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饮一体机的原水箱废水量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4144发布日期:2020-07-04 01:17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饮一体机的原水箱废水量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饮一体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饮一体机的原水箱废水量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净饮一体机是整合ro反渗透系统和速热模块的纯净水制取设备,用于对水进行净化过滤和加热,提供冷热饮用水,可满足人们日常所需。在净饮一体机的原水箱中,原水中的tds值可作为判断水质的一项标准,tds值越高,表示水质中含有的溶解物越多,则水质越差。

在净饮一体机中,原水从原水箱中流出后经ro反渗透系统过滤,过滤后产生的浓水则回流到原水箱中,此过程中原水箱中的tds值逐渐增高。现有的技术采用tds水质检测探针检测原水箱的tds值,当原水箱中的tds值过高时,则原水箱中剩余的水量为所需排放的废水量。在tds水质检测探针工作时需要通过ic电子控制系统的运算实现控制,因不同地区的水质不同,此时可根据tds水质检测探针和ic电子控制系统的运输实现根据不同的水质控制不同的废水排放量。同时在tds水质检测探针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因表面结水垢而影响其检测的准确性,从而在使用中容易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净饮一体机的原水箱废水量调节装置,通过机械调节的方式实现根据不同的水质控制废水排放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净饮一体机的原水箱废水量调节装置,包括原水箱,所述原水箱底部设置有原水出口、浓水回流口,所述原水出口、浓水回流口均安装有逆止阀,所述原水箱内设置有与浓水回流口相通且顶部呈开口状的导流套,所述导流套沿着高度方向上设置有溢流口,所述导流套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封闭或打开溢流口的密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导流套,使得循环过程中tds值逐渐增高的浓水均先通过回流聚集到导流套内再通过溢流混合在原水箱的原水中,且随着原水箱内的原水水位高度导流套并持续变低的过程中,循环过程中tds值逐渐增高的浓水在导流套内一直保持满溢状态,流入到原水箱中的浓水量较少,从而实现控制原水箱中的原水的tds值;同时因不同的水质的原始tds值不同,在水质偏硬时需要在导流套中聚集更多的浓水来控制原水箱的原水的tds值,在水质偏软时导流套中仅需聚集较少的浓水便可控制原水箱内的原水的tds值,此时因导流套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溢流口可通过密封组件封闭或打开,从而当浓水从溢流口溢流或从导流套顶部溢流的情况下,导流套中聚集的浓水量不同,此时可根据不同的水质调节导流套中浓水的聚集量,最终根据不同的水质控制废水排放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套的底面和侧面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凹陷部,所述溢流口开设在凹陷部的顶部,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抵紧在凹陷部内的硅胶密封塞、一体设置在硅胶密封塞上端且弹性嵌入在溢流口内的硅胶堵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使得硅胶密封塞抵紧在凹陷部内,且使得硅胶密封塞上的硅胶堵头弹性嵌入在溢流口中,从而可以实现对溢流口进行封闭;从而在水质偏硬时,可通过密封组件密封溢流口实现在导流套内聚集较多的浓水;在水质偏软时,可通过取下密封组件,实现在导流套内聚集较少的原水,最终根据不同的水质控制废水排放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陷部的两侧设置有沿着原水箱高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条,所述硅胶密封塞的两侧开设有供限位条嵌入后相抵紧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使得凹陷部上的限位条嵌入在硅胶密封塞的限位槽内,能够增加硅胶密封塞在凹陷部处的安装稳固性,从而使得硅胶密封塞在安装后不易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硅胶堵头上形成有直径从中部往上下两端逐渐缩小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的最大直径大于溢流口的内径,所述卡扣部通过弹性形成后穿过溢流口,且所述卡扣部的下端与溢流口的内壁相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硅胶堵头上的卡扣部通过弹性形变后穿过溢流口且在弹性恢复的作用下与溢流口的内壁相抵紧,此时可提高硅胶堵头在溢流口处的安装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原水箱内的底部设置有围绕浓水回流口的安装管,所述导流套下表面设置有嵌入在安装管内的插接管,所述插接管上形有供插接管内的浓水流到导流套内的回水口;所述原水箱内的底部设置有围绕原水出口的限位管,所述导流套下表面设置有套设在限位管周侧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上形成有供原水箱内的原水流到第二安装管内的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使得导流套上的插接管插接到原水箱的插接管内,使得导流套上的限位部套设在原水箱的限位管上,从而实现对导流套进行安装,且导流套通过安装管、限位管的限定后不易松动,能提高安装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管的周侧形成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置有用于抵紧在安装管内壁上的橡胶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插接管上的橡胶密封圈抵紧在安装管内壁上,从而可提高插接管和安装管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回流的浓水通过插接管和安装管之间的间隙渗透到原水箱中,且通过橡胶密封圈的弹性抵紧使得插接管不易从安装管内脱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管内设置有用于过滤原水的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限位管内的滤网可实现从原水出口排出的原水进行初步过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导流套和密封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5是图4中位于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原水箱;11、原水出口;12、浓水回流口;13、逆止阀;14、安装管;15、限位管;16、滤网;2、导流套;21、凹陷部;211、限位条;22、溢流口;23、插接管;231、回水口;232、环槽;24、橡胶密封圈;25、限位部;251、缺口;3、密封组件;31、硅胶密封塞;311、限位槽;32、硅胶堵头;321、缓冲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净饮一体机的原水箱废水量调节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原水箱1,原水箱1底部具有原水出口11、浓水回流口12,原水出口11、浓水回流口12均安装有逆止阀13。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原水箱1内可拆卸连接有与浓水回流口12相通且顶部呈开口状的导流套2。在原水箱1内的底部一体设置有围绕浓水回流口12的安装管14,在导流套2下表面一体设置有嵌入在安装管14内的插接管23,插接管23顶部形有多个供插接管23内的浓水流到导流套2内的回水口231,且在插接管23周侧开设有环槽232,在环槽232内放置有抵紧在安装管14内壁上的橡胶密封圈24。在原水箱1内的底部一体设置有围绕原水出口11的限位管15,在限位管15内安装有用于过滤原水的滤网16,导流套2下表面一体设置有套设在限位管15周侧的限位部25,且限位部25不完全覆盖限位管15的开口,在限位部25上形成有供原水箱1内的原水流到第二安装管14内的缺口251。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导流套2的底面和侧面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凹陷部21,在凹陷部21的顶部开设有溢流口22,在导流套2的凹陷部21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密封或打开溢流口22的密封组件3。密封组件3包括抵紧在凹陷部21内的硅胶密封塞31、一体设置在硅胶密封塞31上端且弹性嵌入在溢流口22内的硅胶堵头32。且在凹陷部21的两侧设置有沿着原水箱1高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条211,硅胶密封塞31的两侧开设有供限位条211嵌入后相抵紧的限位槽311;同时在硅胶堵头32上形成有直径从中部往上下两端逐渐缩小的卡扣部321,卡扣部321的最大直径大于溢流口22的内径,卡扣部321通过弹性形成后穿过溢流口22且其下端通过弹性与溢流口22的内壁相抵紧。

实施原理:通过设置导流套2,使得循环过程中tds值逐渐增高的浓水均先通过回流聚集到导流套2内再通过溢流混合在原水箱1的原水中,且随着原水箱1内的原水水位高度导流套2并持续变低的过程中,循环过程中tds值逐渐增高的浓水在导流套2内一直保持满溢状态,流入到原水箱1中的浓水量较少,从而实现控制原水箱1中的原水的tds值;同时因不同的水质的原始tds值不同,在水质偏硬时需要在导流套2中聚集更多的浓水来控制原水箱1的原水的tds值,在水质偏软时导流套2中仅需聚集较少的浓水便可控制原水箱1内的原水的tds值,此时因导流套2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溢流口22可通过密封组件3封闭或打开,从而当浓水从溢流口22溢流或从导流套2顶部溢流的情况下,导流套2中聚集的浓水量不同,此时可根据不同的水质调节导流套2中浓水的聚集量,最终聚集在导流套2内的浓水为所需排放的废水量,所以最终可根据不同的水质控制废水排放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