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检测的下水道水质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0872发布日期:2020-05-29 13:01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生物检测的下水道水质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生物检测的下水道水质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化的设备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现代化的设备不但帮助人们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还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在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追求精神文明。优美干净的生活环境能给人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对人们的健康大有益处。

一个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持,当下雨天时,空气中的灰尘被雨水带至地面,地面的泥水飞溅,随着水流的作用,泥水被带至下水道内,日积月累,下水道内大量污泥聚集,极易堵塞下水道,容易造成城市内涝,并且生活中的污水也汇集在下水道,形成一种城市垃圾。

下水道污水的成分复杂,除含有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大量的有机质、难降解的有机物、多种微量元素、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成分,将这些产量大、成分复杂的城市下水道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的新难点、新挑战,为此,我们急需设计一种城市下水道净化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

针对下水道污水的成分复杂,除含有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大量的有机质、难降解的有机物、多种微量元素、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成分,将这些产量大、成分复杂的城市下水道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的新难点、新挑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生物检测的下水道水质净化系统。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生物检测的下水道水质净化系统,包括本体管道、第一检测腔、第二检测腔、第三检测腔、第一净化腔、第二净化腔、第三净化腔,所述第一检测腔、第二检测腔以及第三检测腔依次上下排列于所述本体管道的一侧,所述第一检测腔检测上层水质,所述第二检测腔检测中层水质,所述第三检测腔检测下层水质,检测腔中包括滤膜、染色仓以及荧光检测装置,所述滤膜设置于所述染色仓,所述滤膜过滤微生物,所述染色仓对被所述过滤膜过滤的水体进行染色,所述荧光检测装置检测水体微生物,所述第一净化腔、第二净化腔以及第三净化腔横亘于所述本体管道,所述第一净化腔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腔检测的微生物状况净化上层水质,所述第二净化腔根据所述第二检测腔检测的微生物状况净化中层水质,所述第三净化腔根据所述第三检测腔检测的微生物状况净化下层水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检测腔、第二检测腔以及第三检测腔设定检测时间,所述第一净化腔、第二净化腔以及第三净化腔分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检测腔、第二检测腔以及第三检测腔相隔固定距离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固定距离为水流流速在所述本体管道的最大流量时经过所述检测时间后流经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检测腔、第二检测腔以及第三检测腔还分别包括活塞以及竖直通道,所述竖直通道连接所述染色仓,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竖直通道下方,所述活塞用于通过所述竖直通道压缩所述染色仓中的水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荧光检测装置通过紫外观察镜观察染色后的水体,所述荧光检测装置通过水体中的荧光判断水体中微生物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净化腔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腔检测的微生物状态调整上层水质净化的状态、所述第二净化腔根据所述第二检测腔检测的微生物状态调整中层水质净化的状态、所述第三净化腔根据所述第三检测腔检测的微生物状态调整下层水质净化的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本体管道设置有分叉管道以及导向片,所述导向片设置于所述本体管道上部,所述导向片从所述本体管道延伸至所述分叉管道,所述导向片用于利用水流将漂浮物导向至所述分叉管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分叉管道与所述本体管道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阻隔片,所述阻隔片用于限制从所述本体管道流入所述分叉管道的水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向片设置有第一伸缩板,所述阻隔片设置有第二伸缩板,所述第二伸缩板用于调整限流的高度,所述第一伸缩板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伸缩板的位置调整导向高度。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利用染色检测的方法检测出下水道中微生物的状况,通过微生物种类以及微生物含量进行下水道污水的净化所需的药品等量的确定,从而便于对下水道的清洁的管理;同时,针对性的确定净化药品的量,使得药品不会溢出,从而保证了污水不会被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上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检测腔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考图为图1-3。一种基于生物检测的下水道水质净化系统,包括本体管道1、第一检测腔2、第二检测腔3、第三检测腔4、第一净化腔5、第二净化腔6、第三净化腔7,所述第一检测腔2、第二检测腔3以及第三检测腔4依次上下排列于所述本体管道1的一侧,所述第一检测腔2检测上层水质,所述第二检测腔3检测中层水质,所述第三检测腔4检测下层水质,检测腔中包括滤膜8、染色仓以及荧光检测装置9,所述滤膜8设置于所述染色仓,所述滤膜8过滤微生物,所述染色仓对被所述过滤膜8过滤的水体进行染色,所述荧光检测装置9检测水体微生物,所述第一净化腔5、第二净化腔6以及第三净化腔7横亘于所述本体管道1,所述第一净化腔5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腔2检测的微生物状况净化上层水质,所述第二净化腔6根据所述第二检测腔3检测的微生物状况净化中层水质,所述第三净化腔7根据所述第三检测腔4检测的微生物状况净化下层水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检测腔2、第二检测腔3以及第三检测腔4设定检测时间,所述第一净化腔5、第二净化腔6以及第三净化腔7分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检测腔2、第二检测腔3以及第三检测腔4相隔固定距离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固定距离为水流流速在所述本体管道1的最大流量时经过所述检测时间后流经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检测腔2、第二检测腔3以及第三检测腔4还分别包括活塞10以及竖直通道11,所述竖直通道11连接所述染色仓,所述活塞10设置于所述竖直通道11下方,所述活塞10用于通过所述竖直通道11压缩所述染色仓中的水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荧光检测装置9通过紫外观察镜观察染色后的水体,所述荧光检测装置9通过水体中的荧光判断水体中微生物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净化腔5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腔2检测的微生物状态调整上层水质净化的状态、所述第二净化腔6根据所述第二检测腔3检测的微生物状态调整中层水质净化的状态、所述第三净化腔7根据所述第三检测腔4检测的微生物状态调整下层水质净化的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本体管道1设置有分叉管道12以及导向片13,所述导向片13设置于所述本体管道1上部,所述导向片13从所述本体管道1延伸至所述分叉管道12,所述导向片13用于利用水流将漂浮物导向至所述分叉管道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分叉管道12与所述本体管道1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阻隔片14,所述阻隔片14用于限制从所述本体管道1流入所述分叉管道12的水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向片13设置有第一伸缩板15,所述阻隔片14设置有第二伸缩板16,所述第二伸缩板16用于调整限流的高度,所述第一伸缩板15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伸缩板16的位置调整导向高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体管道1中流淌下水道水,水面上会漂浮一部分人类生活上的用具以及杂质漂浮物,以下统称漂浮物,漂浮物随着水的流动在经过导向片13时,漂浮物会沿着导向片13的引导方向随着水流运动而运动,由于导向片13一直延伸到最近的一个分叉管道12中,漂浮物会沿着导向片13一直跟随水流运动而流至分叉管道12中;由于分叉管道12与本体管道1的连接处设置有阻隔片14,因此只有阻隔片14高度以上的水能够越过阻隔片14流入分叉管道12中,因此保证了存在漂浮物的大目标污染物的水体与不存在漂浮物的污染水体能够在进行净化前分离;对于导向片13以及阻隔片14,分别设置有第一伸缩板15以及第二伸缩板16,第二伸缩板16根据水体的高度改变高度,第一伸缩板15根据第二伸缩板16的高度改变高度,第二伸缩板16固定高度的时候将高度设定为比水体高度矮10厘米的位置,即若水体高度是40厘米,则第二伸缩板16调整后的高度为30厘米,而第一伸缩板15的位置则是与第一伸缩板15互相补充,使得第一伸缩板15与第二伸缩板16能刚好接触的位置,使得水体的最上端10厘米位置的区域内的漂浮物都能够被第一伸缩板15或导向片13导向,从而流入分叉管道12中。

留在本体管道1中的水体,在向前流淌的时候会经过第一检测腔2、第二检测腔3以及第三检测腔4,三个净化腔分别对流经的水进行三个层次上的检测,即上层水质、中层水质以及下层水质的检测,以第一检测腔2为例,水流经过第一检测腔2,第一检测腔2中的水流通过竖直通道11进入染色仓,在后续流动下,再经过滤膜8,滤膜8将水中的微生物过滤并留在染色仓中,在过滤一段时间后,竖直通道11下方的活塞10便向上活动,挤压染色仓中的水分,水会通过滤膜8继续向前流动,由于滤膜8的存在,微生物被留在染色仓中,在活塞10挤压到一定程度后,染色仓开始对水进行染色,染色过后,各种不同的微生物被染上不同的颜色,荧光检测装置9发出荧光并进行荧光检测,荧光检测装置9通过检测荧光颜色的不同对微生物进行判定,通过颜色分布的细密程度判定微生物的量,进而判断上层水体中微生物的含量,通过微生物分类以及各个种类的微生物的含量判定净化的所需的药品的量。

在水体持续向前流淌的过程中,经过第一净化腔5、第二净化腔6以及第三净化腔7,仍以第一净化腔5作为例子,第一净化腔5对应的是第一检测腔2,第一净化腔5通过净化药品持续的对第一净化腔5中的水进行净化,从而针对性的将微生物杀死,避免微生物在不对的药品的刺激下产生新的变异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