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式化验室用排风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1294发布日期:2019-09-29 16:40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可升降式化验室用排风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附属装置,特别是属于一种在实验室仪器检测过程用于排风的可升降式排风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实验室化验人员在使用仪器操作时不吸入或咽入一些有害气体、一般是在容易产生有害气体的仪器设备上方安装排风罩进行局部排风,从而防止有害气体逸散到实验室内污染环境,影响操作人员健康。而现有的局部排风罩存在以下弊端:受室内气流影响大,必须靠近产生有害的污染源,否则漏气率高,排气量小;固定安装在仪器设备上方,不利于操作或维修保养;目前市面上的收缩式的排气罩,人工调整不方便,且至少需要两人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式化验室用排风罩,以达到能够实现排风罩位置高低可调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升降式化验室用排风罩,具有排风管主体以及安装在排风管主体下端的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风管主体包括固定排风管体和外套在固定排风管体上的可移动排风管体,所述的可移动排风管体与罩壳连接并保持相通状态;固定排风管体的上端延伸至实验室吊顶内部并与吊顶内部安装的实验室排风系统管道相连接,罩壳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吊顶内部的排风系统的控制线连接到控制板上;在可移动排风管体与固定排风管体相对应的一内侧面上开设有U型口,在U型口之间设置有升降单元,所述的升降单元包括安装在U型口两边上的齿条以及与齿条啮合的齿轮组,所述的齿轮组包括主动轮以及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其中,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的齿轮轴分别固定至固定排风管体的外侧面上,主动轮与任一从动轮啮合,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相互啮合,并分别与U型口两边的齿条啮合,在主动轮的齿轮轴的外端外套有摇把,所述的摇把贯穿可移动排风管体并延伸至外部,其中,在移动排风管体上端与固定排风管体的联结处还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可移动排风管体底端设置有风量控制阀,所述的风量控制阀采用手动式调节阀,手动调节阀包括置于可移动排风管体内部且于一端固定在可移动排风管体内壁上的转轴,所述的转轴的另一端延伸出可移动排风管体并形成转动手柄,在沿转轴的长度方向在转轴上方焊接有挡板,其中,挡板在水平状态下的横截面积小于可移动排风管体的横截面积并保持与排风主管体可移动排风管体内壁2-3cm的间距。

进一步的,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的齿轮数量比为1:3。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升降式化验室用排风罩,手持摇把带动主动轮做顺时针旋转时,主动轮带动第一从动轮做逆时针旋转,同时,第一从动轮带动第二从动轮做顺时针旋转,由此,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分别带动齿条向上做直线运动;反之,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分别带动齿条向上做直线运动,这样就达到了可移动排风管在固定排风管体外侧的上下直线运动的目的,即实现了可移动排风管的升降效果,做到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摇把转动实现排风罩整体高度上的调节。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排风效果好,使用灵活性高,且能根据不同的仪器设备的排风需求实现排风罩底端所处位置的调节的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部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单元上升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单元下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单元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风量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升降式化验室用排风罩,具有排风管主体以及安装在排风管主体下端的罩壳1,排风管主体又包括固定排风管体2-1和外套在固定排风管体上的可移动排风管体2-2,可移动排风管体与罩壳连接并保持相通状态,可移动排风管体的底端与罩壳采用一体式连接。固定排风管体的上端延伸至实验室吊顶3内部,并通过固定排风管体上端开设的排风口4与吊顶内部安装的实验室排风系统管道相连接,在具体安装中,吊顶内部的实验室排风系统主要为在实验室建设初期预安装在实验室吊顶内部的排风管道以及安装在室外的用于实现对排风管道内的气体抽取的风机构成,风机的控制线可以依次经吊顶内部、排风管主体内部,连接到设置在罩壳侧面上的控制面板5上,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实验室排风系统的开启关闭。因上述实验室排风系统为现有已知技术,故在此不做过多说明。

在可移动排风管体与固定排风管体相对应的一内侧面上开设有U型口6,在U型口之间设置有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包括安装在U型口两边上的齿条7以及与齿条啮合的齿轮组,上述齿轮组由主动轮8以及第一从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0构成,其中,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的齿轮轴11分别固定至固定排风管体的外侧面上,主动轮与任一从动轮啮合,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分别与U型口两边安装的齿条配合并带动齿条上下做直线运动,在主动轮的齿轮轴的外端外套有L型摇把12,摇把贯穿可移动排风管体并延伸至外部,其中,在可移动排风管体上端与固定排风管体的联结处还设置有密封圈13。通过人工顺时针或逆时针摇动摇把,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的齿轮数量比,即传动比为1:3,使得两个从动轮的扭矩增大3倍,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的圆形齿轮旋转带动可移动排风管体内侧面上安装的齿条做上下直线移动,由于齿条与可移动排风罩是一体的,因此,齿条的上下移动可带动可移动排风管体的升降。具体的,通过手持摇把带动主动轮做顺时针旋转时,主动轮带动第一从动轮做逆时针旋转,同时,第一从动轮带动第二从动轮做顺时针旋转,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分别带动齿条向上做直线运动,从而使得可移动排风管体升起,即整个排风管主体的长度变短;反之,通过手持摇把带动主动轮做逆时针旋转时,主动轮带动第一从动轮做顺时针旋转,同时,第一从动轮带动第二从动轮做逆时针旋转,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分别带动齿条向下做直线运动,从而使得可移动排风管体沿固定排风管体下降,即整个排风管主体的长度变长。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排风位置的高低,通过摇把的转动实现排风罩整体在高度上的调节,且操作过程方便、简单。

此外,如图5所示,在可移动排风管体底端还设置有风量控制阀14,优选地,风量控制阀采用手动式调节阀。手动调节阀具体包括置于可移动排风管体内部且于一端固定在可移动排风管体内壁上的转轴14-1,且转轴的另一端延伸出可移动排风管体并形成转动手柄14-2,在沿转轴的长度方向在转轴上方焊接有挡板14-3。其中,挡板在水平状态下的横截面积小于可移动排风管体的横截面积并保持与排风主管体可移动排风管体内壁2-3cm的间距。转轴转动,带动挡板在可移动排风管体内的转动,这样就能够随可移动排风管体内部挡板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的不同,实现可移动排风管体内部的风量调控作用。特别的是,在具体实施例中,风量控制阀的设置位置需低于固定排风管体底端的高度位,且保证在随可移动排风管体上升到最大行程位状态下,风量控制阀仍保持与固定排风管体底端具有一段有效的距离段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通过可移动排风管体的升降,能够方便的自由调节排气罩整体的高度,在能够有效解决污染气体外溢率高的风险的同时,还能够起到方便配合排气罩的高度调节进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作业的作用,排风罩调整过程操作简单,直接通过摇把实现排气罩的高度调整,具有节省时间和人力且实用性强、适用度高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