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渗漏化粪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6912发布日期:2019-06-21 23:5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渗漏化粪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化粪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渗漏化粪池。



背景技术:

化粪池是一种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的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悬浮性有机物的处理设施。污水进入化粪池后,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至化粪池底部形成污泥,化粪池顶部的上清液则经出水口流出以接受进一步处理。化粪池底部的污泥经过一定时间的厌氧发酵分解后,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稳定的无机物,从而使得易腐败的生污泥转化为稳定的熟污泥,改变了污泥的结构,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定期将熟污泥清掏外运,填埋或用作肥料。

现有技术中的化粪池具有如下缺点:首先,现有化粪池组装后,侧壁呈圆形(圆柱结构),在土方回填时,位于圆柱体下半部分的土方回填慢,且容易出现回填不实的情况;其次,现有化粪池底部呈弧形,弧形底坑不易夯实,平面底坑即便夯实,其与现有化粪池底部的压力面积较小,使用过程易导致整体沉降;最后,现有化粪池由上下两部分池体连接而成,连接端面在圆柱结构的中间(高度位置的中间),易发生渗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渗漏化粪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化粪池连接端面在中间而导致的易渗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无渗漏化粪池,其包括池体和上盖,所述池体为顶部开口的容器,所述池体的轮廓呈上大下小状,在所述池体的前后侧面分别设有用于进污水的进水口和排污水的排水口,所述上盖固定在所述池体的顶部开口,所述上盖与所述池体之间的缝隙涂有密封胶,其中,所述池体的高度为所述上盖高度的4-5倍。

进一步地,在所述池体内设有两块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池体的内部空间分割为前中后的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池体的内壁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隔板的固定槽,所述隔板插接于所述固定槽内,且在所述隔板与所述固定槽的缝隙之间涂有密封胶。

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槽的槽底设有向上的凸起件,在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设有向上的凹进槽,所述凹进槽与所述凸起件相匹配。

进一步地,每块所述隔板的左侧或右侧分别设有两个凹进槽,同侧的两个所述凹进槽间距设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隔板上设有贯通隔板前后方向的过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过水孔设有三个,三个所述过水孔沿水平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盖设有三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打捞孔,三个所述打捞孔分别对应所述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渗漏化粪池,池体高度为上盖高度的4-5倍,连接端面在整个化粪池的高度偏上4/5-5/6的位置,化粪池盛装污水后,池内的污水位于连接端面之下,避免污水渗漏;池体的轮廓呈上大下小,避免土方回填不实,而且土方回填速度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无渗漏化粪池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前视图(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池体与隔板的连接关系局部示意图(俯视);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无渗漏化粪池的池体的局部示意图(俯视);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无渗漏化粪池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前视);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池体与隔板的连接关系局部示意图(侧视);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无渗漏化粪池的隔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无渗漏化粪池的池体的固定槽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池体,2-上盖,3-隔板,4-固定槽,5-过水孔,6-凸起件,7-凹进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无渗漏化粪池,其包括池体1、上盖2和隔板3。池体1为顶部开口的容器。在池体1的前后侧面分别设有用于进污水的进水口和排污水的排水口。池体1呈倒置的梯形台状,即池体1的轮廓呈上大下小状。池体1的底板为平状底板,池体1的前后左右侧壁为倾斜侧壁,且池体1的前后左右侧壁均为上部向外倾的状态。其中,平状底板和倾斜侧壁并非是平板,由于池体1需要盛装大量的污水,池体1的底板和侧壁需要具有较高的强度,可以采用瓦楞状的板。与现有的化粪池的圆弧底面相比,本实施例中池体1可采用容易夯实的平面底坑,底板与底坑的压力面积(接触面)较大,即便在底坑夯实不充分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化粪池整体下沉的现象,对底坑的要求降低;倾斜侧壁相比现有的弧形侧壁,在土方回填时,不会出现圆柱体下半部分土方回填慢、回填不实的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当侧壁采用瓦楞状的板时,瓦楞的楞的走向应该沿上下方向设置,避免出现与现有化粪池相似的回填不实的现象发生。上盖2固定在池体1的顶部开口,上盖2与池体1之间的缝隙涂有密封胶,其中,池体1的高度为上盖2高度的4-5倍。现有化粪池的连接端面在高度位置的中间,与现有化粪池相比,本实施例的化粪池,池体1与上盖2的连接端面位于整个化粪池的高度偏上4/5-5/6的位置,化粪池盛装污水后,池内的污水位于连接端面之下,避免污水渗漏。

在本实施例中,在池体1内设有两块隔板3。在池体1的内壁设有用于固定隔板3的固定槽4,固定槽4沿池体1的左侧内壁-底板内壁-右侧内壁的方向设置。隔板3插接于固定槽4内,且在隔板3与固定槽4的缝隙之间涂有密封胶。隔板3将池体1的内部空间分割为前中后的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在隔板3上设有贯通隔板3前后方向的过水孔5,过水孔5设有三个,三个过水孔5沿水平方向并排且间隔设置。在上盖2设有三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可开启和关闭的打捞孔,三个打捞孔分别对应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

使用时,污水经进水口依次进入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三空间,然后从排水口排出。其中,污水中的部分悬浮物沉淀至各空间的底部并厌氧发酵,经过三次沉淀后,自排水口流出的污水中悬浮物的含量大大降低,从而实现净化的目的。而底部沉淀的悬浮物经过一定时间的厌氧发酵后,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稳定的无机物,从而使得易腐败的生污泥转化为稳定的熟污泥。

实施例2

如图6-8所示,实施例2提供的无渗漏化粪池,其结构与实施例1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固定槽4的槽底设有向上的凸起件6,在隔板3的左右两侧设有向上的凹进槽7,凹进槽7与凸起件6相匹配。每块隔板3的左侧或右侧分别设有两个凹进槽7,同侧的两个凹进槽7间距设置。

当池体1内盛满污水时,污水对侧壁产生压强,迫使侧壁向外凸,此时容易造成池体1与上盖2的连接端面的密封失效。本实施例中,隔板3插接在固定槽4内,隔板3的凹进槽7与固定槽4槽底的凸起件6相配合,类似与卡扣连接,使得池体1的左右侧壁被隔板3所限定,隔板3相当于固定在左右侧壁之间的连接杆,使池体1的左右侧壁避免向外凸出,既能保护池体1不变形,又能保持连接端面的密封不被破坏。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