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饮水净化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9676发布日期:2020-09-25 18:1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饮水净化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饮水净化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近几年生态环境与水质的恶化,通过自来水厂传统工艺处理的自来水己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自来水安全的需求。直饮水系统能够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在国内慢慢得到了认可,首先在发达的城市被积极的采用。目前分质供水工程己经逐渐在全国各地推广使用,涉及领域有小区住宅、写字楼、宾馆、医院、工矿、商场、机关和学校等。

目前我国有九成的水厂还在使用上世纪初所使用的方法生产自来水。即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此工艺只能对物理污染和微生物污染进行简单净化处理,无法对化学污染,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物、有机洗涤剂、杀虫剂、各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深度处理。在这样简单的处理条件下饮用水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自来水进行净化杀菌处理而达到直饮水标准的的直饮水净化杀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饮水净化杀菌装置,包括净化箱、储水箱和热水箱,所述净化箱为上端带顶盖且下端为不锈钢网的漏斗,所述净化箱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第一pp膜层、石英砂层、椰壳活性炭无纺布层、竹炭滤芯膜层、第二pp膜层,所述顶盖上设置进水管,所述净化箱连通过流式紫外线消毒器,所述过流式紫外线消毒器连通所述储水箱,臭氧发生器通过出气管连通到所述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下端设置冷水出口管和冷水阀门,所述储水箱下部连通所述热水箱,电加热器伸入所述热水箱内,所述热水箱的下端热水出口管和热水阀门。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上设置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pp膜层的孔径为2-4微米,所述第二pp膜层的孔径为0.5-1.5微米。

优选地,所述石英砂层具有粒径为0.5-1.5mm的石英砂。

优选地,所述椰壳活性炭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1-0.4微米。

优选地,所述竹炭滤芯膜层的厚度为0.05-0.2微米。

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椰壳活性炭无纺布层与所述竹炭滤芯膜层之间还设置有中空纤维超滤膜层。

优选地,所述中空纤维超滤膜层的厚度为0.005-0.01微米。

另一技术方案中,还设置有主控板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

另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外壳,所述进水管、所述冷水出口管、所述冷水阀门、所述热水出口管和所述热水阀门伸出所述外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饮水净化杀菌装置,合理布局各层级结构,多层次过滤工艺,紫外线、臭氧双层杀菌,彻底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长期使用仍能保持水质的纯净度。

2、本实用新型可直接连接在自来水的水龙头的末端,上述的水流经该净化杀菌装置后可以变为直接饮用的饮用水,能够最大限度的净化水源,提高了饮水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1-净化箱、2-储水箱、3-热水箱、101-顶盖、102-不锈钢网、103-第一pp膜层、104-石英砂层、105-椰壳活性炭无纺布层、106-中空纤维超滤膜层、107-竹炭滤芯膜层、108-第二pp膜层、4-进水管、5-过流式紫外线消毒器、6-臭氧发生器、601-出气管、602-进气管、603-单向阀、7-电加热器、8-冷水出口管、9-冷水阀门、10-热水出口管、11-热水阀门、12-主控板、13-控制面板、14-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饮水净化杀菌装置,包括净化箱1、储水箱2和热水箱3,所述净化箱1为上端带顶盖101且下端为不锈钢网102的漏斗,所述净化箱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第一pp膜层103、石英砂层104、椰壳活性炭无纺布层105、竹炭滤芯膜层107、第二pp膜层108,所述顶盖101上设置进水管4,所述净化箱1连通过流式紫外线消毒器5,所述过流式紫外线消毒器5连通所述储水箱2,臭氧发生器6通过出气管601连通到所述储水箱2,所述储水箱2下端设置冷水出口管8和冷水阀门9,所述储水箱2下部连通所述热水箱3,电加热器7伸入所述热水箱3内,所述热水箱3的下端热水出口管10和热水阀门11。

石英砂层104能够过滤掉水中的悬浮颗粒物、总溶解性固体、微生物以及部分重金属离子等,可以降低水的浑浊度、净化水质。椰壳活性炭无纺布层105能够吸附掉上一步骤中未消除的部分遗漏物质,进行脱色和过滤,去除余氯,并改善过滤后的水的口感。过流式紫外线消毒器5是一种安全的杀菌装置,也不会产生任何的消毒副产物,保障了水的化学安全性。臭氧发生器6能够产生臭氧并通入水中,能够对水进行充分杀菌处理,渗透性强,浓度均匀,杀菌速度快。pp膜层可以去除较大分子的物质,可以降低后续净化层的负荷,延长净化层的寿命,降低成本。第一pp膜层103和第二pp膜层108也能限制净化层在第一pp膜层103与第二pp膜层108形成的有限空间内,不锈钢网102对净化层提供支撑。

储水箱2能够将渗透过滤完全的水集中存储,在需要使用时直接打开冷水阀门9接水即可,无需等待过滤。

过流式紫外线消毒器5是通过紫外光线的照射,破坏及改变微生物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过流式紫外线消毒器5属于纯物理消毒方法,具有简单便捷、广谱高效、无二次污染、便于管理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本实施例的过流式紫外线消毒器5包含管体、进水口、出水口、紫外线灯管和电路。本实施例的紫外线灯管与进水口垂直设置,并平行设置多根紫外线灯管,促使水流与方向与紫外线灯管平行,杀菌效果更好。本实施例的过流式紫外线消毒器5选自广东惠恩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e系列的紫外线消毒器。

臭氧发生器6能够产生臭氧,臭氧(o3)是由一个氧分子(o2)携带一个氧原子(0)组成,比氧气重,有味、有色、易溶于水、易分解,臭氧作为介质工作中没有二次污染产生,它具有杀菌、消毒、漂白、除臭、去味等氧化分解作用。由于臭氧在水中的不稳定性,分解后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oh)和单原子氧等,可有效地杀灭水中所有的细菌、病毒、芽胞、抱子虫类,还能杀灭藻类等。本实施例的臭氧发生器6选自深圳市飞立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fl-810y型号的臭氧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pp膜层103、石英砂层104、椰壳活性炭无纺布层105、竹炭滤芯膜层107、第二pp膜层108都具有净化功能,为了简化叙述过程,第一pp膜层103、石英砂层104、椰壳活性炭无纺布层105、竹炭滤芯膜层107、第二pp膜层108中的每一层都能被称为净化层。

进一步,所述出气管601上设置单向阀60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臭氧可以进入储水箱2,而储水箱2中的水不能流入臭氧发生器6中。臭氧发生器6上设有进气管602和出气管601,进气管602连接到大气中,进气管602用于吸入氧气,出气管601用于排出臭氧,用来清除有害物质。

进一步,所述第一pp膜层103的孔径为2-4微米,所述第二pp膜层108的孔径为0.5-1.5微米。

进一步,所述石英砂层104具有粒径为0.5-1.5mm的石英砂。

进一步,所述椰壳活性炭无纺布层105的厚度为0.1-0.4微米。

进一步,所述竹炭滤芯膜层107的厚度为0.05-0.2微米。

进一步,第二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所述椰壳活性炭无纺布层105与所述竹炭滤芯膜层107之间还设置有中空纤维超滤膜层106。

进一步,所述中空纤维超滤膜层106的厚度为0.005-0.01微米。

进一步,第三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还设置有主控板12和控制面板13,所述控制面板13与所述主控板12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板12用于控制净化杀菌装置的整体运行,如控制净化杀菌装置的启闭状态,控制过流式紫外线消毒器5、臭氧发生器6、电加热器7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第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还包括外壳14,所述进水管4、所述冷水出口管8、所述冷水阀门9、所述热水出口管10和所述热水阀门11伸出所述外壳14。

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面板13设置在外壳14上,或者控制面板13嵌在外壳14上,主控板12设置在外壳14内。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将进水管4与自来水系统相连,自来水经过石英砂层104进行粗过滤,过滤掉水中的悬浮颗粒物、总溶解性固体、微生物以及部分重金属离子等,然后经过椰壳活性炭无纺布层105过滤和吸附,进行脱色和过滤,去除余氯,经过竹炭滤芯膜层107,进一步进行脱色和过滤,去除余氯,然后经过过流式紫外线消毒器5进行紫外线杀菌,臭氧发生器6产生臭氧,臭氧对水进行充分杀菌,水经过冷水出口管8出冷水或者经过电加热器7后从热水出口管10出热水。

本实施例无特别说明的部件均采用是市售材料或零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