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浓度可检测的臭氧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6510发布日期:2019-06-22 00:27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臭氧浓度可检测的臭氧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臭氧浓度可检测的臭氧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饮用水是指采用自来水或抽取地下水,经过现代工业技术(反渗透、电渗析、蒸馏、树脂软化等)处理而成的纯净水或矿泉水;市场上出售的饮用水品种很多,有纯净水、山泉水、矿泉水、矿化水、活化水、离子水等。由于水源不同,制作工艺不同,不同种类饮用水中所含微量元素种类和含量也有很大差别。有的饮用水水源是天然的地下水,例如:矿泉水和山泉水;有的则是城市自来水,将自来水加工制成饮用水,例如纯净水、蒸馏水和离子水。

在过去的市场上,大多使用氯消毒作为饮用水的消毒方式,但氯气本身是有毒的,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泄漏事故,故现在基本采用臭氧消毒作为氯消毒的替代方法,试验表明,臭氧几乎对所有细菌、病毒、真菌及原虫、卵囊都具有明显的灭活效果,故臭氧消毒在饮用水处理中被越来越多地应用。

但臭氧消毒时,水中的臭氧浓度不容易检测,臭氧浓度过高,会浪费臭氧,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还会产生较多得具有致癌的硝酸根;臭氧浓度过低时,水体的消毒又不够彻底,使得生产的饮用水不合格,为企业增加更大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臭氧浓度可检测的臭氧消毒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检测浓度效果好,保证消毒室内的臭氧浓度适中,同时兼备良好的消毒效果和经济成本。

一种臭氧浓度可检测的臭氧消毒装置,包括消毒室,分别与消毒室连接的水源入口导管、臭氧入口导管、气体出口导管和净水出口导管,气体出口导管用于导出消毒后消毒室中的气体,臭氧入口导管上设有检测臭氧浓度的臭氧检测装置,所述气体出口导管上设有检测气体浓度的气体检测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保持消毒室为密封装置,打开水源入口导管,导入未净化的水体至消毒室,然后打开臭氧入口导管,导入臭氧至消毒室,给予一定的消毒时间,根据装置的不同,选取合适的时间,打开净水出口导管,导出净化后的水体,然后再打开气体出口导管,导出消毒后臭氧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导入臭氧的过程中,臭氧检测装置可检测即将导入消毒室中的臭氧浓度,在导出消毒后消毒室中气体的过程中,气体检测装置可检测导出气体中的氧气浓度和臭氧浓度,根据臭氧入口导管上的臭氧浓度检测装置和气体出口导管上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臭氧浓度差,可判断消毒室内的臭氧在消毒过程中的浓度,进而判断水体的消毒是否彻底;本装置的结构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检测装置,且避开了直接对消毒室内的臭氧浓度检测,因为臭氧在液体消毒过程中检测装置及其昂贵,且因为臭氧不稳定,故这种检测会有很大的误差,本装置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臭氧浓度可检测的臭氧消毒装置还包括净水检测装置,净水检测装置用于取样净化后的水体,并检测净水的溴酸根的浓度;溴酸根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2B级潜在致癌物,WHO建议饮用水的最大溴酸根含量为25μg/L,美国环保局(USEPA)饮水标准中规定溴酸根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0μg/L,故对于溴酸根的检测是很有必要的,溴酸盐的常用检测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和电化学检测法。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净水检测装置设有分别与净水出口导管连接的入口导管和出口导管,入口导管和出口导管上均设有控制阀,在净水导出消毒室的过程中,首先打开入口导管,将一部分水样导入至净水检测装置,净水经检测后,检测出溴酸根的浓度,操作人员可接收到相应的信息,之后打开出口导管,将这部分水样从净水检测装置导出至净水出口导管,另一方面,也可将检测后的水样收集,作为后期质量检测的依据,留存起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消毒室位于净水出口导管处设有过滤网,过滤后的水体均需经过过滤网进入至净水出口导管;在臭氧消毒的过程中,臭氧与铁、锰、有机物等反应,可产生微絮凝,使水的浊度提高,影响水质,故设立过滤网,将沉淀物隔离与清洁后的水体隔开,使得水质更高。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臭氧入口导管为抗氧化好的材料;臭氧相比氧气,其氧化性极强,如果使用一般的材料,会因为臭氧的氧化发生腐蚀,就需要频繁得更换相应的设备,这样是及其不划算的,另一方面,一般的材料在被腐蚀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腐蚀物,影响水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消毒室内还设有气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消毒室内的气体压力,气压检测装置能够随时检测消毒室内的气体含量,即臭氧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含量,操作人员可根据该信息判断消毒室是否正常工作,臭氧入口导管是否堵塞,气体出口导管是否堵塞等信息,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同时能够保证消毒室的消毒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可间接检测消毒室中的臭氧浓度,保证臭氧浓度在不超出一定的范围;

2、本装置可检测水体净化后的溴酸根浓度,保证产出的水体的水质;

3、本装置系统结构简单、功能性好,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臭氧浓度可检测的臭氧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消毒室,2—水源入口导管,3—臭氧入口导管,4—气体出口导管,5—净水出口导管,6—臭氧检测装置,7—气体检测装置,8—净水检测装置,9—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臭氧浓度可检测的臭氧消毒装置,包括消毒室1,分别与消毒室1连接的水源入口导管2、臭氧入口导管3、气体出口导管4和净水出口导管5,气体出口导管4用于导出消毒后消毒室1中的气体,臭氧入口导管3上设有检测臭氧浓度的臭氧检测装置6,所述气体出口导管4上设有检测气体浓度的气体检测装置7。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保持消毒室1为密封装置,打开水源入口导管2,导入未净化的水体至消毒室1,然后打开臭氧入口导管3,导入臭氧至消毒室1,给予一定的消毒时间,根据装置的不同,选取合适的时间,打开净水出口导管5,导出净化后的水体,然后再打开气体出口导管4,导出消毒后臭氧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导入臭氧的过程中,臭氧检测装置6可检测即将导入消毒室1中的臭氧浓度,在导出消毒后消毒室1中气体的过程中,气体检测装置7可检测导出气体中的氧气浓度和臭氧浓度,根据臭氧入口导管3上的臭氧浓度检测装置和气体出口导管4上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臭氧浓度差,可判断消毒室1内的臭氧在消毒过程中的浓度,进而判断水体的消毒是否彻底;本装置的结构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检测装置,且避开了直接对消毒室1内的臭氧浓度检测,因为臭氧在液体消毒过程中检测装置及其昂贵,且因为臭氧不稳定,故这种检测会有很大的误差,本装置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臭氧浓度可检测的臭氧消毒装置还包括净水检测装置8,净水检测装置8用于取样净化后的水体,并检测净水的溴酸根的浓度;溴酸根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2B级潜在致癌物,WHO建议饮用水的最大溴酸根含量为25μg/L,美国环保局(USEPA)饮水标准中规定溴酸根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0μg/L,故对于溴酸根的检测是很有必要的,溴酸盐的常用检测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和电化学检测法。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净水检测装置8设有分别与净水出口导管5连接的入口导管和出口导管,入口导管和出口导管上均设有控制阀9,在净水导出消毒室1的过程中,首先打开入口导管,将一部分水样导入至净水检测装置8,净水经检测后,检测出溴酸根的浓度,操作人员可接收到相应的信息,之后打开出口导管,将这部分水样从净水检测装置8导出至净水出口导管5,另一方面,也可将检测后的水样收集,作为后期质量检测的依据,留存起来。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消毒室1位于净水出口导管5处设有过滤网,过滤后的水体均需经过过滤网进入至净水出口导管5;在臭氧消毒的过程中,臭氧与铁、锰、有机物等反应,可产生微絮凝,使水的浊度提高,影响水质,故设立过滤网,将沉淀物隔离与清洁后的水体隔开,使得水质更高。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臭氧入口导管3为抗氧化好的材料;臭氧相比氧气,其氧化性极强,如果使用一般的材料,会因为臭氧的氧化发生腐蚀,就需要频繁得更换相应的设备,这样是及其不划算的,另一方面,一般的材料在被腐蚀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腐蚀物,影响水质。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消毒室1内还设有气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消毒室1内的气体压力,气压检测装置能够随时检测消毒室1内的气体含量,即臭氧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含量,操作人员可根据该信息判断消毒室1是否正常工作,臭氧入口导管3是否堵塞,气体出口导管4是否堵塞等信息,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同时能够保证消毒室1的消毒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