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9326发布日期:2019-05-07 22:0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流体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流体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朝流动有例如水、气体等流体的流路构件的流路内照射成为光源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紫外线,由此对流体进行杀菌的流体杀菌装置。在此种流体杀菌装置中,存在具有安装有发出紫外线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光源的基板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23364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伴随点灯时间的经过,光源的发光效率下降,因此在流体杀菌装置中,必须定期地更换光源等零件。但是,在现有的流体杀菌装置中,当更换零件时,需要繁杂的作业。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容易地更换零件的流体杀菌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具备流路部、光源部、及盖部。所述流路部形成有用以使流体流动的流路,所述流路在端面上开放。所述光源部朝所述流路照射紫外线。所述盖部设置有所述光源部,并覆盖所述端面。另外,所述盖部具有可装卸地固定在所述流路部上的固定部。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容易地更换零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整体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部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保护部的固定样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固定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固定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固定部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的说明

1、1B、1C、1D、1E:流体杀菌装置

2:供水槽

3:泵

4:上游侧流路构件

5:连接部

6:下游侧流路构件

7:流量调整机构

8:回收槽

10、10b、10c、10d、10e:盖部

11:光源部

13:第4流路

15a、15b、15c、15d:固定部

16:爪部

20、20b、20c、20d、20e:流路部

21:第1流路管

22:第2流路管

23:第1流路

24:第2流路

25a:外螺纹

25b、25c:锁孔部

25d:插入孔

26:扣合部

30:保护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具备流路部20、光源部11、及盖部10。流路部20形成有用以使流体流动的第1流路23、第2流路24(流路的一例),第1流路23、第2流路24在端面上开放。光源部11朝第1流路23、第2流路24照射紫外线。盖部10设置有光源部11,并覆盖端面。另外,盖部10具有可装卸地固定在流路部20上的固定部15a、固定部15b、固定部15c、固定部15d。

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具备保护部30,保护部30设置在流路部20与光源部11之间,且使紫外线透过并保护光源部11远离流体,保护部30可装卸地固定在流路部20或光源部11上。

另外,在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中,流路部20具有单管结构或多管结构。

另外,在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中,光源部11照射具有300nm以下的波长的紫外线。

另外,在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中,固定部15为盖部10及流路部20进行扣合的结构。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随附附图对第1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中对具有同一种功能的构成赋予同一个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以下对流体为液体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流体也可以是气体。

首先,使用图1对第1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整体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流体杀菌装置1经由上游侧流路构件4而与供水槽2连接,并且经由下游侧流路构件6而与回收槽8连接。

即,流体杀菌装置1对从供水槽2供给的液体进行杀菌,并朝回收槽8供给。上游侧流路构件4的一端与供水槽2连接,另一端与流体杀菌装置1的连接部5连接,并且具有泵3。

泵3担负将供水槽2的液体经由上游侧流路构件4朝流体杀菌装置1中输送的功能。下游侧流路构件6的一端与连接部5连接,另一端与回收槽8连接并且设置有流量调整机构7,流量调整机构7调整从流体杀菌装置1朝回收槽8中输送的液体的流量。另外,如图1所示,例如下游侧流路构件6安装在流路部20的侧面上。另外,流体杀菌装置1具有盖部10与流路部20,但关于此点的详细情况,将使用图2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流体杀菌装置1具有盖部10、光源部11、流路部20及保护部30。盖部10设置有光源部11,并覆盖流路部20的端面。

光源部11朝形成在流路部20中的第1流路23及第2流路24照射紫外线。另外,光源部11为作为发出紫外线的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光源部11发出具有杀菌作用高的300nm以下的波长的紫外线。再者,作为光源部11,优选在275nm附近具有峰值波长者,但只要是发挥杀菌作用的波长范围即可,并不限定紫外线的波长。

此处,伴随点灯时间的经过,光源部11的发光效率下降,因此必须定期地更换。因此,为了使光源部11的更换变得容易,将流体杀菌装置1设为可容易地装卸设置光源部11的盖部10的构成。此点的详细情况将后述。

流路部20形成有用以使流体流动的第1流路23及第2流路24,第1流路23及第2流路24在流路部20的端面上开放。在图2中所示的例中,流路部20的一侧的端面由连接部5覆盖,另一侧的端面由盖部10覆盖。

流路部20具有第1流路管21与第2流路管22。第1流路管21由紫外线反射率高、且可抑制由紫外线所引起的劣化的材料形成。例如,第1流路管21可使用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EF,四氟乙烯的聚合物)等氟树脂。

另一方面,第2流路管22由紫外线透过率高、且可抑制由紫外线所引起的劣化的材料形成。例如,可将透明的石英管用于第2流路管22。因此,从光源部11照射的紫外线透过第2流路管22,并借由第1流路管21而再次朝第2流路管22侧反射。

因此,从光源部11射出的紫外线朝流路部20的整个内部放射。另外,第1流路23通过盖部10而折回,并与第2流路24连接。即,从上游侧流路构件4流入的流体从第1流路23朝第2流路24流动,其后,从下游侧流路构件6排出。

即,形成在流路部20的内部的流路(第1流路23及第2流路24)通过盖部10而折回。由此,可缩短流路部20的全长。另外,由于朝流路部20的整个内部射出紫外线,因此可高效地对流体进行杀菌。再者,此处表示流路部20为具有第1流路管21与第2流路管22的双管结构的情况,但如后述那样,流路部20也可以是单管结构,也可以是三管结构等多管结构。

继而,对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部15a进行说明。图3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部15a的图。

如图3所示,固定部15a是形成在盖部10的内周面上的内螺纹。另外,在流路部20的外周面上形成与固定部15a进行螺合的外螺纹25a。即,盖部10与流路部20通过固定部15a与外螺纹25a进行螺合来扣紧固定。

由此,可不另外使用固定工具而将盖部10与流路部20固定,因此可容易地将盖部10与流路部20分解。因此,作业者可容易地更换光源部11。

再者,此处表示固定部15a为内螺纹的情况,但固定部15a也可以是形成在盖部10的外周面上的外螺纹。在此情况下,在流路部20中形成内螺纹。

然而,当更换光源部11时,必须将保护部30从盖部10上卸除。另外,若保护部30劣化,则从光源部11射出的紫外线的透过率减少,因此杀菌效率下降。因此,除光源部11以外,必须更换保护部30。

因此,在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中设为可装卸地固定保护部30。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保护部30的固定样式的剖面示意图。在图4中,表示盖部10与流路部20得到固定的状态。

如图4所示,例如保护部30配置在盖部10的内周面上所形成的台座上,在由盖部10及流路部20按压的状态下得到固定。即,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不使用固定工具而将保护部30固定。

因此,当从流路部20上卸除盖部10时,可使保护部30的装卸变得容易,而可容易地进行光源部11或保护部30的更换。

再者,例如也可以设为在将橡胶衬垫等密封构件插入盖部10或流路部20与保护部30之间的状态下固定保护部30。由此,可抑制流体朝光源部11侧的泄漏。再者,也可以设为保护部30兼作所述密封构件。在此情况下,保护部30的至少端部包含弹性构件。

另外,此处对在盖部10与流路部20之间按压保护部30来将其固定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已将盖部10与流路部20分解的情况下,只要可容易地卸除保护部30,则固定样式不限。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具备流路部20、光源部11、及盖部10。流路部20形成有用以使流体流动的第1流路23、第2流路24(流路的一例),第1流路23、第2流路24在端面上开放。光源部11朝第1流路23、第2流路24照射紫外线。盖部10设置有光源部11,并覆盖端面。另外,盖部10具有可装卸地固定在流路部20上的固定部15a。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可不使用固定工具而将盖部10与流路部20固定,因此可简便地装卸盖部10与流路部20。由此,可容易地更换零件。

(第2实施方式)

继而,使用图5对第2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B进行说明。再者,以下为了使说明变得简单,省略光源部11等的记载来表示。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固定部15b的剖面示意图。

第2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B的盖部10b与流路部20b的固定样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不同。具体而言,在第2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B中,固定部15b是沿着盖部10b的侧壁延伸,并朝内壁侧突出的钩部。

另一方面,在流路部20b的外周面上设置用以卡止固定部15b的锁孔部25b。即,在第2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B中,通过固定部15b与设置在流路部20b中的锁孔部25b进行扣合来将盖部10b固定在流路部20b上。

由此,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B,可不另外使用固定工具而将盖部10b与流路部20b固定(参照图5的右图)。即,可容易地装卸盖部10b与流路部20b,因此可容易地进行零件的更换。

(第3实施方式)

继而,使用图6对第3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C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固定部15c的剖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C中,固定部15c是沿着盖部10c的侧壁延伸,并朝外壁侧突出的钩部。

而且,在流路部20c的内壁中形成与固定部15c进行扣合的锁孔部25c。在第3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C中,通过固定部15c与设置在流路部20c中的锁孔部25c进行扣合来将盖部10c固定在流路部20c上。

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装卸盖部10c与流路部20c,因此可容易地进行零件的更换。再者,在所述第2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中,对将锁孔部25b、锁孔部25c设置在流路部20b、流路部20c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设为将锁孔部25b、锁孔部25c设置在盖部10b、盖部10c中。在此情况下,在流路部20b、流路部20c中形成钩部,由此可不使用固定工具而将盖部10b、盖部10c与流路部20b、流路部20c固定。

(第4实施方式)

继而,使用图7对第4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D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固定部15d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第4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D中,固定部15d是从盖部10d的侧壁朝流路部20d突出的插入部,在插入部的前端具有沿着径向突出的爪部16。

另一方面,流路部20d在端面上具有插入固定部15d的插入孔25d。例如,所述插入孔25d具有在插入有固定部15d的状态下朝规定的方向旋转时与爪部16进行扣合的扣合部26。

在图7中所示的例中,若在将固定部15d插入至插入孔25d中的状态下使固定部15d顺时针地旋转,则爪部16与扣合部26进行扣合。由此,可将盖部10d固定在流路部20d上。

如此,在第4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D中,也可以不使用固定工具而将盖部10d与流路部20d固定,因此可容易地进行零件的更换。

再者,图3~图6中所示的固定部15为一例,并不限定于此。即,固定部15只要是使盖部10与流路部20进行扣合来固定的结构,则也可以是其他固定样式。通过固定部15为使盖部10与流路部20进行扣合来固定的结构,除将盖部10可装卸地固定在流路部20上以外,可容易地将盖部10安装在流路部20上,而且当以与流路部20延长的方向垂直的剖面进行观察时,设置在盖部10内部的光源部11可容易地安装在流路部20的大致中央,因此可抑制由盖部10的更换所引起的流体杀菌装置1的杀菌性能下降。

然而,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对形成在流路部20中的流路(第1流路23、第2流路24;参照图2)通过盖部10而折回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

(第5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8对第5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E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E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8所示,在第5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E中,流路部20e是仅具有第1流路管21的单管结构。

设置在第1流路管21的内部的第1流路23的一端与上游侧流路构件4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盖部10e中的第4流路13连接。另外,第4流路13与下游侧流路构件6连接。

即,在流体杀菌装置1E中,流体从流路部20e的一侧的端面流入,并从另一侧的端面排出。而且,在第1流路23中,通过从光源部11射出的紫外线来对所述流体进行杀菌。

另外,在第5实施方式的流体杀菌装置1E中,如所述那样,不使用固定工具而将盖部10e与流路部20e可装卸地固定。因此,在流体杀菌装置1E中,也可以使零件的更换变得容易。

然而,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均对使盖部10与流路部20进行扣合来固定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固定部例如也可以是在使盖部10与流路部20压接的状态下进行固定的捕捉夹钳(catch clip)。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此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所提示者,并不意图对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此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与包含在实用新型的范围或主旨中同样地,此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在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