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滤滤芯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6183发布日期:2020-05-20 02:32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滤滤芯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滤滤芯组件。



背景技术:

pp过滤器是净水机过滤系统中的第一个过滤装置,其主要的作用是吸附泥沙。现有的pp过滤器存在着密封效果不好,容易漏水。如果在pp过滤器进行初步消毒的话,能够减少后续杀毒的难度,其杀毒得到的杂质也能够在pp过滤器及后续的活性炭过滤器中去除一部分,但是在该步骤中也不宜进行过于严格的消毒,因为后续的步骤还会有消毒的过程,如前文所述,此处的消毒只是作为一个初步的消毒,而现有技术中一般都这样的消毒设置。

申请号为cn201320386225.6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净水机,包括具备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的柜体,依次连通地设置在柜体内的预处理机构、反渗透机构和后处理机构,在所述的柜体前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各机构可控连接的控制板,其中,所述的预处理机构包括依次与进水口连通的pp过滤器、cto过滤器和第二pp过滤器,所述的后处理机构为串接在反渗透机构出水管路上的活性炭过滤器,所述的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连接至出水口。该实用新型采用预处理机构去除水中泥沙、铁锈等颗粒物,吸附水中异色、异味、氯及氯的副产物等有机物,从而满足反渗透膜系统对进水的要求。

上述对比文件中公开的净水机的pp过滤器对于上述技术问题没有任何技术启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滤滤芯组件,密封效果好,不会漏水,能够进行初步的消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微滤滤芯组件,包括两端均为开口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底座;

所述底座包括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一端内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盖板上还设有与第二筒体均同轴的第三筒体,所述第三筒体靠近第一筒体端部设置,所述第三筒体的高度小于第二筒体,所述第三筒体套设在螺纹孔外,所述第二筒体套设在第一筒体的端部,所述第一筒体内设有筒状pp滤芯,所述筒状pp滤芯的两端别套设在对应的第三筒体上,所述筒状pp滤芯和第三筒体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第二筒体与第一筒体之间通过防水胶密封,所述第一筒体进水端的螺纹孔连有进水管和臭氧源。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筒体的筒壁为透明筒壁。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臭氧源为臭氧机。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臭氧机和螺纹孔之间还设有臭氧增压泵。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筒体外部还连有挂板,所述挂板和第一筒体之间形成条形挂孔。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筒体出水端端的螺纹孔连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上设有阀门装置。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阀门装置包括第二管体和连接在第一管体端部的球形阀芯,所述球形阀芯上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一管体连通,所述球形阀芯插设在第二管体的中部,所述第二管体中部设有容纳球形阀芯的球形容纳腔,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为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为排污口。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球形阀芯周面沿其旋转方向设有环状凸条,所述球形容纳腔内设有与环状凸条配合的环状凹槽。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管体上设有手柄,所述手柄包括圆环杆,所述圆环杆套设在第一管体外部,所述第一管体和圆环杆之间通过多条连接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筒体内放置了筒状pp滤芯,两端通过底座封闭,两底座上的螺纹孔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连有进水管和臭氧源,臭氧源在通入水中时能够对谁进行初步消毒,其消毒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筒体与筒状pp滤芯形成过盈配合,其防水效果较好,不易漏出,其次,第二筒体与第一筒体之间通过防水胶密封,而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的是螺纹连接,相比现有技术中的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基本不会发生漏水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示意图;

图2为第二管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球形阀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微滤滤芯组件,包括两端均为开口的第一筒体5,第一筒体5的两端分别设有底座6;

底座6包括第二筒体61,第二筒体61一端内设有盖板62,盖板62上设有螺纹孔63,盖板62上还设有与第二筒体61均同轴的第三筒体64,第三筒体64靠近第一筒体5端部设置,第三筒体64的高度小于第二筒体61,第三筒体64套设在螺纹孔63外,第二筒体61套设在第一筒体5的端部,第一筒体5内设有筒状pp滤芯51,筒状pp滤芯51的两端别套设在对应的第三筒体64上,筒状pp滤芯51和第三筒体64之间为过盈配合,第二筒体61与第一筒体5之间通过防水胶密封,第一筒体5进水端的螺纹孔63连有进水管65和臭氧源。

本实施例中,进水管65上设有流量调节阀66,流量调节阀66能够调节进水管65的进水流量,从而可以调节臭氧与进水的配比。

本实施例中,第一筒体5的筒壁为透明筒壁,由于微滤滤芯组件使净水机的第一道过滤系统,因此很有必要在第一道过滤系统随时观看水质情况,根据肉眼判断对水质进行初步判断。

本实施例中,臭氧源为臭氧机67。

本实施例中,臭氧机67和螺纹孔63之间还设有臭氧增压泵68,臭氧增加泵68能够对臭氧机67的臭氧增压,因为臭氧是难溶于水的气体,通过臭氧增压泵68能够增加臭氧在水中的溶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筒体5外部还连有挂板52,挂板52和第一筒体5之间形成条形挂孔53。通过挂孔53可直接挂在净水机上,不要打螺丝安装,拆装方便。

本实施例中,第一筒体5出水端端的螺纹孔63连有第一管体7,第一管体7上设有阀门装置,具体的,阀门装置包括第二管体71和连接在第一管体7端部的球形阀芯72,球形阀芯72上设有第一出水口721,第一出水口721和第一管体7连通,球形阀芯72插设在第二管体71的中部,第二管体71中部设有容纳球形阀芯72的球形容纳腔711,第二管体71的一端为第二出水口712,第二管体71的另一端为排污口713。球形阀芯72可通过将第一出水口721选择与第二出水口712对接或与排污口713对接形成出水通道或排污水通道。球形阀芯72的第一出水口721与第二出水口712连通时,第二出水口712与第一管体7形成出水通道,球形阀芯72的第一出水口721与排污口713连通时,排污口713与第一管体7形成排污水通道,控制方便。

本实施例中,球形阀芯72周面沿其旋转方向设有环状凸条722,球形容纳腔711内设有与环状凸条722配合的环状凹槽714。

通过环状凸条722与第二环状凹槽714的配合,使球形阀芯72在球形容纳腔711内能够沿固定轨迹转动,使第一出水口721与第二出水口712或排污口713能够更好的对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7上设有手柄,手柄包括圆环杆73,圆环杆73套设在第一管体7外部,第一管体7和圆环杆73之间通过多条连接杆74连接。

通过圆环杆73可将第一管体7旋转一定角度,使球形阀芯72在球形容纳腔711内转动,优选的,连接杆74的数量为三根,三根连接杆74均匀的分布在圆环杆73的周面。第一管体7与球形阀芯72连接的部分采用刚性管,其余部分采用柔性管,这样第一管体7能够旋转一定角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