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净化系统及河道水体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4570发布日期:2020-07-04 01:18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体净化系统及河道水体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体净化系统及河道水体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雨水径流是在城市化过程中造成的雨水的地表径流,这种径流是世界许多城市化地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城市雨水径流的水质很差,尤其是路面雨水径流水质更为复杂,随机性更大,初期径流的cod和ss浓度一般均超过城市污水,因此城市雨水径流直接进入河道后对河道水质影响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体净化系统及河道水体净化系统,以提高河道水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方面提供一种水体净化系统,用于设置在河道边缘,包括净化装置和悬挂装置,所述净化装置设置有搭接部,所述搭接部具有设定形状用于搭接在所述河道的护岸上,所述悬挂装置与所述净化装置连接,所述悬挂装置用于与所述护岸连接,以使所述净化装置与所述护岸相对定位并位于所述护岸和所述河道的水体之间,所述净化装置用于对由所述护岸流向所述水体的径流进行净化。

所述的水体净化系统,优选地,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净化装置连接,所述支撑装置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河道的河床连接,以使所述净化装置与所述河床相对定位。

优选地,所述净化装置包括:容器;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容器的第一端,所述进水口用于与所述护岸相抵接并接收所述护岸上的径流以使所述径流进入所述容器内;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容器的另一端,用于使所述容器内径流流出所述容器以流入所述水体;净化单元,设置在所述容器内并位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用于净化所述径流。

所述的水体净化系统,优选地,所述净化单元为填料,所述填料选自活性炭、陶粒、碎石及火山岩中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水体净化系统,优选地,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开口和水泵,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容器的底部,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容器内,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河道的水体通过所述开口吸入至所述容器内,所述出水口用于使所述容器内的水体流出所述容器,所述净化单元位于所述开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用于对所述容器内的水体进行净化;所述水泵还能够将所述容器内的所述径流和/或水体通过所述开口泵出至所述容器外以调节所述容器中的径流和/或水体量。

所述的水体净化系统,优选地,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曝气装置,埋设于所述净化单元内,所述曝气装置用于向所述净化单元内曝气。

所述的水体净化系统,优选地,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布流挡板,设置于所述容器内,且与所述容器的底部呈设定角度,所述布流挡板与所述容器的底部具有设定距离。

所述的水体净化系统,优选地,所述进水口开设在所述容器的顶部并沿所述容器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进水口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护岸相抵接,以使所述进水口能够接收所述护岸上的径流,所述进水口的第二端形成有溢流堰,所述布流挡板位于所述进水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所述溢流堰和布流挡板均沿所述容器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布流挡板的顶端高于所述溢流堰的顶端。

所述的水体净化系统,优选地,所述填料上种植有植物。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河道水体净化系统,包括河道主体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水体净化系统,所述河道主体包括护岸,所述悬挂装置与所述护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水体净化系统,于使用时,可通过悬挂装置与河道的护岸进行连接,从而使净化装置与护岸相对定位并位于护岸和河道的水体之间,由此,当护岸上的径流流向河道的水体时会经过净化装置,而净化装置会对径流进行净化,经过净化后的径流会流入河道的水体,由此可以有效降低护岸上的径流对河道的水体的污染,提高了河道水质。另外,通过悬挂装置能够方便将净化装置与河道的护岸进行连接,无需使河道的护岸形状与净化装置的形状相匹配,从而无需对河道的护岸进行改造,提高了水体净化系统的通用性。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河道水体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净化装置

102:悬挂装置

103:护岸

104:支撑装置

105:河床

106:容器

107:进水口

108:出水口

109:净化单元

110:开口

111:水泵

112:曝气装置

113:布流挡板

114:溢流堰

115: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体净化系统,用于设置在河道边缘,包括净化装置101和悬挂装置102,所述净化装置101设置有搭接部,所述搭接部具有设定形状用于搭接在所述河道的护岸103上,所述悬挂装置102与所述净化装置101连接,所述悬挂装置102用于与所述护岸103连接,以使所述净化装置101与所述护岸103相对定位并位于所述护岸103和所述河道的水体之间,所述净化装置101用于对由所述护岸103流向所述水体的径流进行净化。

本实施例中的水体净化系统,于使用时,可通过悬挂装置102与河道的护岸103进行连接,从而使净化装置101与护岸103相对定位并位于护岸103和河道的水体之间,由此,当护岸103上的径流流向河道的水体时会经过净化装置101,而净化装置101会对径流进行净化,经过净化后的径流会流入河道的水体,由此可以有效降低护岸上的径流对河道的水体的污染,提高了河道水质。另外,通过悬挂装置102能够方便将净化装置101与河道的护岸103进行连接,无需使河道的护岸形状与净化装置的形状相匹配,从而无需对河道的护岸进行改造,提高了水体净化系统的通用性。其中径流可以为城市雨水径流也可以为其他污水。优选的,所述水体净化系统可沿河道边缘的长度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悬挂装置可为一个或多个。

优选的,净化装置101的主体,采用硬质框架,并设置隔水层,其断面的形状可依据河道护岸103的形式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支撑装置104,所述支撑装置104的第一端与所述净化装置101连接,所述支撑装置104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河道的河床105连接,以使所述净化装置101与所述河床105相对定位。

由此,通过同时设置支撑装置104和悬挂装置102,可更进一步地对所述净化装置101进行固定和支撑,以保证结构的稳固性。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可为一个或多个。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净化装置101包括:容器106,包括外壳,所述搭接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上;进水口107,设置在所述容器106的第一端,所述进水口107用于与所述护岸103相抵接并接收所述护岸103上的径流以使所述径流进入所述容器106内;出水口108,设置在所述容器106的另一端,用于使所述容器106内径流流出所述容器106以流入所述水体;净化单元109,设置在所述容器106内并位于所述进水口107和出水口108之间,用于净化所述径流。

在本实施例中的水体净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护岸103上的径流可由进水口107进入内,容器106收集得到的径流流经净化单元109,被净化单元109所净化后,再由出水口108流出并进入河道水体,从而完成由护岸103流向河道水体的径流的净化。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净化单元109为填料,所述填料选自活性炭、陶粒、碎石及火山岩中一种或几种。采用上述填料,可有效对由护岸103流向河道水体的径流进行净化,当径流为城市雨水径流时,净化效果更为显著。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净化装置101还包括开口110和水泵111,所述开口110设置在所述容器106的底部,所述水泵111设置于所述容器106内,所述水泵111用于将所述河道的水体通过所述开口110吸入至所述容器106内,所述出水口108用于使所述容器106内的水体流出所述容器106,所述净化单元109位于所述开口110和所述出水口108之间,用于对所述容器106内的水体进行净化;所述水泵111还能够将所述容器106内的所述径流和/或水体通过所述开口110泵出至所述容器106外以调节所述容器106中的径流和/或水体量。

在本实施例中,在运行时,所述水泵111可通过所述开口110进行吸水,将河道中的水体吸入至所述净化装置101内,并将该水体由净化单元109净化后,再由出水口108排出,从而形成循环,在非降雨天气中,通过水泵111可将河道内的水体泵入容器106中,实现河道水体循环净化;另外,所述水泵111还可作为放空泵,将淤积在所述净化装置101内的多余的径流和/或水体由开口110排出,以防止所述净化装置101过载而降低净化功能。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净化装置101还包括:曝气装置112,埋设于所述净化单元109内,所述曝气装置112用于向所述净化单元109内曝气。通过曝气,可提升所述净化单元109的净化效率和功能。所述曝气系统优选埋设在填料的底层可向系统曝气提升系统的水质净化功能。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净化装置101还包括:布流挡板113,设置于所述容器106内,且与所述容器106的底部呈设定角度,所述布流挡板113与所述容器106的底部具有设定距离。所述布流挡板113采用隔水材料制成,并实现导流和防止短流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进水口107开设在所述容器106的顶部,所述搭接部为所述外壳的第一侧面,所述外壳的第一侧面用于与所述护岸103相贴合以使所述进水口107的第一端与所述护岸103相抵接,所述进水口107的第二端形成有溢流堰114,所述布流挡板113位于所述进水口10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所述溢流堰114和布流挡板113均沿所述容器106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布流挡板113的顶端高于所述溢流堰114的顶端。由此,当径流为城市雨水径流时,可以实现所述进水口107充分接收护岸103上汇集的雨水径流,设置溢流堰114可有效减少雨水量较大时,所述净化装置101未充分将雨水净化时,有部分未经处理的雨水溢出所述净化装置101造成河流的污染。当出现暴雨天气后,雨水径流量大于所述净化装置101的雨水处理量,雨水在容器106中越过溢流堰114溢流进入河道,保证水体净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净化单元109上种植有植物115。通过种植植物115能够提高净化效果,并能够改善生态环境。

结合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河道水体净化系统,包括河道主体和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水体净化系统,所述河道主体包括护岸103,所述悬挂装置102与所述护岸103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河道水体净化系统,由于净化装置101位于护岸103和河道的水体之间,由此,当护岸103上的径流流向河道的水体时会经过净化装置101,而净化装置101会对径流进行净化,经过净化后的径流会流入河道的水体,由此可以有效降低护岸103上的径流对河道的水体的污染,提高了河道水质。另外,通过悬挂装置102能够方便将净化装置101与河道的护岸103进行连接,无需使河道的护岸103形状与净化装置101的形状相匹配,从而无需对河道的护岸103进行改造,提高了河道水体净化系统的通用性。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