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区土地复垦中的生态恢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32242发布日期:2019-07-20 01:32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境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区土地复垦中的生态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能源和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但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和破坏土地,造成原有地形地貌景观的严重破坏,在此过程中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带来了困境,形成了代际外部性,并严重影响后续发展。矿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否合理,己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改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矿山开采造成的环境不断恶化,使得对矿区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土地复垦是指对已经遭受破坏且不能再继续使用的土地因地制宜的采取一系列工程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使用状态。而生态恢复则是指通过技术手段使目标地区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动态平衡状态,以促进当地自然界和谐。两者在治理矿山废弃地的工作中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不可分割。

中国专利cn109089453a公开了一种废弃矿山复垦为林地的土壤系统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矿山的表层硬化土壤进行翻耕,并收集硬化土壤,覆盖稳定化污泥,再覆壤土,再覆盖硬化土壤,再覆盖稳定化污泥,将建好的分层土壤进行翻耕,在翻耕后的土壤基质中栽植植被。该发明主要解决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节约客土土源。充分利用矿区已有的硬化表土及城市污泥,节省了客土土源的同时,也减少了新增的环境二次破坏;二是构建了土壤构型,加速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形成;三是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泥,并不产生二次污染。但是其在废弃矿上构建土壤构型后,旋耕后即进行乔木和灌木的种植,由于矿区土地结构不稳定,在旋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塌陷,且会使构建的土壤构型结构不稳定,从而影响整个矿区的生态恢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区土地复垦中的生态恢复方法,可使土地逐渐回复稳定的土壤结构,防止后续塌落现象,可有效改善土壤成分,使之恢复优良的微生物环境,之后结合植物修复,使矿区土地得到很好的生态恢复。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矿区土地复垦中的生态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矿区土地中加入煤矸石与粉煤灰进行回填平整;

(2)在矿区土地上铺设灌水设备,灌水设备上设置雾化喷头;

(3)在回填平整后的矿区土地上从下至上依次铺设锯末、秸秆粉料、动物粪便、河沙、河泥、壤土;所述锯末的铺设量为60-130kg/亩;秸秆粉料的的铺设量为300-500kg/亩;腐熟动物粪便的铺设量为500-800kg/亩;河沙的铺设量为300-500kg/亩;河泥的铺设量2000-3000kg/亩;壤土的铺设量为3500-5000kg/亩;

(4)每隔两天于17:00-19:00之间均对矿区土地进行一次喷水,每次喷水量为3-6m3/亩;

(5)持续喷洒40-50天后,再撒入一层微生物复合肥;然后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5-35cm;

(6)闲置6-10天后,在土壤中撒入草种,隔10-15天喷水一次,每次喷水量为1-2m3/亩;5-7个月后,种植灌木和乔木,每隔25-30天喷水一次,每次喷水量为2.5-3m3/亩,一年后停止浇灌。

优选地,步骤(1)中,在矿区土地加入煤矸石与粉煤灰之前,矿区土地边坡坡度大于30°小于65°时,进行削坡处理;当边坡坡度大于65°时,采取从上向下逐级防护的方式对边坡进行防护加固,使其稳定。

优选地,步骤(1)中,煤矸石的粒径≤0.5cm,煤矸石与粉煤灰的配比为1:0.05-0.3。

优选地,步骤(5)中,微生物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黑曲霉固体菌剂1-3份、圆褐固氮菌固体菌剂4-7份、胶质芽孢杆菌固体菌剂0.5-2份、有机肥1000-1500份、无机肥50-80份、活性炭粉30-80份。

优选地,所述黑曲霉固体菌剂、圆褐固氮菌固体菌剂、胶质芽孢杆菌固体菌剂的吸附载体为麸皮,黑曲霉固体菌剂的活菌数目为1-7×108cfu/g,圆褐固氮菌固体菌剂的活菌数目为1-5×109cfu/g,、胶质芽孢杆菌固体菌剂的活菌数目为2-10×108cfu/g。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微生物复合肥的加入量为40-70kg/亩。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草种是紫云英、苜蓿、黑麦草、爬山虎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灌木为柠条、扶芳藤、沙柳、花棒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乔木为松树、杉树、梧桐、桦树、槐树、银杏树、枫树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矿区土地上从下至上依次铺设锯末、秸秆粉料、动物粪便、河沙、河泥、壤土,然后在使再使用雾化喷头喷入水,由于每隔两天喷洒一次,可保持水的持续渗透,对于较松散的矿区土地土壤,在渗透水的作用下,逐渐排列紧密,并使矿区土地中的裂缝逐渐缩合,防止在后续翻耕时产生较大的塌落现象。

而水逐渐从壤土层渗透至锯末层,再渗透至矿区土地内,可将河泥、壤土、动物粪便等的养分逐渐渗透至矿区土地土壤中,从而对矿区土地的土壤成分改善,使之逐渐适合种植,在最下层的锯末、秸秆粉料,在此过程中逐渐发酵,为土壤提供养分的同时,保持土壤的透气性,使土壤逐渐回复较好的微生物环境。而选择在下午喷水,可减少蒸发量,加强渗透效果。

2、在加入微生物复合肥翻耕后,先在在土壤中撒入草种,使其在5-7个月之间,覆盖一层草,使矿区土地结构在此过程中更加稳定,以防在后续种植乔木,挖种植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而引发其他的土壤崩落。

3、本发明中的微生物复合肥中,复合微生物菌液为黑曲霉固体菌剂、圆褐固氮菌固体菌剂、胶质芽孢杆菌固体菌剂的组合,具有很好的固氮、解磷、解钾的效果,其与宜量的有机肥、无机肥、活性炭配合,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态环境,改善土壤成分,为植物的生产提供所需的营养成分,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优异,有利于肥效保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矿区土地复垦中的生态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矿区土地边坡坡度大于30°小于65°时,进行削坡处理;当边坡坡度大于65°时,采取从上向下逐级防护的方式对边坡进行防护加固,使其稳定;

对矿区土地中加入煤矸石与粉煤灰进行回填平整;煤矸石的粒径≤0.5cm,煤矸石与粉煤灰的配比为1:0.2。

(2)在矿区土地上铺设灌水设备,灌水设备上设置雾化喷头。

(3)在回填平整后的矿区土地上从下至上依次铺设锯末、秸秆粉料、动物粪便、河沙、河泥、壤土;锯末的铺设量为100kg/亩;秸秆粉料的的铺设量为400kg/亩;腐熟动物粪便的铺设量为800kg/亩;河沙的铺设量为400kg/亩;河泥的铺设量2800kg/亩;壤土的铺设量为4000kg/亩。

(4)每隔两天于17:00-19:00之间均对矿区土地进行一次喷水,每次喷水量为5m3/亩;

(5)持续喷洒48天后,再撒入一层微生物复合肥,微生物复合肥的加入量为60kg/亩;然后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30-35cm。

微生物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黑曲霉固体菌剂3份、圆褐固氮菌固体菌剂4份、胶质芽孢杆菌固体菌剂2份、有机肥120份、无机肥65份、活性炭60份。使用时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即可。

黑曲霉固体菌剂、圆褐固氮菌固体菌剂、胶质芽孢杆菌固体菌剂的吸附载体为麸皮,黑曲霉固体菌剂的活菌数目为5×108cfu/g,圆褐固氮菌固体菌剂的活菌数目为5×109cfu/g,、胶质芽孢杆菌固体菌剂的活菌数目为8×108cfu/g。

(6)闲置10天后,在土壤中撒入草种,隔13天喷水一次,每次喷水量为1.5m3/亩;6个月后,种植灌木和乔木,每隔30天喷水一次,每次喷水量为2.7m3/亩,一年后停止浇灌。

其中草种是紫云英、黑麦草、爬山虎。灌木为柠条、扶芳藤、沙柳。乔木为松树、杉树。

实施例2:

一种矿区土地复垦中的生态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矿区土地边坡坡度大于30°小于65°时,进行削坡处理;当边坡坡度大于65°时,采取从上向下逐级防护的方式对边坡进行防护加固,使其稳定;

对矿区土地中加入煤矸石与粉煤灰进行回填平整;煤矸石的粒径≤0.5cm,煤矸石与粉煤灰的配比为1:0.3。

(2)在矿区土地上铺设灌水设备,灌水设备上设置雾化喷头。

(3)在回填平整后的矿区土地上从下至上依次铺设锯末、秸秆粉料、动物粪便、河沙、河泥、壤土;锯末的铺设量为120kg/亩;秸秆粉料的的铺设量500kg/亩;腐熟动物粪便的铺设量为500kg/亩;河沙的铺设量为400kg/亩;河泥的铺设量2500kg/亩;壤土的铺设量为4000kg/亩。

(4)每隔两天于17:00-19:00之间均对矿区土地进行一次喷水,每次喷水量为6m3/亩。

(5)持续喷洒40天后,再撒入一层微生物复合肥,微生物复合肥的加入量为60kg/亩;然后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30-35cm。

微生物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黑曲霉固体菌剂3份、圆褐固氮菌固体菌剂6份、胶质芽孢杆菌固体菌剂2份、有机肥1500份、无机肥80份、活性炭粉60份。

黑曲霉固体菌剂、圆褐固氮菌固体菌剂、胶质芽孢杆菌固体菌剂的吸附载体为麸皮,黑曲霉固体菌剂的活菌数目为7×108cfu/g,圆褐固氮菌固体菌剂的活菌数目为5×109cfu/g,、胶质芽孢杆菌固体菌剂的活菌数目为2×108cfu/g。

(6)闲置10天后,在土壤中撒入草种,隔15天喷水一次,每次喷水量为2m3/亩;7个月后,种植灌木和乔木,每隔30天喷水一次,每次喷水量为2.5m3/亩,一年后停止浇灌。

其中,草种是紫云英、黑麦草。灌木为扶芳藤、沙柳。乔木为松树、枫树。

实施例3:

一种矿区土地复垦中的生态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矿区土地边坡坡度大于30°小于65°时,进行削坡处理;当边坡坡度大于65°时,采取从上向下逐级防护的方式对边坡进行防护加固,使其稳定;

对矿区土地中加入煤矸石与粉煤灰进行回填平整;煤矸石的粒径≤0.5cm,煤矸石与粉煤灰的配比为1:0.05。

(2)在矿区土地上铺设灌水设备,灌水设备上设置雾化喷头。

(3)在回填平整后的矿区土地上从下至上依次铺设锯末、秸秆粉料、动物粪便、河沙、河泥、壤土;锯末的铺设量为130kg/亩;秸秆粉料的的铺设量300kg/亩;腐熟动物粪便的铺设量为600kg/亩;河沙的铺设量为300kg/亩;河泥的铺设量3000kg/亩;壤土的铺设量为3500kg/亩。

(4)每隔两天于17:00-19:00之间均对矿区土地进行一次喷水,每次喷水量为3m3/亩。

(5)持续喷洒50天后,再撒入一层微生物复合肥,微生物复合肥的加入量为70kg/亩;然后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5-30cm。

微生物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黑曲霉固体菌剂1份、圆褐固氮菌固体菌剂7份、胶质芽孢杆菌固体菌剂0.5份、有机肥1000份、无机肥50份、活性炭粉80份。

黑曲霉固体菌剂、圆褐固氮菌固体菌剂、胶质芽孢杆菌固体菌剂的吸附载体为麸皮,黑曲霉固体菌剂的活菌数目为1×108cfu/g,圆褐固氮菌固体菌剂的活菌数目为1×109cfu/g,、胶质芽孢杆菌固体菌剂的活菌数目为5×108cfu/g。

(6)闲置6天后,在土壤中撒入草种,隔10天喷水一次,每次喷水量为1.5m3/亩;5个月后,种植灌木和乔木,每隔25天喷水一次,每次喷水量为3m3/亩,一年后停止浇灌。

其中,草种是苜蓿、爬山虎。灌木为沙柳、花棒。乔木为松桦树、槐树。

实施例4:

一种矿区土地复垦中的生态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矿区土地边坡坡度大于30°小于65°时,进行削坡处理;当边坡坡度大于65°时,采取从上向下逐级防护的方式对边坡进行防护加固,使其稳定;

对矿区土地中加入煤矸石与粉煤灰进行回填平整;煤矸石的粒径≤0.5cm,煤矸石与粉煤灰的配比为1:1.5。

(2)在矿区土地上铺设灌水设备,灌水设备上设置雾化喷头。

(3)在回填平整后的矿区土地上从下至上依次铺设锯末、秸秆粉料、动物粪便、河沙、河泥、壤土;所述锯末的铺设量为60kg/亩;秸秆粉料的的铺设量400kg/亩;腐熟动物粪便的铺设量为800kg/亩;河沙的铺设量为500kg/亩;河泥的铺设量2000kg/亩;壤土的铺设量为5000kg/亩。

(4)每隔两天于17:00-19:00之间均对矿区土地进行一次喷水,每次喷水量为5m3/亩。

(5)持续喷洒45天后,再撒入一层微生物复合肥,微生物复合肥的加入量为40kg/亩;然后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30-35cm。

微生物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黑曲霉固体菌剂2份、圆褐固氮菌固体菌剂4份、胶质芽孢杆菌固体菌剂1.5份、有机肥1200份、无机肥70份、活性炭粉30份。

黑曲霉固体菌剂、圆褐固氮菌固体菌剂、胶质芽孢杆菌固体菌剂的吸附载体为麸皮,黑曲霉固体菌剂的活菌数目为7×108cfu/g,圆褐固氮菌固体菌剂的活菌数目为1×109cfu/g,、胶质芽孢杆菌固体菌剂的活菌数目为10×108cfu/g。

(6)闲置8天后,在土壤中撒入草种,隔12天喷水一次,每次喷水量为1m3/亩;6个月后,种植灌木和乔木,每隔28天喷水一次,每次喷水量为2.8m3/亩,一年后停止浇灌。

其中,草种是黑麦草、爬山虎。灌木为扶芳藤、沙柳。乔木为松树、杉树、梧桐、桦树。

实施例5:

一种矿区土地复垦中的生态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矿区土地边坡坡度大于30°小于65°时,进行削坡处理;当边坡坡度大于65°时,采取从上向下逐级防护的方式对边坡进行防护加固,使其稳定;

对矿区土地中加入煤矸石与粉煤灰进行回填平整;煤矸石的粒径≤0.5cm,煤矸石与粉煤灰的配比为1:2。

(2)在矿区土地上铺设灌水设备,灌水设备上设置雾化喷头;

(3)在回填平整后的矿区土地上从下至上依次铺设锯末、秸秆粉料、动物粪便、河沙、河泥、壤土;锯末的铺设量为130kg/亩;秸秆粉料的的铺设量为380kg/亩;腐熟动物粪便的铺设量为800kg/亩;河沙的铺设量为400kg/亩;河泥的铺设量2600kg/亩;壤土的铺设量为4000kg/亩;

(4)每隔两天于17:00-19:00之间均对矿区土地进行一次喷水,每次喷水量为5m3/亩;

(5)持续喷洒50天后,再撒入一层微生物复合肥,微生物复合肥的加入量为60kg/亩;然后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30-35cm;

微生物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黑曲霉固体菌剂2份、圆褐固氮菌固体菌剂7份、胶质芽孢杆菌固体菌剂2份、有机肥1300份、无机肥60份、活性炭粉70份。

黑曲霉固体菌剂、圆褐固氮菌固体菌剂、胶质芽孢杆菌固体菌剂的吸附载体为麸皮,黑曲霉固体菌剂的活菌数目为7×108cfu/g,圆褐固氮菌固体菌剂的活菌数目为5×109cfu/g,、胶质芽孢杆菌固体菌剂的活菌数目为5×108cfu/g。

(6)闲置9天后,在土壤中撒入草种,隔15天喷水一次,每次喷水量为1.2m3/亩;7个月后,种植灌木和乔木,每隔30天喷水一次,每次喷水量为2.5m3/亩,一年后停止浇灌。

其中,草种是黑麦草、爬山虎。灌木为柠条、沙柳。乔木为桦树、槐树。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