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磁性絮体破解分离一体化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7435发布日期:2019-09-25 00:2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磁性絮体破解分离一体化装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处理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磁性絮体破解分离一体化装备。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造成的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解决水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各种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和技术也不断涌现。含磷洗涤剂可使城市污水中正磷酸盐的含量大大增加,而处理正磷酸盐污水比较困难,并且由于其沉淀性能不佳而需要大量投加絮凝剂助其沉淀,且沉淀时间较长。采用磁分离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原理是在投加絮凝剂的同时,向污水中投加磁粉等磁性载体,使之与沉淀絮凝物结合形成污染物絮体,然后通过高效沉淀和磁过滤除去水中的污染物絮体,再将污染物絮体中磁性载体回收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将污染物絮体一次性地破解分离成为污泥和磁性载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磁性絮体破解分离一体化装备,该用于污水处理的磁性絮体破解分离一体化装备能够将污染物絮体同时破解和分离为污泥和磁性载体,加快了处理速度,提升了利用效率,缩短了工艺流程,同时还极大地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磁性絮体破解分离一体化装备,包括外套筒、磁系筒和主动辊,磁系筒呈筒状结构,磁系筒套设于外套筒内,磁系筒连接有磁系筒旋转驱动机构,主动辊连接有套筒旋转驱动机构,外套筒与主动辊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当所述套筒旋转驱动机构驱动主动辊正向转动时,主动辊通过传送带带动外套筒正向转动,所述磁系筒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磁系筒反向转动。

外套筒的中心线与磁系筒的中心线重合,外套筒的中心线与主动辊的中心线平行,外套筒和磁系筒均呈圆筒状结构,外套筒的内径比磁系筒外径大1%~10%。

所述用于污水处理的磁性絮体破解分离一体化装备还包括分料板,主动辊位于外套筒的右侧,外套筒的中心线与分料板的板面平行,分料板的顶端位于外套筒的左半侧的正下方。

所述用于污水处理的磁性絮体破解分离一体化装备还包括给料槽,主动辊位于外套筒的右侧,给料槽的出料口位于外套筒的左半侧的正上方。

在左右方向上,给料槽的出料口到外套筒的中心线的距离小于分料板的顶端到外套筒的中心线的距离。

分料板的顶部的断面呈等腰三角形结构,分料板的顶部含有左侧顶板和右侧顶板,外套筒的中心线与左侧顶板和右侧顶板均平行,外套筒的外表面与分料板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50mm~100mm。

外套筒的直径大于主动辊的直径,传送带为裙边传送带,该裙边传送带的宽度为0.3m~3m。

该裙边传送带的裙边高度为20mm~100mm,该裙边传送带的裙边褶皱宽度为50mm~60mm。

外套筒的内径大于磁系筒的外径,外套筒的外表面的磁场强度为0.5T。

沿磁系筒的周向,磁系筒含有交替排列的第一磁体单元和第二磁体单元;第一磁体单元含有第一主磁极、第一斥磁极和第一铝合金垫块,第一主磁极与第一斥磁极沿磁系筒的周向相邻设置,第一斥磁极与第一铝合金垫块沿磁系筒的径向层叠设置,第一主磁极的S极位于第一主磁极的内侧,第一主磁极的N极位于第一主磁极的外侧;第二磁体单元含有第二主磁极、第二斥磁极和第二铝合金垫块,第二主磁极与第二斥磁极沿磁系筒的周向相邻设置,第二斥磁极与第二铝合金垫块沿磁系筒的径向层叠设置,第二主磁极的S极位于第二主磁极的外侧,第二主磁极的N极位于第二主磁极的内侧;第一斥磁极的N极朝向最近的第一主磁极,第一斥磁极的S极朝向最近的第二主磁极;第二斥磁极的N极朝向最近的第一主磁极,第二斥磁极的S极朝向最近的第二主磁极;第一斥磁极位于第一磁体单元的外侧,第一铝合金垫块位于第一磁体单元的内侧;第二斥磁极位于第二磁体单元的外侧,第二铝合金垫块位于第二磁体单元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污水处理的磁性絮体破解分离一体化装备能够将污染物絮体同时破解和分离为污泥和磁性载体,加快了处理速度,提升了利用效率,缩短了工艺流程,同时还极大地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污水处理的磁性絮体破解分离一体化装备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污水处理的磁性絮体破解分离一体化装备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污水处理的磁性絮体破解分离一体化装备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外套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磁系筒磁系的结构示意图。

1、轴承及轴承座;2、传送带;3、外套筒;4、联轴器;5、变频电机;6、主动辊;7、机座;8、给料槽;9、分料板;10、磁系筒;11、驱动轴;12、左侧顶板;13、右侧顶板;14、污泥出口;15、磁性载体出口;

21、第一磁体单元;22、第二磁体单元;23、第一主磁极;24、第一斥磁极;25、第一铝合金垫块;26、第二主磁极;27、第二斥磁极;28、第二铝合金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磁性絮体破解分离一体化装备,包括外套筒3、磁系筒10和主动辊6,磁系筒10呈筒状结构,磁系筒10套设于外套筒3内,磁系筒10连接有磁系筒旋转驱动机构,主动辊6连接有套筒旋转驱动机构,外套筒3与主动辊6之间通过传送带2连接,当所述套筒旋转驱动机构驱动主动辊6正向转动时,主动辊6通过传送带2带动外套筒3正向转动,所述磁系筒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磁系筒10反向转动,如图1至图4所示。

其中,所述正向可以为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即外套筒3在图1中逆时针转动,此时反向为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即外套筒3在图1中顺时针转动。所述正向也可以为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即外套筒3在图1中顺时针转动,此时反向为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即外套筒3在图1中逆时针转动。只要外套筒3与磁系筒10的转动方向相反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外套筒3的中心线与磁系筒10的中心线重合,外套筒3的中心线与主动辊6的中心线平行,外套筒3、主动辊6和磁系筒10均呈圆筒状结构,外套筒3的内径比磁系筒10外径大1%~10%,外套筒3与磁系筒10之间形成隔离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污水处理的磁性絮体破解分离一体化装备还包括分料板9,主动辊6位于外套筒3的右侧,主动辊6的中心线与分料板9的板面平行,分料板9的顶端位于外套筒3的左半侧的正下方,如图2和图3所示。

优选分料板9的顶部的断面呈等腰三角形结构,分料板9的顶部含有左侧顶板12和右侧顶板13,外套筒3的中心线与左侧顶板12和右侧顶板13均平行,外套筒3的外表面与分料板9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50mm~100mm。分料板9的左侧为污泥出口14,分料板9的右侧为磁性载体出口15,如图2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污水处理的磁性絮体破解分离一体化装备还包括给料槽8,给料槽8的出料口位于外套筒3的左半侧的正上方。在左右方向上,给料槽8的出料口到外套筒3的中心线的距离小于分料板9的顶端到外套筒3的中心线的距离,即如图2所示,分料板9的顶端位于给料槽8的出料口的左侧。

在本实施例中,外套筒3的直径大于主动辊6的直径,传送带2为裙边传送带,该裙边传送带的宽度为0.3m~3m。该裙边传送带的裙边高度为20mm~100mm,该裙边传送带2的裙边褶皱宽度为50mm~60mm。外套筒3的内径大于磁系筒10的外径,如图4所示,外套筒3的外表面的磁场强度为0.5T。

在本实施例中,磁系筒10内含有驱动轴11,外套筒3的中心线、磁系筒10的中心线和驱动轴11的中心线重合,外套筒3和磁系筒10共用该驱动轴11,外套筒3依次通过套筒端盖和轴承与驱动轴11连接,磁系筒10与驱动轴11通过磁系筒端盖连接固定。所示磁系筒旋转驱动机构含有依次连接的联轴器4和变频电机5,驱动轴11通过联轴器4与变频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套筒旋转驱动机构含有驱动电机。该用于污水处理的磁性絮体破解分离一体化装备还含有轴承及轴承座1、机座7等。

在本实施例中,沿磁系筒10的周向,磁系筒10含有交替排列的第一磁体单元21和第二磁体单元22,第一磁体单元21和第二磁体单元22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第一磁体单元21和第二磁体单元22均为长条形,如图5所示。

第一磁体单元21含有第一主磁极23、第一斥磁极24和第一铝合金垫块25,第一主磁极23与第一斥磁极24沿磁系筒10的周向相邻设置,第一斥磁极24与第一铝合金垫块25沿磁系筒10的径向层叠设置,第一主磁极23的S极位于第一主磁极23的内侧,第一主磁极23的N极位于第一主磁极23的外侧。

第二磁体单元22含有第二主磁极26、第二斥磁极27和第二铝合金垫块28,第二主磁极26与第二斥磁极27沿磁系筒10的周向相邻设置,第二斥磁极27与第二铝合金垫块28沿磁系筒10的径向层叠设置,第二主磁极26的S极位于第二主磁极26的外侧,第二主磁极26的N极位于第二主磁极26的内侧;

第一斥磁极24的N极朝向最近的第一主磁极23,第一斥磁极24的S极朝向最近的第二主磁极26;第二斥磁极27的N极朝向最近的第一主磁极23,第二斥磁极27的S极朝向最近的第二主磁极26。

第一斥磁极24位于第一磁体单元21的外侧,第一铝合金垫块25位于第一磁体单元21的内侧;第二斥磁极27位于第二磁体单元22的外侧,第二铝合金垫块28位于第二磁体单元22的内侧。

下面介绍该用于污水处理的磁性絮体破解分离一体化装备的工作过程。

如图3所示,优选在变频电机5的驱动下,磁系筒10顺时针运转,外套筒3、传送带2和主动辊6均做逆时针旋转。污水处理磁性絮体由非导磁材料制成的给料槽8的出料口落入外套筒3左上部对应的传送带2上,在重力、皮带摩擦力、磁场力作用下,该污水处理磁性絮体中的污泥、絮凝剂链、磁性载体形成分层效应。即在此过程中,污水处理磁性絮体中的污泥、絮凝剂链、磁性载体发生揉搓离散,磁性载体与絮凝剂和污泥之间连接作用力由于污水对絮凝剂和污泥拉力、磁场对磁性载体拉力而断裂,从而形成污水处理磁性絮体破解分离。破解分离后磁性絮体形成污泥絮凝剂层和磁性载体层,由于磁场力作用,磁性载体附着在传送带2的带面运转,污泥絮凝剂将远离传送带带面。

这样,在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污泥絮凝剂层运行到外套筒3的前端(外套筒3的左侧)即发生下落,落到外套筒3的左下侧的分料板9的前端(分料板9的左侧)形成污泥絮凝剂物料;磁性载体附着在传送带2的带面上,被带到分料板9的后端(分料板9的右侧),远离磁场区域后才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形成磁性载体单一物料,进而完成污水处理磁性絮体的一次性破解分离工作,实现对磁性载体的回收循环再利用。

根据实际运行条件,如图2所示,可通过主动辊6对传送带2的速度进行调节,调节速度从0.3m/s~3.5m/s;外套筒3的速度与传送带2速度保持一致,内筒体磁系筒转速通过调节变频电机来进行磁系筒转速的控制,磁系筒10的转速调节范围为50r/min~120r/min。

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本实用新型中的部分内容采用了绝对位置关系进行表述,其中的方位词“左”表示图2中的左侧方向,“右”表示图2中的右侧方向。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使用者的观察视角进行描述,但上述方位词不能理解或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实用新型之间、技术实用新型与技术实用新型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