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改造工程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2167发布日期:2019-05-07 22:19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田改造工程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田改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田改造工程车。



背景技术:

有些地区的农田收到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因此需要进行农田改造。现有的改造方法通常有生物富集法、换土法和喷淋净化方法等。生物富集即种植富集重金属的植物,但是其取得效果很慢通常需要五到七年才可完成改造。换土法即将重金属污染土壤刨除,然后更换为正常土壤,这种方法工程量大,费用高,而且挖取正常土壤会破坏对应地点的生态,并且重金属土壤也没得到治理。而喷淋法是将土壤挖取,然后使用水或其他溶液冲洗将重金属溶出,将土壤沉淀、晾干后运回原处,这种方法工程量和耗费也较大,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田改造工程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速的完成了对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挖掘、重金属分离和土壤回铺工作,大大加快农田改造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农田改造工程车,包括车体,车体前端安装有土壤挖掘机构,配合土壤挖掘机构安装有土壤运输机构,所述配合土壤运输机构安装有螺旋送料搅拌器,螺旋送料搅拌器的入料口上方安装有加液管;螺旋送料搅拌器的出料管对应安装有旋转分离机构;所述旋转分离机构包括锥形或弧形的转鼓,转鼓中下部成形有透水孔;转鼓外安装有内壳体,内壳体外安装有外壳体;外壳体底部成形有出料口,出料口下方安装有土壤回运机构,转鼓连接有动力结构,内壳体底部通过回水管连通有储液箱,回水管上安装有水泵;储液箱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正电极和负电极;储液箱与加液管连通。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土壤挖掘机构包括转辊,转辊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挖掘斗。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土壤挖掘机构通过升降结构与车体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升降结构为油缸或气缸。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土壤运输机构和土壤回运机构均为传送带。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土壤回运机构上方一到二厘米处安装有分布辊。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动力结构为电机,电机通过连接杆安装在内壳体内。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加液管连通储液箱底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且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农田改造工程车,包括车体1,车体1前端安装有土壤挖掘机构2,配合土壤挖掘机构2安装有土壤运输机构3,所述配合土壤运输机构3安装有螺旋送料搅拌器4,螺旋送料搅拌器 4的入料口41上方安装有加液管5;螺旋送料搅拌器4的出料管42 对应安装有旋转分离机构6;所述旋转分离机构6包括锥形或弧形的转鼓61,转鼓61中下部成形有透水孔;转鼓61外安装有内壳体62,内壳体62外安装有外壳体63;外壳体63底部成形有出料口64,出料口64下方安装有土壤回运机构7,转鼓61连接有动力结构65,内壳体62底部通过回水管8连通有储液箱9,回水管8上安装有水泵 10;储液箱9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正电极91和负电极92;储液箱9 与加液管5连通。

土壤挖掘机构2包括转辊21,转辊21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挖掘斗 22。土壤挖掘机构2通过升降结构11与车体1连接。升降结构11为油缸或气缸。土壤运输机构3和土壤回运机构7均为传送带。土壤回运机构7上方一到二厘米处安装有分布辊12。动力结构65为电机,电机通过连接杆66安装在内壳体62内。加液管5连通储液箱9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土壤挖掘机构2通过转辊21旋转带动挖掘斗22挖掘土壤,并通过升降结构11调节挖掘的深度。挖掘的土壤被运送到土壤运输机构3,传送到螺旋送料搅拌器4(即螺旋送料器)的入料口,同时入料口41处加入储液箱9内的溶液(水或重金属溶出液),这样在螺旋送料搅拌器4送料过程中即将土壤与溶液搅拌混匀,形成泥浆状,并通过出料管42掉入转鼓61,转鼓转动,使得泥浆内的带有重金属离子的溶液自透水孔进入内壳体,然后通过回液管返回储液箱9,储液箱9内的正电极91和负电极92之间形成电流,由于重金属离子带有正点,因此被吸附到负电极92上,并被还原为金属,积累在负电极92表面,从而将土壤中的重金属除去,而泥浆中的土壤被转鼓甩出,落入外壳体63,并自其出料口落在土壤回运机构7上,并被分布辊12阻拦分布到土壤回运机构7前后两侧,落回田地内,完成农田的改造。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导向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