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化废水生化种菌留存分补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5676发布日期:2019-10-18 22:3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焦化废水生化种菌留存分补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焦化废水生化种菌留存分补处理机。



背景技术:

焦化废水在进行生化处理时,需要在通入废水后,添加足够量与浓度的种菌液,才能够确保一定量的焦化废水能够在同一时间完成反应处理,一般为节省添加的时间会设用自动添加种菌的内箱,在焦化废水进入后自主添加进行反应,并且在反应完成后,经过滤除工序后会输入到同一沉淀池中进行沉淀。

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焦化废水生化种菌留存分补处理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比如:

由于种菌添加箱中的存续量有限,只能够完成有限次数的注入,从而导致需要间断式的对添加箱内部种菌液进行补充,若是出现工作人员疏忽忘记添加种菌液,进而导致焦化废水内部种菌液不足,导致焦化废水大部分在处于未处理的状态下排出,会直接对沉淀池中的半处理产生污染,导致其需要进行重复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焦化废水生化种菌留存分补处理机,以解决现有种菌添加箱中的存续量有限,只能够完成有限次数的注入,从而导致需要间断式的对添加箱内部种菌液进行补充,若是出现工作人员疏忽忘记添加种菌液,进而导致焦化废水内部种菌液不足,导致焦化废水大部分在处于未处理的状态下排出,会直接对沉淀池中的半处理产生污染,导致其需要进行重复进行处理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一种焦化废水生化种菌留存分补处理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焦化废水生化种菌留存分补处理机,其结构包括锁盘、衔环、焦化废水输入管、焦化废水处理筒、支撑脚、处理液排出管道、生化种菌留存分补装置,所述锁盘底端通过衔环与焦化废水处理筒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生化种菌留存分补装置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焦化废水处理筒顶端中间位置,所述支撑脚共设有三个分别安装在焦化废水处理筒底端面,所述焦化废水输入管位于焦化废水处理筒左侧端,所述处理液排出管道焊接在焦化废水处理筒正端面。

所述生化种菌留存分补装置包括固定遮筒、种菌分补分导接管、辅协侧导板、种菌留存分补机构、活动覆片,所述片固定遮筒底部与辅协侧导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种菌分补分导接管与种菌留存分补机构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动覆片背部与种菌留存分补机构顶端贴合,所述固定遮筒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焦化废水处理筒顶端中间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种菌留存分补机构包括活动夹扣、转轴、扣锁勾、导管、种菌留存散冲皿、种菌顶浮皿,所述活动夹扣通过转轴与扣锁勾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导管顶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种菌顶浮皿轴心,所述种菌留存散冲皿位于种菌顶浮皿正下方,所述种菌留存分补机构中的种菌顶浮皿能够在焦化废水进入后,随着废水的增加利用其浮力与种菌留存散冲皿分离,形成高浓度种菌积液,并持续保存到废水处理排出后,与种菌留存散冲皿再次重新连接,通过其截留的处理液进行两皿接通混合培养。

作为优选,所述种菌顶浮皿包括磁索套、补充外测管、密封管套、流拓机构、浮环、半封皿,所述磁索套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半封皿顶端,所述密封管套位于半封皿中间位置且与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浮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半封皿内部底部,所述流拓机构设于半封皿底部,所述补充外测管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磁索套内部,所述补充外测管能够在外部随时进行储液样本的提取,并且当样本检测不合格时,能够进行实时的补充,在处于常规状态下,磁索套能够控制补充外测管不与储液相接触,防止管中存在积液影响样本的浓度。

作为优选,所述种菌留存散冲皿包括配接导通机构、外盘环、内盘、配槽、导电条,所述配接导通机构共设有六个且均匀间隔六十度固定安装在外盘环上,所述配槽与内盘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电条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内盘上,所述外盘环与内盘相焊接,所述种菌留存散冲皿中主要在焦化废水进入前培蓄种菌,作为培养皿,在内部形成高浓度的种菌液,在焦化废水在进入处理状态后,能够迅速的进行反应,并能够通过导电条通入的电流进行电解加速反应的进程。

作为优选,所述流拓机构包括合封片、上角勾连带、下角勾连带、固定竖条,所述上角勾连带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合封片内侧面上端,所述上角勾连带与下角勾连带交错连接在固定竖条上,所述固定竖条正端面中间位置与活压分锥机构背部相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配接导通机构包括活压分锥机构、错位导盘、内引槽、分错孔,所述活压分锥机构背部固定安装在错位导盘中正端面间位置,所述错位导盘左右两侧均设有分错孔,所述内引槽位于分错孔左右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活压分锥机构包括外扩弹条、分锥,所述外扩弹条共设有四条且分为两组固定安装在分锥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通过种菌顶浮皿与种菌留存散冲皿形成共皿状态对种菌进行混合培养。进而获得符合要求浓度的种菌液,在利用浮环与废水本身的浮力作用令两者分离,利用种菌顶浮皿保存一部分种菌液并令其形成高浓度的种菌液,而另一部分则通过分散进入废水中进行反应,再废水排出后,截留一部分,通过两皿的合并将高浓度的种菌液与截留液相混合,进而能够快速进行二次废水处理的同时能够令顶端培养皿注入新的营养物质,进而能够实现远超添加箱所能够提供的使用次数,不会令焦化废水因为内部种菌液不足,导致焦化废水大部分在处于未处理的状态,对于与后续沉淀池中的半处理液起到一层保障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焦化废水生化种菌留存分补处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焦化废水生化种菌留存分补处理机的生化种菌留存分补装置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种菌留存分补机构正视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种菌顶浮皿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流拓机构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6为种菌留存分补机构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7为配接导通机构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活压分锥机构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中:锁盘-1、衔环-2、焦化废水输入管-3、焦化废水处理筒-4、支撑脚-5、处理液排出管道-6、生化种菌留存分补装置-7、固定遮筒-a1、种菌分补分导接管-a2、辅协侧导板-a3、种菌留存分补机构-a4、活动覆片-a5、活动夹扣-a41、转轴-a42、扣锁勾-a43、导管-a44、种菌留存散冲皿-a45、种菌顶浮皿-a46、磁索套-a411、补充外测管-a412、密封管套-a413、流拓机构-a414、浮环-a415、半封皿-a416、配接导通机构-a451、外盘环-a452、内盘-a453、配槽-a454、导电条-a455、合封片-qq1、上角勾连带-qq2、下角勾连带-qq3、固定竖条-qq4、活压分锥机构-q1、错位导盘-q2、内引槽-q3、分错孔-q4、外扩弹条-q11、分锥-q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焦化废水生化种菌留存分补处理机,其结构包括锁盘1、衔环2、焦化废水输入管3、焦化废水处理筒4、支撑脚5、处理液排出管道6、生化种菌留存分补装置7,所述锁盘1底端通过衔环2与焦化废水处理筒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生化种菌留存分补装置7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焦化废水处理筒4顶端中间位置,所述支撑脚5共设有三个分别安装在焦化废水处理筒4底端面,所述焦化废水输入管3位于焦化废水处理筒4左侧端,所述处理液排出管道6焊接在焦化废水处理筒4正端面,所述生化种菌留存分补装置7包括固定遮筒a1、种菌分补分导接管a2、辅协侧导板a3、种菌留存分补机构a4、活动覆片a5,所述片固定遮筒a1底部与辅协侧导板a3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种菌分补分导接管a2与种菌留存分补机构a4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动覆片a5背部与种菌留存分补机构a4顶端贴合,所述固定遮筒a1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焦化废水处理筒4顶端中间位置。

其中,所述种菌留存分补机构a4包括活动夹扣a41、转轴a42、扣锁勾a43、导管a44、种菌留存散冲皿a45、种菌顶浮皿a46,所述活动夹扣a41通过转轴a42与扣锁勾a43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导管a44顶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种菌顶浮皿a46轴心,所述种菌留存散冲皿a45位于种菌顶浮皿a46正下方,所述种菌留存分补机构a4中的种菌顶浮皿a46能够在焦化废水进入后,随着废水的增加利用其浮力与种菌留存散冲皿a45分离,形成高浓度种菌积液,并持续保存到废水处理排出后,与种菌留存散冲皿a45再次重新连接,通过其截留的处理液进行两皿接通混合培养。

其中,所述种菌顶浮皿a46包括磁索套a411、补充外测管a412、密封管套a413、流拓机构a414、浮环a415、半封皿a416,所述磁索套a411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半封皿a416顶端,所述密封管套a413位于半封皿a416中间位置且与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浮环a415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半封皿a416内部底部,所述流拓机构a414设于半封皿a416底部,所述补充外测管a41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磁索套a411内部,所述补充外测管a412能够在外部随时进行储液样本的提取,并且当样本检测不合格时,能够进行实时的补充,在处于常规状态下,磁索套a411能够控制补充外测管a412不与储液相接触,防止管中存在积液影响样本的浓度。

其中,所述种菌留存散冲皿a45包括配接导通机构a451、外盘环a452、内盘a453、配槽a454、导电条a455,所述配接导通机构a451共设有六个且均匀间隔六十度固定安装在外盘环a452上,所述配槽a454与内盘a45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电条a455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内盘a453上,所述外盘环a452与内盘a453相焊接,所述种菌留存散冲皿a45中主要在焦化废水进入前培蓄种菌,作为培养皿,在内部形成高浓度的种菌液,在焦化废水在进入处理状态后,能够迅速的进行反应,并能够通过导电条a455通入的电流进行电解加速反应的进程。

其中,所述流拓机构a414包括合封片qq1、上角勾连带qq2、下角勾连带qq3、固定竖条qq4,所述上角勾连带qq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合封片qq1内侧面上端,所述上角勾连带qq2与下角勾连带qq3交错连接在固定竖条qq4上,所述固定竖条qq4正端面中间位置与活压分锥机构q1背部相贴合,所述流拓机构a414在处于常规状态下,合封片qq1会通过上角勾连带qq2与下角勾连带qq3交错相互牵拉所形成的交叉应力进行相互嵌合,并且由于其内部嵌合的两个表面均设有一层橡胶片,在贴合后能够产生较强的内部封锁力。

其中,所述配接导通机构a451包括活压分锥机构q1、错位导盘q2、内引槽q3、分错孔q4,所述活压分锥机构q1背部固定安装在错位导盘q2中正端面间位置,所述错位导盘q2左右两侧均设有分错孔q4,所述内引槽q3位于分错孔q4左右两侧,所述活压分锥机构q1在分开流拓机构a414后,能够通过分错孔q4将其内部的高浓度的种菌液与下方截留液通过内引槽q3的引导相互融合。

其中,所述活压分锥机构q1包括外扩弹条q11、分锥q12,所述外扩弹条q11共设有四条且分为两组固定安装在分锥q12内部,所述分锥q12在受压后其高度会逐渐缩短,并借助外扩弹条q11的外撑辅助进行横向扩展,并具有一定硬度的分推力。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焦化废水通过焦化废水输入管3输入焦化废水处理筒4内部,随著内部焦化废水原液的增加,半封皿a416在接触到废水后逐渐增大的浮力会令在半封皿a416底端内部的浮环a415推动半封皿a416向上浮起,通过密封管套a413的引导在导管a44上滑动,脱离活压分锥机构q1后的外扩弹条qq1在分锥qq2的交叉牵引力互相靠拢并嵌合在一起,并且由于外扩弹条qq1内部嵌合的两个表面均设有一层橡胶片,在贴合后能够产生较强的内部封锁力,此时位于内盘a453内部的浓度略高的种菌液会散开融合在焦化废水中,通过废水中的营养物质进行迅速分裂,并且通过导电条a455能够通过外部接入电源进行内部催化,而随着废水的增加而顺从导管a44逐渐上升的半封皿a416内部则存放有高浓度的种菌积液,并且能够在有限的积存液中进行持续性的分裂,进而形成高浓度种菌液,在进行废水处理的过程中,能够随时通过对密封管套a413施压压力,令其深入半封皿a416内部的种菌液中,而后通过种菌分补分导接管a2进行样本提取,能够有效快速的了解内部种菌液浓度是否符合标准,若偏低能够及时外接进行补充,在废水处理输出后,种菌顶浮皿a46会逐渐下降,通过自身重量令a414与活压分锥机构q1相匹配并受其嵌入,持续的加压能够令外扩弹条q11辅助分锥q12侧向膨展,进而分开合封片qq1通过内引槽q3令两皿之间的积液和截留液件互通为下一次处理提供足够浓度的种菌液。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