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酒精淤泥的注射式修复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42653发布日期:2020-08-14 16:4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酒精淤泥的注射式修复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有机淤泥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酒精淤泥的注射式修复箱。



背景技术:

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未固结的软弱细粒或极细粒土,属现代新近沉积物,淤泥按粒度组成可以是粉土质的或粘土质的,细砂质或极细砂质的极少,海滨淤泥的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蒙脱石为主,淡水淤泥则是以伊利石和高岭石为主,淤泥含有较多的(2~3%)和多的(10~12%)有机质,其含量随深度而减少。

淤泥的自然结构变化十分敏感,结构及其强度受力破坏后能自动复原,这就是所谓的触变性。淤泥不宜作天然地基,因为它会产生不均匀沉降,使建筑物产生裂缝、倾斜、影响正常使用。在淤泥上进行建筑时必须采取人工加固措施。如压密、夯实,用垂直砂井排水,加速淤泥固结。有时可采用柱基,或在建筑物上部采用适应于不均匀沉降的刚性圈梁,沉降缝等结构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安全。

现有技术中,在酒精加工厂或者加工厂的附近的流域内,以河流为例,随着工厂污水的排放,其附近河底的淤泥通常会含有大量的酒精,随着酒精含量的持续增加,可能会破坏河流内的生态系统,从而使得河内的鱼虾大量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酒精淤泥的注射式修复箱,本方案通过模拟注射器,将热醋酸梭菌培养液、螺旋传输管、流动液囊和含酒精淤泥分别模拟为注射物质、注射管、活塞和被注射物质,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启动电磁铁,迫使流动液囊以及其内的磁流体向下螺旋移动,将热醋酸梭菌培养液吸入至螺旋传输管内,启动纳米发泡机并关闭电磁铁,借助压力差的作用以及密封板的回推作用,将二氧化碳水溶液进入螺旋传输管内,紧接着将螺旋传输管内的热醋酸梭菌培养液向上回推并注入至含酒精淤泥内,并在纳米发泡机的持续的发泡作用下,提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提高热醋酸梭菌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从而实现对含酒精淤泥的修复。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酒精淤泥的注射式修复箱,包括生物修复箱主体,所述生物修复箱主体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对上下分布的分隔板,位于上侧的所述分隔板上端安装有单向阀,所述生物修复箱主体内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生物修复箱主体内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密封板位于底部的分隔板的下侧,所述生物修复箱主体内顶端安装有气压传感器,两个所述分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传输管,所述分隔板上端开凿有与螺旋传输管相连通的第一交换通孔,所述第一交换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对相互抵紧的橡胶封片,所述螺旋传输管内滑动连接有流动液囊,所述流动液囊内填充有磁流体,所述螺旋传输管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交换通孔,所述螺旋传输管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位于螺旋传输管的下端口内,所述限位套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反向气流孔,所述螺旋传输管内插设有释放导杆,所述释放导杆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释放孔,所述释放导杆外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起伏板,所述限位起伏板与限位套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释放导杆外侧的拉伸弹簧,所述生物修复箱主体外端安装有纳米发泡机,所述纳米发泡机通过导管与生物修复箱主体连通,所述导管位于底部的分隔板的下侧,所述生物修复箱主体下内壁均安装有电磁铁,通过热醋酸梭菌培养液内的热醋酸梭菌的持续繁殖,并在热醋酸梭菌生命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积累,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上腔室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启动位于下侧的电磁铁和纳米发泡机,将流动液囊以及其内的磁流体向下抽拉,迫使流动液囊沿着螺旋传输管向下螺旋移动,在气压的作用下,使热醋酸梭菌培养液冲过第一交换通孔和橡胶封片并进入到螺旋传输管内,当磁流体卡入到限位套内时,借助磁流体对释放导杆的挤压,使释放导杆穿过第一交换通孔并进入到下腔室内,同时通过纳米发泡机产生大量的纳米气泡并持续的增加下腔室内部的气压,在关闭电磁铁后,借助压力差的作用以及密封板的回推作用,迫使二氧化碳水溶液通过释放孔后进入并保留在螺旋传输管内,并随着二氧化碳水溶液的持续输入,可以将热醋酸梭菌培养液向上回推,由于单向阀仅能使热醋酸梭菌培养液向下流动,因此会促进螺旋传输管内的热醋酸梭菌培养液分别从多个第二交换通孔内注入,从而可以将热醋酸梭菌培养液均匀的释放到含酒精淤泥内,并在纳米发泡机的持续的发泡作用下,使纳米气泡依次通过下腔式、螺旋传输管、第二交换通孔并最终进入至含酒精淤泥内,且借助纳米气泡可以提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提高热醋酸梭菌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同时通过纳米气泡可以对残余在螺旋传输管内壁的热醋酸梭菌培养液进行清理,并将其带入至含酒精淤泥内,提高对热醋酸梭菌培养液的利用率,另外还能对含酒精淤泥起到一定的吹散的作用,并进一步的提高热醋酸梭菌培养液内的热醋酸梭菌的扩散范围,使热醋酸梭菌均匀分布,也就使含酒精淤泥被修复的更加充分,本方案通过模拟注射器,将热醋酸梭菌培养液、螺旋传输管、流动液囊和含酒精淤泥分别模拟为注射物质、注射管、活塞和被注射物质,从而实现对含酒精淤泥的修复。

进一步的,所述流动液囊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所述第二交换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弹性细绳,多个所述弹性细绳之间固定连接有外拓球,所述弹性细绳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纤维刺,通过设置,可以在流动液囊沿着螺旋传输管下移时,对第二交换通孔的内壁起到一定的清理的效果,同时在纳米气泡的持续输入下,可以使得纳米气泡附着在流动液囊的表面,并在流动液囊向上回推时,通过流动液囊与螺旋传输管内壁的接触,可以使得气泡破裂,从而对流动液囊表面进行清理,带走其表面残余的热醋酸梭菌,使得热醋酸梭菌被充分的利用,通过设置弹性细绳、外拓球和纤维刺,一方面可以减少淤泥将第二交换通孔阻塞,另一方面,也能在热醋酸梭菌培养液注入时,使得热醋酸梭菌培养液分散的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修复箱主体左端开凿有位于两个分隔板之间的淤泥添加孔,所述淤泥添加孔内安装有封闭门,通过设置淤泥添加孔和封闭门,可以和封闭门,可以方便在含酒精淤泥被修复完毕后,对含酒精淤泥进行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修复箱主体上端开凿有添加孔,所述添加孔位于电磁铁左侧,所述添加孔内螺纹连接有密封塞,通过设置添加孔和密封塞,可以方便定期的向上腔室内补充热醋酸梭菌培养液。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分隔板将生物修复箱主体从上而下划依次划分为上腔室、中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内填充有热醋酸梭菌培养液,所述中腔室内填充有含酒精淤泥,所述下腔室内填充有二氧化碳水溶液,通过设置热醋酸梭菌培养液,可以通过热醋酸梭菌培养液内的热醋酸梭菌对含酒精淤泥进行修复,通过设置二氧化碳水溶液,可以通过二氧化碳水溶液内的二氧化碳,为热醋酸梭菌生命活动提供原料。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套内壁设置成倾斜形,所述限位套内壁刻有防滑纹,通过将限位套内壁设置成倾斜形并在其内壁设置防滑纹,可以减少流动液囊穿过螺旋传输管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起伏板外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与螺旋传输管内壁相抵,通过设置橡胶层,可以方便提高限位起伏板与螺旋传输管内壁之间的密封性,减少部分热醋酸梭菌培养液通过限位起伏板与螺旋传输管之间的缝隙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拉伸弹簧由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拉伸弹簧表面涂设有防锈漆,通过使用不锈钢材质制作拉伸弹簧并在其表面涂设有防锈漆,可以使得拉伸弹簧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易被锈蚀,从而可以提高拉伸弹簧的使用寿命。

一种含酒精淤泥的注射式修复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上腔室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启动电磁铁,迫使流动液囊沿着螺旋传输管向下螺旋移动,将热醋酸梭菌培养液吸入至螺旋传输管内;

s2、启动纳米发泡机并关闭电磁铁,借助压力差的作用以及密封板的回推作用,迫使二氧化碳水溶液通过释放孔后进入并保留在螺旋传输管内,可以将热醋酸梭菌培养液向上回推并通过多个第二交换通孔内注入至含酒精淤泥内;

s3、并在纳米发泡机的持续的发泡作用下,可以提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提高热醋酸梭菌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模拟注射器,将热醋酸梭菌培养液、螺旋传输管、流动液囊和含酒精淤泥分别模拟为注射物质、注射管、活塞和被注射物质,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启动电磁铁,迫使流动液囊以及其内的磁流体向下螺旋移动,将热醋酸梭菌培养液吸入至螺旋传输管内,启动纳米发泡机并关闭电磁铁,借助压力差的作用以及密封板的回推作用,将二氧化碳水溶液进入螺旋传输管内,紧接着将螺旋传输管内的热醋酸梭菌培养液向上回推并注入至含酒精淤泥内,并在纳米发泡机的持续的发泡作用下,提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提高热醋酸梭菌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从而实现对含酒精淤泥的修复。

(2)流动液囊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交换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弹性细绳,多个弹性细绳之间固定连接有外拓球,弹性细绳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纤维刺,通过设置,可以在流动液囊沿着螺旋传输管下移时,对第二交换通孔的内壁起到一定的清理的效果,同时在纳米气泡的持续输入下,可以使得纳米气泡附着在流动液囊的表面,并在流动液囊向上回推时,通过流动液囊与螺旋传输管内壁的接触,可以使得气泡破裂,从而对流动液囊表面进行清理,带走其表面残余的热醋酸梭菌,使得热醋酸梭菌被充分的利用,通过设置弹性细绳、外拓球和纤维刺,一方面可以减少淤泥将第二交换通孔阻塞,另一方面,也能在热醋酸梭菌培养液注入时,使得热醋酸梭菌培养液分散的更加均匀。

(3)生物修复箱主体左端开凿有位于两个分隔板之间的淤泥添加孔,淤泥添加孔内安装有封闭门,通过设置淤泥添加孔和封闭门,可以和封闭门,可以方便在含酒精淤泥被修复完毕后,对含酒精淤泥进行更换。

(4)生物修复箱主体上端开凿有添加孔,添加孔位于电磁铁左侧,添加孔内螺纹连接有密封塞,通过设置添加孔和密封塞,可以方便定期的向上腔室内补充热醋酸梭菌培养液。

(5)两个分隔板将生物修复箱主体从上而下划依次划分为上腔室、中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内填充有热醋酸梭菌培养液,中腔室内填充有含酒精淤泥,下腔室内填充有二氧化碳水溶液,通过设置热醋酸梭菌培养液,可以通过热醋酸梭菌培养液内的热醋酸梭菌对含酒精淤泥进行修复,通过设置二氧化碳水溶液,可以通过二氧化碳水溶液内的二氧化碳,为热醋酸梭菌生命活动提供原料。

(6)限位套内壁设置成倾斜形,限位套内壁刻有防滑纹,通过将限位套内壁设置成倾斜形并在其内壁设置防滑纹,可以减少流动液囊穿过螺旋传输管的可能性。

(7)限位起伏板外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层,橡胶层与螺旋传输管内壁相抵,通过设置橡胶层,可以方便提高限位起伏板与螺旋传输管内壁之间的密封性,减少部分热醋酸梭菌培养液通过限位起伏板与螺旋传输管之间的缝隙的可能性。

(8)拉伸弹簧由不锈钢材质制成,拉伸弹簧表面涂设有防锈漆,通过使用不锈钢材质制作拉伸弹簧并在其表面涂设有防锈漆,可以使得拉伸弹簧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易被锈蚀,从而可以提高拉伸弹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的剖面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螺旋传输管上管口部分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螺旋传输管下管口部分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限位套部分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交换孔部分的剖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生物修复箱主体、101淤泥添加孔、102封闭门、103密封塞、2分隔板、201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2二氧化碳水溶液、203含酒精淤泥、204单向阀、205密封板、3螺旋传输管、301限位套、4第一交换通孔、5橡胶封片、6流动液囊、7磁流体、8第二交换通孔、801弹性细绳、802外拓球、803纤维刺、9反向气流孔、10释放导杆、11释放孔、12限位起伏板、1201橡胶层、13拉伸弹簧、14纳米发泡机、15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一种含酒精淤泥的注射式修复箱,包括生物修复箱主体1,生物修复箱主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对上下分布的分隔板2,位于上侧的分隔板2上端安装有单向阀204,生物修复箱主体1内设有密封板205,密封板205与生物修复箱主体1内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密封板205位于底部的分隔板2的下侧,生物修复箱主体1内顶端安装有气压传感器,两个分隔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传输管3,分隔板2上端开凿有与螺旋传输管3相连通的第一交换通孔4,第一交换通孔4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对相互抵紧的橡胶封片5,螺旋传输管3内滑动连接有流动液囊6,流动液囊6内填充有磁流体7,螺旋传输管3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交换通孔8,螺旋传输管3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套301,限位套301位于螺旋传输管3的下端口内,限位套301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反向气流孔9,螺旋传输管3内插设有释放导杆10,释放导杆10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释放孔11,释放导杆10外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起伏板12,限位起伏板12与限位套301之间固定连接有位于释放导杆10外侧的拉伸弹簧13,生物修复箱主体1外端安装有纳米发泡机14,纳米发泡机14通过导管与生物修复箱主体1连通,导管位于底部的分隔板2的下侧,生物修复箱主体1下内壁均安装有电磁铁15。

通过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1内的热醋酸梭菌的持续繁殖,并在热醋酸梭菌生命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积累,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上腔室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启动位于下侧的电磁铁15和纳米发泡机14,将流动液囊6以及其内的磁流体7向下抽拉,迫使流动液囊6沿着螺旋传输管3向下螺旋移动,在气压的作用下,使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1冲过第一交换通孔4和橡胶封片5并进入到螺旋传输管3内,当磁流体7卡入到限位套301内时,借助磁流体7对释放导杆10的挤压,使释放导杆10穿过第一交换通孔4并进入到下腔室内,同时通过纳米发泡机14产生大量的纳米气泡并持续的增加下腔室内部的气压,在关闭电磁铁15后,借助压力差的作用以及密封板205的回推作用,迫使二氧化碳水溶液202通过释放孔11后进入并保留在螺旋传输管3内,并随着二氧化碳水溶液202的持续输入,可以将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1向上回推,由于单向阀204仅能使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1向下流动,因此会促进螺旋传输管3内的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1分别从多个第二交换通孔8内注入,从而可以将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1均匀的释放到含酒精淤泥203内,并在纳米发泡机14的持续的发泡作用下,使纳米气泡依次通过下腔式、螺旋传输管3、第二交换通孔8并最终进入至含酒精淤泥203内,且借助纳米气泡可以提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提高热醋酸梭菌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同时通过纳米气泡可以对残余在螺旋传输管3内壁的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1进行清理,并将其带入至含酒精淤泥203内,提高对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1的利用率,另外还能对含酒精淤泥203起到一定的吹散的作用,并进一步的提高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1内的热醋酸梭菌的扩散范围,使热醋酸梭菌均匀分布,也就使含酒精淤泥203被修复的更加充分,本方案通过模拟注射器,将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1、螺旋传输管3、流动液囊6和含酒精淤泥203分别模拟为注射物质、注射管、活塞和被注射物质,从而实现对含酒精淤泥203的修复。

请参阅图5-6,流动液囊6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601,第二交换通孔8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弹性细绳801,多个弹性细绳801之间固定连接有外拓球802,弹性细绳801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纤维刺803,通过设置601,可以在流动液囊6沿着螺旋传输管3下移时,对第二交换通孔8的内壁起到一定的清理的效果,同时在纳米气泡的持续输入下,可以使得纳米气泡附着在流动液囊6的表面,并在流动液囊6向上回推时,通过流动液囊6与螺旋传输管3内壁的接触,可以使得气泡破裂,从而对流动液囊6表面进行清理,带走其表面残余的热醋酸梭菌,使得热醋酸梭菌被充分的利用,通过设置弹性细绳801、外拓球802和纤维刺803,一方面可以减少淤泥将第二交换通孔8阻塞,另一方面,也能在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1注入时,使得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1分散的更加均匀。

请参阅图1,生物修复箱主体1左端开凿有位于两个分隔板2之间的淤泥添加孔101,淤泥添加孔101内安装有封闭门102,通过设置淤泥添加孔101和封闭门102,可以和封闭门102,可以方便在含酒精淤泥203被修复完毕后,对含酒精淤泥203进行更换,生物修复箱主体1上端开凿有添加孔,添加孔位于电磁铁15左侧,添加孔内螺纹连接有密封塞103,通过设置添加孔和密封塞103,可以方便定期的向上腔室内补充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1,两个分隔板2将生物修复箱主体1从上而下划依次划分为上腔室、中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内填充有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1,中腔室内填充有含酒精淤泥203,下腔室内填充有二氧化碳水溶液202,通过设置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1,可以通过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1内的热醋酸梭菌对含酒精淤泥203进行修复,通过设置二氧化碳水溶液202,可以通过二氧化碳水溶液202内的二氧化碳,为热醋酸梭菌生命活动提供原料。

请参阅图4-5,限位套301内壁设置成倾斜形,限位套301内壁刻有防滑纹,通过将限位套301内壁设置成倾斜形并在其内壁设置防滑纹,可以减少流动液囊6穿过螺旋传输管3的可能性,限位起伏板12外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层1201,橡胶层1201与螺旋传输管3内壁相抵,通过设置橡胶层1201,可以方便提高限位起伏板12与螺旋传输管3内壁之间的密封性,减少部分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1通过限位起伏板12与螺旋传输管3之间的缝隙的可能性,拉伸弹簧13由不锈钢材质制成,拉伸弹簧13表面涂设有防锈漆,通过使用不锈钢材质制作拉伸弹簧13并在其表面涂设有防锈漆,可以使得拉伸弹簧13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易被锈蚀,从而可以提高拉伸弹簧13的使用寿命。

一种含酒精淤泥的注射式修复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上腔室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启动电磁铁15,迫使流动液囊6沿着螺旋传输管3向下螺旋移动,将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1吸入至螺旋传输管3内;

s2、启动纳米发泡机14并关闭电磁铁15,借助压力差的作用以及密封板205的回推作用,迫使二氧化碳水溶液202通过释放孔11后进入并保留在螺旋传输管3内,可以将热醋酸梭菌培养液201向上回推并通过多个第二交换通孔8内注入至含酒精淤泥203内;

s3、并在纳米发泡机14的持续的发泡作用下,可以提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提高热醋酸梭菌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