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0593发布日期:2020-01-07 08:49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变化,外生物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简介被人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

我国对于土壤污染通常采用化学淋洗和生物将解等方式,采用这两种方式,均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如果使用后的水不能及时排除并净化,就会使得水流二次污染土壤,影响土壤的修复,因此一种能够及时排水并能够将排出的水净化的装置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及时排出修复土壤中的水并将其净化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包括修复土壤、挡土墙、集水槽和污水净化罐,所述挡土墙外壁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挡土墙侧壁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板,所述第一过滤网板远离挡土墙的一端与集水槽内壁相连,所述集水槽侧壁开凿有清理口,所述集水槽外壁连接有抽水电机,所述抽水电机的抽水端通过管道连接在集水槽内,所述抽水电机的出水端通过连接水管与污水净化罐相连,所述污水净化罐内连接有净化机构。

优选的,所述污水净化罐包括上罐体和下罐体,所述上罐体和下罐体之间连接有支撑柱,上罐体和下罐体通过连接管道相连通,所述上罐体顶部连接有进水口,所述上罐体内部连接有倾斜放置的吸附网板。

优选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投药口和步进电机,所述投药口和步进电机均连接在下罐体的外壁,所述步进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下罐体内部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一转轴依次穿过下罐体的顶壁和挡板并向内延伸。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外壁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在挡板与下罐体顶部内壁之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外壁均连接有搅拌叶。

优选的,所述下罐体内部还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板,所述下罐体侧壁连接有第二出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通过采用化学淋洗和生物降解的方法,使水流渗入修复土壤,然后使用后的水流则会经过挡土墙上的排水管进入集水槽内,过滤网则会对其水流进行一定的过滤,清除水流中漂浮的一些杂物和较大的砂石,然后初次过滤后的水流流进集水槽内并在集水槽内沉淀,通过集水槽侧壁开凿的清理口,从而便于将沉淀的土壤和砂石进行清理,且清理口外壁连接有转板,转板与清理口密封,可使集水槽内的水流不会经过清理口流出,再通过抽水电机将沉淀后的水流注入污水净化罐内,然后通过污水净化罐将土壤修复后的排水进行净化,从而避免土壤修复排出的水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净化后的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因此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不仅能够能有效对土壤修复的排水进行净化,而且还节约能源。

2、该用于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通过进水口将沉淀后的污水注入到上罐体内,通过上罐体内的吸附网板,从而有效的对污水内的一些微生物和大分子沉淀物进行吸附,从而增强污水净化的效果。

3、该用于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通过投药口将混凝剂投入到下罐体内部,启动电机,从而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使得混凝剂和污水充分混合,提高混凝效果,从而使得污水处理效果更好。

4、该用于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启动电机从而电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使得第二转轴转动,并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方向相反,再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外壁上连接有搅拌叶,从而使得混凝剂混凝效果更好,从而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5、该用于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通过第二过滤网板,从而将混凝后的絮状物进行过滤,通过第二出水口便于将净化后的水再次循环利用,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的排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修复土壤;101、挡土墙;102、排水管;103、集水槽;104、第一过滤网板;2、上罐体;201、进水口;202、吸附网板;3、下罐体;301、步进电机;302、第一转轴;303、第二转轴;304、第一齿轮;305、第二齿轮;306、搅拌叶;307、第二过滤网板;308、投药口;309、第二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包括修复土壤1、挡土墙101、集水槽103和污水净化罐,挡土墙101外壁连接有排水管102,挡土墙101侧壁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板104,第一过滤网板104远离挡土墙101的一端与集水槽103内壁相连,集水槽103侧壁开凿有清理口,集水槽103外壁连接有抽水电机,抽水电机的抽水端通过管道连接在集水槽103内,抽水电机的出水端通过连接水管与污水净化罐相连,污水净化罐内连接有净化机构;通过采用化学淋洗和生物降解的方法,使水流渗入修复土壤1,然后使用后的水流则会经过挡土墙101上的排水管102进入集水槽103内,第一过滤网板104则会对其水流进行一定的过滤,清除水流中漂浮的一些杂物和较大的砂石,然后初次过滤后的水流流进集水槽103内并在集水槽103内沉淀,通过集水槽103侧壁开凿的清理口,从而便于将沉淀的土壤和砂石进行清理,且清理口外壁连接有转板,转板与清理口密封,可使集水槽内103的水流不会经过清理口流出,再通过抽水电机将沉淀后的水流注入污水净化罐内,然后通过污水净化罐将土壤修复后的排水进行净化,从而避免土壤修复排出的水对修复土壤1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净化后的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因此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不仅能够能有效对土壤修复的排水进行净化,而且还节约能源。

实施例2:

参照图2-3,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污水净化罐包括上罐体2和下罐体3,上罐体2和下罐体3之间连接有支撑柱,上罐体2和下罐体3通过连接管道相连通,上罐体2顶部连接有进水口201,上罐体2内部连接有倾斜放置的吸附网板202;通过进水口201将沉淀后的污水注入到上罐体2内,通过上罐体2内的倾斜放置的吸附网板202,从而有效的对污水内的一些微生物和大分子沉淀物进行吸附,从而增强污水净化的效果。

实施例3:

参照图2-3,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净化机构包括投药口308和步进电机301,投药口308和步进电机301均连接在下罐体3的外壁,步进电机301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302,下罐体3内部连接有挡板,第一转轴302依次穿过下罐体3的顶壁和挡板并向内延伸;通过投药口308将混凝剂投入到下罐体3内部,启动步进电机301,从而带动第一转轴302转动,从而使得混凝剂和污水充分混合,提高混凝效果,从而使得污水净化效果更好。

参照图2-3,第一转轴302外壁连接有第一齿轮304,第一齿轮304啮合有第二齿轮305,第二齿轮305上连接有第二转轴303,第二齿轮305通过第二转轴303连接在挡板与下罐体3顶部内壁之间,第一转轴302和第二转轴303的外壁均连接有搅拌叶306;启动步进电机301从而带动第一转轴30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304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305转动,并且第一转轴302和第二转轴303转动方向相反,再通过第一转轴302和第二转轴303外壁上连接有搅拌叶306,从而使得混凝剂混凝效果更好,从而进一步提高污水净化效果。

实施例4:

参照图2-3,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排水净化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下罐体3内部还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板307,下罐体3侧壁连接有第二出水口309;通过第二过滤网板307,从而将混凝后的絮状物进行过滤,通过第二出水口309便于将净化后的水再次循环利用,节约能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