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景观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9959发布日期:2019-05-21 21:10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景观水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境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生态景观水池。



背景技术:

景观水池通常建设在公园、小区中,其目的是为了使其更加自然,通常景观池设置有喷泉,多在水池内养殖景观鱼,例如红鲫鱼。景观鱼通常容易被人们恶意捕捞,破坏了水池的生态,有些水池保护性不强通常会有雨水进入景观池内,会使景观池变得浑浊,失去美观性,且通常景观池内的生态平衡很脆弱,容易被外部环境破坏。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环保生态景观水池(授权公告号CN106917449A),该专利技术能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水质的自净化,以期以较低的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改善和保持景观水质,降低景观水池的人工维护成本,但是,该生态景观池没有设置喷泉,缺少观赏的美观性,且不具有搜集和储水的功能,除此之外,该水池没有鱼儿躲避的暗道,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生态景观水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景观水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该生态景观池没有设置喷泉,缺少观赏的美观性,且不具有搜集和储水的功能,除此之外,该水池没有鱼儿躲避的暗道,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景观水池,包括水池本体、地漏、坐台、水底机构、集水池,所述水平地面的上部设置有坐台,所述坐台的四周设置有地漏,且坐台的内部设置有水池本体,所述坐台的一侧设置有集水池,所述水池本体的内表面底部设置有水底机构,所述水底机构的正中位置处设置有喷泉管,所述喷泉管的上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泉管的两侧设置有暗道,所述水池本体的内表面一侧设置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地漏的底部设置有集水管,且地漏与集水管之间通过导管固定连接,所述集水池与集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注水管,所述溢水管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注水管,所述第二注水管的另一端贯穿进入集水池,所述集水池的一端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抽水机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底机构包括泥土、细沙、鹅卵石、水草,所述水草的底部设置有鹅卵石,所述鹅卵石的底部设置有细沙,所述细沙的底部设置有泥土,所述暗道贯穿泥土、细沙、鹅卵石、水草。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地漏和集水池均嵌入到地下,所述进水口贯穿水池本体和坐台进入水池内部,且进水口的一端贯穿进入抽水机箱,所述喷头与喷泉管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喷泉管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抽水机箱固定连接,所述暗道嵌入到水底机构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水管位于水平地面的下部,所述进水口贯穿水池本体和坐台与抽水机箱固定连接,所述抽水机箱位于水平地面的下方,所述抽水管的一端贯穿进入抽水机箱的内部,所述抽水管靠近集水池的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溢水管与第二注水管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草的根部深植于泥土的内部,所述鹅卵石的内部设置有碎砂砾石,且鹅卵石嵌入到细沙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水底机构,通过水草能够增加水里的氧容量,并且水草的根部能够将喷头、细沙、鹅卵石,固定在一起,细沙能够模仿水底的环境,石螺、河蚌能够控制水草的生长,泥土内部的蚯蚓能够消化来自水体中的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能够保证水体的干净。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集水池、地漏和溢水管,通过集水管和地漏能够将雨水收集到集水池中,抽水机箱通过抽水管将集水池中澄清后的水抽出,一部分由进水口流入到水池内部,另一部分通过管道送入到喷泉管的内部,并有喷头喷入水中,当水池内的水漫过溢水管时,水池内的水通过溢水管流入到集水池中,形成了水循环,节约了水资源。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暗道,当鱼儿受到惊吓时,可以躲避在暗道的内部,避免了人们对其恶意捕捞,且当天气很热时,可以为鱼儿提供阴凉的休息场地。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生态景观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生态景观水池中集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生态景观水池中水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平地面;2、水池本体;3、地漏;4、坐台;5、喷泉管;6、暗道;7、水底机构;71、泥土;72、细沙;73、鹅卵石;74、水草;8、集水池;9、溢水管;10、喷头;11、进水口;12、集水管;13、第一注水管;14、第二注水管;15、抽水管;16、抽水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生态景观水池,包括水池本体2、地漏3、坐台4、水底机构7、集水池8,水平地面1的上部设置有坐台4,坐台4的四周设置有地漏3,且坐台4的内部设置有水池本体2,坐台4的一侧设置有集水池8,水池本体2的内表面底部设置有水底机构7,水底机构7的正中位置处设置有喷泉管5,喷泉管5的上端设置有喷头10,喷泉管5的两侧设置有暗道6,水池本体2的内表面一侧设置有溢水管9,溢水管9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11。

在图2中:地漏3的底部设置有集水管12,且地漏3与集水管12之间通过导管固定连接,集水池8与集水管12之间设置有第一注水管13,溢水管9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注水管14,第二注水管14的另一端贯穿进入集水池8,集水池8的一端设置有抽水管15,抽水管15的一端设置有抽水机箱16,抽水机箱16能够将集水池8中的水抽出,并由进水口11流入到水池内部,为水池提供水源。

在图3中:水底机构7包括泥土71、细沙72、鹅卵石73、水草74,水草74的底部设置有鹅卵石73,鹅卵石73的底部设置有细沙72,细沙72的底部设置有泥土71,暗道6贯穿泥土71、细沙72、鹅卵石73、水草74,水草74的根部深植于泥土71的内部,鹅卵石73的内部设置有碎砂砾石,且鹅卵石73嵌入到细沙72的内部,鹅卵石73的表面设置有石螺、河蚌,泥土71的内部投放有蚯蚓,泥土71内部的蚯蚓能够消化来自水体中的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能够保证水体的干净。

在图1或图2中:地漏3和集水池8均嵌入到地下,进水口11贯穿水池本体2和坐台4进入水池内部,且进水口11的一端贯穿进入抽水机箱16,喷头10与喷泉管5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喷泉管5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抽水机箱16固定连接,暗道6嵌入到水底机构7的内部,集水管12位于水平地面1的下部,进水口11贯穿水池本体2和坐台4与抽水机箱16固定连接,抽水机箱16位于水平地面1的下方,抽水管15的一端贯穿进入抽水机箱16的内部,抽水管15靠近集水池8的一端设置有过滤装置,溢水管9与第二注水管14之间通过焊接连接,通过集水管12和地漏3能够将雨水通过集水管12收集到集水池8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在使用该水池时,位于水池本体2的外侧的坐台4能够使人们休息,水草74能够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为水池提供氧气,增加水体的氧容量,水草74的根部能够将喷头10、细沙72、鹅卵石73,固定在一起,细沙72能够模仿水底的环境,附近的石螺、河蚌一水草74为食,能够控制水草74的生长,泥土71内部的蚯蚓能够消化来自水体中的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能够保证水体的干净,通过集水管12和地漏3能够将雨水通过集水管12收集到集水池8中,抽水机箱16通过抽水管15将集水池8中澄清后的水抽出,一部分由进水口11流入到水池内部,另一部分通过管道送入到喷泉管5的内部,并有喷头10喷入水中,当水池内的水漫过溢水管9时,水池内的水通过溢水管9流入到集水池8中,形成了水循环,节约了水资源,当天气很热时,暗道6能够为为鱼儿提供阴凉的休息场地,且当有人们对其恶意捕捞时,鱼儿可以躲避在暗道6的内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