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生产用报废印刷品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7599发布日期:2020-08-14 18:4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生产用报废印刷品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印刷品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生产用报废印刷品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品,印刷成的书报、图片等,是印刷的各种产品,是使用印刷技术生产的各种成品的总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报纸、书刊杂志、地图、海报、广告、信封、信笺、档案袋、商标、标签、名片、请柬、钞票、贺卡、台历、挂历、画册、各种证卡、包装盒、礼盒、电路板等等,应有尽有,都属于印刷品的范畴,印刷品几乎充满在人们的衣、食、住、行领域之中,它与人们生活十分密切,现如今印刷品的种类繁多,涉及到政治、文化、军事、科研等领域。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在现有的印刷加工中,对如塑料、金属制品等材质的板状产品进行印刷过后,可能会出现有瑕疵的印刷品,而这些报废印刷品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大多直接丢弃或销毁,浪费了资源,提高了成本。

因此,发明一种印刷生产用报废印刷品回收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印刷生产用报废印刷品回收装置,通过回收机构的设计,可对报废印刷品进行清洗,从而将报废的印刷品上的油墨洗刷掉,而且通过第一清洗刷和第二清洗刷的不断转动,提高了报废的印刷品的清洗效果,从而保证了报废的印刷品可以再次进行印刷,避免了将报废的印刷品直接丢弃,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生产成本,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印刷加工中,对如塑料、金属制品等材质的板状产品进行印刷过后,可能会出现有瑕疵的印刷品,而这些报废印刷品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导致大多有瑕疵的印刷品直接丢弃或销毁,浪费了资源,提高了成本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生产用报废印刷品回收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延伸出支撑板底部;

所述回收机构包括清洗筒,所述清洗筒固定设于支撑板顶部,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支撑板和清洗筒并延伸入清洗筒内部,所述清洗筒内部设有转动框,所述转动框顶部固定设有第一清洗刷,所述转动杆穿过转动框并与转动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延伸出转动框顶部,所述转动杆顶部固定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设于转动框内腔顶部,所述转动杆一侧固定设有多个轮齿,所述转动框内部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部固定设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外部固定设有第二清洗刷,所述转动轴外部固定设有两个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分别设于转动筒两侧,其中一个所述齿轮与多个轮齿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与清洗筒通过密封轴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设有固定框,所述电机固定设于固定框内部,所述固定框底部设有多个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筒顶部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内侧均固定设有竖板,两个所述竖板均延伸入转动框内部,两个所述竖板均穿过第一清洗刷。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两端分别与两个竖板通过轴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筒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内侧均固定设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均延伸入转动框内部,两个所述连接板均穿过第一清洗刷。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板底部均固定设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均延伸入第二清洗刷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底部四角均固定设有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回收机构的设计,可对报废印刷品进行清洗,从而将报废的印刷品上的油墨洗刷掉,而且通过第一清洗刷和第二清洗刷的不断转动,提高了报废的印刷品的清洗效果,从而保证了报废的印刷品可以再次进行印刷,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将报废的印刷品直接丢弃,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洗筒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板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轴和齿轮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板的立体图。

图中:1支撑板、2清洗筒、3电机、4转动杆、5转动框、6第一清洗刷、7转动板、8轮齿、9转动轴、10转动筒、11第二清洗刷、12齿轮、13固定框、14第一固定块、15竖板、16第二固定块、17连接板、18挡板、19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一种印刷生产用报废印刷品回收装置,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顶部设有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延伸出支撑板1底部;

所述回收机构包括清洗筒2,所述清洗筒2固定设于支撑板1顶部,所述支撑板1底部设有电机3,所述电机3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贯穿支撑板1和清洗筒2并延伸入清洗筒2内部,所述清洗筒2内部设有转动框5,所述转动框5顶部固定设有第一清洗刷6,所述转动杆4穿过转动框5并与转动框5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4延伸出转动框5顶部,所述转动杆4顶部固定设有转动板7,所述转动板7设于转动框5内腔顶部,所述转动杆4一侧固定设有多个轮齿8,所述转动框5内部设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外部固定设有转动筒10,所述转动筒10外部固定设有第二清洗刷11,所述转动轴9外部固定设有两个齿轮12,两个所述齿轮12分别设于转动筒10两侧,其中一个所述齿轮12与多个轮齿8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4与清洗筒2通过密封轴承连接,避免清洗液流出清洗筒2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1底部固定设有固定框13,所述电机3固定设于固定框13内部,所述固定框13底部设有多个散热孔,便于给电机3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筒2顶部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固定块14,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4内侧均固定设有竖板15,两个所述竖板15均延伸入转动框5内部,两个所述竖板15均穿过第一清洗刷6,可以给转动轴9起一个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9两端分别与两个竖板15通过轴承连接,便于转动轴9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筒2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固定块16,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16内侧均固定设有连接板17,两个所述连接板17均延伸入转动框5内部,两个所述连接板17均穿过第一清洗刷6,便于挡板18的转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板17底部均固定设有挡板18,两个所述挡板18均延伸入第二清洗刷11内部,避免印刷品掉落到清洗筒2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1底部四角均固定设有支撑柱19,便于对支撑板1的支撑。

实施场景具体为:首先本实新型连接外部电源,然后往清洗筒2内部注入适量的清洁液,再将需要回收的印刷品放入转动框5内部,并使印刷品掉落在第二清洗刷11顶部,然后启动电机3,电机3工作带动转动杆4转动,转动杆4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框5转动,转动框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清洗刷6转动,第一清洗刷6转动从而对转动框5内部的印刷品的四周进行清洗,转动杆4带动转动框5转动的同时还会带动转动板7转动,转动板7转动带动转动板7顶部的多个轮齿8移动,因为转动板7顶部的轮齿8与其中一个齿轮12相啮合,所以多个轮齿8移动从而带动其中一个齿轮12转动,其中一个齿轮12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9转动,转动轴9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筒10转动,转动筒10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筒10外部的第二清洗刷11转动,第二清洗刷11转动从而对印刷品底部进行清洗,当轮齿8转动到转动板7另一侧时,轮齿8会与另一个齿轮12相啮合,轮齿8与另一个齿轮12相啮合时从而带动转动轴9反转,与以上工作原理相同,通过回收机构的设计,可对报废印刷品进行清洗,从而将报废的印刷品上的油墨洗刷掉,而且通过第一清洗刷6和第二清洗刷11的不断转动,提高了报废的印刷品的清洗效果,从而保证了报废的印刷品可以再次进行印刷,避免了将报废的印刷品直接丢弃,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生产成本,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印刷加工中,对如塑料、金属制品等材质的板状产品进行印刷过后,可能会出现有瑕疵的印刷品,而这些报废印刷品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大多直接丢弃或销毁,浪费了资源,提高了成本的问题。

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电机3工作带动转动杆4转动,转动杆4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框5转动,转动框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清洗刷6转动,第一清洗刷6转动从而对转动框5内部的印刷品的四周进行清洗,转动杆4带动转动框5转动的同时还会带动转动板7转动,转动板7转动带动转动板7顶部的多个轮齿8移动,多个轮齿8移动从而带动其中一个齿轮12转动,其中一个齿轮12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9转动,转动轴9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筒10转动,转动筒10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筒10外部的第二清洗刷11转动,第二清洗刷11转动从而对印刷品底部进行清洗,当轮齿8转动到转动板7另一侧时,轮齿8会与另一个齿轮12相啮合,轮齿8与另一个齿轮12相啮合时从而带动转动轴9反转。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