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污染土壤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12273发布日期:2020-09-23 01:33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属于铅土壤污染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也伴随着污染,尤其是近些年来,铅污染比较严重,而铅污染的来源主要是矿山开采、金属冶炼、汽车尾气,以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土壤严重的铅污染,如果不加治理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而现有的铅污染治理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修复技术,治理方法单一,治理效果不好的问题。物理法特点是对土壤中的铅的组分不加破坏使之保持不变,采用转移,过滤等方式进行去除,缺点是效果不好或者会破坏土壤中的其它成分,使土壤失去原有的肥力。化学法通过化学试剂改变铅在土壤中的活性,使土壤不具有毒性,缺点铅在土壤中长期存在,容易使铅在土壤中恢复毒性造成治理失效。生物修复技术采用种植的方式进行修复,利用植物将土壤中的铅吸收,治理时间通常比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铅在土壤中治理方法单一,治理效果不佳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铅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铅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污染的土壤中撒入尿素和纳米羟基磷灰石,并对污染的土壤进行翻耕,其中每公斤土壤中尿素的含量为400-700g;

s2、在待修复的土壤中埋入空心活性炭棒,并在活性炭棒内栽入植物;

s3、待植物生长后,将植物连根一起清除,进行无害化处理。

进一步地,每公斤土壤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含量为15-20g。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为白菜、油菜或小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生化结合的方式对铅污染土壤进行修复,通过化学方法改变土壤中pb的形态,再通过植物进行吸收,并对植物进行回收处理,可有效降低土壤中铅的含量,修复时间短,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一种铅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向污染的土壤中撒入尿素和纳米羟基磷灰石,并对污染的土壤进行翻耕,其中每公斤土壤中尿素的含量为400-700g;向土壤中撒入尿素,有利于土壤中残余的固态无毒性pb转化成游离态,同时增加土壤的肥力;撒入纳米羟基磷灰石,使其对多种金属阳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固定作用;

s2、在待修复的土壤中埋入空心活性炭棒,并在活性炭棒内栽入植物;利用活性炭对土壤中pb和其它矿物成分进行吸附,再利用植物对土壤中的游离态pb进行吸收,其中植物的根部pb的含量较其它部位含量高;

s3、待植物生长后,将植物连根一起清除,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植物吸收后对植物进行处理,以对游离态的pb回收。

具体地,每公斤土壤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含量为15-20g,增加土壤的活性,以利于植物生长,对pb进行吸收。

具体地,所述植物为白菜、油菜或小麦,通过种植这几种植物,可降低土壤中pb的含量。有研究表明,每公斤土壤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含量为15-20g时,可改善土壤中土壤中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而土壤中pb的含量显著降低,在2.06-5.21mg/kg之间,而尿素可改善土壤中pb的形态,并利于植物对pb的吸收,同时利于植物的生长。



技术特征:

1.一种铅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向污染的土壤中撒入尿素和纳米羟基磷灰石,并对污染的土壤进行翻耕,其中每公斤土壤中尿素的含量为400-700g;

s2、在待修复的土壤中埋入空心活性炭棒,并在活性炭棒内栽入植物;

s3、待植物生长后,将植物连根一起清除,进行无害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公斤土壤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含量为15-2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白菜、油菜或小麦。


技术总结
一种铅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属于土壤污染修复技术领域,以解决铅在土壤中治理方法单一,治理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向污染的土壤中撒入尿素和纳米羟基磷灰石,并对污染的土壤进行翻耕,其中每公斤土壤中尿素的含量为400‑700g;S2、在待修复的土壤中埋入空心活性炭棒,并在活性炭棒内栽入植物;S3、待植物生长后,将植物连根一起清除,进行无害化处理。本发明向土壤中撒入尿素,有利于土壤中残余的固态无毒性Pb转化成游离态,同时增加土壤的肥力;撒入纳米羟基磷灰石,使其对多种金属阳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固定作用。本发明通过生物和化学相结合的方式,对含pb土壤的修复效果明显,缩短修复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霞;孙洪志;马平川;孙翠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蔚蓝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8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