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喷射式吸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9867发布日期:2019-11-12 23:12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喷射式吸风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喷射式吸风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现场或半封闭场所进行作业,产生的有害气体、粉尘等不易排出,使作业环境恶劣,人员安全受到威胁。目前一般都会采用吸风器对空气进行处理。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571772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通风换气装置,包括风机,风机进口端固定在圆形支撑板上,风机出口段设有护栏,护栏边缘与圆形支撑板边缘通过四根支架固定连接,圆形支撑板上方设有圆形网盖,圆形网盖中心设有螺纹孔,与螺纹孔配合的丝杠通过螺纹孔与圆形支撑板的圆心位置固定连接,丝杠上端头至少有5cm的无螺纹区,丝杠上端面中心设有至少10cm深的中心孔,丝杠上端面沿以圆心为对称点设有两个插孔。所述的圆形支撑板、圆形网盖、护栏均为栅格结构,圆形网盖上表面至少设有两个提手;该通风换气装置可实现封闭空间内气体的置换。

这种通风装置适用在竖井内面积较小的封闭空间,但是当需要对面积较大的封闭空间进行除尘时,则除尘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喷射式吸风器,该吸风器除尘效果好,且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用途喷射式吸风器,包括喷射筒,还包括负压筒以及设置在喷射筒外壁上靠近负压筒处的进气管,所述喷射筒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气口和负压口,所述负压筒与负压口相连接,所述喷射筒和负压筒底部设有驱动喷射筒和负压筒上下移动的高度调节件,所述负压口的口径小于出气口的口径的二分之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进气管向喷射筒内送入压缩空气,负压筒的一侧朝向待处理区域,由于负压口的口径小于出气口的口径,大部门气体迅速从出气口排出,使得负压筒内形成负压,可将负压筒外的有害气体、烟尘等依次通过负压口、出气口排出喷射筒外;高度调节件可对喷射筒和负压筒高度进行调节,便于施工人员将喷射筒和负压筒移动至有害气体、粉尘含量高的区域,实现了对有害气体、烟尘等的大量排放,且便于安装,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度调节件包括伸缩架、设置在伸缩架上用于支撑喷射筒和负压筒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半圆凹槽,所述半圆凹槽的直径大于喷射筒和负压筒的直径,所述支撑座上位于半圆凹槽两侧设有将喷射筒和负压筒固定在半圆凹槽内的固定件,所述伸缩架上设有驱动支撑座上下移动的驱动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喷射筒和负压筒放置在半圆凹槽内,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半圆凹槽内,通过驱动件驱动支撑座下移至合适高度,便于施工人员将喷射筒和安装筒放置在支撑座上,安装方便;半圆凹槽的直径大于喷射筒和负压筒的直径,便于安装不同大小的喷射筒和负压筒,适配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架包括对称设置在支撑座底部的竖杆、设置在竖杆底部的万向轮、设置在两相邻竖杆下端的支撑板,所述竖杆的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直角滑槽,所述支撑座的四角在直角滑槽内滑移,所述电机设置在支撑板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竖杆底部的万向轮便于施工人员随时移动伸缩架至有害气体、粉尘含量高的区域,竖杆内侧的直角滑槽加强了支撑座上下滑移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卡紧箍、螺栓,所述支撑座上位于半圆凹槽的两侧相对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卡紧箍的两侧相对设有通孔,所述螺栓插入通孔内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拧紧螺栓,使得卡紧箍向下将喷射筒和负压筒压紧在凹槽内;拧开螺栓,可更换不同尺寸的卡紧箍,便于匹配不同尺寸的喷射筒和负压筒,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与电机的电机轴相连的丝杆以及与丝杆螺纹配合的套筒,所述套筒顶端与支撑座的下表面相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驱动丝杆转动,套筒和丝杆螺纹配合,从而带动套筒转动,由于套筒的顶端固定在支撑座的底面,且直角滑槽对支撑座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支撑座在直角滑槽内上下滑移,最终实现了喷射筒和负压筒的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的底面向下延伸设有L型连接杆,所述套筒上套有套环,所述L型连接杆的竖直端与支撑座的底面连接,所述L型连接杆的水平端与套环的侧壁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L型连接杆加强了支撑座上下滑移的稳定性,使得喷射筒和负压筒能够稳定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射筒的外壁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橡胶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可通过把手,将喷射筒和负压筒从凹槽内取出,便于安装、携带,橡胶垫加强了施工人员抓住把手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上位于半圆凹槽的一侧贯穿设有供进气管放置的收纳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纳槽便于放置进气管,不会将进气管支在外面,影响美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进气管向喷射筒内送入压缩空气,由于负压口的口径远小于出气口的口径,大部分气体迅速从出气口排出,使得负压筒内形成负压,负压筒一侧朝向待处理区域,可将负压筒外大量有害气体、粉尘等依次通过负压口、出气口排出;

2.直角滑槽对支撑座起到限位作用,同时加强了加强了支撑座上下滑移的稳定性;

3.拧紧螺栓,可将压紧箍将喷射筒和负压筒压紧在半圆凹槽内,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伸缩架和驱动件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撑座与固定件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喷射筒和负压筒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喷射筒;2、出气口;3、负压口;4、负压筒;5、进气管;6、高度调节件;61、伸缩架;611、竖杆;612、万向轮;613、支撑板;614、直角滑槽;62、支撑座;7、半圆凹槽;8、固定件;81、卡紧箍;82、螺栓;83、螺纹孔;84、通孔;9、驱动件;91、电机;92、丝杆;93、套筒;10、L型连接杆;11、套环;12、把手;13、橡胶垫;14、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多用途喷射式吸风器,参照图1和图4,包括喷射筒1,还包括负压筒4以及设置在喷射筒1外壁上靠近负压筒4处的进气管5,所述喷射筒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气口2和负压口3,所述负压筒4与负压口3相连接,所述喷射筒1和负压筒4底部设有驱动喷射筒1和负压筒4上下移动的高度调节件6,所述负压口3的口径小于出气口2的口径的二分之一;喷射筒1的外壁上设有把手12,把手12上设有橡胶垫13;利用高度调节件6,将喷射筒1和负压筒4调整至合适高度,不需要人工搬运喷射筒1和负压筒4安装在所需高度,减少了人工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将负压筒4朝向待处理区域,可通过进气管5向喷射筒1送入压缩空气,由于负压口3的口径远小于出气口2的口径,使得大部分气体迅速从出气口2排出,使得负压筒4内形成负压,可将负压筒4外的有害气体、粉尘等吸入负压筒4内,并依次从负压口3、出气口2排出;把手12便于施工人员将喷射筒1和负压筒4放置在半圆凹槽7内,便于安装、携带,橡胶垫13加强了施工人员抓起把手12的舒适度。

参照图2和图3,高度调节件6包括伸缩架61、设置在伸缩架61上用于支撑喷射筒1和负压筒4的支撑座62,支撑座62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半圆凹槽7,支撑座62上位于半圆凹槽7的一侧贯穿设有供进气管5放置的收纳槽14,半圆凹槽7的直径大于喷射筒1和负压筒4的直径,支撑座62上位于半圆凹槽7两侧设有将喷射筒1和负压筒4固定在半圆凹槽7内的固定件8,伸缩架61上设有驱动支撑座62上下移动的驱动件9;支撑座62便于支撑喷射筒1和负压筒4,将进气管5放置在收纳槽14内,通过固定件8将喷射筒1和负压筒4固定在半圆凹槽7内,半圆凹槽7的直径大于喷射筒1和负压筒4的直径,便于匹配不同尺寸的喷射筒1和负压筒4,适配范围广,通过驱动件9可将喷射筒1和负压筒4上下移动至合适高度,不需要人工将喷射筒1和负压筒4安装至所需高度,减少了人工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照图2,伸缩架61包括两两对称设置在支撑座62四角的竖杆611、设置在竖杆611底部的万向轮612、设置在两相邻竖杆611下端的支撑板613,竖杆611的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直角滑槽614,支撑座62的四角在直角滑槽614内滑移;竖杆611底部的万向轮612便于施工人员将伸缩架61移动至所需位置,不要人工搬运,节省了人力,便于安装,竖杆611内侧的直角滑槽614对支撑座62起到限位作用,同时加强了支撑座62上下滑移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喷射筒1和负压筒4工作的稳定性。

参照图3,固定件8包括卡紧箍81、螺栓82,支撑板613上位于半圆凹槽7的两侧相对设有若干螺纹孔83,卡紧箍81的两侧相对设有通孔84,螺栓82插入通孔84内与螺纹孔83螺纹连接;拧紧螺栓82,使得卡紧箍81向下将喷射筒1和负压筒4压紧在半圆凹槽7内,加强了喷射筒1和负压筒4的稳定性;拧开螺栓82,可更换不同尺寸的卡紧箍81,以便匹配不同尺寸的喷射筒1和负压筒4,适配范围广。

参照图2,驱动件9包括设置在支撑板613上的电机91、与电机91的电机轴相连的丝杆92以及与丝杆92螺纹配合的套筒93,套筒93的顶端固定在支撑座62的底部,支撑座62的底面向下延伸设有L型连接杆10,套筒93上套设有套环11,L型连接杆10的竖直端与支撑座62底面连接,L型连接杆10的水平端与套环11的侧壁连接;利用电机91驱动丝杆92转动,带动套筒93转动,由于套筒93的顶端与支撑座62的底面相连,使得支撑座62的四角在直角滑槽614内上下,对支撑座62起到限位作用,L型连接杆10加强了支撑座62上下滑移的稳定性,使得喷射筒1和负压筒4能够稳定的上下移动,最终实现了喷射筒1和负压筒4的高度调整,节省了人力,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施工人员拎动把手12,将喷射筒1和负压筒4放置在半圆凹槽7内,将进气管5放置在收纳槽14内,拧紧螺栓82,使得卡紧箍81将喷射筒1和负压筒4压紧在半圆凹槽7内;利用电机91驱动丝杆92转动,使得支撑座62的四角在直角滑槽614内沿其长度方向上下滑移至合适高度;通过进气管5向喷射筒1内送入压缩空气,由于负压口3的口径远小于出气口2的口径,使得大部分气体进入喷射筒1内并迅速从出气口2排出,使得负压筒4内形成负压,进而将负压筒4外的有害气体、粉尘等吸入负压筒4内,并依次通过负压口3、出气口2排出,最终实现了有害气体、粉尘的排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