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热疗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5642发布日期:2020-12-11 20:11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中医中药热疗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中药热疗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热疗法又称为中医蒸煮疗法、远红外物理热疗、中医汽浴疗等、药透疗法、热雾疗法等,从大量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热疗的治疗作用,实验证明,热疗后病人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明显提高;

中药治病是我国的传统治疗方法,利用加热中药,发出药气分子渗透人体表皮进入人体病灶部位治疗疾病,对某些疾病所引起的症状(如疼痛、活动障碍、疲劳头晕、麻酸和风寒等)具有缓解和辅助治疗作用,在进行热疗护理中,针对不同患者身体病况的不同需要用到不同的中药,当传统的热疗装置完成一个患者的热疗后,医护人员还需要手动将为上一个患者进行热疗的中药加热箱进行清洗,实现将中药加热箱内的剩余中药残渣清理干净,以避免中药残渣混入下一个患者进行热疗所配好的中药方中(由于不同的患者病况的不同,若不清理干净,若不同中药配方之间产生冲突的话,则会导致下一个患者热疗效果降低,甚至更为严重),医护人员手动进行清洗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每完成对一个患者的热疗后还需要将用于盛放中药的加热箱进行清理,待清洗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个患者的热疗,这无疑增加了下一个患者进行热疗所等待的时间,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热疗效率,导致每天进行热疗的患者数量降低;

鉴于以上,我们提供一种中医中药热疗护理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医中药热疗护理装置,该中药热疗护理装置设置有两加热箱,可自动实现将剩余的中药水的倾倒以及清理并且在为使用过的加热箱进行清洗的同时,不妨碍另一加热箱为下一个患者进行热疗,大大提高了热疗效率的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中医中药热疗护理装置,包括热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疗箱内转动安装有承载板且承载板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加热箱,所述热疗箱内上方竖向滑动安装有与加热箱相配合的密封盖且热疗箱内下方竖向滑动安装有与加热箱相配合的清洗架,所述密封盖、清洗架经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有转动安装于热疗箱外壁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配合有设置在热疗箱外壁上的间隔往返驱动装置且间隔往返驱动装置配合有转动安装于热疗箱外壁的翻转齿轮,所述翻转齿轮驱动承载板转动;

所述间隔往返驱动装置与驱动齿轮、翻转齿轮相配合满足:间隔往返驱动装置首先驱动驱动齿轮转动一定角度,然后与翻转齿轮啮合并且驱动承载板转动180°,然后间隔往返驱动装置再次带动驱动齿轮反转;

所述清洗架上滑动安装有l形架且l形架上安装有擦拭装置,所述清洗架上设置有擦拭驱动装置且擦拭驱动装置带动l形架沿着清洗架轮廓进行移动,所述清洗架中间位置间隔转动安装有若干喷水装置且若干喷水装置经第二传动装置连接有滑动安装于清洗架纵向两侧中间位置的触发装置,所述触发装置与l形架相配合满足:当l形架移动至该触发位置处时能够带动若干喷洒装置进行转向并且使得喷洒装置朝相反方向进行喷水。

优选的,所述擦拭装置包括分别转动安装于l形架横向、竖向部分的擦拭辊且擦拭辊上安装有毛刷,转动安装于l形架竖向部分的擦拭辊经第一锥齿轮组驱动转动安装于l形架横向部分的擦拭辊,所述l形架竖向部分转动安装有与擦拭辊同轴转动的擦拭齿轮且清洗架上沿其轮廓设置有与擦拭齿轮相配合的齿条轨道。

优选的,所述喷水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清洗架中间位置的水管且水管顶端连通有第一喷水腔,所述第一喷水腔半圆周侧壁以及半圆轴侧壁所对应的顶壁上均布设置有洒水孔,所述水管经第二传动装置与触发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清洗架上沿其轮廓设置有与l形架滑动配合的轨道槽,所述触发装置包括设置于清洗架纵向两侧且横向滑动安装于清洗架上的l形齿条,所述l形齿条与清洗架之间连接有清洗弹簧且l形齿条未设置有齿一端经伸缩弹簧滑动配合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弧形面部分置于轨道槽内且l形齿条上设有用于对弧形板定位的定位装置,所述清洗架上设有与定位装置对应的解锁装置且该解锁装置满足:当喷水装置朝向另一侧喷水时解锁定位装置对弧形板的定位并且使得l形架越过弧形板,所述l形齿条啮合有转动安装于清洗架上的第一单向齿轮且第一单向齿轮与第二传动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套固于水管上的第一蜗轮且若干第一蜗轮配合有转动安装于清洗架上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纵向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一单向齿轮连接且第一蜗杆另一端经第二锥齿轮组与另一第一单向齿轮连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滑动安装于l形齿条上的t形杆且弧形板上设置有与t形杆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t形杆与l形齿条之间连接有定位弹簧,所述解锁装置包括纵向滑动安装于l形齿条上的第一弧形凸起且第一弧形凸起与l形齿条之间连接有解锁弹簧,所述t形杆上固定有与第一弧形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弧形凸起,所述第一弧形凸起上固定有第一解锁块且清洗架远离t形杆一端固定有与第一解锁块相配合的第二解锁块。

优选的,所述水管同轴心设置有第二喷水腔且水管上间隔环绕设置有若干与之连通的l形管,所述第二喷水腔上端面设置有与之连通且竖向滑动配合安装于l形管的直管,所述水管上转动安装有外螺纹筒且外螺纹筒与第二喷水腔之间螺纹配合,所述外螺纹筒经往复皮带轮组连接有转动安装于清洗架上的往复齿轮且往复齿轮啮合有纵向滑动安装于清洗架的矩形齿框,所述矩形齿框内配合有转动安装于清洗架的半齿轮,所述半齿轮经擦拭驱动装置驱动。

优选的,所述擦拭驱动装置包括沿清洗架轮廓设置的齿形带轮组,所述l形架竖向部分底部固定安装有弹性块且弹性块固定安装于齿形带侧壁,所述齿形带轮组连接有转动安装于热疗箱底壁的传动轴且传动轴经清洗电机驱动,所述密封盖下端面安装有椭圆皮带轮组且椭圆皮带轮组经清洗电机驱动,所述椭圆皮带轮组上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承托板且承托板上转动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靠近密封盖一端套固有搅拌齿轮且搅拌齿轮配合有安装在密封盖下端面的椭圆齿条。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密封盖一侧且置于热量箱外的第一齿条且第一齿条啮合有转动安装于热疗箱外壁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经第一皮带轮组驱动有安装于热疗箱底部的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所述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驱动有转动安装于热疗箱侧壁的丝杠且丝杠与清洗架之间螺纹配合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有设置于热疗箱外壁的第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且第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经第二皮带轮组与驱动齿轮连接,所述间隔往返驱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热疗箱外壁的两第一扇形齿轮,两所述第一扇形齿轮不同时且间隔与驱动齿轮啮合且其中一个第一扇形齿轮同轴转动有与翻转齿轮配合的第二扇形齿轮,所述第二扇形齿轮连接有换向齿轮组且换向齿轮组经设置于热疗箱上的三角皮带轮组驱动,所述三角皮带轮组由固定于热疗箱的翻转电机驱动,另一所述第一扇形齿轮由三角皮带轮组驱动,所述翻转齿轮经第三皮带轮组驱动承载板。

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

(1)该中药热疗护理装置设置有两加热箱,可自动实现将剩余的中药水的倾倒以及清理并且在为使用过的加热箱进行清洗的同时,不妨碍另一加热箱为下一个患者进行热疗,大大提高了热疗效率的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2)本方案中为加热箱进行清洗时,通过擦拭驱动装置带动l形架沿着清洗架轮廓移动实现对加热箱内侧壁的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当l形架处于加热箱内横向一侧时,设置于清洗架上的喷水装置同步朝着l形架所处的方向进行喷水用于配合毛刷实现对加热箱内壁壁的清洗,当l形架在擦拭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移动至加热箱内横向另一侧时,可自动改变喷水装置的喷水方向并且使得喷水装置朝着加热箱横向另一侧进行喷水,即,设置于l形架上的毛刷位于加热箱内哪侧时,喷水装置即向该侧进行喷水,避免了大量用水情况的发生,使得喷水与毛刷相配合共同实现高效率的清洗作业;

(3)较好的,在喷水装置向外喷水时,我们通过擦拭驱动装置同步带动喷水装置在加热箱内进行竖向往返移动,使得经喷水装置喷出的水能够较为均匀的喷洒到加热箱内侧壁上,加之毛刷的配合使得清洗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处结构放大后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热疗箱一侧壁剖视后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加热箱、承载板、密封盖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密封盖、加热箱分离时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清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l形架与轨道槽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擦拭齿轮与齿条轨道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弹性块与齿形带轮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丝杠与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清洗架与丝杠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l形架与若干擦拭辊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清洗装置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二锥齿轮组与第一蜗杆连接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清洗装置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第二锥齿轮组与传动皮带轮组连接示意图;

图19为发明矩形齿框与半齿轮、往复齿轮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l形齿条与弧形板连接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t形杆与l形齿条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限位板对承载板进行限位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22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医中药热疗护理装置,参照附图1所示,包括热疗箱1,我们在热疗箱1底部设置有开口73并且将热疗箱1底壁设置为斜面(如附图3中所示),其特征在于,我们在热疗箱1内转动安装有承载板2且承载板2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加热箱3(加热箱3内用于盛放用于为患者热疗的中药,我们在加热箱3侧壁中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可采用电加热法,即,在加热箱3侧壁中加入电加热丝实现对加热箱3内中药水进行加热的效果),我们在热疗箱1内上方竖向滑动安装有与加热箱3相配合的密封盖4,参照附图4所示,此时密封盖4实现将位于上方的加热箱3进行封堵的效果(在本方案中位于上方的加热箱3为处于使用状态时的工作位置,位于下方的加热箱3为备用加热箱3),我们在密封盖4上设置有可伸缩软管8实现当密封盖4将加热箱3封堵时,加热箱3对中药水进行加热所产生的蒸汽经可伸缩软管8向外导出并且通过引至患者需要热疗部位,同时我们在密封盖4上设置有注料口9,当该装置处于如附图4中所示位置时,我们通过注料口9向加热箱3内注入混合有中药配方的中药水;

参照附图22所示,我们在热疗箱1横向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承载板2限位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滑动安装于热疗箱1横向两侧壁且横向滑动的限位板74,限位板74与热疗箱1之间连接有限位弹簧75我们在承载板2横向两侧设置有与限位板74相配合的限位孔84,我们将限位板74插入之限位孔84一端进行倒圆角设置,使得当承载板2未受到外力时,两限位板74在限位弹簧75的作用下可实现对承载板2的限位效果,并且当承载板2受到外力驱动时,又可以突破限位板74对承载板2的限位,使得承载板2在热疗箱1内进行转动,参照附图1所示,密封盖4经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有转动安装于热疗箱1的驱动齿轮6,我们在热疗箱1外壁上设置有分别与驱动齿轮6、翻转齿轮7相配合的间隔往返驱动装置且该间隔往返驱动装置可实现:当该装置加热箱3、密封盖4处于如附图4中所示位置时,我们控制间隔往返驱动装置启动工作,可首先带动驱动齿轮6转动一定角度(驱动齿轮6转动该一定角度可实现:通过第一传动装置带动密封盖4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如附图5中所示,使得当承载板2转动时,密封盖4不妨碍承载板2的转动),然后间隔往返驱动装置不再带动驱动齿轮6转动并且开始与翻转齿轮7进行啮合实现带动承载板2转动的效果,我们设定当间隔往返驱动装置与翻转齿轮7脱离时,刚好通过翻转齿轮7带动承载板2转动180°(即,使得初始时位于上方的加热箱3转动至下方位置处,使得初始时位于下方的加热箱3转动至位于上方位置处,此时两限位板74在限位弹簧75的作用下再次插入至限位孔84中并且实现对承载板2的限位,我们在设置的时候使得承载板2横向两侧进行倒圆角设置,使得承载板2在转动过程触碰到限位板74时能够迫使限位板74首先箱热疗箱1侧壁内收缩),然后间隔往返驱动装置再次与驱动齿轮6进行啮合并且开始带动驱动齿轮6进行反转(间隔往返驱动装置带动驱动齿轮6反转同样角度后停止工作),间隔往返驱动装置带动驱动齿轮6反转同样角度后使得密封盖4向下移动并且再次实现将位于上方的加热箱3进行封堵的效果;

在承载板2转动180°的过程中,位于上方加热箱3内的剩余中药水以及中药残渣向下倾倒至热疗箱1底壁,我们在设置的时候使得热疗箱1底壁设置为斜面,即,使得剩余的中药水沿着斜面向外排出热疗箱1;

我们在热疗箱1下方竖向滑动安装有清洗架5,参照附图4所示,所述清洗架5我们设置为矩形框架,如附图6中所示,我们在清洗架5上滑动安装有l形架10并且使得l形架10沿着清洗架5的轮廓进行滑动,即,使得l形架10能够沿着清洗架5的轮廓移动一圈,我们在l形架10上设置有擦拭装置,我们在设置的时候使得:当l形架10沿着清洗架5进行移动时,能够使得l形架10竖向部分以及横向部分分别贴着加热箱3竖向侧壁以及底壁进行移动,我们在l形架10上设置有擦拭装置并且通过设置于清洗架5上的擦拭驱动装置带动l形架10沿着清洗架5进行移动,即,通过带动l形架10移动,同步使得设置在l形架10上的擦拭装置贴着加热箱3竖向侧壁以及底壁进行移动,进而实现对加热箱3竖向侧壁以及底壁进行擦拭的效果;

参照附图6所示,我们在清洗架5中间位置纵向间隔转动安装有若干喷水装置,若干喷水装置与设置于l形架10上的擦拭装置相配合共同实现对加热箱3竖向侧壁以及底壁的清洗工作,具体的:当l形架10在擦拭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并且处于加热箱3横向一侧的区域内进行移动时,若干喷水装置同步朝着该侧方向进行喷水,此时喷水装置不会向加热箱3内横向另一侧进行喷水(因为此时设置于l形架10上的擦拭装置还未移动至另一侧,固不需要进行喷水,即使向另一侧喷水也无法实现对加热箱3竖向侧壁以及底壁进行彻底清洗的效果,浪费水源),我们一若干喷水装置所述的位置为界限,当l形架10处于若干喷水装置横向一侧时,喷水装置同步箱该侧进行喷水配合设置在l形架10上的擦拭装置共同实现对加热箱3该侧的竖向侧壁以及部分底壁进行彻底的清洗,当l形架10在擦拭驱动装置的带动下移动到清洗架5纵向一侧中间位置时,意味着l形架10开始向加热箱3横向另一侧进行移动,我们在清洗架5纵向两侧中间位置设置分别有触发装置并且触发装置经第二传动装置与若干喷水装置连接,当l形架10移动至触发装置位置处时能够带动若干喷水装置进行转向并且使得喷水装置朝着加热箱3内另一侧进行喷水(因为此时设置于l形架10上的擦拭装置在擦拭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开始向加热箱3横向另一侧区域移动),此时若干喷水装置与设置于l形架10上的擦拭装置相配合开始实现对加热箱3横向另一侧区域的彻底清洗;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l形架10在擦拭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只沿着一个方向在清洗架5上进行移动,当l形架10在擦拭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移动至清洗架5纵向另一侧中间位置时(此位置处我们也设置有与第二传动装置连接的触发装置),使得该处位置的触发装置被触发并且通过第二传动装置带动若干喷水装置再次调整喷水方向(即,使得若干喷水装置转动180°并且朝着加热箱3内横向另一侧再次喷水),下面过程中和上述过程动作相同,故,在此不做过多的描述,伴随着l形架10的移动进而实现对加热箱3竖向侧壁以及底壁的彻底清洗;

参照附图4所示,当间隔往返驱动装置启动工作时,首先带动驱动齿轮6转动并且通过与驱动齿轮6连接的第一传动装置同步带动密封盖4、清洗架5在竖向进行移动,即,带动密封盖4向上移动,带动清洗架5向下移动,并且最终使得密封盖4、清洗架5移动至如附图5中所示位置时,间隔往返驱动装置方才与驱动齿轮6脱离接触并且开始驱动承载板2转动(此时清洗架5上的擦拭装置以及密封盖4均不妨碍承载板2的转动)。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附图13所示,擦拭装置包括分别转动安装于l形架10横向、竖向部分的擦拭辊11且擦拭辊11上安装有毛刷12(多个擦拭辊11之间同轴心固定连接),我们将转动安装于l形架10竖向部分的若干擦拭辊11经第一锥齿轮组13与转动安装于l形架10上横向部分的若干擦拭辊11进行连接,使得当转动安装于l形架10竖向部分的擦拭辊11转动时通过第一锥齿轮组13能够同步带动转动安装于l形架10横向部分的若干擦拭辊11进行转动,参照附图7所示,我们在l形架10竖向部分转动安装有与擦拭辊11同轴转动的擦拭齿轮14并且我们在清洗架5上设置有与l形架10移动轨迹相配合的齿条轨道15(齿条轨道15的形状与l形架10的移动轨迹保持一致),即,当l形架10在擦拭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沿着清洗架5进行移动时,在齿条轨道15的作用下同步带动转动安装于l形架10竖向部分的擦拭齿轮14进行转动并且带动若干擦拭辊11进行转动,我们在擦拭辊11上安装有毛刷12,进而使得设置于l形架10竖向部分以及横向部分的若干擦拭辊11进行转动,更好的实现对加热箱3竖向侧壁以及底壁进行清洗的效果(毛刷12贴着加热箱3竖向侧壁以及底壁转动摩擦有助于更好的将附着在侧壁上的中药成分刷洗干净);

在进行擦拭过程中,转动安装于l形架10竖向部分的若干擦拭辊11实现对加热箱3竖向侧壁的清洗擦拭,转动安装于l形架10横向部分的若干擦拭辊11实现对加热箱3底壁一部区域的清洗擦拭(我们在设置的时候使得l形架10横向部分长度为加热箱3底壁宽度的一半,如附图13所示)。

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参照附图6所示,我们在清洗架5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储水腔83且储水腔83经软管连接有外界高压水源(图中不再示出),参照附图13所示,喷水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储水腔83上且间隔设置的若干水管17,我们在水管17顶端设置有与之连通的第一喷水腔18并且我们在第一喷水腔18半圆周侧壁以及该半圆轴侧壁所对应的顶壁上开设有洒水孔19,当对加热箱3进行清洗时,外界高压水源经首先进入至储水腔83内并且通过与储水腔83转动安装连通的水管17进入至第一喷水腔18内,从洒水孔19向外喷出(高压水源经设置在第一喷水腔18半圆轴侧壁上的若干洒水孔19喷向加热箱3竖向侧壁上,经设置于第一喷水腔18顶壁的洒水孔19喷向加热箱3底壁上);

我们将若干水管17经第二传动装置与触发装置连接,当触发装置被触发时,通过第二传动装置带动若干水管17进行转动(转动180°),使得设置于第一喷水腔18上的洒水孔19朝向加热箱3另一侧进行喷水。

实施例4,在实施例3基础上,参照附图6所示,我们在清洗架5上沿其轮廓设置有与l形架10滑动配合的轨道槽20,即,使得l形架10竖向部分滑动安装在轨道槽20内并且使得当l形架10在擦拭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能够沿着轨道槽20进行移动,参照附图16所示,我们在清洗架5纵向两侧分别设置有l形齿条21并且l形齿条21横向滑动安装于清洗架5上,参照附图17、18所示,分别为设置与清洗架5纵向两侧的l形齿条21和与之对应的第一单向齿轮25的配合关系,参照附图20所示,l形齿条21和清洗架5之间连接有清洗弹簧22,参照附图21所示,我们在l形齿条21未设置有有齿系一部分滑动安装有弧形板24且弧形板24与l形齿条21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23,参照附图20所示,弧形板24为弧形面部分设置于轨道槽20内并且其弧形面抵触于轨道槽20远离l形齿条21一侧壁上(如附图18所示);

当l形架10在擦拭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还未移动至弧形板24所处位置时,弧形板24在定位装置的作用下与l形齿条21之间无法产生相对移动,当l形架10在擦拭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移动至靠近弧形板24位置处时,参照附图9所示,伴随着l形架10的继续移动,则l形架10首先触碰到至于轨道槽20内的弧形板24并且通过挤压弧形板24带动l形齿条21朝着压缩清洗弹簧22的方向进行移动(此时弧形板24与l形齿条21之间在定位装置的作用下无法相对移动),伴随着l形齿条21的移动进而同步带的与之啮合的第一单向齿轮25移动,参照附图17所示,第一单向齿轮25经传动皮带轮组82与第一蜗杆27连接,当l形齿条21朝着压缩清洗弹簧22的方向移动时,能够带的第一单向齿轮25转动并且通过第二传动装置带的若干水管17进行转动,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当l形架10和位于清洗架5纵向一侧的弧形板24相互挤压在一起并且带动与该弧形板24对应的l形齿条21移动时(此时同步带动第二传动装置转动),参照附图18所示,由于位于位于清洗架5纵向另一侧的第一单向齿轮25也与第二传动装置连接,我们在设置的时候使得当第二传动装置转动时,不会驱动另一侧的第一单向齿轮25转动;

当l形齿条21在l形架10的驱动下移动一端距离并且通过第二传动装置带动水管17转动180°时(此时l形齿条21无法继续向前移动,我们在清洗架5上设置有阻挡板,当l形齿条21移动至触碰到阻挡板位置时,此时l形齿条21刚好通过第一单向齿轮25带动若干水管17转动180°并且此时l形齿条21受到阻挡板的阻挡无法继续移动,由于为常规设置,故阻挡板在图中未示出),此时,解锁装置解除定位装置对弧形板24的定位,此时伴随着l形架10在擦拭驱动装置的带动下继续移动,则迫使解除定位后的弧形板24朝着压缩伸缩弹簧23的方向移动,即,使得弧形板24收缩至l形齿条21内,以至当l形架10完全越过弧形板24时,弧形板24不再受到l形架10的挤压,则在伸缩弹簧23作用下使得弧形板24向外滑动并且与此同时l形齿条21也在清洗弹簧22的作用下朝着初始位置处移动,当弧形板24的弧形面再次移动至抵触在轨道槽20远离l形齿条21一侧壁时,定位装置再次实现对弧形板24的定位效果;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当l形架10越过弧形板24后并且l形齿条21在清洗弹簧22的作用下朝着初始位置移动时,此时l形齿条21无法驱动第一单向齿轮25转动,即,只能带动第一单向齿轮25围绕与之对应的转轴进行空转并且无法驱动与之对应的转轴转动,即,也不会将动力传递给第二传递转轴,故,l形齿条21在复位的过程中不会带动若干水管17进行转动。

实施例5,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参照附图6所示,第二传动装置包括套固于水管17上的第一蜗轮26,我们在储水腔83上转动安装有与若干第一蜗轮26相配合的第一蜗杆27,参照附图16所示,位于清洗架5纵向两侧的两第一单向齿轮25分别连接有传动皮带轮组82,位于清洗架5纵向一端的传动皮带轮组82直接与第一蜗杆27连接,位于清洗架5纵向另一端的另一传动皮带轮组82经第二锥齿轮组28与第一蜗杆27连接,之所以这样设置,是为了,当远离第二锥齿轮组28一端的l形齿条21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单向齿轮25转动时,参照附图17所示,同步带动第一蜗杆27沿着如附图17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蜗杆27靠近第二锥齿轮组28一端经第二锥齿轮组28换向后,使得传递到位于清洗架5纵向另一端的传递皮带轮组带动与之配合的第一单向齿轮25轴(我们在设置的时候使得第一单向齿轮25转动安装在与之对应的齿轮轴上)沿着如附图18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即,此时第一单向齿轮25虽然转动但无法驱动与之配合的l形齿条21(此时该第一单向齿轮25空转),同样,当l形架10沿着轨道槽20移动至位于纵向另一端的弧形板24位置处时,也是带动与该弧形板24对应的第一单向齿轮25沿着如附图18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通过第二锥齿轮组28换向后,带动第一蜗杆27沿着如附图17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故,第一蜗杆27只会带动远离第二锥齿轮组28一侧的第一单向齿轮25轴进行转动并不会带动该第一单向齿轮25转动,也不会驱动与之对应的l形齿条21移动;

参照附图20所示,当弧形板24被定位装置处于定位状态时,参照附图21所示,我们在弧形板24与l形齿条21滑动配合部位设置有定位孔30,t形杆29插入至设置于弧形板24上的定位孔30中并且在定位弹簧31的作用下处于如附图20中所示的位置,我们在弧形板24与l形齿条21滑动配合部位设置有定位孔30,当l形架10在擦拭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刚与弧形板24接触时,则通过挤压弧形板24进而带动l形齿条21同步移动(此时弧形板24与l形齿条21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移动),当l形齿条21通过第一单向齿轮25带动若干水管17将要转动180°时,此时与第一弧形凸起32连接的第一解锁块35刚好移动至第而解锁块位置处(此时若干水管17还未转动180°),此时在l形架10的作用下继续带动l形齿条21向前移动,进而通过第一解锁块35与第二解锁块36的相配合迫使第一解锁块35(两解锁块在设置的时候,我们将其设置为弧形,如附图21所示)朝着远离齿条导轨的方向沿着l形齿条21表面移动,伴随着第一解锁块35的移动则同步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弧形凸起32移动,第一弧形凸起32作用于与t形杆29固定连接的第二弧形凸起34的弧形表面位置并且迫使t形杆29朝着拉伸定位弹簧31的方向进行移动(此时连接于第一弧形凸起32上的解锁弹簧33处于被拉伸状态),我们设定当l形齿条21刚好移动至抵触于阻挡板位置时,此时刚好使得t形杆29插入至定位孔30中部分向外撤出弧形板24(此时弧形板24处于自由状态),并且此时l形齿条21刚好通过第一单向齿轮25带动若干水管17转动180°,由于l形架10在擦拭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仍继续向前移动,则迫使弧形板24开始朝着远离齿条导轨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弧形板24部分收缩至l形齿条21内(此时伸缩弹簧23被压缩储能),以至使得弧形板24的弧形面部分完全从轨道槽20内撤出,随后l形架10方可越过弧形板24并且继续沿着轨道槽20在擦拭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当l形架10越过弧形板24后,弧形板24在伸缩弹簧23作用下向外移动与此同时l形齿条21同步朝着初始位置移动,直至l形齿条21移动至初始位置并且当弧形板24向外滑动至其弧形面再次抵触于轨道槽20侧壁时,设置于弧形板24上的定位孔30刚好移动至与t形杆29相对应位置并且t形杆29在定位弹簧31作用下插入至定位孔30中再次实现对弧形板24的定位效果,同样当l形架10在擦拭驱动装置的带动下移动至位于纵向另一端的弧形板24位置处时,即,如附图17、18中所示的两端位置处,弧形板24和与之相配合的l形齿条21、解锁装置、定位装置的动作过程均相同,故,在此不做过多的描述。

实施例6,在实施例3基础上,参照附图13所示,我们在水管17上同轴心设置有第二喷水腔37且水管17上间隔环绕设置有若干与之连通的l形管38,我们在第二喷水腔37上端面设置有与之连通且竖向滑动配合安装于l形管38的直管39,即,进入至水管17内的高压水源经l形管38、直管39会进入到第二喷水腔37内,我们在第二喷水腔37半圆周侧壁上同样设置有若干圆孔45并且使得进入至第二喷水腔37内的高压水流经圆孔45向外喷出,我们在设置第二喷水腔37的时候,使得第二喷洒腔设置有圆孔45的半圆周侧壁与第一喷水腔18设置有洒水孔19的半圆周侧壁相对应,即,两者都处于同一侧(如附图13所示),我们在水管17上转动安装有与第二喷水腔37为螺纹配合安装的外螺纹筒40,参照附图15所示,当擦拭驱动装置带动l形架10沿着轨道槽20移动的同时,擦拭驱动装置通过驱动半齿轮44同步带动矩形齿框43座往复循环移动,伴随着矩形齿框43的往复循环移动则带动往复齿轮42进行往复正反转动,故,往复齿轮42通过与之连接的往复皮带轮组41带动外螺纹筒40进行往复正反转动,进而实现带动与外螺纹筒40为螺纹配合安装的第二喷水腔37在竖向座往复升降移动(若干相配合的l形管38、直管39相配合实现了对第二喷水腔37在轴向的限位),当擦拭驱动装置带动l形架10移动并且对加热箱3竖向侧壁以及底壁进行清洗、擦拭的时候,第二喷水腔37会同步在竖向做往复升降移动,进而可实现将高压水源均匀的喷在加热箱3竖向侧壁上,配合设置在l形架10上擦拭装置的擦拭,从而实现对加热箱3竖向侧壁更好的清洗效果。

实施例7,在实施例6基础上,参照附图14所示,擦拭驱动装置包括沿清洗架5轮廓设置的齿形带轮组46(我们将齿形带轮组46设置于清洗架5下端面),参照附图9所示,我们在l形架10竖向部分底部安装有弹性块47并且将弹性块47与齿形带外侧壁固定连接,参照附图4所示,齿形带轮组46中的一个带轮轴轴向滑动配合安装有转动安装于热疗箱1底部的传动轴48并且传动轴48经固定与热疗箱1底壁内的清洗电机49驱动,我们通过清洗电机49控制器控制清洗电机49启动并且通过传动轴48带动齿形带轮组46运转,参照附图15所示,我们在清洗架5上转动安装有与齿形带想啮合的齿形带轮81(如附图19所示),当齿形带轮组46运转时会通过齿形带驱动齿形带轮81转动,齿形带轮81与半齿轮44同轴转动进而带动半齿轮44转动,最终实现带动l形架10沿着轨道槽20进行移动的效果;

参照附图10所示,较好的,我们在密封盖4下端面安装有椭圆皮带轮组50并且椭圆皮带轮组50中的其中一个带轮轴轴向滑动配合安装有转动安装于热疗箱1顶壁上的圆筒54,如附图4、3所示,所述圆筒54另一端经第五皮带轮组53连接有转动安装于热疗箱1侧壁上的传递轴52,如附图1所示,传递轴52底部经第四皮带轮组51与传递轴52连接,即,当清洗电机49启动工作时,会同步带动传递轴52、传递轴52进行转动,参照附图10所示,当椭圆皮带轮组50开始运转时,进而同步带动若干固定安装在椭圆皮带上的承托板55进行移动,我们在承托板55上转动安装有搅拌轴56伴随着椭圆皮带的移动进而通过相配合的椭圆齿条59、搅拌齿轮58同步带动搅拌轴56进行转动,故,最终实现通过固定安装在搅拌轴56上的搅拌扇叶57,将位于加热箱3内的中药水搅拌均匀的效果,防止中药发生沉淀而导致热疗效果不佳;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外螺纹筒40在往复齿轮42的带动下一直处于往复升降状态,当l形架10移动至清洗架5纵向两端并且使得触发装置被触发时,此时会带动若干水管17进行转动,为了使得外螺纹筒40的转动与齿形带轮组46的运转不互相妨碍,故,此时我们需要将齿形带轮81与齿形带进行脱离(在齿形带轮81与齿形带脱离期间,外螺纹筒40与水管17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并且外螺纹筒40随着水管17同步进行转动,以至转动180°),较好的,我们在储水腔83上设置有角度传感器用来监测第一蜗杆27是否产生转速(第一蜗杆27产生转速即,代表着水管17此时正在发生转动),我们将角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有微控制器,我们在清洗架5上横向滑动安装有u形架78并且在u形架78上转动安装有与齿形带带有齿一侧相配合的齿形轮76,并且在u形杆上转动安装有与齿形带未带有齿一侧转动安装有与齿形带相配合的张紧辊77,如附图19所示,当角度传感器监测到第一蜗杆27产生转速时,通过微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79并且使得电动推杆79伸长进而使得齿形带与齿形带轮81之间脱离接触,通过相配合的张紧辊77、齿形轮76使得在电动推杆79的推动下,将齿形带轮81与齿形带之间脱离接触,此时齿形带轮组46不再驱动齿形带轮81,即使,水管17转动同步带动外螺纹筒40转动并且通过往复皮带轮组41带动齿形带轮81转动,此时也不会妨碍齿形带轮组46的运转,我们在设置的时候,使得角度传感器、与微控制器之间的电性连接线路以及电动推杆79控制回路均进行防水处理;

同时,我们通过设置相配合的张紧辊77、齿形轮76与齿形带相配合,还实现了,当齿形带轮81与齿形带啮合在一起时,能防止齿形带因受到齿形带轮81之间的啮合作用力而使得齿形带与齿形带轮81之间产生打滑现象(齿形带材质具有一定的柔性,通过相配合的张紧辊77、齿形轮76可实现将齿形带牢牢限位的效果),当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第一蜗杆27不再有转速时,此时微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79紧收缩并且使得u形杆再次处于初始位置处,此时齿形带不再受到相配合的齿形轮76、张紧辊77的挤压,则,再次与齿形带轮81啮合在一起,此时齿形带轮组46开始再次驱动齿形带轮81转动并且通过往复皮带轮组41带动第二喷水腔37在竖向进行往返移动,只有当水管17在转动过程中,第二喷水腔37停止做竖向往复升降移动。

实施例8,在实施例1基础上,参照附图1所示,第一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密封盖4一侧且置于热量箱外的第一齿条61,第一齿条61啮合有转动安装于热疗箱1外壁的第一齿轮62,第一齿轮62经第一皮带轮组63连接有设置于热疗箱1底部的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4且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4驱动转动安装于热疗箱1底部的丝杠65,丝杠65与清洗架5之间为螺纹配合安装(如附图12所示),当间隔往返驱动装置带动驱动齿轮6转动时,则同步带动第一齿轮62进行转动,第一齿轮62转动进而通过与之啮合的第一齿条61实现带动密封盖4在竖向进行往复升降的效果,伴随着第一齿轮62的转动,通过第一皮带轮组63同步驱动设置于热疗箱1底部的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4运转并且通过与之连接的丝杠65实现带动清洗架5在竖向进行往复升降的效果,即,当密封盖4向上移动时,使得清洗架5向下移动,当密封盖4由上而下移动时,使得清洗架5由下而上移动。

实施例9,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参照附图2所示,第一齿轮62驱动有设置于热疗箱1外壁的第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6且第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6经第二皮带轮组67与驱动齿轮6连接,当驱动齿轮6转动时通过第二皮带轮组67带动第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6运转并且实现带动第一齿轮62转动的效果,间隔往复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驱动齿轮6两侧且转动安装于热疗箱1外壁的两第一扇形齿轮68,其中一个第一扇形齿轮68连接有换向齿轮组70并且经换向齿轮组70与三角皮带连接,另一所述第一扇形齿轮68直接与三角皮带连接,我们将三角皮带经翻转电机72驱动,当翻转电机72启动工作时,首先带动与第二扇形齿轮69同轴转动的第一扇形齿轮68与驱动齿轮6进行啮合并且开始带动驱动齿轮6转动(此时带动密封盖4沿着热疗箱1向上移动),以至当该第一扇形齿轮68与驱动齿轮6脱离时,此时刚好驱动密封盖4向上移动至最顶端位置(与此同时,清洗架5也同步向下移动至最低端位置,即如附图5中所示),随后与该第一扇形齿轮68同轴转动的第二扇形齿轮69开始与翻转齿轮7进行啮合并且开始带动翻转齿轮7转动我们将翻转齿轮7通过第三皮带轮组80与承载板2转轴连接,进而实现带动承载板2转动的效果,以至当第二扇形齿轮69与翻转齿轮7脱离时,此时刚好驱动承载板2转动180°,此时处于备用状态的加热箱3位于工作位置而使用过的加热箱3处于清洗位置,随后另一第一扇形齿轮68开始与驱动齿轮6啮合(该第一扇形齿轮68与另一扇形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则开始带动密封盖4向下移动并且同步带动清洗架5向上移动,最终移动至如附图4中所示位置时,翻转电机72刚好驱动两第一扇形齿轮68、第二扇形齿轮69转动一圈并且此时翻转电机72停止工作(我们通过翻转电机72控制器控制翻转电机72的转动角度并且使得其转动所设定角度后停止工作);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当翻转电机72启动工作时,首先带动与第二扇形齿轮69同轴转动的第一扇形齿轮68与启动齿轮啮合并且在第一扇形齿轮68与启动齿轮脱离后,第二扇形齿轮69方才与翻转齿轮7进行啮合,并且在第二扇形齿轮69与翻转齿轮7脱离后,另一第一扇形齿轮68方才与启动齿轮进行啮合。

较好的,参照附图3所示,我们可在传动轴48与清洗电机49输出轴连接位置设置有单向轴承(图中不再示出),即,当清洗电机49正转时能够带动传动轴48转动,当清洗电机49反转时无法带动传动轴48转动,由于对加热箱3内的中药水搅拌持续整个热疗期间,故,需要安装在密封盖4下端面的椭圆皮带轮组50始终处于运转状态,而设置于清洗架5上的齿形带轮组46只需要将加热箱3内壁清洗干净后便不再运转,故,当对位于下方的加热箱3清洗完毕后,我们通过清洗电机49控制器控制清洗电机49反转,此时清洗电机49不再驱动传动轴48转动,故,此时齿形带轮组46也不再运转(停止对加热箱3进行清洗),虽然此时清洗电机49反转,但是通过第四皮带轮组51、传递轴52、第五皮带轮组53仍可以带动椭圆皮带轮组50进行运转(虽然此时椭圆皮带轮组50的运转反向与初始时相反,但这并不妨碍对中药水的搅拌效果);

该中药热疗护理装置设置有两加热箱3,可自动实现将剩余的中药水的倾倒以及清理并且在为使用过的加热箱3进行清洗的同时,不妨碍另一加热箱3为下一个患者进行热疗,大大提高了热疗效率的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本方案中为加热箱3进行清洗时,通过擦拭驱动装置带动l形架10沿着清洗架5轮廓移动实现对加热箱3内侧壁的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当l形架10处于加热箱3内横向一侧时,设置于清洗架5上的喷水装置同步朝着l形架10所处的方向进行喷水用于配合毛刷12实现对加热箱3内壁壁的清洗,当l形架10在擦拭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移动至加热箱3内横向另一侧时,可自动改变喷水装置的喷水方向并且使得喷水装置朝着加热箱3横向另一侧进行喷水,即,设置于l形架10上的毛刷12位于加热箱3内哪侧时,喷水装置即向该侧进行喷水,避免了大量用水情况的发生,使得喷水与毛刷12相配合共同实现高效率的清洗作业;

较好的,在喷水装置向外喷水时,我们通过擦拭驱动装置同步带动喷水装置在加热箱3内进行竖向往返移动,使得经喷水装置喷出的水能够较为均匀的喷洒到加热箱3内侧壁上,加之毛刷12的配合使得清洗效果更佳。

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发明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