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乳品废水进行微生物固井混浆的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0932发布日期:2020-08-25 20:00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乳品废水进行微生物固井混浆的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固井混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乳品废水进行微生物固井混浆的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的重视度提高以及乳制品行业技术的革新进步,促进了全球乳制品工厂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乳品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大,乳品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高,若不加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乳制品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实现废水的回收甚至达到零排放,乳制品中的蛋白质、乳糖等物质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采用一定的技术将这些营养物质回收利用,可以用作动物的饲料或是用作其他用途如提供微生物培养所需的营养源,利用乳品废水生产微生物絮凝剂,也可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底物,处理后的废水可以用于油气田注水增产,农业灌溉等,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能源,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乳品废水中营养物质的回收利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具有高强度、低成本的特点在油气井固井作业被广泛应用,但固井水泥浆存在凝结时间过长,水泥石内部微孔隙较发育等问题,地层孔隙流体在压力驱动下易侵入固井水泥环内部,引起水泥环内部孔隙扩大甚至开裂,导致水泥环固结质量不佳,从而降低固井质量和生产井使用寿命。因此,如何高效、低成本地降低固井水泥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一直是业内非常重视的一个技术问题。而乳制品行业正面临乳品废水排放量大,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将乳品废水应用于固井领域,即可实现对乳品废水的回收利用,还可提高水泥环的固结质量,但是现有技术中缺少实现将乳品废水中有机营养物质充分回收,并将其作为微生物培养的营养物质用于配制微生物固井水泥浆的设备系统,基于此,现急需针对乳品废水回收并用于微生物培养与固井水泥浆混浆开发高集成度的配套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乳品废水进行微生物固井混浆的集成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乳品废水进行微生物固井混浆的集成系统,包括多级固液分离装置、固体回收罐、消毒除臭装置、粉碎装置、固体计量装置、微生物培养装置和混浆装置,所述多级固体分离装置设有第一进料端、固态物出料端和液态物出料端,所述液态物出料端与所述消毒除臭装置的第二进料端连通,所述固态出料端与所述固体回收罐的第三进料端连通,所述粉碎装置的第四进料端和第三出料端分别与所述固体回收罐的第二出料端和所述固体计量装置的第五进料端连通,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的第六进料端分别与所述消毒除臭的第一出料端和所述固体计量装置的第四出料端连通,其第五出料端与所述混浆装置的第七进料端连通,所述多级固液分离装置用于将乳品废水中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所述固体回收罐用于乳品废水中的固体分离物,所述消毒除臭装置用于对乳品废水中的液体分离物进行消毒除臭,所述粉碎装置用于对固体分离物进行粉碎,所述固体计量装置用于实现固体分离物的定量添加,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用于培养菌液,所述混浆装置用于制备固井水泥浆。

进一步地,所述多级固液分离装置包括沉淀池、离心机和过滤器,所述沉淀池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一固体出料口和第一液体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用于接收乳品废水,所述第一液体出料口与所述离心机的第二进料口连通,所述离心机的第二液体出料口与所述过滤器的第三进料口连通,所述过滤器的第三液体出料口与所述消毒除臭装置的第二进料端连通,所述固体回收罐的第三进料端分别与所述沉淀池的第一固体出料口和所述离心机的第二固体出料口连通,所述沉淀池用于对乳品废水中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进行初次分离,所述离心机用于对乳品废水微溶于水的有机物再次分离,所述过滤器用于去除液体分离物中的重金属离子与微生物细胞。

进一步地,所述固体回收罐包括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均为圆筒结构,所述第二罐体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罐体内,且其上端与所述第一罐体的上端平齐,并通过第一固定环与所述第一罐体的上端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罐体的下端设有底板,且所述第二罐体的下端延伸至与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多个加热环,所述加热环均环绕在所述第二罐体的外壁上,且多个所述加热环沿所述第二罐体的轴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加热环用于对第二罐体进行加热,所述底板上设有均与所述第二罐体内部连通的第四出料口,所述第四出料口与所述粉碎装置的第四进料端连通,所述沉淀池的第一固体出料口和所述离心机的第二固体出料口均与所述第一罐体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其内部中空,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竖直设有第一转轴,其上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轴朝下设置,并伸入所述第一壳体内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上沿其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组刀片组件,所述刀片组件用于对固态分离物进行粉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轴带动多组刀片组件转动,所述粉碎装置的上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五进料口,其底部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六出料口,所述第五进料口与所述第四出料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六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固体计量装置的第五进料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固体计量装置包括第二壳体、第二转轴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壳体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其下端设有敞口,所述第二壳体的下端同轴设有倒圆锥体状的接料部,所述接料部的内部中空,且其上端和下端均为敞口结构,所述接料部的底端同轴设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与所述接料部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转轴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其下端延伸至所述输料管的下端,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轴朝下设置,并伸入所述第二壳体内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上部沿其轴向均匀间隔的设有多组第一搅拌组件,其下部设有旋转推送叶片,所述旋转推送叶片延伸至与所述输料管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五进料口,所述第五进料口与所述第六出料口连通,所述输料管的下端与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的第六进料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除臭装置包括内筒、外筒、紫外灯组件和多组过滤网,所述内筒同轴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上端与所述外筒的上端平齐,并通过第二固定环与所述外筒的上端连接固定,所述内筒的上端设有用于盖住或打开其的第二盖板,所述外筒的下端设有外筒底板,且所述内筒的下端延伸至与所述外筒底板的上端固定,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紫外灯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多组所述过滤网均水平设置在所述内筒内,并分别沿所述内筒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内筒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子进料口,所述外筒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子进料口,所述第一子进料口和所述第二子进料口位于同一平面上,并构成所述第二进料端,所述内筒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子出料口,所述外筒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子出料口,所述第一子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子出料口位于同一平面上,并构成所述第一出料端,所述第二进料端与所述过滤器的第三液体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端与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的第六进料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微生物培养罐本体、氧气输送单元和氮气输送单元,所述微生物培养罐本体上设有内部连通的固态物进料口、液态物进料口、菌源进料口、氧气进气口、氮气进气口和菌液出料口,所述液态物出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端连通,所述固态物进料口与所述输料管的下端连通,所述氧气输送单元与所述氧气进气口连通,所述氮气输送单元与所述氮气进气口连通,所述菌液出料口与所述混浆装置的第七进料端连通,所述微生物培养罐本体用于进行菌株培养,所述菌源进料口用于添加菌源。

进一步地,所述混浆装置包括配料机,所述配料机设有菌液进料通道和水泥进料通道,所述菌液进料通道构成所述第七进料端,其与所述菌液出料口连通,所述水泥进料通道用于外接水泥输送设备,所述配料机用于制备固井水泥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利用乳品废水进行微生物固井混浆的集成系统,提供了一种从乳品废水处理分离到微生物培养,然后进行固井水泥浆配置的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设备集成度高和附加经济效益好的优点,此外,还可将乳品废水作为资源加以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水资源,充分回收乳品废水中的营养物质,用于培养微生物,并将微生物混合到固井水泥浆中,用于提高固井质量,而其水处理技术除了在固井水泥浆混浆中应用,还可在工业废水处理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利用乳品废水进行微生物固井混浆的集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固体回收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固体计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消毒除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考图1-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乳品废水进行微生物固井混浆的集成系统,包括多级固液分离装置、固体回收罐1、消毒除臭装置2、粉碎装置3、固体计量装置4、微生物培养装置5和混浆装置,所述多级固体分离装置设有第一进料端、固态物出料端和液态物出料端,所述液态物出料端与所述消毒除臭装置2的第二进料端75连通,所述固态出料端与所述固体回收罐1的第三进料端连通,所述粉碎装置3的第四进料端和第三出料端分别与所述固体回收罐1的第二出料端和所述固体计量装置4的第五进料端连通,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5的第六进料端分别与所述消毒除臭的第一出料端76和所述固体计量装置4的第四出料端连通,其第五出料端与所述混浆装置的第七进料端连通,所述多级固液分离装置用于将乳品废水中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所述固体回收罐1用于乳品废水中的固体分离物,所述消毒除臭装置2用于对乳品废水中的液体分离物进行消毒除臭,所述粉碎装置3用于对固体分离物进行粉碎,所述固体计量装置4用于实现固体分离物的定量添加,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5用于培养菌液,所述混浆装置用于制备固井水泥浆。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多级固液分离装置包括沉淀池10、离心机20和过滤器30,所述沉淀池10设有第一进料口(图中未示出)、第一固体出料口(图中未示出)和第一液体出料口(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进料口用于接收乳品废水,其第一液体出料口与所述离心机20的第二进料口(图中未示出)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离心机20的第二液体出料口与所述过滤器30的第三进料口(图中未示出)连通,所述过滤器30的第三液体出料口(图中未示出)与所述消毒除臭装置2的第二进料端75连通,所述固体回收罐1的第三进料端分别与所述沉淀池10的第一固体出料口和所述离心机20的第二固体出料口连通,所述沉淀池10用于对乳品废水中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进行初次分离,所述离心机20用于对乳品废水微溶于水的有机物再次分离,所述过滤器30用于去除液体分离物中的重金属离子与微生物细胞。

在本实用新型中,沉淀池10的第一进料构成所述第一进料端,过滤器30的第三液体出料口构成液态物出料端,所述沉淀池10的第一固体出料口和所述离心机20的第二固体出料口共同构成固态物出料端,所述沉淀池10、离心机20和过滤器30均为现有技术,其中,沉淀池10为山东淼净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斜板式沉淀池10,离心机20为郑州天一萃取公司生产的离心机20,莱特莱德北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纳滤膜过滤器30。沉淀池10内设有全自动水质检测分析仪,其为郑州沃特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zzw—ii/p型多通道多参数全自动水质检测分析仪,其用于检测沉淀池10内水质参数,并将检测到的水质参数发送至处理终端,这里的处理终端为计算机。进入沉淀池10内的乳品废水,经过沉淀池10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液体分离物进入离心机20中,乳品废水中难溶于水的固体分离物进入固体回收罐1内,进入离心机20内的液体分离物经过离心机20进行二次分离,二次分离后液体分离物进入过滤器30中,乳品废水微溶于水的有固体分离物进入固体回收罐1内,进入过滤器30中的液体分离物经过过滤器30三次分离,去除液体分离物中的重金属离子与微生物细胞。其中,沉淀池10、分离器和过滤器30均通过管路连接,沉淀池10、分离器、过滤器30与固体分离罐之间也是通过管路连接。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沉淀池10、分离器和过滤器30不限于上述各个公司生产的对应的设备,现有技术中,只要能实现本实用新型中沉淀池10、分离器和过滤器30对应功能的结构和设备均可作为本实用新型中沉淀池10、分离器和过滤器30的具体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固体回收罐1包括第一罐体40和第二罐体41,所述第一罐体40和所述第二罐体41均为圆筒结构,所述第二罐体41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罐体40内,且其上端与所述第一罐体40的上端平齐,并通过第一固定环42与所述第一罐体40的上端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罐体40的下端设有底板43,且所述第二罐体41的下端延伸至与所述底板43的上端固定,所述第一罐体40和所述第二罐体41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多个加热环44,所述加热环44均环绕在所述第二罐体41的外壁上,且多个所述加热环44沿所述第二罐体41的轴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加热环44用于对第二罐体41进行加热,所述底板43上设有均与所述第二罐体41内部连通的第四出料口45,所述第四出料口45与所述粉碎装置3的第四进料端连通,所述沉淀池10的第一固体出料口和所述离心机20的第二固体出料口均与所述第一罐体40的内部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四出料口45构成所述固体回收罐1的第三进料端,第二罐体41的上端还有第一盖体48,所述第一盖体48用于盖住或打开所述第二罐体41的上端,所述第一盖体48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罐体41内部连通的第四进料口46,第四进料口46构成所述第三进料端,所述沉淀池10的第一固体出料口和所述离心机20的第二固体出料口均通过管路与第四进料口46连通,将分别将其过滤的固体分离物输送至第二罐体41内。底板43上还设有可供固体分离物中水留出的第五出料口47,第五出料口47与第二罐体41的内部连通,当固体分离物进入第二罐体41内后,其内的水分通过第五出料口47排出,再启动加热环44,对第二罐体41的内部进行加热,以对第二罐体41内的固体分离物进行干燥,此外,为了提高加热效果,第二罐体41由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制成,而第一罐体40则由隔热的金属材料制成。加热环44为环状的电热丝,第四出料口45与粉碎装置3的第四进料端通过管路连接,当第二罐体41内的固体分离物干燥完毕后,通过连通第四出料口45与粉碎装置3的第四进料端之间的管路,即可将第二罐体41内的固体分离物输送至粉碎装置3内,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管路的连通和关闭为现有技术,现有技术中能实现管路连通和关闭的结构皆可作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四出料口45与粉碎装置3的第四进料端之间管路连通和关闭的具体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粉碎装置3包括第一壳体50,其内部中空,所述第一壳体50内部竖直设有第一转轴51,其上端设有第一电机52,所述第一电机52的驱动轴朝下设置,并伸入所述第一壳体50内与所述第一转轴51的上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1的上沿其轴向均匀间隔设有多组刀片组件,所述刀片组件用于对固态分离物进行粉碎,所述第一电机52驱动所述第一转轴51带动多组刀片组件转动,所述粉碎装置3的上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五进料口53,其底部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六出料口54,所述第五进料口53与所述第四出料口45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六出料口54通过管路与所述固体计量装置4的第五进料端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刀片组件包括4个刀片55,四个刀片55分别沿第一转轴51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8个刀片55用于共同将固态分离物进行粉碎。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固体计量装置4包括第二壳体60、第二转轴62和第二电机63,所述第二壳体60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其下端设有敞口,所述第二壳体60的下端同轴设有倒圆锥体状的接料部64,所述接料部64的内部中空,且其上端和下端均为敞口结构,所述接料部64的底端同轴设有输料管65,所述输料管65与所述接料部64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转轴62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60内,其下端延伸至所述输料管65的下端,所述第二电机63的驱动轴朝下设置,并伸入所述第二壳体60内与所述第二转轴62的上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2的上部沿其轴向均匀间隔的设有多组第一搅拌组件66,其下部设有旋转推送叶片67,所述旋转推送叶片67延伸至与所述输料管65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二壳体60的上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六进料口(图中未示出),所述第六进料口与所述第六出料口54连通,所述输料管65的下端与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5的第六进料端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六进料口与所述第六出料口54通过管路连通,所述输料管65的下端与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5的第六进料端通过管路连通。第一搅拌组件66设有两组,每组第一搅拌组件66设有两个搅拌叶,两个搅拌叶沿第二转轴62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粉碎后的固体分离物通过第六进料口进入第二壳体60后,第二电机63启动,驱动第二转轴62带动多个第一搅拌组件66和旋转推送叶片67转动,通过设置第二电机63驱动第二转轴62带动旋转推送叶片67转动的圈数,即可实现对粉状的固体分离物的定量输送至微生物培养装置5,第一搅拌组件66用于防止第二壳体60内粉状的固体分离物结块。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消毒除臭装置2包括内筒70、外筒71、紫外灯组件和多组过滤网72,所述内筒70同轴设置在所述外筒71内,所述内筒70上端与所述外筒71的上端平齐,并通过第二固定环73与所述外筒71的上端连接固定,所述内筒70的上端设有用于盖住或打开其的第二盖板74,所述外筒71的下端设有外筒底板741,且所述内筒70的下端延伸至与所述外筒底板741的上端固定,所述外筒71和所述内筒70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紫外灯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多组所述过滤网72均水平设置在所述内筒70内,并分别沿所述内筒70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内筒70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子进料口,所述外筒71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子进料口,所述第一子进料口和所述第二子进料口位于同一平面上,并构成所述第二进料端75,所述内筒70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子出料口,所述外筒71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子出料口,所述第一子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子出料口位于同一平面上,并构成所述第一出料端76,所述第二进料端75与所述过滤器30的第三液体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端76与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5的第六进料端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滤网72为纳米净化网,其可去除液体分离物中的臭味。紫外灯组件包括4个紫外线灯77,且4个紫外线灯77沿内筒70的周向均匀间隔的设置在第二空腔内,紫外线用于对液体分离物杀菌,其中,内筒70为石英玻璃材质,以透过紫外光,外筒71为不锈钢材质制成。其中,第二空腔内设有与紫外灯电连接的电源(图中未示出),外筒71上设有充电插座(图中未示出)和电源开关按钮(图中未示出),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紫外灯的电连接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叙述。第二进料端75处设有管道,且管道与第一子进料口和第二子进料口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同理,第一出料端76处设有管道,且管道与第一子出料口和第二子出料口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用于防止内筒70内的液体分离物进入第二空腔内。此外,内筒70的下部设有水质监测单元78,所述水质监测单元78为为郑州沃特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zzw—ii/p型多通道多参数全自动水质检测分析仪,其用于检测内筒70内经处理后的液体分离物的水质参数,并将检测到的水质参数发送至处理终端,以方便工作人员了解处理后的液体分离物的水质参数系数。此外,所述第一出料端76与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5的第六进料端通过管路连通,且管路上设有液体定量控制装置79,其用于定量控制向微生物培养装置5内流入的液体,需要说明的是,液体定量控制装置79的结构不是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内容,现有技术中能解决向微生物培养装置5内定量添加液体的设备和装置结构均可作为本实用新型中液体定量控制装置79的具体实施例,如公开号为cn204203716u,名为液体物料定量控制装置的实用新型中公开的由pcl、涡轮流量计和气动薄膜控制阀组成的液体定量控制装置79即可作为本实用新型中液体定量控制的具体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5包括微生物培养罐本体80、氧气输送单元81和氮气输送单元82,所述微生物培养罐本体80上设有内部连通的固态物进料口(图中未示出)、液态物进料口(图中未示出)、菌源进料口(图中未示出)、氧气进气口(图中未示出)、氮气进气口(图中未示出)和菌液出料口(图中未示出),所述液态物出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端76连通,所述固态物进料口与所述输料管65的下端连通,所述氧气输送单元81与所述氧气进气口连通,所述氮气输送单元82与所述氮气进气口连通,所述菌液出料口与所述混浆装置的第七进料端连通,所述微生物培养罐本体80用于进行菌株培养,所述菌源进料口用于添加菌源。

在本实用新型中,微生物培养罐本体80为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cn201620845312.7,专利名为微生物发酵罐的实用新型中公开的发酵罐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中微生物培养罐本体80的功能,而本实用新型中的固态物进料口、液态物进料口、菌源进料口、氧气进气口和氮气进气口均设置在微生物培养罐本体80的顶盖上,所述菌液出料口设置在微生物培养罐本体80的底部。在本实用新型中,固态物进料口处设有进料管,第二壳体60设置在固态物进料口的上方,输料管65的下端直接与进料管连通,以将粉状的固态分离物定量添加到微生物培养罐本体80内。通过菌源进料口向微生物培养罐本体80内添加菌源,所述菌源可以为微生物孢子干粉或初始菌液中的一种,液体分离物和粉状的固体分离物添加到微生物培养罐本体80后,再向微生物培养罐本体80内投入菌源,设置培养条件,氧气输送单元81和氮气输送单元82分别向微生物培养罐本体80内输送氧气和氮气,搅拌发酵培养,得培养结束后,得到菌液,并从菌液出料口输送至混浆装置的第七进料端内。其中,氧气输送单元81为氧气储气瓶,氮气输送单元82为氮气储气瓶,所述氧气输送单元81和所述氮气输送单元82均通过管路分别和微生物培养罐本体80的氧气进气口和氮气进气口连通,且在连通的管路上分别设有气体定量控制装置83,所述气体流量调节阀用于控制通入的氧气量或氮气量,同理,混浆装置的第七进料端与菌液出料口也通过管路连接,且连接的管路上设有液体定量控制装置79,用于实现向混浆装置内定量添加菌液,其中液体定量控制装置79与上述液体定量控制装置79的实施例相同。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气体定量控制装置83的结构不是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内容,现有技术中能解决定量输送氧氧气和氮气的设备和装置结构均可作为本实用新型中气体定量控制装置83的具体实施例,如公开号为cn207033609u,名为一种气体发动机燃气进缸定量控制阀的实用新型中公开的定量控制阀即可作为本实用新型中气体定量控制装置83的具体实施例。此外,为了检测微生物培养罐本体80内菌液微生物细胞浓度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在微生物培养罐本体80内还设有微生物浓度检测仪(图中未示出),微生物浓度检测仪与处理终端连接,以将其检测到的微生物培养罐本体80内菌液微生物细胞浓度发送至处理终端,其中,微生物浓度检测仪为由北京工标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gb-cmr型微生物浓度检测仪,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微生物浓度检测仪与处理终端的信号连接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对其不再进行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混浆装置包括配料机90,所述配料机90设有菌液进料通道(图中未示出)和水泥进料通道(图中未示出),所述菌液进料通道构成所述第七进料端,其与所述菌液出料口连通,所述水泥进料通道用于外接水泥输送设备,所述配料机90用于制备固井水泥浆。

在本实用新型中,菌液进料通道通过管路和微生物培养装置5的菌液出料口连通,且在其连通管路除了设有液体定量控制装置79外,还设有液压泵92,以提供菌液输送的动力。水泥进料通道是输送干水泥灰的通道,其与南昌市裕盛金属容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泥干粉罐91相连。其中,所述配料机90为郑州市联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pld600-3200型混凝土配料机,该配料机90可实现水泥浆进行自动混合配浆,即只需要人工输入配浆参数,后续的配浆、混浆等操作全部由系统自动完成,省时省工,由于配料机90是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并不涉及对其结构的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对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再进行赘述。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配料机90不限于上述所公开的配料机90,现有技术中能实现利用菌液和干粉水泥进行混合配浆的配料机90,均可作为本实用新型中配料机90的具体实施例。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