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水体直接净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6046发布日期:2019-09-20 22:45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水体直接净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水体净化技术,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河道水体直接净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河流的结构、生态系统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河道是包括河堤、护坡、河床、水体、微生物和动植物的复杂生态系统,既是防洪排涝、引水抗旱的重要通道,又是休闲娱乐和观赏旅游的场所。

追求经济的发展,大量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污染源直接排入河流,加上河流管理和维护的缺失,出现河道水环境恶化、河道水体内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生长,目前对于河道水体内的藻类植物一般都是利用人工清捞的方式,然后通过定期换水对河道水体进行净化,这种处理方式花费大量成本和人力,且难控制、净化效果不稳定,水质提升并不明显,反复程度依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去除河道水体内大量繁殖的藻类植物,并能进行水体生态修复的河道水体直接净化处理系统,并给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法。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河道水体直接净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藻装置和水生态修复装置,所述除藻装置包括浮力平台、搅拌器、水泵、叶轮、藻类植物检测器、过滤笼、摄像头、浮力平台横梁和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浮力平台有两个,相对设置,两个浮力平台之间通过浮力平台横梁进行连接;所述搅拌器安装固定在浮力平台横梁上,搅拌器的搅拌叶片位于浮力平台横梁的下方;所述水泵通过一支架位于浮力平台横梁的下方,所述支架与浮力平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笼设置在两个浮力平台之间,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软管与过滤笼相连接;所述叶轮设置一排,且位于两个浮力平台之间,叶轮由电机驱动,所述电机设置在浮力平台上,所述藻类植物检测器通过连接杆设置在浮力平台横梁的下方,所述连接杆与浮力平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浮力平台横梁的上方;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安装在浮力平台横梁的上方,与搅拌器、水泵、藻类植物检测器和摄像头均电性连接;所述水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放置架、空气压缩机和储存罐体;所述放置架通过固定在浮力平台横梁上,从而设置在两个浮力平台之间;所述储存罐体放置在放置架上,其内存放有环保型修复药剂;所述储存罐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储存罐体的顶面上连接有若干个喷头,并且在储存罐体的顶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空气压缩机固定在浮力平台横梁上面,并且位于储存罐体的下方位置,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一管道与储存罐体的进气口连接,该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搅拌器的搅拌叶片位于浮力平台的底面下方2m处。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水泵位于浮力平台的底面下方1.5m处。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摄像头高于浮力平台的顶面1-3m。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储存罐体的上部为圆筒状,其下部为圆锥状。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喷头共设置有16个,16个喷头呈圆形排列均布在储存罐体的顶面上。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16个喷头均呈倾斜设置,喷头与储存罐体的顶面的夹角为30°。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储存罐体内存放的环保型修复药剂为水基型碳水化合物50%-60%、有益型微量元素盐0.01%-0.02%、水20%-30%、碱性物质1%-3%。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藻类植物检测器采用光电开关传感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技术方案:一种利用上述系统进行河道水体直接净化处理的方法,包括除藻和水生态修复;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将所述系统放置在需要进行除藻和水生态修复的河道中,启动电机,叶轮转动拨动水面,带动系统移动;

步骤二:当藻类植物检测器和摄像头检测到藻类植物聚集的区域时,暂停电机,开启搅拌器,搅拌器将水底的污泥通过搅拌上浮使处理区域的水面的浑浊度增大,从而使污泥与藻类植物充分混合,当藻类植物附着在污泥上时由于重力增大,藻类植物可随着污泥一起下沉,下沉到水底的藻类植物被泥沙覆盖,没有光照后会死亡被分解;

步骤三:启动水泵,将搅拌后水面上漂浮的藻类植物抽入固定于深水区水底的过滤笼内,深水区水底温度低、光照较暗,过滤笼内的藻类植物会死亡被分解;

步骤四:启动空气压缩机,将储存罐体内的环保型修复药剂通过喷头喷出,对当前区域进行水生态修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可以将藻类植物检测器和摄像头与外部监控系统连接,仅需通过外部监控系统,即可对蓝藻进行远程监测,对现场情况进行远程查看,以及可以对装置的启停进行远程操作,大大减少了人力与物力的投入;

(2)安装有太阳能发电装置,从而实现蓝藻得到治理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治理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3)利用空气压缩机制得的高压空气作为动力源,通过喷头将储存罐体中的环保型修复药剂细化为微小水滴向外喷出,被细化的微小水滴与空气充分接触后落入被修复的水体中,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从而提高水体质量,起到了生态修复的作用;

(4)可将该装置固定在河道中,利用叶轮转动拨动水面,可以用于水体增氧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去除水生态修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生态修复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生态修复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浮力平台1、搅拌器2、水泵3、叶轮4、藻类植物检测器5、过滤笼6、摄像头7、浮力平台横梁8、太阳能发电装置9、电机10、软管11、放置架12、储存罐体13、进料口131、喷头14、空气压缩机15、管道16、单向阀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

本实施例为一种河道水体直接净化处理系统,包括除藻装置和水生态修复装置,除藻装置用于对水体中聚集的藻类植物进行清除,水生态修复装置用于对除藻后的水体进行喷洒生态修复药剂,对水体进行净化生态修复。

本实施例中,除藻装置包括浮力平台1、搅拌器2、水泵3、叶轮4、藻类植物检测器5、过滤笼6、摄像头7、浮力平台横梁8和太阳能发电装置9。浮力平台1有两个,相对设置,两个浮力平台1之间通过浮力平台横梁8进行连接。搅拌器2安装固定在浮力平台横梁8上,搅拌器2的搅拌叶片位于浮力平台横梁8的下方,且位于浮力平台1的底面下方2m处,搅拌叶片可以将水底的污泥通过搅拌上浮使处理区域的水面的浑浊度增大,从而使污泥与蓝藻充分混合,当蓝藻附着在污泥上时由于重力增大,蓝藻可随着污泥一起下沉,下沉到水底的蓝藻被泥沙覆盖,没有光照后会死亡被分解。当蓝藻以颗粒状态分布在水中,没有上浮时可以开启搅拌器2对蓝藻进行处置。

本实施例中,水泵3通过一支架位于浮力平台横梁8的下方,且位于浮力平台1的底面下方1.5m处,过滤笼6设置在两个浮力平台1之间,水泵3的出水口通过软管11与过滤笼6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叶轮4设置一排,且位于两个浮力平台1之间,叶轮4由电机10驱动,电机10设置在浮力平台1上,叶轮4转动拨动水面,从而带动装置在河面移动,当将装置固定在河道中,利用叶轮4转动拨动水面,还可以用于水体增氧使用。

本实施例中,藻类植物检测器5采用光电开关传感器,通过连接杆设置在浮力平台横梁8的下方,连接杆与浮力平台横梁8固定连接;摄像头7设置在浮力平台横梁8的上方,摄像头7高于浮力平台1的顶面1-3m。摄像头7采用防水型摄像头,可通过WiFi控制及信号传输,可以远程监控现场实时动态,可以通过手机端等操作平台软件来操控摄像头,可远程控制摄像头转动,从而实现对现场360°监控,同时可以记录和保存采集数据。

本实施例中,太阳能发电装置9安装在浮力平台横梁8的上方,与搅拌器2、水泵3、藻类植物检测器5和摄像头7均电性连接;晴天阳光充足时,太阳能发电装置9可为搅拌器2、水泵3、藻类植物检测器5和摄像头7提供电源。

本实施例中,水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放置架12、空气压缩机15和储存罐体13。放置架12通过固定在浮力平台横梁8上,从而设置在两个浮力平台1之间。储存罐体13上部为圆筒状,下部为圆锥状,其放置在放置架12上,其内存放有环保型修复药剂,环保型修复药剂为水基型碳水化合物50%-60%、有益型微量元素盐0.01%-0.02%、水20%-30%、碱性物质1%-3%。

本实施例中,储存罐体13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储存罐体13的顶面上连接有16个喷头14,16个喷头14呈圆形排列均布在储存罐体13的顶面上,喷头14均呈倾斜设置,喷头14与储存罐体13的顶面的夹角为30°,并且在储存罐体13的顶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进料口131,不需加料时,进料口131用盖子封闭。空气压缩机15固定在浮力平台横梁8上面,并且位于储存罐体13的下方位置,空气压缩机15的出气口通过一管道16与储存罐体13的进气口连接,该管道16上设置有单向阀17。

本实施例中,利用上述系统进行河道水体直接净化处理的方法,包括除藻和水生态修复;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将系统放置在需要进行除藻和水生态修复的河道中,启动电机10,叶轮4转动拨动水面,带动系统移动;

步骤二:当藻类植物检测器5和摄像头7检测到藻类植物聚集的区域时,暂停电机10,开启搅拌器2,搅拌器2将水底的污泥通过搅拌上浮使处理区域的水面的浑浊度增大,从而使污泥与藻类植物充分混合,当藻类植物附着在污泥上时由于重力增大,藻类植物可随着污泥一起下沉,下沉到水底的藻类植物被泥沙覆盖,没有光照后会死亡被分解;

步骤三:启动水泵3,将搅拌后水面上漂浮的藻类植物抽入固定于深水区水底的过滤笼6内,深水区水底温度低、光照较暗,过滤笼6内的藻类植物会死亡被分解;

步骤四:启动空气压缩机15,将储存罐体13内的环保型修复药剂通过喷头14喷出,对当前区域进行水生态修复。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