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7925发布日期:2020-09-18 20:3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材料,具体地指一种除余氯的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



背景技术:

氯是最有效且低廉的杀菌剂,绝大部分水厂都是用氯来杀菌。为了保持水的输送过程中的杀菌效果,出厂时会保留一点余氯在水里。如果你家离水厂较近的话,余氯会比较远的家庭要多一些。余氯可能会带来氯仿之类的有害物质,但这个剂量极小。更常见的问题是对皮肤的危害,比如瘙痒或者炎症,所以市面上有一些装在花洒头上面的去除余氯的产品。我们还发现,这类产品大部分都是美国产的,或许美国的余氯问题比国内还严重。浓重的氯的味道有点像84消毒液。长期吸入低浓度氯会引起慢性中毒,长期用含余氯的洗澡水洗澡,会使肌肤漂白化,头发产生干涩,断裂,分叉。也会使皮肤层脱落从而容易使肌肤过敏,严重的会使致癌几率增加。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渴求,对于饮用水的水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大部分自来水厂处理工艺落后,所生产的自来水属极低标准水;即使部分达标的自来水在输水管网、高楼水塔中也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不达标。在市政自来水水质健康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各类家用水龙头净水器应运而生。由于对可以去除余氯的净水产品需求迫切,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水龙头净水器虽宣称有一定的去余氯功效,但是效果欠佳,使用寿命很短,质量参差不齐,功能单一,满足不了市场所需。

公开号为cn207654811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龙头净水器,包括过滤部和安装部,过滤部包括外壳、滤芯和净水出口,但滤芯为单层筒状,过滤效果差,而且过滤杂质附着细菌滋生,会导致过滤空隙堵塞,使其使用寿命较短。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较长、除余氯效果好的一种利用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较长、除余氯效果好的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包括过滤部和安装部,所述过滤部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滤芯,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净水出口以及将滤芯固定的连接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芯包括第一滤芯和位于第一滤芯内的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安装于连接座上形成第一过滤腔,多个所述第二滤芯间隔安装于连接座上形成多个第二过滤腔,各所述第二过滤腔在连接座上均设有出水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芯为上下贯通的圆筒状且上端设有上盖,所述连接座上端设有与第一滤芯下端配合的卡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滤芯为上端为半球形封闭、下端开口的圆筒状,所述连接座底部设有与各第二滤芯下端配合的限位凸环,所述出水孔位于限位凸环内与第二滤芯下端开口处配合。

优选的,各所述第二过滤腔内还填充有颗粒状的第三滤芯,所述第三滤芯粒径大于出水孔孔径。

优选的,所述第二滤芯为沿第一滤芯内壁周向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芯平均孔径小于第二滤芯平均孔径。

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朝上延伸形成环形底座,所述连接座固定于环形底座上,所述净水出口位于环形底座内与出水孔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在外侧的第一滤芯内设置多个第二滤芯,第一滤芯平均孔径<第二滤芯平均孔径,第一滤芯、第二滤芯均为多孔烧结陶瓷材料。自来水经由外层的第一滤芯高精度过滤后,粗颗粒的杂质、细菌等物质被拦截在第一滤芯外,水质得到净化,然后经过多个内层第二滤芯净化、矿化反应,去除掉自来水中的余氯。

2.第一滤芯内部多个第二滤芯的设置,大大的增加了复合滤芯与水接触的总面积和反应时间,也提高了整体过滤精度,多个内管状的第二滤芯也提高了过滤效率和过水速度。大大改善了水质,复合滤芯整体也具有很好的防污防堵的性能。

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来水经过两次过滤,既可提高净水质量,同时提高外层第一滤芯的使用寿命。还可在第二滤芯填充颗粒状的第三滤芯,使自来水经三次过滤,得到更高质量的净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过滤部剖面图

图3为复合滤芯以及连接部剖面图

图4为复合滤芯以及连接部俯视图(省略上盖)

其中:1-过滤部2-安装部3-外壳4-净水出口5-连接座6-第一滤芯7-第二滤芯8-第一过滤腔9-第二过滤腔10-出水孔11-万能接头12-转换开关61-上盖51-卡口52-限位凸环31-环形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包括过滤部1和安装部2,过滤部1包括外壳3、设置于外壳3内的复合滤芯,外壳3底部设有设有净水出口4以及将滤芯固定的连接座5,滤芯包括第一滤芯6和位于第一滤芯6内的第二滤芯7,第一滤芯6安装于连接座5上形成第一过滤腔8,多个第二滤芯7间隔安装于连接座5上形成多个第二过滤腔9,各第二过滤腔9在连接座5上均设有出水孔10。安装部2上设有万能接口11和转换开关12。

第一滤芯6为上下贯通的圆筒状且上端设有上盖71,连接座5上端设有与第一滤芯6下端配合的卡口51。第一过滤腔8由上盖71、第一滤芯6、连接座5共同连接形成。

第二滤芯7为上端为半球形封闭、下端开口的圆筒状,连接座5底部设有与各第二滤芯7下端配合的限位凸环52,出水孔10位于限位凸环52内与第二滤芯7下端开口处配合。第二过滤腔9由倒扣试管状的第二滤芯7与连接座5连接形成。根据实际情况第二过滤腔9内可以考虑是否填充第三滤芯,本实施例中各第二过滤腔9内还填充有颗粒状的第三滤芯,第三滤芯粒径大于出水孔10孔径,避免颗粒状的第三滤芯从出水孔10泄露。

第二滤芯7为在连接座5上沿第一滤芯6内壁周向间隔设置。第一滤芯6平均孔径小于第二滤芯7平均孔径。

外壳3底部朝上延伸形成环形底座31,连接座5固定于环形底座31上,净水出口4位于环形底座31内与出水孔10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水龙头净水器通过万能接头11与家用自来水水龙头连接,然后打开自来水,水流进入机头,通过转换开关12控制水流从自来水出水口流出,或者进入过滤部1从净水出口4流出。自来水在过滤部1先经第一滤芯6过滤进入第一过滤腔8,再经第二滤芯7过滤进入第二过滤腔9,再经第三滤芯过滤从出水孔10流至净水出口4排出。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滤芯6平均孔径<第二滤芯7平均孔径,第一滤芯6、第二滤芯7均为多孔烧结陶瓷材料。自来水经由外层的第一滤芯6高精度过滤后,粗颗粒的杂质、细菌等物质被拦截在第一滤芯外,水质得到净化,然后经过多个内层第二滤芯7净化、矿化反应,去除掉自来水中的余氯,再经第三滤芯净化,得到高质量净水。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包括过滤部(1)和安装部(2),所述过滤部(1)包括外壳(3)、设置于外壳(3)内的复合滤芯,所述外壳(3)底部设有净水出口(4)以及将滤芯固定的连接座(5),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滤芯包括第一滤芯(6)和位于第一滤芯(6)内的第二滤芯(7),所述第一滤芯(6)安装于连接座(5)上形成第一过滤腔(8),多个所述第二滤芯(7)间隔安装于连接座(5)上形成多个第二过滤腔(9),各所述第二过滤腔(9)在连接座(5)上均设有出水孔(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芯(6)为上下贯通的圆筒状且上端设有上盖(61),所述连接座(5)上端设有与第一滤芯(6)下端配合的卡口(5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芯(7)为上端为半球形封闭、下端开口的圆筒状,所述连接座(5)底部设有与各第二滤芯(7)下端配合的限位凸环(52),所述出水孔(10)位于限位凸环(52)内与第二滤芯(7)下端开口处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过滤腔(9)内还填充有颗粒状的第三滤芯,所述第三滤芯粒径大于出水孔(10)孔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芯(7)为在连接座(5)上沿第一滤芯(6)内壁周向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芯(6)平均孔径小于第二滤芯(7)平均孔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底部朝上延伸形成环形底座(31),所述连接座(5)固定于环形底座(31)上,所述净水出口(4)位于环形底座(31)内与出水孔(10)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滤芯水龙头净水器,包括过滤部和安装部,所述过滤部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滤芯,所述外壳底部设有净水出口以及将滤芯固定的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第一滤芯和位于第一滤芯内的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安装于连接座上形成第一过滤腔,多个所述第二滤芯间隔安装于连接座上形成多个第二过滤腔,各所述第二过滤腔在连接座上均设有出水孔。本实用新型第一滤芯内部多个第二滤芯的设置,大大的增加了复合滤芯与水接触的总面积和反应时间,也提高了整体过滤精度,多个内管设计也提高了过滤效率和过水速度。大大改善了水质,复合滤芯整体也具有很好的防污防堵的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星;陈本富;曹海波;马传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溢爱环保实业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技术研发日:2019.11.22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