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垃圾消毒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0133发布日期:2020-09-15 19:51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垃圾消毒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耗材的消毒处理设备,具体是一种医疗输液瓶消毒无害化处理设备。属于ipc分类体系中的a61l11/00(专门适用于废物消毒或灭菌的方法)和b09b3/00(固体废物的破坏或将固体废物转变为有用或无害的东西)。



背景技术:

每年医院各个科室都会产生大量的一次性使用的针头、注射器、输液袋、连接管等;近年来,一次性医疗用品二次使用的新闻层出不穷,不仅如此,还有儿童捡到医疗垃圾当做玩具,一次性医疗用品处置不善危害极大;它所含的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千倍;由于医疗垃圾中微生物繁殖营养丰富、含水量高,更易造成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

特别是2019年年底到目前为止在全球爆发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在很短时间内就席卷了大部分国家,随之带来了医疗用品的大量消耗,而医疗耗材用品大部分都属于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应用场合是人体身体健康的医疗领域,因而,制造这些医疗耗材的高分子原材料本身的品质非常高,即便进行回收破碎后的二次加工(如挤出、注射成型),其制品质量也很高,这也就人为造成了,医疗耗材在废品收购的市场上形成了潜在的利益循环链条。

实际上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并非所有的医疗废弃物都不可以回收,一些未被污染、感染风险小的医疗废物,如输液瓶等,本身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但是回收的企业本身也需要资质,严格按照管理规定来收拾再生产。对生产环境和流程也有着严格的操作规范。

目前,医疗废品首先在医院的分类垃圾回收箱进行分类回收,而后直接由专用的医疗废弃物回收车辆进行运输到指定的医疗废物处理站进行处理,但在运输前很少存在主动消毒的操作,主要依靠运输人员身着防护服进行被动防护操作。而值此新冠病毒肆虐时期,由于该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输液瓶暴露在空气中,亦存在接触该病毒并附着该病毒的几率,因而非常有必要对这些输液瓶在运输之前进行相关消毒处理。

本发明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政务检索服务系统进行了详细检索,得到了如下现有技术,现对这些现有技术做简单介绍,以便更好的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展现本发明的技术优势和技术特点。

现有技术1:cn210494714u,公开了一种医疗废物摩擦生热高温蒸汽消毒灭菌处理装置,属于医疗废物处理装置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加工箱,加工箱的内部由上至下分别水平安装有并排的四个切割辊、四个碾压辊和四个往复杆,切割辊、碾压辊和往复杆的纵向位置相对应,加工箱的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分别与切割辊和碾压辊位置相对应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切割辊的左端通过轴承座连接在加工箱的内壁,右端与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碾压辊的左端也通过轴承座连接在加工箱的内壁,右端与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该种医疗废物摩擦生热高温蒸汽消毒灭菌处理装置内的医疗废物摩擦升温快,缩短了对医疗废物进行消毒灭菌时耗费的时间,但这种医疗废物处理主要涉及后端处理,在运输前的消毒处理工作做的不够;

现有技术2:cn108970758a,公开了一种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包括有处理框、收液框、过滤网、刮料板、第一滑块、拉线、第一弹性件、滑轨、安装框、电动绕线轮、第一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二齿轮、细料破碎刀、固定板、电机、粗料破碎刀、药瓶放置框和进料斗;处理框一侧中部开有出料孔,另一侧底部开有通孔。其到了便于回收废液,且便于回收破碎后的药用塑料瓶的效果;,但这种医疗废物处理主要涉及后端处理,在运输前的消毒处理工作做的不够;

现有技术3:cn107983749a,公开了种医疗废物回收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医疗废物回收处理地址;在所选择的地址上建设医疗废物回收处理建筑;在医疗废物回收处理建筑里进行医疗废物回收处理;该现有技术提供的医疗废物回收处理方法能够对医疗废物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但这种医疗废物处理主要涉及后端处理,在运输前的消毒处理工作做的不够;

现有技术4:cn102641880a,公开了一种医疗废物无害化气化处理工艺,使生物质气化辅助料中的含水量低于40%,粒径控制在0~10mm,把剔出金属及玻璃物品且进行固液分离后的医疗废物同生物质气化辅助料按体积比混合成为混合料,把混合料以1~50kg/h的速度放到医疗废物处理气化炉内,操作摆轮将混合料压紧,盖好顶盖,打开排烟管及一次送风管上的阀门,关闭二次送风管上的阀门,开启风机,调节医疗废物处理气化炉底部温度。这种医疗废物处理工艺可将医疗废物就地进行无害化气化处理,节省运输和处理成本,社会效益与环保效益显著;但这种医疗废物处理主要涉及后端处理,在运输前的消毒处理工作做的不够;

现有技术5:cn105038829a,公开一种处理医疗废弃物的系统、方法及其基于该系统的一种应用,该系统包括:用于医疗废弃物热裂解的热裂解炉;油气处理系统,用于分子裂解来自热裂解炉中的高温油气,并将高温油气分离为液态燃料油与不可凝气体;尾气净化系统,用以将热裂解炉在热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净化。该现有技术实现了对医疗废弃物的安全再生利用,避免了医疗废弃物在再生处理过程中产生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降低了对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成本;但这种医疗废物处理主要涉及后端处理,在运输前的消毒处理工作做的不够;

现有技术6:cn109530395a,公开了一种医疗垃圾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入料箱、粉碎箱、离心箱、过滤箱、运输箱、箱体,可以解决医院在医疗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废弃物例如输液管输液瓶等垃圾,这些垃圾的处理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和输液管和输液瓶在粉碎的处理过程中会使内部的残留的夜里流出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还能解决医疗的垃圾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大多都是进行分类然后进行掩埋来处理,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但这种医疗废物处理主要涉及后端处理,在运输前的消毒处理工作做的不够;

现有技术7:kr101806866b1,公开了一种医疗废物处理装置及使用其的医疗废弃物处理方法。将医疗废物引入临时存储单元(110);从输入部(110)提供的粉碎部(120)对医疗废弃物进行粉碎;在研磨单元(120)中减少高温环境,在无菌单元(130)中消毒研磨的医疗废物;但这种医疗废物处理主要涉及后端处理,在运输前的消毒处理工作做的不够;

现有技术8:wo2017140243a1,公开了一种生物医疗垃圾的多级处理方法和设备以及处理后的回收利用方法,多级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在粉碎生物医疗垃圾的同时,采用质量浓度0.1-0.5%的过氧化物消毒液对生物医疗垃圾进行第一阶段消毒处理;(二)将经过第一阶段消毒处理后带有存留的过氧化物消毒液的垃圾处理物进行第二阶段消毒处理,第二阶段消毒处理为采用蒸汽灭菌热处理或采用质量浓度5-20%的高浓度过氧化物消毒液进行消毒。采用上述方法消毒灭菌效果好,时间短,回收利用后的产品可用于装饰、隔离、建筑材料、容器以及作为水泥的替代品。但这种医疗废物处理主要涉及后端处理,在运输前的消毒处理工作做的不够;

现有技术9:ep3053603a1,公开了一种消毒医疗废物的系统和方法;通过碎纸机粉碎医疗废弃物直至医疗垃圾的预定颗粒尺寸。进一步的步骤包括将医疗废弃物在加热输送机和输送碎医疗废物通过加热室内的加热输送机。由此,在加热室,医疗废物加热丝通过一个或多个红外加热元件和至少一个附加加热源,例如感应加热,使得从多个方向对医疗废物进行加热。但这种医疗废物处理主要涉及后端处理,在运输前的消毒处理工作做的不够。

通过上述现有技术的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道,目前现有的医疗垃圾处理存在以下几种特点:

(1)一般采用综合性的处理设备,对所有医疗垃圾在该设备中实现整体分类、处理和无害化操作;

(2)多集中在后续处理或者后端处理,即多集中在医疗废弃物处理站的处理设备和工艺研究上,对于运输前的消毒处理工作做的不够;

(3)专用于输液瓶的消毒处理设备非常少,代之以综合性的处理设备较多。

另外,目前随之垃圾分类成为相关立法,医疗废物的分类也随之按照法律进行了更严格的管理,申请人经过检索发现,目前医疗废弃物处理设备实际上更多采用照搬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和工艺的模式,只是进行简单的消毒,另外,在一些日常消毒处理设备中,多采用电机或马达进行驱动,电机和马达的预防超载的技术也多仅仅停留在电路保护的措施上或通过传动带的被动打滑来进行保护,没有从机械装置上,特别是通过机械装置的联动关系来可靠地对消毒处理设备发生承载废弃物过重情况时,进行驱动装置的预防或保护。

也就是说,申请人通过检索现有技术发现,目前现有医疗废物处理装置和方法虽然在综合性处理上发展较为完善,但在面临车辆运输前的医疗废物特别是输液瓶的处理时,缺乏主动预防措施,通常只能通过运输人员身着防护服来被动防护,而且在消毒设备的运行上,对于超载的防护通过皮带打滑或电路来防护,也就是说,尽管这些现象在现实医疗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广泛存在,但却很少有人注意从技术方案上来提出解决该技术问题的相关技术手段,即经过检索,现有技术曾给出过技术启示,也未曾有人发现过类似的技术手段。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设计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医疗垃圾特别是输液瓶的消毒处理设备是目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整体发展状况,创造性的提出医疗垃圾特别是输液瓶在运输前的外部消毒处理,形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上述各个之缺陷,尤其是现有技术中没有给出针对车辆运输前的医疗废物特别是输液瓶的处理时,缺乏主动预防措施,而且在消毒设备的运行上,对于超载的防护,缺乏预防措施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垃圾特别是输液瓶的消毒处理设备,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疗垃圾消毒处理设备,包括消毒室1和消毒液喷射装置2,其中,所述消毒液喷射装置2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消毒液喷射装置2安装在消毒室1的上部和下部,且呈对称布置或交错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医疗垃圾消毒处理设备还包括引导装置4,用于引导装有医疗废弃物的承载容器3从消毒室1的入口1a运动到出口1b;

进一步地,所述医疗垃圾消毒处理设备还包括运输装置5和工作台6,所述运输装置用于将所接收的承载容器3逐渐运送到所述出口1b,所述工作台6延伸地安装在所述消毒室1的出口1b上;所述工作台包括限位开关7,所述限位开关安装在所述工作台6的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装置5包括往复式移动平台10、托架11、若干个承载部件20、第一连杆40、轴承座b、驱动轴30、扭簧50、支撑件31、支撑销32、支撑构件41、接触构件42、凸轮c、电动机m、滚子80、第二连杆70、第二滚子81、第三连杆60;其中,所述往复式移动平台的上部设置所述承载容器(3/r);若干个承载部件20用于与所述承载容器(3/r)的底部相互配合;所述承载部件20安装为可绕承载部件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一连杆40通过所述轴承座b连接至所述驱动轴30,所述第一连杆40具有第一连杆长形孔43;所述扭簧50套设在所述驱动轴30上,支撑件31被附接到驱动轴30上,所述扭簧50的一端由支撑销32支撑,所述支撑销32设置在所述支撑件31上,所述扭簧50的另一端与支撑构件41接触,所述支撑构件41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40上,所述第一连杆40还设置有与所述支撑件31接触的接触构件42;所述凸轮c由所述电动机m驱动,所述第一连杆40间歇地向前和向后旋转(或摆动),所述凸轮c的偏心轴上装配有滚子80,所述滚子80装配到所述第一连杆40的第一连杆长形孔43中;所述第二连杆70的下端固定在所述驱动轴30的一端,第二滚子81位于所述第二连杆70的上部;所述第二滚子81插入所述第三连杆60的所述第三连杆长形孔61中并可沿所述三连杆长形孔61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医疗消毒处理设备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往复式移动平台10往复移动的滚动体100,所述引导装置优选为导轨,所述滚动体优选为导向辊。

进一步地,所述往复式移动平台10由方形杆件或方形管件构成,在其上部的两侧等间隔地安装有多个托架11,具有第三连杆长形孔61的所述第三连杆60附接至所述往复移动平台10的后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部件20通过所述承载部件转动轴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往复式移动平台10的托架11上,所述承载部件20的相对侧(图中所示为后部)设置配重21。这样在配重重力的作用下,所述承载部件20的后部始终保持降低的状态,从而使得所述承载部件20的前部保持向上突出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容器3、r优选为具有多个孔洞(如圆孔或方形孔)的塑料筐或塑料箱(如图中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了),从而使得消毒液能够通过这些孔洞进入承载容器r的内部,完成对医疗垃圾特别是输液瓶的消毒杀菌。

进一步地,所述医疗垃圾为输液瓶;

本发明还涉及使用上述医疗垃圾消毒处理设备进行医疗垃圾处理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在所述医疗垃圾被医疗垃圾车运输之前,将所述医疗垃圾放入所述承载容器中;

将所述承载容器放置在所述消毒室1的入口1a处的引导装置上,所述承载容器的底部孔洞与所述运输装置5的所述承载部件20形成可脱离卡合;

在所述往复式移动平台10前后的往复运动期间,所述承载部件20向前移动时,所述承载部件20的前部伸入所述承载容器r底部的孔洞从而使得所述承载容器r向前移动一个或若干个孔洞的距离,而当所述承载部件20向后移动时,所述承载部件20的前部被下压,所述承载部件20克服后部配重21的重力,从而围绕所述承载部件转动轴转动,当所述往复式移动平台10移动到极限位置时,所述承载部件20在所述配重21的重力作用下向上再次伸出,恰好卡合在所述承载容器r的后部孔洞中,所述往复式移动平台10往复移动,从而完成所述承载容器r在所述消毒室中的移动;

在所述往复式移动平台10前后的往复运动期间,所述消毒室中的消毒液喷射装置2喷射消毒液对所述承载容器3、r中的医疗垃圾进行消毒杀菌;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防超载操作步骤,所述防超载操作步骤具体为:

当经过消毒杀菌后的承载容器3移送到所述工作台6后,由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机械手抓取或者人工抬起所述工作台6上的承载容器3;若机械手出现抓取不稳或者人工搬运时,工人无意中没有拿起工作台6的承载容器3,则此时所述限位开关7对此超载情况进行检测,并自动停止所述运输装置5的电机或马达,防止所述超载情况烧毁所述电机或马达;

若所述的限位开关7发生故障时,则执行如下操作步骤,当所述第一连杆40沿正反方向旋转时,该旋转力通过所述扭簧50传递至所述驱动轴30;若所述驱动轴30超载时,所述扭簧50的一端由支撑销32支撑,所述支撑销32设置在所述支撑件31上,所述扭簧50的另一端与支撑构件41接触,此时所述扭簧发生自身扭曲形变,从而吸收超载的能量,扭矩不传递至所述驱动轴30。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如果由于限位开关的故障而使整个医疗垃圾处理设备或驱动轴30超载,则所述扭簧50如图4所示发生自身扭曲,因此扭矩不传递至所述驱动轴30,此时所述往复所述往复式移动平台10的往复运动在该机构的巧妙作用下,不需要人工或电子检测设备的干预下,就会自动停止,直到消除超载现象为止。这样就保护本发明中的电动机以及各个传输零件因超载现象而发生地损坏,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间隙性的运动还大大增加了整个消杀过程,对医疗垃圾的消杀处理更加有利。且本发明由于采用机械结构,能够可靠对指设备发生上述状况时及时进行干预控制,比单纯的电路或电子控制更可靠,且成本更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导引装置和运输装置三维装配示意图;

图3(包括图3a-3d)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间隙性移动工作过程示意图;

其中图3a为起始状态示意图;

图3b为往复式移动平台向前(向左)运动示意图;

图3c为往复式移动平台向后(向右)运动中承载部件与配重配合的示意图;

图3d为往复式移动平台再次向前(向左)运动中承载部件与承载容器底部卡合情况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发生非正常工作时扭簧形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各安装方式、方向方位各技术术语,都是所属技术领域中早已明确知晓的技术用语,故不再做过多解释。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医疗垃圾消毒处理设备,具有入口1a和出口1b的消毒室1;安装在消毒室1的上部和下部的消毒液喷射装置2;引导装置4,用于引导装有医疗废弃物的承载容器3从消毒室1的入口1a运动到出口1b;所述引导装置4优选为导轨;所述承载容器3优选为具有孔洞的塑料箱;用于将所接收的承载容器3逐渐运送到出口1b的运输装置5,工作台6延伸地安装在所述消毒室1的出口1b上。

所述工作台包括限位开关7,该限位开关安装在所述工作台6的末端,以在发生超载时切断医疗垃圾消毒设备的驱动力。

在医疗垃圾被专用垃圾车转移运输前,将各种已经分类好的输液瓶的同类医疗废弃物放置在承载容器3中,然后将承载容器3放入消毒室1的入口1a中,启动所述运输装置5,在将所述承载容器3逐渐向所述出口1b转移运动的同时,通过安装在消毒室1的上部和下部的消毒液喷射装置2向所述承载容器3喷射的消毒液进行杀菌消毒,由于所述承载容器3优选为具有孔洞的塑料箱,因而消毒液能够较为充分的与承载容器内的输液瓶外部接触,从而对附着在输液瓶等医疗垃圾外部的病菌进行充分消杀。当消毒完毕后,经过消毒杀菌后的承载容器3移送到所述工作台6上。

实施例二:

如图1所述的上述实施例一中,当经过消毒杀菌后的承载容器3移送到所述工作台6后,由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机械手抓取或者人工抬起所述工作台6上的承载容器3。此时,若机械手出现抓取不稳或者人工搬运时,工人无意中没有拿起工作台6的承载容器3,则此时所述限位开关7对此进行检测,并自动停止所述运输装置5的电机或马达,防止所述超载情况烧毁所述电机或马达。

然而,如上所述的限位开关7发生故障时,所述承载容器3将卡在所述工作台末端而不能再向前运输,此时,所述运输装置5将发生超载,若未能及时发现,则可能对运输装置5乃至整个消毒设备造成损坏。另外,实施例一种的运输装置速度较快,对于消毒杀菌的效果仍然不是特别充分。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发明提出了改进的实施例,如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采用运输装置在消毒室中来回移动的方式来进行充分消杀。

在实施例二中,一种医疗垃圾消毒处理设备,包括往复式移动平台10;所述往复式移动平台的上部设置用于盛放医疗垃圾的承载容器r;若干个承载部件20用于与所述承载容器r的底部相互配合;所述承载部件20安装为可绕承载部件转动轴转动(图中未标出附图标记,但本领域技术人可以明了);第一连杆40通过轴承座b在驱动轴30的一侧旋转;凸轮c,由电动机m对所述凸轮c实现间歇性正反转驱动;一个扭簧50套设在所述驱动轴30上;第二连杆70连接到所述驱动轴30的另一侧,以通过第三连杆60使所述往复式移动平台10实现往复运动。

其中,所述往复式移动平台10由方形杆件或方形管件构成,在其上部的两侧等间隔地安装有多个托架11,具有第三连杆长形孔61的所述第三连杆60附接至所述往复移动平台10的后下部。

所述承载部件20通过所述承载部件转动轴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往复式移动平台10的托架11上,所述承载部件20的相对侧(图中所示为后部)设置配重21。这样在配重重力的作用下,所述承载部件20的后部始终保持降低的状态,从而使得所述承载部件20的前部保持向上突出的状态。

如图所示,所述承载容器r优选为具有多个孔洞的塑料筐或塑料箱(类似于承装啤酒瓶或“北冰洋”等饮料的玻璃瓶的塑料筐或塑料箱),从而使得消毒液能够通过这些孔洞进入承载容器r的内部,完成对医疗垃圾特别是输液瓶的消毒杀菌。

如图3a中所示,所述承载部件20的前部伸入所述承载容器r底部的孔洞,在所述往复式移动平台10前后的往复运动期间,所述承载部件20向前移动时,如图3b所示,所述承载部件20的前部推动伸入所述承载容器r底部的孔洞从而使得所述承载容器r向前移动一个或若干个孔洞的距离,而当所述承载部件20向后移动时,如图3c所示,所述承载部件20的前部被下压,所述承载部件20克服后部配重21的重力,从而围绕所述承载部件转动轴转动,当所述往复式移动平台10移动到极限位置时,所述承载部件20在所述配重21的重力作用下向上再次伸出,恰好卡合在所述承载容器r的后部孔洞中,所述往复式移动平台10往复移动,从而完成所述承载容器r在所述消毒室中的移动。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由于所述承载容器r是间隙性移动的,因而较实施例一中的移动速度为缓,因而消毒杀菌效果更好。

所述驱动轴30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消毒室的后下部。

所述第一连杆40通过轴承座b连接至所述驱动轴30,所述驱动轴30围绕所述轴衬座b空转,所述第一连杆40具有第一连杆长形孔43。因此,第一连杆40的旋转力并不直接传递至所述驱动轴30。所述扭簧50将第一连杆40的旋转力传递到驱动轴30,所述扭簧50套设在所述驱动轴30上,支撑件31被附接到驱动轴30上,所述扭簧50的一端由支撑销32支撑,所述支撑销32设置在所述支撑件31上,所述扭簧50的另一端与支撑构件41接触,所述支撑构件41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40上,所述第一连杆40还设置有与所述支撑件31接触的接触构件42。

因此,当所述第一连杆40沿正反方向旋转时,该旋转力就可通过所述扭簧50传递至所述驱动轴30。然而,当所述驱动轴30超载时,所述第一连杆40的扭矩不能传递至所述驱动轴30。即,当所述医疗垃圾消毒设备发生超载时,所述扭簧50发生如图4所示的扭转,由于其自身的旋转而发生形变从而吸收超载的能量,因此,所述驱动轴30不会发生旋转。

所述凸轮c由所述电动机m驱动,同时所述第一连杆40间歇地向前和向后旋转(或摆动),所述凸轮c的偏心轴上装配有滚子80,所述滚子80装配到所述第一连杆40的第一连杆长形孔43中。当所述电动机m运转时,所述凸轮c在所述滚子80的带动下在所述第一连杆长形孔43内上下移动,因此所述第一连杆40间歇地前后摆动。

所述第二连杆70的下端固定在所述驱动轴30的一端,第二滚子81位于所述第二连杆70的上部。安装时,将所述第二滚子81插入所述第三连杆60的所述第三连杆长形孔61中并连接。因此,如果所述驱动轴30正向或反向旋转,所述第二滚子辊81在所述第三连杆长形孔61中上下移动,所述第三连杆60前后往复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往复式移动平台10往复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医疗消毒处理设备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承载容器r传送的引导装置90,和用于引导所述往复式移动平台10往复移动的滚动体100,所述引导装置优选为导轨,所述滚动体优选为导向辊。

本实施例的装置结构和工作原理已经如上进行了详细阐释,而关于曲柄滑块、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的基本构成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常识或可以完全明了的,故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及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如果由于限位开关的故障而使整个医疗垃圾处理设备或驱动轴30超载,则所述扭簧50如图4所示发生自身扭曲,因此扭矩不传递至所述驱动轴30,此时所述往复所述往复式移动平台10的往复运动在该机构的巧妙作用下,不需要人工或电子检测设备的干预下,就会自动停止,直到消除超载现象为止。这样就保护本发明中的电动机以及各个传输零件因超载现象而发生地损坏,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间隙性的运动还大大增加了整个消杀过程,对医疗垃圾的消杀处理更加有利。

且本发明由于采用机械结构,能够可靠对医疗垃圾处理设备发生上述状况时及时进行干预控制,比单纯的电路或电子控制更可靠,且成本更低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