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资源化处理含砷蜈蚣草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944764发布日期:2019-10-23 01:27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资源化处理含砷蜈蚣草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类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及其危险废物资源的再利用,属于废物资源再利用。



背景技术:

砷是一种对人体及其他生物有毒害作用的类金属元素,其急性中毒的致死量为0.2~0.6g。砷作为“五毒”元素(as、hg、cd、pb、cr)之一已被大家所熟知。砷有多种价态(-3、0、+3、+5),大多数情况下多以+3价和+5价的砷存在,不同价态的砷毒性也各不相同,其中以+3价存在的砷化合物是剧毒物,其毒性危害最大,+5价砷毒性次之,而单质砷不溶于水,一般无毒。

蜈蚣草是砷污染土壤的典型生态修复植物,蜈蚣草修复污染的土壤后,其体内的砷含量最高可达到植物体干重的2.34%。随着蜈蚣草修复土壤研究的不断深入,含砷蜈蚣草产量逐年增大,目前,对于含砷蜈蚣草的常用处理方法一般为焚烧、填埋、堆放,这些处理方法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所以如何安全处置这些含砷蜈蚣草也成为了一个难题。

砷被蜈蚣草吸收后主要以as(ⅲ)富集在羽叶中,砷从根部向羽叶的转运过程是as(ⅴ)向as(ⅲ)还原的一个反应。砷一共有三种同素异形体:α-砷、β-砷、γ-砷,类金属砷即为α-砷,要得到α-砷,需控制反应温度在360℃以上,否则将得到不符合需要的β-砷和γ-砷。砷的升华点为612℃,故实验过程中将反应温度控制在360~612℃。

关于单质砷的制取,国内外现有的技术主要有:氢还原法、碳还原法。氢还原法是以氢气为还原剂,还原三氧化二砷获得砷。此方法由于使用氢气作为还原剂有爆炸的危险;碳热还原法有两种方式:①将三氧化二砷与炭混合,在坩埚炉中加热还原,使砷气化至冷凝器中收集,此方法原料损失大、回收率低、环境污染大、电炉耗电量大、投资大、成本高。②让三氧化二砷通过灼热炭层进行还原,此方法简单易行,适应性强。

本方法与上述方法相比,在360~612℃的环境温度下,以蜈蚣草体内的碳作为还原剂将蜈蚣草内的砷化合物还原为砷,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原料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资源化处理含砷蜈蚣草的方法,以蜈蚣草自身所含的碳作为还原剂,在360~612℃环境温度下,使蜈蚣草内具有毒性的砷化合物还原为粗砷。其工艺流程见附图1,主要步骤如下:

(1)收集成熟期的蜈蚣草,选择地上部分洗净、烘干、粉碎、过筛,制得含砷蜈蚣草样品。

(2)准确称取一定量(1)中所制得的含砷蜈蚣草粉末置于管式炉石英管中。

(3)将载气(n2)以一定速率通过管式炉石英管以排除管内的氧气,两端用石英棉堵住。

(4)5min后以一定升温速率对管式炉进行升温,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保持恒定温度受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

(5)待炉膛冷却后取出(3)所得产物,得到粗砷。

本发明的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反应原料易得、成本低、对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资源化处理含砷蜈蚣草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取20g蜈蚣草粉末于管式炉石英管中,将载气(n2)以100ml/min的速率通过管式炉石英管以排除管内的空气,两端用石英棉堵住;5min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对管式炉进行升温,当温度达到400℃后保持恒温受热1h,关闭升温系统;待炉膛冷却后取出产物,经过分析得到粗砷0.2g,砷回收率达到54%。

实施例二

取50g蜈蚣草粉末于管式炉石英管中,将载气(n2)以300ml/min的速率通过管式炉石英管以排除管内的空气,两端用石英棉堵住;10min后以10℃/min的升温速率对管式炉进行升温,当温度达到600℃后保持恒温受热2h,关闭升温系统;待炉膛冷却后取出产物,经过分析得到粗砷0.6g,砷回收率达66%。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化处理含砷蜈蚣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成熟期蜈蚣草的地上部分、洗净、烘干、粉碎、过筛获取样品,将蜈蚣草粉末置于管式炉石英管中,以载气(N2)吹扫炉膛排除管式炉石英管内的空气,5 min后开始升温,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保持恒温一段时间以保证样品充分受热,停止加热,待炉膛冷却至室温后取出样品。本发明方法可有效处理大量含砷蜈蚣草、同时还可制备粗砷、还原温度低、便于操作,清洁环保且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贾丽娟;姚梅;宁平;李紫珍;李凯;宋辛;李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民族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7.15
技术公布日:2019.10.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