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电厂水循环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6743发布日期:2020-05-01 18:01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电厂水循环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力发电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热电厂水循环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水系统是维持电厂正常运行的重要冷却系统,且循环水冷却系统常使用冷却塔来实现循环水的降温作业,循环水在冷却塔中与外气产生显热(温度下降)以及潜热(水气蒸发)的热交换作用,从而达到排除废热的目的。但是,在循环水蒸发的过程中,水中溶解的大量可溶性离子析出并聚集产生水垢,且水垢长时间留存于冷却塔中,会聚积吸附于热交换器的表面,导致冷却塔的热交换效率降低,进而导致能源损耗、产能降低以及设备维护成本增加,甚至可能造成机组停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热电厂的通常做法是,将长时间使用后杂质较多的循环水排出循环水系统,再依次经由过滤、蒸馏处理后重新利用,以减少水资源浪费。然而,上述热电厂的通用处理方式比较繁琐,需要将杂质较多的循环水先排出处理,再重新流入循环水系统中,延缓了正常的冷却工作进度,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电厂水循环再利用装置,在原有的循环水管道上连入蒸馏装置和冷凝器,以达到在原有循环水冷却系统中过滤、蒸馏除去杂质,同时保持原有系统正常工作的目的。

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热电厂水循环再利用装置,包括循环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管道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可拆卸连接有阀门,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循环水管道一端连通有蒸馏装置,所述蒸馏装置连通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循环水管道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打开进水管的阀门,让循环水通过进水管流入蒸馏装置内进行蒸馏作业,蒸馏后的水蒸气通过冷凝器冷凝还原为循环水,且冷凝后的循环水重新流入循环水管道内。在原有循环水管道上连入蒸馏装置和冷凝器,从而达到在原有循环水冷却系统中过滤、蒸馏除去杂质,同时保持原有系统正常工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蒸馏装置包括有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内设置有蒸汽塔和过滤箱,所述进水管插设于所述保温箱内并绕蒸汽塔缠绕多圈,再经过过滤箱过滤之后插设于蒸汽塔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蒸馏过程中需要加热,保温箱可以减少热量的消耗,热电厂中的循环水本身热量较高,在过滤之前就将热量传递一部分给蒸馏塔,充分利用循环水的余热,经过滤箱将一部分杂质过滤掉再进入蒸汽塔中进行蒸发获得水蒸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箱包括外护套和保温层,所述外护套套设于保温层外,且所述外护套与保温层之间夹设形成有真空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护套比较坚硬,一方面可以减少温度扩散,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保温箱受到损坏,保温层可以减少保温箱内的温度扩散,真空层可以进一步减少保温箱内外发生热量交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保温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所述蒸汽塔的支撑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可以避免蒸汽塔直接与保温箱接触,减少蒸汽塔的温度扩散到保温箱外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箱包括卡设在所述过滤箱上的栅格层,所述栅格层下方设置有过滤布包裹套,所述过滤布包裹套中填充有细沙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栅格层可以将循环水中较大的杂质过滤掉,同时方便拆卸可以定期倾倒栅格层中的杂质,细沙层可以进一步过滤掉循环水中的杂质,过滤布包裹套一方面可以将细沙层包裹住减少细沙的流失,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循环水进行过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蒸汽塔呈圆台型结构设置,且所述蒸汽塔由下至上的横截面积递减,所述蒸汽塔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丝。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入蒸汽塔内的循环水通过加热丝加热形成水蒸气,水蒸气沿着圆台形蒸汽塔的侧壁一直向上运动进入冷凝器,减少出现水蒸气遇到蒸汽塔顶端凝结回流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凝器包括有冷凝罩和冷凝管,所述冷凝罩设置于循环水管道的上方,且所述冷凝罩远离所述循环水管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风扇;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与所述蒸汽塔的顶端连通,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插设进入所述冷凝罩并向下螺旋盘绕多圈与所述循环水管道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凝管进入冷凝器循环向下盘绕,一方面螺旋形冷凝管与水蒸气接触面积较大,有利于水蒸气凝结,另一方面,在重力作用下,凝结后的水向下运动进入循环水管道中,风扇可以及时将冷凝罩中的热气吹走,加快冷凝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凝罩远离所述循环水管道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散热罩,且所述风扇设置于散热罩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罩一方面可以将风扇降温,减少风扇温度过高二烧坏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杂物掉落到风扇上或者人触碰到风扇的扇叶,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循环水管道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上可拆卸连接有阀门,进水管远离循环水管道一端连通有蒸馏装置,蒸馏装置连通有冷凝器,冷凝器与循环水管道连通,打开进水管的阀门,让循环水通过进水管流入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蒸馏后的水蒸气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冷凝水重新流入循环水管道,不需要将循环水排出之后再进行处理,处理过程高效,而且不影响循环水的正常使用;

(2)通过蒸馏装置包括保温箱,保温箱内固定连接有蒸汽塔和过滤箱,进水管插设进入保温箱绕冷却塔缠绕多圈后经过过滤箱过滤之后再插设进入蒸汽塔中,蒸馏过程中需要加热,保温箱可以减少热量的消耗,热电厂中的循环水本身热量较高,在过滤之前就将热量传递一部分给蒸馏塔,充分利用循环水的余热,经过滤箱将一部分杂质过滤掉再进入蒸汽塔中进行蒸发获得水蒸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循环水管道;2、蒸馏装置;3、冷凝器;4、进水管;41、阀门;21、保温箱;22、过滤箱;23、蒸汽塔;24、支撑柱;211、外护套;212、真空层;213、保温层;221、栅格层;222、过滤布包裹套;223、细沙层;231、加热丝;31、冷凝罩;32、冷凝管;33、风扇;34、散热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热电厂水循环再利用装置,包括循环水管道1,循环水管道1连通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上可拆卸连接有带把手的阀门41,进水管4远离循环水管道1一端连通有蒸馏装置2,蒸馏装置2连通有冷凝器3,冷凝器3与循环水管道1连通。打开进水管4的阀门41,让循环水通过进水管4流入蒸馏装置2进行蒸馏,蒸馏后的水蒸气通过冷凝器3进行冷凝,冷凝后的冷凝水重新流入循环水管道1,不需要将循环水排出之后再进行处理,处理过程高效,而且不影响循环水的正常使用。

蒸馏装置2包括保温箱21,保温箱21内固定连接有蒸汽塔23和过滤箱22,进水管4插设进入保温箱21绕冷却塔缠绕多圈后经过过滤箱22过滤之后再插设进入蒸汽塔23中。蒸馏过程中需要加热,保温箱21可以减少热量的消耗,热电厂中的循环水本身热量较高,在过滤之前就将热量传递一部分给蒸馏塔,充分利用循环水的余热,经过滤箱22将一部分杂质过滤掉再进入蒸汽塔23中进行蒸发获得水蒸气。

保温箱21包括外护套211、紧贴外护套211内侧的真空层212和紧贴真空层212内侧的保温层213。外护套211比较坚硬,可以由皮质品制成,一方面可以减少温度扩散,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保温箱21受到损坏,保温层213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可以减少保温箱21内的温度扩散,真空层212可以进一步减少保温箱21内外发生热量交换。保温箱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蒸汽塔23的支撑柱24,支撑柱24可以避免蒸汽塔23直接与保温箱21接触,减少蒸汽塔23的温度扩散到保温箱21外部。

过滤箱22包括卡设在过滤箱22上的栅格层221,栅格层221下方设置有过滤布包裹套222,过滤布包裹套222中填充有细沙层223。栅格层221一般由木制品制成,可以将循环水中较大的杂质过滤掉,同时方便拆卸可以定期倾倒栅格层221中的杂质,细沙层223可以进一步过滤掉循环水中的杂质,过滤布包裹套222一方面可以将细沙层223包裹住减少细沙的流失,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循环水进行过滤。

蒸汽塔23呈圆台形,圆台形蒸汽塔23由下至上横截面积递减,蒸汽塔23底端固定连接有加热丝231。进入蒸汽塔23内的循环水通过加热丝231加热形成水蒸气,水蒸气沿着圆台形蒸汽塔23的侧壁一直向上运动进入冷凝器3,减少出现水蒸气遇到蒸汽塔23顶端凝结回流的情况。冷凝器3在循环水管道1上方,冷凝器3包括冷凝罩31和冷凝管32,冷凝罩31远离循环水管道1一端可拆卸连接有风扇33,冷凝管32与蒸汽塔23的顶端连通,插设进入冷凝罩31侧壁的上端向下螺旋盘绕多圈与循环水管道1连通。结合图1和图2所示,冷凝管32进入冷凝器3循环向下盘绕,一方面螺旋形冷凝管32与水蒸气接触面积较大,有利于水蒸气凝结,另一方面,在重力作用下,凝结后的水向下运动进入循环水管道1中,风扇33可以及时将冷凝罩31中的热气吹走,加快冷凝速度。

如图2所示,冷凝箱远离循环水管道1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散热罩34,风扇33卡设在散热罩34上。散热罩34一方面可以将风扇33降温,减少风扇33温度过高二烧坏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杂物掉落到风扇33上或者人触碰到风扇33的扇叶,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转动阀门41将进水管4打开,循环水管道1中的水会流入保温箱21,在蒸汽塔23上盘绕多圈后进入过滤箱22过滤再流入蒸汽塔23内,启动加热丝231进行加热将蒸汽塔23内的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从蒸汽塔23的上端进入冷凝管32流入冷凝器3中冷凝,再重新流入循环水管道1中。当循环水管道1内的水流压力较小时,经过冷凝器3冷凝后的冷凝水可在重力作用下直接流入循环水管道1内;当循环水管道1内的水流压力较大时(但仍可向其中压入水流),可在管路中连入加压泵,通过加压泵(图中未展示)将冷凝水重新打入循环水管道1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