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沉淀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4286发布日期:2020-07-04 01:17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沉淀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效沉淀罐。



背景技术:

全球淡水资源匮乏,人类需要利用混浊水源水,混浊水源水经处理后可作为生活饮用水。工业废水、农业养殖业废水经生化氧化、加药澄清处理后排放或中水回用。因此混浊水源水、废水的处理通常都需要使用沉淀罐。

现有的沉淀罐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内的斜管,混浊水源水或者废水加入絮凝剂、助凝剂后变为混凝水,混凝水进入罐体下端,并由下向上流动,絮凝逐渐形成较大的絮凝团而被斜管所截留,清水从罐体上端流出。由于罐体内的水流由下向上流动,而絮凝团向下沉淀,两者移动方向相反。因此水流会影响絮凝团向下沉淀,降低絮凝团的沉淀效率,部分稍小絮凝团随水流向上移动,最终沉淀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沉淀罐,该沉淀罐能够使得絮凝团快速沉淀,且絮凝团沉淀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沉淀罐,包括罐体和斜管,所述罐内形成有沉淀腔,所述罐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水管道和进水管道,所述斜管设置于沉淀腔内且位于出水管道与进水管道之间,所述沉淀腔内设置有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下端开口,所述外管上端高于内管上端,且所述外管上端面与所述沉淀腔上端面连接,所述外管下端面与所述沉淀腔下端面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斜管成环状设置,所述斜管的外壁与所述沉淀腔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斜管的内壁与所述外管的外壁相贴合,所述内管固定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上端开口、下端与所述进水管道导通,所述内管上端面与所述外管上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出水管道与沉淀腔导通,所述罐体下端还设置有用于排出絮凝团的排污管道,所述排污口与沉淀腔导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水由进水管道进入到内管下端并向上输送,絮凝团在输送过程中逐步增大,混凝水由内管上端进入到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之间,此时絮凝团随水流向下沉淀,且絮凝团在运动过程中逐步增大,混凝水由内管外壁下端与外管内壁下端之间进入到沉淀腔内壁与外管外壁之间,并通过斜管后从出水管道流出,此时大块的絮凝团由于重力作用沉积于沉淀腔底部,不随水流向上运动,细微絮凝团随水流上升,在上方斜管处进一步沉淀,絮凝团沉淀过程中与水流方向同向,能够加快絮凝团的沉淀,且沉淀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管的内壁和外壁横截面均由下至上逐步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水于内管内以及内管与外管之间流动过程中,水流通道截面逐步增大,水的流速逐渐减慢,有利微小絮凝团聚合增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管成倒立的空心锥体结构设置,所述内管的各处壁厚保持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管形状规则,便于加工制造,且混凝水于内管内以及内管与外管之间流动过程中,水流通道截面匀速增大,有利于微小絮凝团稳定聚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淀腔内还设置有用于使清水均匀溢出的溢流堰,所述溢流堰固定于沉淀腔上端且与出水管道导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流堰的设置使得处理后的清水能够均匀溢出并通过出水管道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通过固定杆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管内壁以及所述内管外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的设置实现了内管与外管之间的固定连接,且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淀腔内壁与所述外管外壁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沉淀腔内壁以及所述外管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斜管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能够辅助固定外管以及斜管,连接杆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罐体下端还设置有供人进入罐体内的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可启闭的人孔进入到罐体内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内管与外管的设置,使得该沉淀罐内的絮凝团沉淀过程中与水流方向同向,能够加快絮凝团的沉淀,且沉淀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高效沉淀罐的主视图;

图2为一种高效沉淀罐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罐体;11、沉淀腔;12、出水管道;13、进水管道;14、排污管道;15、人孔;2、斜管;3、内管;31、固定杆;4、外管;41、连接杆;5、溢流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效沉淀罐,包括罐体1和斜管2,罐内形成有沉淀腔11,罐体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水管道12和进水管道13,斜管2设置于沉淀腔11内且位于出水管道12与进水管道13之间。

参照图1所示,沉淀腔11内设置有内管3和外管4,外管4下端开口,所述外管4上端高于内管3上端,且外管4上端面与沉淀腔11上端面连接,外管4下端面与沉淀腔11下端面之间留有空隙,沉淀腔11下端形成有用于供絮凝团沉积的沉积空间。

参照图1所示,斜管2成环状设置,斜管2的外壁与沉淀腔11的内壁相贴合,斜管2的内壁与外管4的外壁相贴合,内管3固定于外管4内,内管3上端开口、下端与进水管道13导通,内管3上端面与外管4上端面之间留有间隙,出水管道12与沉淀腔11导通,罐体1下端还设置有用于排出絮凝团的排污管道14,排污口与沉淀腔11导通。内管3、外管4以及罐体1可同轴设置。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所示,内管3的内壁和外壁横截面均由下至上逐步增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所示,内管3成倒立的空心锥体结构设置,内管3的各处壁厚保持一致。内管3可设置成倒立的空心圆锥结构。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所示,沉淀腔11内还设置有用于使清水均匀溢出的溢流堰5,溢流堰5固定于沉淀腔11上端且与出水管道12导通。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所示,内管3与外管4之间通过固定杆31连接,固定杆31的两端分别与外管4内壁以及内管3外壁固定连接。固定杆3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固定管沿内管3的中心轴线环状均匀分布。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所示,沉淀腔11内壁与外管4外壁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1,连接杆41的两端分别与沉淀腔11内壁以及外管4外壁固定连接,斜管2设置于连接杆41上。连接杆4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连接杆41沿外管4的中心轴线环状均匀分布,斜管2放置于各个连接杆41上,或者斜管2固定于各个连接杆41上。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所示,罐体1下端还设置有供人进入罐体1内的人孔15。人孔15处设置有用于启闭人孔15的端盖。

工作原理:

混凝水由进水管道13进入到内管3下端并向上输送,输送过程中,输送通道的横截面均匀增大,水的流速逐渐减慢,有利微小絮凝团聚合增大;混凝水由内管3上端进入到内管3外壁与外管4内壁之间,此时絮凝团随水流向下沉淀,输送通道的横截面进一步均匀增大,水的流速进一步减慢,絮凝团在运动过程中逐步聚合增大,混凝水由内管3外壁下端与外管4内壁下端之间进入到沉淀腔11内壁与外管4外壁之间,并通过斜管2后从出水管道12流出,此时大块的絮凝团由于重力作用沉积于沉淀腔11底部,不随水流向上运动,细微絮凝团随水流上升,在上方斜管2处进一步沉淀,沉积于沉淀腔11底部的絮凝团最终可通过排污口排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