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渗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8359发布日期:2020-04-10 16:24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河岸渗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流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岸渗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染水体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活性污泥法,第二种是污水生物膜法,第三种是生态处理法。活性污泥法是我国现有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工艺类型,相当于水体自净能力的人工强化,具有处理能力高,出水水质好的优点,但该类处理方法工程投资与维护费用相对最高。具体的处理工艺包括ab法、sbr法、氧化沟法、a/o法、a/a/o法等。污水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群体附着在固体填料表面而形成生物膜来处理废水的一种方法,是土壤自净能力的人工强化,具有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性能好、产泥量低,便于运行管理的优点,但微生物量较难控制,建设费用相对较高。具体的处理工艺包括好氧生物滤池、好氧处理生物流化床、生物转盘、厌氧生物池、厌氧生物流化床等。生态处理法是近10多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分为水体净化法和土壤净化法两种。水体净化法主要采用稳定塘、生态系统塘等方法,其机理与活性污泥法相近,但净化效率相对较低。土壤净化法主要采用土壤渗滤、人工湿地等方法,其净化原理与污水生物膜法相似,但具有建设费用低廉,管理简单的特点,对于难以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氮磷营养物和菌类的去除率,都高于常规的污水二级处理,达到部分三级处理的效果。与二级处理厂相比,其建设费用约为前者1/5~1/3,运行费用约为前者的1/20~1/10。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兴起,土壤净化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中国专利号为cn207525045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水体修复功能的河岸式渗滤装置,包括:带有前池的引水设施,引水设施下游设置多条沿河岸两侧阶梯排列的渗滤槽,该专利成本低,适宜于净化污染严重的城市河流、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脱氮除磷,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但是该专利中的渗滤槽为固定设置,不便移动和拆卸,不便与对渗滤槽中的填料进行快速的更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渗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河岸渗滤修复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河岸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装置,所述第一转动装置卡接在u形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转动装置的顶端与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固定设置在河岸上,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装置,且两个支撑装置的底端均滑动连接在u形板上表面开设的环形滑槽内,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右侧面与第二转动装置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装置卡接在固定板的右侧面,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与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装置的右端固定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液压缸,且两个液压缸的顶端均与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壁与渗滤箱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渗滤箱包括过滤网状盖板,所述过滤网状盖板的背面通过合页与过滤网状壳体的背面铰接,所述过滤网状盖板的正面通过锁扣结构与过滤网状壳体的正面连接,所述过滤网状壳体的外壁与连接杆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端与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的底端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底端滑动连接在环形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装置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板的下表面和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u形板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左侧面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右侧面与第二转动装置的左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装置包括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齿轮的右侧面和l形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固定板的右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第一电机、第一轴承、第一转轴、活动板、支撑腿、滑轮、环形滑槽、液压缸、顶板和连接杆的共同作用,两个液压缸工作,两个液压缸伸长,使得顶板带着连接杆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渗滤箱向上运动并位于河道上方,第一电机工作,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着第一转轴转动,从而使得活动板带着固定板转动,两个滑轮在滑槽内滑动,从而使得渗滤箱转动至河岸上方,从而实现了渗滤箱的移动,方便了对于渗滤箱内壁填料的快速更换,避免了在河道中操作更换填料的过程,给河岸的渗滤治理带来极大的方便。

二、通过第二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转轴、第二轴承和l形板的共同作用,第二电机工作,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着第一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齿轮带着第二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轴带着l形板转动,从而使得渗滤箱倾斜,从而方便了渗滤箱的倾倒填料和装卸填料,提高了填料的装卸效率,给工人带来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渗滤箱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1河岸、2第一电机、3第一转动装置、31第一转轴、32第一轴承、4u形板、5活动板、6支撑装置、61支撑腿、62滑轮、7环形滑槽、8第二电机、9传动装置、91第一齿轮、92第二齿轮、10第二转动装置、101第二转轴、102第二轴承、11固定板、12l形板、13液压缸、14顶板、15连接杆、16渗滤箱、161过滤网状盖板、162锁扣结构、163过滤网状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岸渗滤修复装置,包括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设置在河岸1上,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装置3,第一转动装置3卡接在u形板4的上表面,第一转动装置3的顶端与活动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u形板4固定设置在河岸1上,活动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装置6,且两个支撑装置6的底端均滑动连接在u形板4上表面开设的环形滑槽7内,活动板5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9,传动装置9的右侧面与第二转动装置10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转动装置10装置卡接在固定板11的右侧面,固定板11的下表面与活动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转动装置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l形板12,l形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液压缸13,且两个液压缸13的顶端均与顶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顶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内壁与渗滤箱16的外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2、第一轴承32、第一转轴31、活动板5、支撑腿61、滑轮62、环形滑槽7、液压缸13、顶板14和连接杆15的共同作用,两个液压缸13工作,两个液压缸13伸长,使得顶板14带着连接杆15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渗滤箱16向上运动并位于河道上方,第一电机2工作,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带着第一转轴31转动,从而使得活动板5带着固定板11转动,两个滑轮62在滑槽内滑动,从而使得渗滤箱16转动至河岸1上方,从而实现了渗滤箱16的移动,方便了对于渗滤箱16内壁填料的快速更换,避免了在河道中操作更换填料的过程,给河岸1的渗滤治理带来极大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8、第一齿轮91、第二齿轮92、第二转轴101、第二轴承102和l形板12的共同作用,第二电机8工作,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带着第一齿轮91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齿轮91带着第二齿轮92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轴101带着l形板12转动,从而使得渗滤箱16倾斜,从而方便了渗滤箱16的倾倒填料和装卸填料,提高了填料的装卸效率,给工人带来极大的方便。

另外,渗滤箱16包括过滤网状盖板161,过滤网状盖板161的背面通过合页与过滤网状壳体163的背面铰接,过滤网状盖板161的正面通过锁扣结构162与过滤网状壳体163的正面连接,过滤网状壳体163的外壁与连接杆15的内壁固定连接;因此,过滤网状壳体163的设置在承载填料的同时也可使得水流通过过滤网状壳体163,从而保障了对于河水的渗透过滤净化,且锁扣结构162的设置,保障了过滤网状壳体163与过滤网状盖板16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了在河水的冲击下填料流失的情况。

另外,支撑装置6包括支撑腿61,支撑腿61的顶端与活动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腿61的底端设置有滑轮62,滑轮62的底端滑动连接在环形滑槽7内;因此,支撑腿61和滑轮62的设置,一方面加大了对于活动板5的支撑力度,另一方面使得活动板5的转动更加平稳,使得渗滤箱16的转动更加平稳。

第一转动装置3包括第一转轴31,第一转轴31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板5的下表面和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1的外壁套接有第一轴承32,第一轴承32卡接在u形板4的上表面;因此,第一转轴31和第一轴承32的设置,使得活动板5的转动更加平稳,从而使得渗滤箱16的转动更加平稳。

传动装置9包括第一齿轮91,第一齿轮91的左侧面与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91和第二齿轮92啮合,第二齿轮92的右侧面与第二转动装置10的左端固定连接;因此,第一齿轮91和第二齿轮92的设置,实现了第二电机8和第二轴承102之间的传动,同时也降低了第二电机8输出轴的转动速率,避免了连接杆15带着渗滤箱16转动过快的情况。

第二转动装置10包括第二转轴101,第二转轴10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齿轮92的右侧面和l形板1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01的外壁套接有第二轴承102,第二轴承102卡接在固定板11的右侧面;因此,第二转轴101和第二轴承102的设置,使得第二齿轮92和l形板12的转动更加平稳,保障了第二齿轮92和第一齿轮91啮合的精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使用时,两个液压缸13工作,两个液压缸13伸长,使得顶板14带着连接杆15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渗滤箱16向上运动并位于河道上方,第一电机2工作,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带着第一转轴31转动,从而使得活动板5带着固定板11转动,两个滑轮62在滑槽内滑动,从而使得渗滤箱16转动至河岸1上方,打开渗滤箱16,使得过滤网状盖板161和过滤网状壳体163分离,第二电机8工作,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带着第一齿轮91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齿轮91带着第二齿轮92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轴101带着l形板12转动,从而使得渗滤箱16倾斜,使得渗滤箱16中的填料倒出,然后添加新料,然后使得过滤网状盖板161和过滤网状壳体163通过锁扣结构162固定,第二电机8工作,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带着第一齿轮91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齿轮91带着第二齿轮92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转轴101带着l形板12转动,从而使得渗滤箱16位于水平位置,第一电机2工作,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带着第一转轴31转动,从而使得活动板5带着固定板11转动,两个滑轮62在滑槽内滑动,从而使得渗滤箱16转动至河道上方,两个液压缸13缩短,使得顶板14带着连接杆15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渗滤箱16向下运动并位于河道下方合适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