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药化工行业用的废液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3612发布日期:2020-08-25 19:2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药化工行业用的废液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药废液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制药化工行业用的废液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制药行业是一个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废液对环境污染严重,必须要做后期处理,并且废液结构复杂,一般不宜于生物降解,废液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浓度相当高,并且物质的悬浮物比重轻、浓度高,难以沉淀,废水可生化性差,废液的水质、水量随着药生产操作的间歇性和产品种类的多样性波动也较大,相当于其他工业废水中药制药生产废水是较难处理的废水之一。

但是目前,由于废液处理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有些企业采用简单的处理方式将其处掉,严重污染环境,甚至还有些企业则是直接将其丢弃,不仅浪费了资源,更是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所以,就需要一种经济环保并且有效的废液处理方式对废弃药液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药化工行业用的废液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行制药废液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药化工行业用的废液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系统、化学处理系统和净化系统;

所述过滤系统包括:搅拌罐、絮凝罐和絮凝沉淀池,所述搅拌罐出水口连接第一导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絮凝罐的入水口,所述絮凝罐底部与絮凝沉淀池连接,所述絮凝沉淀池出水口连接第二导管的一端。

所述化学处理系统包括酸碱调节罐和消毒罐,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连接酸碱调节罐,所述酸碱调节罐的出水口连接第三导管的一端,所述第三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消毒罐的入水口;

所述净化系统包括加热池和蒸馏罐,所述消毒罐底部出液口连接所述加热池,所述加热池的入水口连接第四导管,所述加热池的出水口连接于所述蒸馏罐的进水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搅拌罐顶部一侧装有料斗,所述搅拌罐内部安装离心搅拌机,所述离心搅拌机下方设置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搅拌罐内壁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网呈锥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搅拌罐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离心搅拌机包括:偏心导杆和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上安装旋转轴,所述偏心导杆一端套设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另一端套设在搅拌棒的旋转轴上,所述电机轴和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传动皮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絮凝沉淀池内部安装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絮凝罐底部与絮所述凝沉淀池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酸碱调节罐和所述消毒罐上都安装有药品添加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管上安装有第一开关阀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二导管上安装有第二开关阀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三导管上安装有第三开关阀和第三水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消毒罐顶部安装有消毒喷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套管、冷凝内管、平衡气压管、气压阀和气压器,所述冷凝套管表面安装制冷组件,所述冷凝套管套设在冷凝内管上,所述气压阀和气压器安装在平衡气压管上,所述平衡气压管为三通管,一端连接在所述循环管上,另一端与外界连通,一端连接冷凝内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热池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池顶部连接蒸汽导管一端,所述蒸汽导管另一端连接冷凝组件的进气口,所述冷凝组件的出气口连接蒸馏罐,所述蒸馏罐顶部设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与冷凝组件进气口连接,所述循环管为单向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蒸馏罐底部连接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药化工行业用的废液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系统、化学处理系统和净化系统,过滤系统包括:搅拌罐、絮凝罐和絮凝沉淀池,搅拌罐出水口连接第一导管的一端,第一导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絮凝罐的入水口,絮凝罐底部与絮凝沉淀池连接,絮凝沉淀池出水口连接第二导管的一端,化学处理系统包括酸碱调节罐和消毒罐,第二导管的另一端连接酸碱调节罐,酸碱调节罐的出水口连接第三导管的一端,第三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消毒罐的入水口;净化系统包括加热池和蒸馏罐,消毒罐底部出液口连接加热池,加热池的入水口连接第四导管,加热池的出水口连接于蒸馏罐的进水口,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有利于环保,达到了无害、无污染、能耗低的要求,并且净化成本低,符合国家节能减污增效的科技产业政策,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制药化工行业用的废液净化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冷凝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离心搅拌机的示意图。

其中,1、搅拌罐;2、絮凝罐;3、絮凝沉淀池;4、酸碱调节罐;5、消毒罐;6、加热池;7、蒸馏罐;8、冷凝组件;11、料斗;12、离心搅拌机;13、第一过滤网;14、第一导管;21、第二过滤网;31、第一加热装置;32、第二导管;41、第三导管;51、第四导管;52、消毒喷罐;61、第二加热装置;71、排水管;81、冷凝套管;82、制冷组件;83、冷凝内管;84、平衡气压管;85、气压阀;86、气压器;123、电机;122、偏心导杆;121、搅拌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药化工行业用的废液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系统、化学处理系统和净化系统;

过滤系统包括:搅拌罐1、絮凝罐2和絮凝沉淀池3,搅拌罐1出水口连接第一导管14的一端,第一导管14的另一端连接在絮凝罐2的入水口,絮凝罐2底部与絮凝沉淀池3连接,絮凝沉淀池出水口连接第二导管32的一端。

化学处理系统包括酸碱调节罐4和消毒罐5,第二导管32的另一端连接酸碱调节罐4,酸碱调节罐4的出水口连接第三导管41的一端,第三导管41的另一端连接消毒罐5的入水口;

净化系统包括加热池6和蒸馏罐7,消毒罐5底部出液口连接加热池6,加热池6的入水口连接第四导管51,加热池6的出水口连接于蒸馏罐7的进水口。

优选的,搅拌罐1顶部一侧装有料斗11,搅拌罐1内部安装离心搅拌机12,离心搅拌机12下方设置第一过滤网13,第一过滤网13与搅拌罐1内壁连接。

优选的,第一过滤网13呈锥形。

如图3所示,优选的,搅拌罐1顶部设有电机123,离心搅拌机12包括:偏心导杆122和搅拌棒121,搅拌棒121上安装旋转轴,偏心导杆122一端套设在电机123的电机123轴上,另一端套设在搅拌棒121的旋转轴上,电机123轴和旋转轴上套设有传动皮带。

优选的,絮凝沉淀池内部安装有第一加热装置31,絮凝罐2底部与絮凝沉淀池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21。

优选的,酸碱调节罐4和消毒罐5上都安装有药品添加管。

优选的,第一导管14上安装有第一开关阀和第一水泵,第二导管32上安装有第二开关阀和第二水泵,第三导管41上安装有第三开关阀和第三水泵。

优选的,消毒罐5顶部安装有消毒喷罐52。

如图2所示,优选的,冷凝组件8包括:冷凝套管81、冷凝内管83、平衡气压管84、气压阀85和气压器86,冷凝套管81表面安装制冷组件82,冷凝套管81套设在冷凝内管83上,气压阀85和气压器86安装在平衡气压管84上,平衡气压管84为三通管,一端连接在循环管上,另一端与外界连通,一端连接冷凝内管83。

其中,冷凝管可制作成蛇形形状,制冷组件82可选用导热速度快的金属材料,也可以选用空气制冷装置。

优选的,加热池6内部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61,加热池6顶部连接蒸汽导管一端,蒸汽导管另一端连接冷凝组件8的进气口,冷凝组件8的出气口连接蒸馏罐7,蒸馏罐7顶部设有循环管,循环管与冷凝组件8进气口连接,其中,循环管为单向管,其作用是一来防止高温气体未经冷凝管直接进入蒸馏罐7,二来是防止经过冷凝管的高温气体冷凝不充分。

优选的,蒸馏罐7底部连接排水管71,排水管71上安装有排水阀。

工作时,药品废液首先进入搅拌罐1,搅拌罐的料斗11向药品中加入沉淀和消毒料品,同时开启电机123,带动偏心导杆122旋转,电机旋转轴上套设皮带,搅拌棒121在偏心导杆122的带动下进行绕电机轴进行公转,在皮带的带动下同时进行自传,达到充分离心搅拌的效果,搅拌后的混合液通过第一过滤网13初次过滤,废液在第一水泵的作用下流向絮凝罐2和絮凝沉淀池3,絮凝罐2向废液中添加絮凝剂,将废液中的药渣充分絮凝,并通过第二过滤网21进入絮凝沉淀池3,絮凝沉淀池3对药液进行加热处理进行过滤和充分沉淀,而后利用第二水泵将废液吸入到酸碱调节罐4中,通过酸碱调节罐顶部的药品添加管向废液中添加药品,达到废液ph值接近中性,而后废液通过水泵吸入到消毒罐5中,通过酸碱调节罐顶部的药品添加管向消毒罐5顶部安装消毒喷罐52添加药品,消毒喷灌52将药品雾化,喷洒在废液中,已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经过化学消毒处理的废液流入加热池6,加热池将废液加热蒸发为高温气体,经过蒸汽导管流如冷凝组件8的冷凝内管83中,在制冷组件82的作用下,高温气体遇冷凝华为纯净液体,通过冷凝管流向蒸馏罐7,蒸馏罐7底部连接排水管71,纯净液体通过排水管可进行回收再利用。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药化工行业用的废液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系统、化学处理系统和净化系统,过滤系统包括:搅拌罐、絮凝罐和絮凝沉淀池,搅拌罐出水口连接第一导管的一端,第一导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絮凝罐的入水口,絮凝罐底部与絮凝沉淀池连接,絮凝沉淀池出水口连接第二导管的一端,化学处理系统包括酸碱调节罐和消毒罐,第二导管的另一端连接酸碱调节罐,酸碱调节罐的出水口连接第三导管的一端,第三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消毒罐的入水口;净化系统包括加热池和蒸馏罐,消毒罐底部出液口连接加热池,加热池的入水口连接第四导管,加热池的出水口连接于蒸馏罐的进水口,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有利于环保,达到了无害、无污染、能耗低的要求,并且净化成本低,符合国家节能减污增效的科技产业政策,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计数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计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