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婴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6860发布日期:2020-05-20 02:36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母婴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净水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母婴净水机。



背景技术:

婴幼儿是人体内水分含量最高的阶段,按需水量与体重之比,婴幼儿是人一生喝水量最多的时期,尤其是奶粉喂养的婴儿需水量更高。婴幼儿要从饮水中补充各种矿物质,尤其是锌、碘、铜、锶、钼等微量元素,然而由于婴幼儿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水中有毒物质很容易进入婴幼儿身体中,而且婴幼儿对外来污染物抵抗力弱,所以饮水安全格外重要。

现有的直饮机都具有过滤装置,而且过滤装置大多为三个过滤瓶组成的三级过滤装置,也就是说原水经过过滤装置至少有三次过滤。其中,过滤瓶中的滤芯种类丰富,包括pp滤芯、折叠式微孔滤芯、活性炭滤芯、陶瓷滤芯、树脂滤芯、ro反渗透滤芯等。不过,供母婴使用的直饮机的在过滤性能方面相对一般直饮机的要求更高,而且因为一些原水的水质较差,容易导致滤瓶中的滤芯堵塞;其次,由于母婴使用的直饮机的使用周期有明显的限制,不像普通直饮机的使用周期要求长、用水量大,所以其体积就会受到限制,再加上使用者对设备功能的要求,必须对设备的空间布局作出合理设计,不仅要节约成本还要提高其空间利用率以及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净饮机在供母婴使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净化效果过且空间利用率较高的一种母婴净水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母婴净水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注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机体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机体内部的左后侧,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座、一个中心过滤瓶和四个两两对称分布在中心过滤瓶外侧的侧置过滤瓶,所述侧置过滤瓶均分为两组且每组的两个侧置过滤瓶串联,每组侧置过滤瓶的输出端与中心过滤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中心过滤瓶的输出端与设置在机体左前侧的储水箱连通,所述机体的右上侧设置有两个前后分布的前动力舱和后动力舱,所述前、后动力舱中分别设置有供水泵和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设置有两个泵水口且分别与一组侧置过滤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水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储水箱以及设置在机体前侧的供水管路连通,所述机体的右下侧设置有原水箱,所述原水箱中设置有输水格、初滤格和滤水格,所述滤水格和初滤格上下设置,所述初滤格与输水格前后贯通,所述初滤格中设置有滤网格栅,所述滤网格栅中设置有沸石,所述注水口设置在原水箱上方且位于两个动力舱之间,所述储水箱的下方设置有厚膜加热器,所述储水箱的上方设置有杀菌装置,所述杀菌装置包括电控盒和紫外线灯,所述机体的前侧设置有温度控制器。

作为优选,每组过滤瓶包括一个输入过滤瓶和输出过滤瓶,所述输入过滤瓶的输出口和输入口位于其顶部并且呈180度,所述输出过滤瓶的输出口和输入口位于其顶部并且呈45度,所述中心过滤瓶包括两个呈90度分布的输入口和一个与输出口呈45度分布的输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机体的前侧设置有具有倾斜阶面的操作台,所述温度控制器和电控盒设置在操作台上,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控制出水口启闭的按压阀。

作为优选,所述机体的顶面上靠近操作台的位置设置有用来布置连接紫外线灯与电控盒的布线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母婴净水机,利用五个过滤瓶分两组同时进行过滤,而且有杀菌装置进行杀菌消毒,过滤能力高且滤水质量较高;利用温度控制器能控制加热温度;同时,本装置在过滤装置之前利用初滤格中的沸石进行初滤,以减小过滤装置中滤芯堵塞的发生频率。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体积小、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且空间利用率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母婴净水机的俯视透视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母婴净水机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母婴净水机的轴侧图;

以上各图中,1、机体;2、注水口;3、出水口;4、过滤装置;41、过滤座;42、中心过滤瓶;43、侧置过滤瓶;5、加热装置;6、储水箱;7、动力舱;71、前动力舱;72、后动力舱;8、增压泵;9、供水泵;10、原水箱;101、输水格;102、初滤格;103、滤水格;104、滤网格栅;11、杀菌装置;111、电控盒;112、紫外线灯;12、温度控制器;13、操作台;14、按压阀;15、布线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母婴净水机,包括机体,包括机体1,机体包括注水口2、出水口3和电源线,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4和加热装置5。本装置中的机体形状为长方体,而且相比现有技术中立柜式饮水机的体积要小一般,不过本装置同样具有加热功能和过滤功能,而且本装置除了对过滤功能有所加强外还对整体的布局作出优化。

过滤装置设置在机体内部的左后侧,过滤装置4包括过滤座41、一个中心过滤瓶42和四个两两对称分布在中心过滤瓶外侧的侧置过滤瓶43,侧置过滤瓶42均分为两组且每组的两个侧置过滤瓶43串联,如一个侧置过滤瓶的输出端与另一个侧置过滤瓶的输入端连接;每组侧置过滤瓶的输出端与中心过滤瓶的输入端连接,中心过滤瓶42的输出端与设置在机体左前侧的储水箱6连通,机体1的右上侧设置有两个前后分布的前动力舱71和后动力舱72,前、后动力舱中分别设置有供水泵9和增压泵8,增压泵8的输出端设置有两个泵水口且分别与一组侧置过滤瓶的输入端连接,供水泵9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储水箱以及设置在机体前侧的供水管路连通,机体1的右下侧设置有原水箱,原水箱10中设置有输水格101、初滤格102和滤水格103,滤水格103和初滤格102上下设置,初滤格102与输水格101前后贯通,初滤格102中设置有滤网格栅104,滤网格栅104中设置有沸石,注水口2设置在原水箱10上方且位于两个动力舱7之间,储水箱6的下方设置有厚膜加热器,储水箱6的上方设置有杀菌装置11,杀菌装置11包括电控盒111和紫外线灯112,机体1的前侧设置有温度控制器12。其中,输水格、初滤格和滤水格通过与原水箱一体设置的隔板过卡棱进行间隔并保持连通,而且原水箱的体积相当于占据了机体的右下半部分,有足够的供水空间以及初滤空间。

在本装置中,外界水源通过输水管向原水箱10中的输水格101进行供水,而初滤格102中的沸石能够对原水进行初滤,初滤后的水溢出滤网格栅104以供增压泵8进行泵水;增压泵8从原水箱10中抽取原水分两路供给侧置过滤瓶,再由两组侧置过滤瓶向中心过滤瓶提供经过两级过滤之后的滤水,中心过滤瓶42再次过滤软化后直接向储水箱6中供应直饮水;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三个过滤瓶的设计,本装置只增加了两个过滤瓶就实现了六个过滤瓶的过滤效果,过滤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在过滤装置之前利用初滤格中的沸石进行初滤,以减小过滤装置中滤芯堵塞的发生频率;其次,本装置采用的两组过滤瓶中的一组还可以充当备用过滤瓶使用,保证高质量滤水的持续供应。

进一步地,本装置利用杀菌装置11对储水箱中的滤水进行消毒杀菌;厚膜加热器对储水箱中的滤水进行加热,同时由温度控制器12设定加热温度以便母婴使用,而且本装置使用的温度控制器12为xmt-3000智能型数字显示温度控制器。在本装置中,过滤装置、储水箱、原水箱以及前、后动力舱的空间布局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而且还保证空间利用率最大化,有效缩小了整个装置的空间体积。

为了提高本装置的过滤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每组过滤瓶包括一个输入过滤瓶和一个输出过滤瓶,输入过滤瓶的输出口和输入口位于其顶部并且呈180度,输出过滤瓶的输出口和输入口位于其顶部并且呈45度,中心过滤瓶42包括两个呈90度分布的输入口和一个与输入口呈45度分布的输出口。每组过滤瓶中的输入过滤瓶的输入口与增压泵8的一个泵水口连接,并且其输出口与输出过滤瓶的输入口连接,而每组过滤瓶均匀中心过滤瓶构成一套单独的过滤体系。这样的话,既能提高整体的过滤能力,还能有效避免单线过滤体堵塞导致的滤水质量下架的现象。

为了提高本装置操作性能,本实用新型在机体1的前侧设置有具有倾斜阶面的操作台13,温度控制器12和电控盒111设置在操作台13上,操作台13上设置有控制出水口启闭的按压阀14。其中,操作台13朝向储水箱6或杀菌装置11的一侧,即操作台的内侧设置有通向出水口的管路以及连接温度控制器和电控盒的电线线路。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机体1的顶面上靠近操作台的位置设置有用来布置连接紫外线灯与电控盒的布线格15,在布线格15中铺设线路可方便直接检修维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装置的侧面上并对应储水箱6和原水箱10的位置设置有相应的可开合的盖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