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粪池除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7359发布日期:2019-05-22 02:36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粪池除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化粪池除臭设备。



背景技术:

化粪池是处理粪便并加以过滤沉淀的设备,目前化粪池大多采用三格式化粪池,三格式化粪池是由三个相互连通的密封粪池组成,粪便由进粪管进入第一池依次顺流到第三池,然后通过第三池的出水口排出杂质较少的污水,此时的污水会持续散发恶臭气体,恶臭气体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氨气、硫化氢、甲烷等多种成分的恶臭气体,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恶臭的治理不外乎于物理、化学、生物手段,或者将这三种工艺联合,通过稀释中和、吸收转化或生物降解等过程,减少臭气体污染。但是现有的除臭设备存在处理效率低、除臭效果不明显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化粪池除臭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化粪池除臭设备,包括集气罩、除臭装置,所述集气罩的内部中空,且底部设有与化粪池连通的进气管,所述集气罩的顶部设有安装孔,所述除臭装置包括壳体、隔板、第一除臭净化机构及第二除臭净化机构,所述壳体的内部中空,所述第一除臭净化机构及第二除臭净化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下端容置于所述集气罩内,所述壳体容置于所述集气罩内的两侧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通气孔且呈朝内倾斜设置,所述壳体的上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且露置于所述集气罩的上方,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固定安装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的上端连接有风管;所述隔板的数量为2个,所述隔板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位于所述通气孔上方的内壁面上,所述隔板的下端呈朝内向下倾斜设置,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留有进气通道;所述第一除臭净化机构包括除臭槽、循环泵、循环管道、喷淋头、两个多孔导流板及两个倾斜导流板,两个多孔导流板均呈竖直设置,其中一个多孔导流板的中部与一个隔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另一个多孔导流板的中部与另一个隔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倾斜导流板的上端呈朝内向上倾斜设置,两个倾斜导流板的上端边缘均设有凹槽,两个倾斜导流板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多孔导流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除臭槽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上,所述除臭槽内盛放有除臭液,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除臭槽的内底面上,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喷淋头通过循环水管连通,所述喷淋头卡接在所述两个倾斜导流板的凹槽之间,所述喷淋头的出水端露置于所述两个倾斜导流板的上方;所述第二除臭净化机构包括光催化降解滤床、紫外灯、物理吸附滤床,所述光催化降解滤床、紫外灯、物理吸附滤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喷淋头与所述排风机之间,所述光催化降解滤床和所述物理吸附滤床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所述紫外灯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

优选的,所述光催化降解滤床包括包括第一固定框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框内的第一井字形支撑条架,所述第一固定框内安装有一层第一滤网和二氧化钛板,所述二氧化钛板位于所述第一滤网的上方。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二氧化钛板上设有蜂窝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外周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密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两侧边缘容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壳体位于所述光催化降解滤床的一侧设有用于抽取所述光催化降解滤床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设有第一活动窗,所述第一活动窗的外周设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活动窗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通过第二密封条密封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窗的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侧壁上安装有第一把手。

优选的,所述物理吸附滤床包括第二固定框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框内的第二井字形支撑架,所述第二固定框内安装有两层第二滤网,两层第二滤网位于所述第二井字形支撑架的上方,两层第二滤网之间填充有活性炭。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外周设有第三密封条,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密封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固定框的两侧边缘容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物理吸附滤床的一侧设有用于抽取所述物理吸附滤床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设有第二活动窗,所述第二活动窗的外周设有第四密封条,所述第二活动窗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壁通过第四密封条密封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窗的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侧壁上安装有第二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化粪池除臭设备的工作效率高,除臭效果好,化粪池内散发出来的含有硫化氢、氨、甲硫醇、甲硫醚等成分的臭气经进气管进入集气罩,进而通过壳体上的通孔进入除臭装置内,并经多孔导流板分流后继续上升,除臭装置内的除臭液通过循环水泵和循环水管输送至喷淋头,经喷淋头喷出后,除臭液流经倾斜导流板形成水幕,上升过程中会与上升中的臭气发生撞击,对臭气进行初步净化;经除臭液除臭后的气体继续上升,依次通过光催化降解滤床和物理吸附滤床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达到气体净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化粪池除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光催化降解滤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固定框的结果示意图;

图4为物理吸附滤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气罩,2-除臭装置,21-壳体,211-进气管,212-出气口,213-第一活动窗,214-第二活动窗,22-隔板,23-第一除臭净化机构,231-除臭槽,232-循环泵,233-循环管道,234-喷淋头,235-多孔导流板,236-倾斜导流板,24-第二除臭净化机构,241-光催化降解滤床,2411-第一固定框,2412-第一井字形支撑条架,2413-第一滤网,2414-二氧化钛板,2415-第一密封条,242-紫外灯,243-物理吸附滤床,2431-第二固定框,2432-第二井字形支撑条架,2433-第二滤网,2434-活性炭,2435-第三密封条,3-排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化粪池除臭设备,包括集气罩1、除臭装置2,集气罩1的内部中空,且底部设有与化粪池连通的进气管211,集气罩1的顶部设有安装孔,除臭装置2安装在集气罩1的安装孔内,除臭装置2包括壳体21、隔板22、第一除臭净化机构23及第二除臭净化机构24,壳体21的内部中空,第一除臭净化机构23及第二除臭净化机构24均设置在壳体21内,壳体21的下端容置于集气罩1内,壳体21容置于集气罩1内的两侧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通气孔且呈朝内倾斜设置,壳体21的上端穿过安装孔且露置于集气罩1的上方,壳体21的顶部设有出气口212,出气口212处固定安装有排风机3,排风机3的上端连接有风管;隔板22的数量为2个,隔板22的上端固定在壳体21位于通气孔上方的内壁面上,隔板22的下端呈朝内向下倾斜设置,隔板22与壳体21的内壁面之间留有进气通道;第一除臭净化机构23包括除臭槽231、循环泵232、循环管道233、喷淋头234、两个多孔导流板236及两个倾斜导流板237,两个多孔导流板236均呈竖直设置,其中一个多孔导流板236的中部与一个隔板22的底端固定连接,另一个多孔导流板236的中部与另一个隔板22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倾斜导流板237的上端呈朝内向上倾斜设置,两个倾斜导流板237的上端边缘均设有凹槽,两个倾斜导流板237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多孔导流板236的上端固定连接,除臭槽231置于壳体21的内底面上,除臭槽231内盛放有除臭液,循环泵232设置在除臭槽231的内底面上,循环泵232与喷淋头234通过循环水管连通,喷淋头234卡接在两个倾斜导流板237的凹槽之间,喷淋头234的出水端露置于两个倾斜导流板237的上方;第二除臭净化机构24包括光催化降解滤床241、紫外灯242、物理吸附滤床243,光催化降解滤床241、紫外灯242、物理吸附滤床243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喷淋头234与排风机3之间,光催化降解滤床241和物理吸附滤床243均与壳体21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紫外灯242安装在壳体21的内壁面上。

将本发明提供的化粪池除臭装置2的进气管211与化粪池连通,打开排风机3、循环泵232和紫外灯242,化粪池内含有硫化氢、氨、甲硫醇、甲硫醚等成分的臭气经进气管211进入集气罩1内,再沿着壳体21上的通孔和进气通道进入壳体21内,经多孔导流板236细分后,与喷淋头234的喷出的除臭液充分反应,从而实现初步除臭净化,经初步除臭净化后的臭气和水雾向上逃逸,第二除臭净化机构24将逃逸的臭气和水雾过滤拦截,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光催化降解滤床241中的二氧化钛所述产生活性分子将臭气进一步降解,随后物理吸附层中的活性炭2434对臭气中的有机分子进行进一步拦截、阻滞、吸附,并由气相被转移到固相,从而达到气体除臭的目的,除臭净化后的气体经由出气口212排出,气体的流动路径如图1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此外,储存在除臭槽231内的除臭液通过循环水泵提升至喷淋头234,经喷淋头234喷出而形成水幕并沿着倾斜导流板237和多孔导流板236向下流动,最终回到除臭槽231中,如此反复循环,除臭槽231上的侧壁的底部还连通有带有阀门的进液管和带有阀门的排液管,除臭槽231通过进液管与化粪池除臭设备外部的除臭液的储存装置连通,除臭槽231通过排液管和外部的废液收集箱连通,方便定期更换除臭槽231内的除臭液。

光催化降解滤床241包括包括第一固定框2411及安装在第一固定框2411内的第一井字形支撑条架2412,第一固定框2411内安装有一层第一滤网2413和二氧化钛板2414,二氧化钛板2414位于第一滤网2413的上方;二氧化钛板2414上设有蜂窝孔;第一固定框2411的外周设有第一密封条2415,壳体21的内壁面上密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槽,第一固定框2411的两侧边缘容置于第一滑槽内且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壳体21位于光催化降解滤床241的一侧设有用于抽取光催化降解滤床241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内设有第一活动窗213,第一活动窗213的外周设有第二密封条,第一活动窗213与第一开口的内壁通过第二密封条密封连接;第一活动窗213的远离第一开口的一侧侧壁上安装有第一把手。这种设计方便拆卸和更换光催化降解滤床241。

物理吸附滤床243包括第二固定框2431及安装在第二固定框2431内的第二井字形支撑架,第二固定框2431的结构与第与固定框2411的结构相同,第二固定框2431内安装有两层第二滤网2433,两层第二滤网2433位于第二井字形支撑架的上方,两层第二滤网2433之间填充有活性炭2434;第二固定框2431的外周设有第三密封条2435,壳体21的内壁面上密封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槽,第二固定框2431的两侧边缘容置于第二滑槽内且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壳体21位于物理吸附滤床243的一侧设有用于抽取物理吸附滤床243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内设有第二活动窗214,第二活动窗214的外周设有第四密封条,第二活动窗214与第二开口的内壁通过第四密封条密封连接;更进一步优选的,第二活动窗214的远离第二开口的一侧侧壁上安装有第二把手。这种设计方便拆卸和更换物理吸附滤床243。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