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AMBR厌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0074发布日期:2020-01-17 18:28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AMBR厌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泥、水、气的分离是在三相分离器中靠重力作用完成的,其分离效率依赖于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沉降性越好,泥水分离效率越高。传统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缺陷在于:1.悬浮污泥层的污泥比重接近于水的比重,不易沉降,导致污泥极易随出水流失,不仅影响出水水质,且会因为污泥流失导致污泥浓度和污泥龄降低;2.传统技术对于反应室底部的淤泥层搅拌主要靠气泡上升带动水流来搅拌,搅拌效果差,导致厌氧分解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流失少,出水水质高,搅拌效果好,厌氧分解效果佳的内置ambr厌氧反应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置ambr厌氧反应器,包括罐体、气液分离室、ambr膜组件、进水口、出水口和沼气外排口,所述罐体内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罐体内部空间分隔成固液分离室和反应室,所述固液分离室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集气室,所述反应室的上部设置有第二集气室,所述ambr膜组件固定设置在固液分离室内,所述沼气外排口固定设置在第一集气室的顶部,所述固液分离室的底部与反应室连通;

所述气液分离室通过管与第二集气室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室的底部通过管与反应室的底部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室的顶部通过管与ambr膜组件的吹扫端连接;

所述进水口与反应室的底部连通,所述出水口与ambr膜组件的出水端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布水器,所述布水器固定设置在反应室的底部,所述气液分离室的底部通过管与布水器相连,所述进水口与布水器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内循环系统,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内循环入口、内循环出口和泵,所述泵通过管分别与内循环入口和内循环出口相连并组成水流回路,所述内循环入口与布水器相连,所述内循环出口与反应室的上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中部绕周一圈倾斜固定设置有便于固体废料往下掉落的斜板,所述隔板的下端与斜板之间形成回流缝。

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室固定设置在罐体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ambr膜组件的膜材料采用浸没式中空纤维膜。

有益效果:1.通过在固液分离室内设置ambr膜组件,通过ambr膜组件对污水进行深度的净化,并对水中的污泥进行有效的截留,与传统技术相比,不仅保证了较高的出水水质,且大幅减少了污泥的流失;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反应室内的污泥进行搅动混合:一、通过进水口与反应室的底部连通,有机废水通过进水口进料时,水流可对反应室底部的污泥进行搅动,二、固液分离室的底部与反应室连通,固液分离室回流污泥时,亦可对反应室内的污泥进行搅动,三、气液分离室的底部通过管与反应室的底部连通,进水口进水及反应室产生的沼气会使第二集气室内的气压增大,沼气或液体通过管从反应室压向气液分离室,同时气液分离室内的气压也增大,将气液分离室底部的液体通过管压向反应室的底部,同时水流可对反应室底部的污泥进行搅动,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对反应室内的污泥搅拌效果更好,进而保证了反应室的污泥浓度和污泥龄,使厌氧分解效果更佳;2.通过设置内循环系统,通过内循环系统对反应室底部的污泥层进行搅拌,进而保证了反应室的污泥浓度和污泥龄,使厌氧分解效果更佳;3.将气液分离室的顶部通过管与ambr膜组件的吹扫端连接,有压沼气对ambr膜组件进行吹扫,代替了传统mbr组件设置吹扫风机吹扫,大大降低了ambr膜组件的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罐体1,隔板11,斜板12,回流缝13,

气液分离室21,固液分离室22,反应室23,第一集气室24,第二集气室25,

ambr膜组件3,

进水口41,出水口42,沼气外排口43,

布水器5,

内循环入口61,内循环出口6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内置ambr厌氧反应器,包括罐体1、气液分离室21、ambr膜组件3、供有机废水进料的进水口41、供净化后的水流出去的出水口42、沼气外排口43、布水器5和内循环系统,ambr膜组件3为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mbr全称为anaerobic membranebioreactor,是厌氧和膜技术的有效结合工艺,ambr膜组件3上一般设有吹扫端和出水端,吹扫端用于各种吹扫装置对其内部液体进行吹扫搅拌,出水端用于供净化后的水进行出水,此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ambr膜组件3的膜材料采用浸没式中空纤维膜,利用浸没式中空纤维膜的耐污染,机械强度高,耐酸性强的优点。

罐体1内固定设置有隔板11,隔板11的上端固定设置在罐体1内的顶部,隔板11将罐体1内部空间分隔成固液分离室22和反应室23,罐体1的中部绕周一圈倾斜固定设置有便于固体废料往下掉落的斜板12,隔板11的下端与斜板12之间形成回流缝13,固液分离室22内的固态污泥可从回流缝13掉落至反应室23;

固液分离室22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集气室24,反应室23的上部设置有第二集气室25,ambr膜组件3固定设置在固液分离室22内,沼气外排口43固定设置在第一集气室24的顶部;

布水器5固定设置在反应室23的底部,进水口41与布水器5相连,有机废水通过进水口41进入布水器5,水流同时对反应室23底层的污泥进行搅拌,保证反应室23内的污泥浓度和污泥龄,提高厌氧效率;

气液分离室21固定设置在罐体1的上端,气液分离室21通过管与第二集气室25连通,气液分离室21的底部通过管与布水器5相连,气液分离室21的顶部通过管与ambr膜组件3的吹扫端连接,出水口42与ambr膜组件3的出水端连接,进水口41进水及反应室23产生的沼气会使第二集气室25内的气压增大,沼气或液体通过管从反应室23压向气液分离室21,同时气液分离室21内的气压也增大,将气液分离室21底部的液体通过管压向反应室23的底部,同时水流可对反应室23底部的污泥进行搅动;同时气液分离室21上部的沼气通过管被压送至ambr膜组件3,有压沼气对ambr膜组件3进行吹扫,代替了传统mbr组件设置吹扫风机吹扫,降低了ambr膜组件3的运行成本;同时第一集气室24内的沼气通过沼气外排口43被排出,供人们使用。

内循环系统包括内循环入口61、内循环出口62和泵,泵通过管分别与内循环入口61和内循环出口62相连并组成水流回路,内循环入口61与布水器5相连,内循环出口62与反应室23的上部连通,通过设置内循环系统,通过内循环系统对反应室23底部的污泥层进行搅拌,进而保证了反应室23的污泥浓度和污泥龄,使厌氧分解效果更佳。

工作原理:有机废水通过进水口41进入布水器5,然后进入反应室23,进水口41进水及反应室23产生的沼气会使第二集气室25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气体压强将沼气或液体通过管从反应室23压向气液分离室21,同时气液分离室21内的气压也增大,在气液分离室21内的气压作用下,气液分离室21底部的液体通过管被压向布水器5,同时气液分离室21顶部的沼气通过管被压送至ambr膜组件3对其进行吹扫,吹扫后的沼气上升至第一集气室24,通过沼气外排口43被排出,供人们使用,同时通过ambr膜组件3净化过得水通过出水口42排出。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如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