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工具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0187发布日期:2019-03-27 11:5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手术工具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手术工具清洗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术器具的清洗前期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将大量血渍、组织残留清理完毕后,再进行烘干消毒。

清洗时,既要对管钳、直角钳、手术镊等精细工具的端部进行清洗,也要对器皿等较大的工具进行清洗。尤其在清洗工具端部时,由于组织残留物藏匿在微小的缝隙中,使用高压集中的水流清洗效果较好。

现有技术中的清洗龙头主要为两种,一种是大面积喷洒水流,可用于对器皿等进行全方位清洗,另一种是采用专用喷头,喷洒压力较大、较为集中的水柱,水柱直径基本在1cm左右,可用于清洗端部的细小缝隙。为了实现钳镊及器皿所有工具的清洗,必须设置两组龙头,或两组清洗槽,占地面积大,操作极为不便,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手术工具清洗装置,其目的在于:同时提供大面积喷洒和集中水柱两种清洗水流,减少清洗装置的占地面积和初期投入,提高清洗效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手术工具清洗装置,包括台面,所述台面上安装有用于喷洒清洗水流的水龙头装置,所述水龙头装置包括立柱和龙头体,所述立柱下端固定在台面上,上端与龙头体相连接,所述龙头体前端设有喷头,所述水龙头装置内部还布设有与所述喷头相通的管路,管路的初始端用于连接清洗水源。

所述台面上设有竖直的通孔,通孔内安装有铜套,所述铜套内安装有升降柱,所述铜套的内孔为升降柱上下移动的导向孔;

所述台面下方设置有相对于台面固定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上通过铰链安装有踏板,所述底板和踏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上端与踏板底部固定连接、下端与底板顶面固定连接;

还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端与升降柱底部转动连接、下端与踏板转动连接;

所述龙头体上还安装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龙头体上安装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螺钉,所述螺钉和滑槽用于作为导向机构实现移动架相对于龙头体的移动,该移动方向与龙头体的走向方向相同;

所述移动架外端底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龙头体前部的下方,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可回转的回转叶片;

还包括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移动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升降柱上端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架包括U形架,所述U形架的开口方向朝向龙头体前端且后端位于龙头体的后侧,所述U形架的后端即两侧支脚之间的连接部分,所述U形架的两侧支脚部分还分别开设有所述的滑槽;

所述U形架的支脚部分的末端还垂直连接有连板,所述连板下端与所述的连接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架还包括安装在U形架后端的锥轴,所述锥轴前后端均伸出于U形架,锥轴前端直径大于后端直径,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移动架转动连接是指第二连杆的上端与锥轴后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为拉伸弹簧,一端与U形架后端内侧相连接、另一端与龙头体后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柱上还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上安装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位于台面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柱外圆柱面上还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铜套内孔相接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通过脚踏踏板,实现回转叶片的移动,需要对缝隙等部位进行清洗时踩下踏板,使回转叶片不阻挡喷头,需要进行大面积清洗时,松开踏板,使回转叶片位于喷头前侧,水流喷射到回转叶片上之后,回转叶片将在水流作用下回转,将水流呈大面积喷洒,从而方便地实现了水流的切换,并且无需设置多组水龙头或清洗槽,占地面积小,初期投入少,操作方便,效率高;(2)台面与升降柱之间设置铜套,减少摩擦阻力;(3)升降柱上设有密封圈,可防止台面上的积水流至台面下方;(4)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实现移动架的自动复位;(5)升降柱上安装有限位螺母,一方面限定升降柱向下移动的极限位置,另一方面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避免升降柱落到台面下方;(6)移动架采用U形结构,两侧分别与螺钉滑动配合,确保相对于龙头体的移动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一种手术工具清洗装置,包括台面7,所述台面7上安装有用于喷洒清洗水流的水龙头装置,所述水龙头装置包括立柱8和龙头体9,所述立柱8下端固定在台面7上,上端与龙头体9相连接,所述龙头体9前端设有喷头10,所述水龙头装置内部还布设有与所述喷头10相通的管路,管路的初始端用于连接清洗水源管路。

所述台面7上开设有竖直的通孔,通孔内通过密封胶安装有铜套6,为确保铜套6安装稳固,可在顶部设置翻边。所述铜套6内安装有铝合金材质的升降柱5,所述铜套6的内孔为升降柱5上下移动的导向孔,该轴孔配合处应定期涂抹润滑脂。

优选的,所述升降柱5上还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上安装有限位螺母16,所述限位螺母16位于台面7的上方,限制升降柱5向下移动的极限位置,而且可以在安装时先将限位螺母16安装好,从而升降柱5不会掉落到台面7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柱5外圆柱面上还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O形密封圈17,所述密封圈17与所述铜套6内孔相接触,防止台面7上的水流到台面7下方。

所述台面7下方设置有相对于台面7固定设置的塑料底板1,底板1通过粘胶或者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底板1上通过铰链安装有塑料踏板2,所述底板1和踏板2之间设有第一弹簧3,该弹簧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弹簧3上端与踏板2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下端与底板1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装置还包括铝合金材质的第一连杆4,第一连杆4两端分别设有U形叉口,所述第一连杆4上端与升降柱5底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下端通过销轴与踏板2转动连接。踩下踏板2后,第一连杆4将带动升降柱5向下移动,松开后在第一弹簧3作用下升降柱5上移复位。

所述龙头体9上还安装有移动架13,所述移动架13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龙头体9上安装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螺钉12,所述螺钉12和滑槽用于作为导向机构实现移动架13相对于龙头体9的移动,该移动方向与龙头体9的走向方向相同。

所述移动架13外端底部设有塑料材质的连接板13-2,所述连接板13-2位于龙头体9前部的下方,所述连接板13-2上安装有可回转的回转叶片11;所述回转叶片11为塑料材质,包括主轴、连接在主轴上的叶片以及与主轴上端外螺纹配合的螺母。所述主轴安装在连接板13-2上的安装孔中,螺纹位于连接板13-2上方。所述叶片为类似风扇叶片的螺旋状,且叶片与主轴之间的夹角为20至30度,外端向下倾斜,从而受到水流冲击后能够旋转并产生向下喷洒的水流。一般来说,喷头10的出水水柱直径约10mm,为避免对水流造成遮挡,所述连接板13-2的宽度应小于5mm,可以将连接板13-2设置为两侧窄、中间宽的形状,中间宽度约5mm,两侧连接部分约2mm。所述回转叶片11的外径为15mm。

装置还包括铝合金材质的第二连杆15,所述第二连杆15一端与移动架1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升降柱5上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如图2,所述移动架13包括U形架13-1,所述U形架13-1的开口方向朝向龙头体9前端且后端位于龙头体9的后侧,所述U形架13-1的后端即两侧支脚之间的连接部分,所述U形架13-1的两侧支脚部分还分别开设有所述的滑槽,每一侧分别安装有两个螺钉12,确保导向平稳。

所述U形架13-1的支脚部分的末端还垂直连接有连板,所述连板下端与所述的连接板13-2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架13还包括安装在U形架13-1后端的锥轴13-3,所述锥轴13-3前后端均伸出于U形架13-1,锥轴13-3前端直径大于后端直径,所述第二连杆15一端与移动架13转动连接是指第二连杆15的上端与锥轴13-3后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装置还包括第二弹簧14,所述第二弹簧14为拉伸弹簧,一端与U形架13-1后端内侧通过螺栓和垫片相连接、另一端与龙头体9后端通过螺栓和垫片相连接。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第二连杆15向下拉移动架13时,由于锥销的锥度,锥销与U形架13-1之间的连接越来越紧密。而当移动架13向前复位时,是通过第二弹簧14拉动U形架13-1,锥销部分也不会出现松动。

初始状态下,回转叶片11位于喷头10下方,打开水龙头,水流冲击回转叶片11,水流呈大面积喷洒,可清洗器皿等体积较大的工具。当需要对手术钳、手术镊的前端进行仔细清洗时,踩下踏板2,升降柱5下移,拉动移动架13向后移动,回转叶片11离开喷头10的喷射区域,集中水流直接喷射到手术工具上。松开踏板2后,即恢复到大面积清洗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