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样品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0958发布日期:2020-08-14 19:4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样品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仪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样品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的水处理工程为大范围下水流入→沉砂池→首次沉砂池→暖风槽→最终沉砂池→消毒槽→进行放水。沉砂池是除掉流入水中的沉砂和杂质的阶段,首次沉砂池是使通过沉砂池的污水停留2小时左右将污水中的固态物质沉淀后清除的阶段,暖风槽是首次沉砂池中清除固态物质后污水在暖风槽中停留0.5~2小时进行生物学处理的阶段(通过微生物处理污水的阶段),最终沉砂池是将处理完的污水和淤泥分离的阶段,使淤泥沉淀后将剩余的上清水放流的阶段,消毒槽是在向河川或湖水等排放水体前,将要排放的水体通过紫外线(uv)照射或撒入次氯酸钠(naocl)杀菌,将有害微生物杀菌后放流的阶段,此阶段是防止有害微生物向河川排放的重要阶段。

为了避免排放不符合法律标准的水体,污水处理厂一般会引入大量的水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对水处理工程中各阶段的水体进行监测。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样品处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样品处理系统,所述水样品处理系统包括进样装置、水体过滤槽、清水容纳槽和水体分析装置,所述进样装置包括流体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流体驱动装置流体连通的多个进样管道,所述水体过滤槽包括与流体驱动装置流体连通的第一槽体本体和用于对第一槽体本体的流出水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所述清水容纳槽包括分别与第一槽体本体和水体分析装置连体连通的第二槽体本体。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位于第一槽体本体的水体出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槽体本体和第二槽体本体相邻设置,所述过滤装置为板体,所述第一槽体本体和第二槽体本体之间通过所述过滤装置分隔。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的材料为金属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的孔径为95~105目。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体过滤槽还包括第一排水管道,所述第一排水管道与第一槽体本体流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体过滤槽还包括第一清洗管道,所述第一清洗管道与第一槽体本体流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水容纳槽还包括第二排水管道,所述第二排水管道与第二槽体本体流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水容纳槽还包括第二清洗管道,所述第二清洗管道与第二槽体本体流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样装置还包括第三清洗管道,所述第三清洗管道与至少部分的进样管道流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槽体本体和流体驱动装置的连通管道上设有第三排水管道。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进样装置

11流体驱动装置

12进样管道

13第三清洗管道

14第三排水管道

2水体过滤槽

21第一槽体本体

22过滤装置

23第一排水管道

24第一清洗管道

3清水容纳槽

31第二槽体本体

32第二排水管道

33第二清洗管道

4水体分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样品处理系统,所述水样品处理系统包括进样装置1、水体过滤槽2、清水容纳槽3和水体分析装置4,所述进样装置1包括流体驱动装置11、以及与所述流体驱动装置11流体连通的多个进样管道12,所述水体过滤槽2包括与流体驱动装置11流体连通的第一槽体本体21和用于对第一槽体本体21的流出水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22,所述清水容纳槽3包括分别与第一槽体本体21和水体分析装置4连体连通的第二槽体本体31。所述水样品处理系统通常可以包括多个进样管道12,多个进样管道12通常可以与不同的水处理阶段的管道相连接,各阶段的水处理的水体可以通过流体驱动装置11在需要时被引入第一槽体本体21中,并通过过滤装置22过滤后,流入第二槽体本体31中,并可以被进一步引入水体分析装置4中,对待测水体进行分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样品处理系统中,可以包括进样装置1,所述进样装置1通常用于将不同的待测水体引入水体过滤槽2中。所述进样装置1可以包括流体驱动装置11,所述流体驱动装置11通常用于驱动流体向第一槽体本体21流动,所述流体驱动装置11可以是各种泵体等。所述进样装置1通常包括多个进样管道12(例如,2个以上、3个以上),多个进样管道12可以将流体驱动装置11分别与不同水处理阶段的水体管道相连,例如,水体被加药前的管道、水体被加药后的管道等,所述多个进样管道上通常各自均设有可开闭的流量控制装置(例如,阀门等),从而可以控制管道中水体的流量,从而在需要时可以将特定管道上的流量控制装置打开,将所需阶段的样品通过流体驱动装置11引入第一槽体本体21中。

所述进样装置1还包括第三清洗管道13,所述第三清洗管道13可以与至少部分的进样管道12流体连通,从而可以将清洗水引入进样管道12,并可以将清洗水进一步引入流体驱动装置11、流体驱动装置11和第一槽体本体(21)的连通管道中,在需要时对这些管道进行清洗,以方便下一次进样,避免样品出现交叉污染。所述第三清洗管道13上通常设有可开闭的流量控制装置(例如,阀门等),从而可以控制管道中水体的流量,在需要时打开第三清洗管道13将清洗水引入进样管道12中对管道内部进行清洗。

所述第一槽体本体21和流体驱动装置11的连通管道上可以设有第三排水管道14,从而可以将连通管道中多余的水体(例如,剩余的水体样本和/或管道清洗后的水体)排出。所述第三排水管道14上通常设有可开闭的流量控制装置(例如,阀门等),从而可以控制管道中水体的流量,在需要时打开流量控制装置将管道中多余的水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样品处理系统中,可以包括水体过滤槽2,所述水体过滤槽2通常用于容纳进样装置1所引入的水体,并可以对水体进行过滤处理,经受过滤处理后的水体可以进一步被引入清水容纳槽3中。所述水体过滤槽2可以包括与第一槽体本体21和过滤装置22,所述第一槽体本体21可以与流体驱动装置11流体连通,从而可以用于容纳流体驱动装置11所引入的水体。所述第一槽体本体21通常可以是合适的容器,例如,可以是有机玻璃材质的罐体等。所述过滤装置22通常用于对第一槽体本体21中的水体进行过滤处理,经受过滤处理后的水体可以被引入第二槽体本体31中,所述过滤装置22通常位于第一槽体本体21中,且可以位于第一槽体本体21的水体出口处,以便于对流出的水体进行处理,所述过滤装置22的材料具体可以为金属材料,具体可以为不锈钢等,所述过滤装置22的孔径具体可以为95~105目,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22的孔径可以为100目。

所述水体过滤槽2还可以包括第一清洗管道24,所述第一清洗管道24可以与第一槽体本体21流体连通,从而可以将清洗水引入第一槽体本体21,在需要时对第一槽体本体21的内部进行清洗,以方便下一次进样,避免样品出现交叉污染。所述第一清洗管道24上通常设有可开闭的流量控制装置(例如,阀门等),从而可以控制管道中水体的流量,在需要时打开第一清洗管道24将清洗水引入第一槽体本体21中对槽体内部进行清洗。

所述水体过滤槽2还可以包括第一排水管道23,所述第一排水管道23可以与第一槽体本体21流体连通,从而可以将第一槽体本体21中多余的水体(例如,剩余的水体样本和/或槽体和/或过滤装置清洗下的水体)排出。所述第一排水管道23上通常设有可开闭的流量控制装置(例如,阀门等),从而可以控制管道中水体的流量,在需要时打开流量控制装置将第一槽体本体21中多余的水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样品处理系统中,可以包括清水容纳槽3,所述清水容纳槽3通常用于容纳经过水体过滤槽2过滤处理后的水体,随后,水体可以进一步被引入水体分析装置4中并对样品进行分析。所述清水容纳槽3可以包括第二槽体本体31,所述第二槽体本体31可以分别与第一槽体本体21和/或水体分析装置4连体连通,从而可以将经受过滤处理后的水体引入第二槽体本体31,并进一步将水体引入水体分析装置4中。所述第二槽体本体31通常可以是合适的容器,例如,可以是有机玻璃材质的罐体等。

所述清水容纳槽3还可以包括第二清洗管道33,所述第二清洗管道33可以与第二槽体本体31流体连通,从而可以将清洗水引入第二槽体本体31,在需要时对第二槽体本体31的内部进行清洗,还可以自第二槽体本体31向第一槽体本体21方向实现逆向倒流,对过滤装置22进行冲洗,以方便下一次进样,避免样品出现交叉污染。所述第二清洗管道33上通常设有可开闭的流量控制装置(例如,阀门等),从而可以控制管道中水体的流量,在需要时打开第二清洗管道33将清洗水引入第二槽体本体31中对槽体内部和/或过滤装置进行清洗。

所述水体过滤槽2还可以包括第二排水管道32,所述第二排水管道32可以与第二槽体本体31流体连通,从而可以将第二槽体本体31中多余的水体(例如,剩余的水体样本和/或槽体清洗下的水体)排出。所述第二排水管道32上通常设有可开闭的流量控制装置(例如,阀门等),从而可以控制管道中水体的流量,在需要时打开流量控制装置将第二槽体本体31中多余的水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样品处理系统中,所述第一槽体本体21和第二槽体本体31可以相邻设置,整体上可以由一个罐体形成,中间可以通过过滤装置22分隔,例如,过滤装置22可以为板体,其上可以设置有用于过滤的孔洞,水体可以自过滤装置22的一侧流向另一侧,从而实现一体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样品处理系统中,可以包括水体分析装置4,所述水体分析装置4通常可以与第二槽体本体31流体连通,从而可以将第二槽体本体31中的水体引入水体分析装置4进行分析。所述水体分析装置4通常可以是磷酸根分析仪、总磷分析仪、总氮分析仪、cod分析仪等在线水质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样品处理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通常可以是计算机、单片机等,所述控制装置通常可以与各流体控制装置、水体分析装置4等信号连接,从而实现对水样品处理系统整体上的控制,并实现对水体的实时监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样品处理系统可以实现不同样品的依次处理,防止不同水处理工艺段、不同水处理阶段的水体样品的互相干扰,从而可以实现水体质量的实时、准确的监测,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