥,若曝气头设置于池底,很容易被污泥堵塞,达不到曝气的效果。因此曝气头的设置常常距离池底有一段距离,这就导致了曝气头下方水体无法进行曝气的情况发生。设置该螺旋轴17,使螺旋轴17的端部抵达池底,螺旋轴在旋转过程中在其螺旋特性下,与之接触的水体可经螺旋叶片被向上提起,进入曝气区域并参与曝气,该设置有助于对更多水体进行曝气,使曝气更为均匀。同时,螺旋叶片在旋转过程中也对水体起到搅拌的作用,使得曝气效率更高。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该均匀高效的曝气装置,共包括两个曝气机构,两个曝气机构并排设置。两个曝气机构的齿轮a13与齿轮b22啮合,两个曝气机构的螺旋轴17旋向相反。当电机21启动,两个曝气机构在啮合的齿轮a13和齿轮b22的作用下开始向相反反向旋转,此时搅拌片19、曝气支管16以及螺旋轴17各自发挥其搅拌作用。因两个曝气机构旋向相反,故连个曝气机构的搅拌方向是相反的,此时,更容易使得污水水体内形成乱流,加速了对水体分层的破坏,使得曝气效果更好,曝气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