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气浮澄清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4486发布日期:2019-05-03 18:4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纳米气浮澄清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及油水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微纳米气浮澄清槽。



背景技术:

气浮设备主要用于固-液或液-液分离。通过溶气和释放系统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其粘附于废水中密度与水接近的固体或液体微粒上,造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并依靠浮力使其上升至水面,从而达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目的。气浮法使用的设备,包括完成分离过程的气浮澄清槽和产生气泡的附属设备。

市场上的气浮设备通常都是微米级(20~100μm)气泡,部分气浮设备气泡更大。微细气泡粘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能力是和气泡直径有直接关系的,微细气泡通常只能粘附比气泡本身直径大的微粒,故而传统气浮设备处理效果差,只能通过使用絮凝剂等药剂才能在污水处理中使用,絮凝剂产生的絮凝浮渣还需要进行进一步脱水处理,且最终依然会产生一定量的固废,极大的限制了气浮设备在工业化中的推广应用。

传统的气浮设备澄清槽需要安装或者设计排泥和刮渣系统进行配合使用,结构复杂,工序繁琐,占地面积大,功耗高。

另外,传统气浮设备澄清槽通常为焊接喷涂防腐漆,加工周期长,耐腐蚀性差,无法在腐蚀性要求高的领域应用,而采用不锈钢焊接会使得整体设备成本极高,无法进行工业化应用。

本实用新型在此基础上,改进一种微纳米气浮澄清槽,使澄清槽本体不需要依赖刮渣器系统和排泥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浮澄清槽,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气浮设备处理效果差,需要配合使用刮渣器和排泥泵的问题。

一种微纳米气浮澄清槽,包括澄清槽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槽本体内从左至右依次分割有稳流室、气浮室、澄清室、回流水收集室、水相收集室,所述稳流室的下端连通气浮室,所述气浮室的上端连通澄清室,所述澄清室的下端连通回流水收集室,所述回流水收集室的上端连通水相收集室,所述稳流室内开设有连通外界的进料口,稳流室内固定有使水流动为S形的导流隔板,所述气浮室上设有气泡水进口,所述澄清室内设有澄清室隔板,所述水相收集室内开设有连通外界的水相出口,所述澄清槽本体外侧壁设有油相收集室,油相收集室的端口设有油相出口阀,所述回流水收集室上开设有回流水出口。

优选的,所述气浮室和澄清室外侧壁的下部开设有多个放料阀口。

优选的,所述稳流室内设置有多层导流隔板,导流隔板的一端固定在稳流室的内壁上,另一端不与稳流室的内壁接触,每相邻两个导流隔板固定方向相反、交叉排列,导流隔板的长度大于稳流室宽度的1/2。

优选的,所述稳流室、气浮室、澄清室、回流水收集室、水相收集室上方均设有盖板,盖板上均设有透明的窗口盖板。

优选的,所述澄清室隔板有多个,竖向多层分布,澄清室隔板的一端固定在气浮室内壁上,另一端不与稳流室内壁接触,每相邻两个澄清室隔板固定方向相反、交叉排列。

优选的,所述澄清室隔板为L形隔板,其中,L形隔板中竖向的一端均不接触澄清室内壁,L形隔板中横向的一端开设有槽孔。

优选的,所述澄清室隔板底壁开设有集油凹槽,集油凹槽形状为长方形、锯齿形、圆弧形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水相收集室置于回流水收集室内,所述水相收集室内设有螺纹连接的水相调节管,水相调节管上开设有与回流水收集室相通的溢流孔。

优选的,所述油相收集室连通稳流室、气浮室、澄清室且固定在稳流室、气浮室、澄清室的外侧上部。

优选的,所述澄清槽本体为PVC、PP、PPH、PMMA、不锈钢中的一种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微纳米气浮澄清槽采用PVC焊接制作,结构设计合理,澄清效果好,占地面积小,设备耐腐蚀性好;

本实用新型为微纳米气浮设备的配套设备,微纳米气浮气泡直径为200-400nm,气浮去除效果好,省去传统气浮槽排泥系统和刮渣系统,节能环保,加工制造周期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剖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澄清室隔板示意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3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微纳米气浮澄清槽,为传统气浮设备的配套设备,而气浮设备是一类在水中通入或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形式附着在悬浮物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水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中改进的是气浮设备中需要使用的微纳米气浮澄清槽,包括有一澄清槽本体,该澄清槽本体一般为矩形状、内部为中空,在其内部从左至右分割为多个腔室,本实用新型中的从左至右是指工作进行中进料口至水相出口的方向,分割的腔室有稳流室3、气浮室6、澄清室7、回流水收集室10、水相收集室11,这几个腔室内部依次连通,连通的方式为:稳流室3和气浮室7的下端连通,气浮室6和澄清室7的上端连通,澄清室7和回流水收集室10的下端连通,回流水收集室10和水相收集室11的上端连通,在稳流室3内开设有从外界进入的进料口2,进料口2置于稳流室3侧壁的上部,在稳流室3内固定有导流隔板13,导流隔板13使从进料口2进入的水呈S形流动方式向下流动,导流隔板13起到稳流的作用,减少进入时水流的冲击和不稳定,气浮室6上设有气泡水进口5,气泡水进口5置于气浮室6的中下部,主要起到产生大量微细气泡的作用,在澄清室7内设有澄清室隔板19,澄清室隔板19用来澄清水的油污,使微细气泡附着在油污上进而密度变小开始上浮,最终上浮流入到油相收集室4内,水相收集室11有水相出口12,排出处理过油的水,澄清槽本体外侧的油相收集室4主要用来收集水面上漂浮的油污和上浮之后的油污,油相出口阀8用来排出收集的油污,在回流水收集室10开设有回流水出口9,该回流水出口9经过气泡水系统连通气泡水进口5,气泡水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一种常识,且能够实现的手段很多,作用是经过气泡水系统之后产生大量微细气泡,而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进的是澄清槽本体这一结构,因此,对于气泡水系统的详细结构和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气浮室6和澄清室7外侧壁的下部开设有的多个放料阀口1,放料阀口1置于同一侧,当工序操作完成后,用来排出澄清槽本体内的水,如果将放料阀口1设置在澄清槽本体的底壁,那么在接通管道和维修时将很不方便。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稳流室3内设有上下多层导流隔板13,导流隔板13只有一端固定在稳流室3的内壁上,另一端不接触内壁,处于悬空状态,这种上下的排布方式为交叉排布,例如,第一个导流隔板左端固定,第二个导流隔板右端固定,第三个导流隔板左端固定,第四个导流隔板右端固定,依次类推,这样的交叉排列使得每相邻两个导流隔板13固定方向相反,而导流隔板13横向的长度大于稳流室3宽度的一半,最终使得进入稳流室3的水形成S形的水流,保证水流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稳流室3、气浮室6、澄清室7、回流水收集室10、水相收集室11上均设有盖板15,盖板15上均设有额外的透明窗口盖板16,方便观察澄清槽本体内部水流和分离状态,也便于拆卸检修。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澄清室隔板19有多个,也是上下多层分布,澄清室隔板19的排布方式与导流隔板13的排布方式类似,也是一端固定在内壁上,另一端不固定,处于悬空状态,使得每相邻两个澄清室隔板19固定方向相反,交叉排列。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澄清室隔板19为L形的隔板,其中L形隔板横向的隔板固定在澄清室7的内壁上,L形隔板竖向的隔板不固定,处于悬空的状态,在L形隔板中横向的隔板上且靠近竖向的隔板那一端开设有置于横向的隔板上的槽孔,使得水流到下层。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在澄清室隔板19的底壁上开有集油凹槽20,便于收集下一层上浮的油污,集油凹槽20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长方形、锯齿形、圆弧形。

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水相收集室11置于回流水收集室10内,在水相收集室11内有经螺纹连接的水相调节管18,用来调节水相收集室11上溢流孔17的高度,进而控制澄清槽本体内液面的高度。

实施例九,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油相收集室4用来收集油污,有水面的油和经微细气泡附着后上浮的油污,油相收集室4置于澄清槽本体外侧壁的上端,且与稳流室3、气浮室6、澄清室7连通。

实施例十,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澄清槽本体的材质为PVC、PP、PPH、PMMA、不锈钢材质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操作使用时,待处理的水从进料口2进入,经过上下层排布的导流隔板13对待处理水起到稳流作用,然后从稳流室3的下端进入到气浮室6内,气浮室6内经气泡水进口5通入有大量微细气泡,用来附着在油污上,从而带动油污上浮,再从气浮室6内的上端流入到澄清室7内,经过上下排列的澄清室隔板19进行澄清,上浮的油污进入油相收集室4,最终从油相出口阀8排出,在澄清室7内的油污上浮到集油凹槽20,然后经澄清室隔板19的底部横向流动到L形隔板中竖向隔板处,即L形隔板不与澄清室7接触的开口处,然后再向上上浮,依次类推,最终流入到油相收集室4内,澄清室7的水从下端流入到回流水收集室10,回流水收集室10内的水经回流水出口9经过气泡水系统回流到气泡水进口5,对气浮室6内产生大量微细气泡,作用与气浮室6内,回流水收集室10内经溢流孔17进入到水相收集室11,最终从水相出口12排出,其中,水相调节管18为螺纹连接,可以进行上下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微纳米气浮澄清槽采用PVC焊接制作,结构设计合理,澄清效果好,占地面积小,设备耐腐蚀性好;

本实用新型为微纳米气浮设备的配套设备,微纳米气浮气泡直径为200-400nm,气浮去除效果好,省去传统气浮槽排泥系统和刮渣系统,节能环保,加工制造周期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