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盖清洗系统以及清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59318发布日期:2021-01-15 13:57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后盖清洗系统以及清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清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盖清洗系统以及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在喷漆前需要对汽车盖进行清洗,以保证汽车外部的清洁程度,进而对汽车进行下一步的涂装,但是根据实际需要,现有的汽车盖清洗系统大多数采用人工清洗防止方式,随着汽车产业的剧增,不仅导致清洗人员配置过多,清洗成本增加,也使得多清洗后的清洁程度难以得到保证,时常会有汽车表面清洗不干净,清洗麻烦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汽车后盖清洗系统以及清洗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后盖清洗系统,包括第一自动输送清洗单元,所述第一自动输送清洗单元包括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设有多个第一输送单元,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用于运输汽车后盖,第一输送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清洗机器人,以便清洗汽车后盖内侧面;后盖翻转机,所述后盖翻转机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后盖翻转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电机和转动杆组,所述翻转杆组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翻转杆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电机连接,l型杆,所述l型杆的第一端部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l型杆第二端部安装有翻转架;第二自动清洗单元,所述第二自动清洗单元设置在所述后盖翻转机的下游,所述第二自动清洗单元包括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后盖翻转机配合,且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设有多个第二输送单元,所述第二输送单元用于运输翻转后的后盖,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二清洗机器人,以便清洗汽车后盖外侧。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后盖清洗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进一步包括:自动转弯单元,所述自动转弯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自动清洗单元的下游,所述自动转弯单元包括第三输送装置,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设有多个第三输送单元;移载机,所述移载机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出端的下方和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入端的下方,所述移载机包括第四输送装置,所述第四输送装置上固定有升降机。

所述第三输送单元包括第一输送盘和第二输送盘,所述第一输送盘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盘后方,所述第一所送盘上开设有放置槽。

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柱和两个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和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沿第一输送装置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沿第一输送装置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柱为圆柱形,所述第一支撑柱上端设有斜面,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v型槽,以便支撑运输车后盖。

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包括两个支撑板a和两个支撑板b,所述支撑板a和所述支撑板b沿第二输送装置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板a沿第二输送装置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板b沿第二输送装置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板a和所述支撑板b上都开设有v型槽,以便支撑运输车后盖。

所述翻转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和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沿第一输送装置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上,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l型杆的所述第二端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吸盘装置,以便吸盘装置吸附在后盖上。

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弧形通孔,所述吸盘装置包括第二安装板和吸盘,所述吸盘固定在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板铰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弧形通孔将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起来,第二安装板上穿射有一个竖杆,所述竖杆的一端固定有一个吸盘,所述吸盘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压簧,所述压簧穿射在竖杆上。

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为链条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为传送带。

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红外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端和输入端、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第二红外位置传感器a和第二红外位置传感器b,所述第二红外位置传感器a邻近所述第一清洗机器人,所述第二红外位置传感器b邻近所述第二清洗机器人。

一种汽车后盖清洗系统清洗方法,步骤一:清洗车后盖内侧面;将车后盖的内侧面朝上,通过将车后盖的第三部分外侧面顺着导向杆放置到第一输送单元上,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端的第一红外位置传感器接收到有车盖放置到第一输送单元内,将控制第一输送装置运输车后盖,第二红外位置传感器a接收到车后盖运输到第一清洗机器人附近时,第一清洗机器人对车后盖内侧面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第一输送装置将车后盖运输到后盖翻转机上;

步骤二:清洗车后盖外侧面;当车后盖运输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端时,车后盖刚好运动到翻转架上,且翻转架上的吸盘吸附在车后盖的外侧面,与此同时,第一输送装置输出端的第一红外位置传感器接收信号时,电机启动从而带动车后盖进行翻转,翻转完毕后,车后盖将自动掉落在第二输送装置的第二输送单元上,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入端的第一红外位置传感器接收信号后,第二输送装置运输车后盖到第二清洗机器人附近,当第二红外位置传感器b接收到信号,将第二清洗机器人对车后盖外侧面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车后盖运输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出端;

步骤三:输送后侧盖单元;移载机的升降机首先在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出端的下方,当车后盖运输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出端的第一红外位置传感器接收车后盖的信号时,此时移载机上的升降机开始进行上升,从而将带动车后盖一起向上运动,直到车后盖完全脱离第二输送装置,再通过第四输送装置运输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入端,升降机带动车后盖下降,从而将车后盖放置在自动转弯单元的第三输送单元的输入端上,车后盖的第一端部放置在第一输送盘的放置槽内,车后盖的第二端部放置在第二输送盘上,第三输送单元的输入端的第一红外位置传感器接收信号时,第三输送装置运输车后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清洗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第一自动输送清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后盖翻转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移载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自动转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第一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第一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一输送盘421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第二输送盘422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车后盖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自动输送清洗单元1;第一输送装置11;第一清洗机器人12;第一输送单元13;第一支撑柱131;斜面1311;第一支撑板132;v型槽1321;

后盖翻转机2;支架21;电机22;转动杆组23;转轴231;l型杆232;第一支撑杆233;连接杆234;第一安装板325;吸盘装置326;弧形通孔327;第二安装板328;吸盘329;竖杆330;压簧331;

第二自动清洗单元3;第二输送装置31;第二输送单元32;支撑板a321;支撑板b322;第二清洗机器人33;

自动转弯单元4;第三输送装置41;第三输送单元42;第一输送盘421;第二输送盘422;第一放置槽423;

移载机5;第四输送装置51;升降机52;第三运输单元53;运输块531;第二放置槽532;支撑板54;

第一红外位置传感器6;第二红外位置传感器a7;第二红外位置传感器b8;

车后盖9;第一部分91;第二部分92;第三部分93;第一端部911;第二端部931

导向杆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后盖清洗系统包括第一自动输送清洗单元1、后盖翻转机2和第二自动清洗单元3。

第一自动输送清洗单元1包括第一输送装置11,第一输送装置11上设有多个第一输送单元13,第一输送单元13用于运输汽车后盖9,第一输送装置11的一侧设有第一清洗机器人12,以便清洗汽车后盖9内侧面。

后盖翻转机2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11的输出端,后盖翻转机2包括支架21,支架21上安装有电机22和翻转杆组23,翻转杆组23与电机22连接,翻转杆组23包括转轴231和l型杆232,转轴231与电机22连接,l型杆232的第一端部(例如右端部)固定在转轴231上,l型杆232第二端部(例如右端部)安装有翻转架,以便翻转车后盖9。

第二自动清洗单元3设置在后盖翻转机2的下游,第二自动清洗单元3包括第二输送装置31,第二输送装置31的输入端与后盖翻转机2配合,且第二输送装置31上设有多个第二输送单元32,第二输送单元32用于运输翻转后的车后盖9,第二输送装置31的一侧设有第二清洗机器人33,以便清洗汽车后盖9外侧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后盖清洗系统通过第一自动输送清洗单元1、后盖翻转机2和第二自动清洗单元3从而对车后盖9自动进行运输、翻转以及清洗操作,由此提高车后盖9清洗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汽车后盖系统的清洗效率,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降低人力成本,从根本上解决了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需要配置太多操作工人的问题。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后盖清洗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清洗效率高、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低等优点。

为了使本发明便于理解,如图11所示,将车后盖9分为三部分,后盖玻璃所在的部位为第二部分92,后盖玻璃上方的部位为第一部分91,后盖玻璃下方的部位为第三部分93,其中第一部分91具有第一端部911(上端部),第二部分92具有第二端部931(下端部)。

如图5—6所示,清洗系统进一步包括自动转弯单元4和移载机5。自动转弯单元4设置在第二自动清洗单元3的下游,自动转弯单元4包括第三输送装置41,第三输送装置41上设有多个第三输送单元42。移载机5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31的输出端的下方和第三输送装置41的输入端的下方,移载机5包括第四输送装置51,第四输送装置51上固定有升降机52两个升降机52沿第四运输装置5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每个升降机52上固定有支撑板54,伸缩杆上设有支撑板54,支撑板54上固定有第三运输单元53。当车后盖9运输到第二输送装置31的输出端时候,此时移载机5上的升降机52开始进行上升,从而第三输送单元42将带动车后盖9一起向上运动,直到车后盖9完全脱离第三输送装置41,再通过第四输送装置51运输到第三输送装置41的输入端,升降机52带动第三输送单元42和车后盖9下降,从而将从车后盖9放置在第三输送单元42上,从而通过第三输送单元42对车后盖9进行输送。

如图5所示,第三运输单元53包括两个运输块531,两个运输块531沿支撑板5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支撑板54上,从而使后车盖9的第一端部911和后车盖9的第二端部931放置在运输块531的v型槽内,由此可将后车盖9稳定的放置在第三运输单元53内以便运输车后盖9。

如图5所示,运输块上开设有第二放置槽532,第二放置槽532呈v型。以便将车后盖放置在第二放置槽532内。

如图11—12所示,第三输送装置41包括第一输送盘421和第二输送盘422,第一输送盘421设置在第二输送盘422后方,第一输送盘421上开设有第一放置槽423,车后盖9的第一端部911放置在第一输送盘421的第一放置槽423内,车后盖9的第二端部931放置在第二输送盘422上,当转弯的时候车后盖9的第二端部931可在第二输送盘422上滑动,第一端部911在凹槽内进行转动,从而能够顺利的运输车后盖9,使得车后盖9不会从第四输送装置51上掉落。

如图7—10所示,第一输送单元13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柱131和两个第一支撑板132,两个第一支撑柱131和两个第一支撑板132沿第一输送装置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一支撑柱131沿第一输送装置1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一支撑板132沿第一输送装置1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柱131为圆柱形,所述第一支撑柱131上端设有斜面1311,斜面1311能够与车后盖9更紧密地贴合,第一支撑板132上开设有v型槽1321,从而使得后车盖9更加稳定的放置在第一输送单元13内。其中,第一支撑柱131支撑在车后盖9外侧面的车后灯处的凹槽内,第一部分91外侧面的导流板可第一支撑板132的v型槽1321内,进一步使得车后盖9稳定放置在第一输送单元13内。

其中,第一输送装置11的宽度方向如图2中,箭头b所示,第一输送装置11长度方向如图2中,箭头a所示。

如图8和图10所示第二输送单元32包括两个支撑板a321和两个支撑板b322,支撑板a321和支撑板b322沿第二输送装置3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支撑板a321沿第二输送单元32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支撑板b322沿第二输送装置3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支撑板a321和支撑板b322上都开设有v型槽1321,从而可使后车盖9的第一端部911和后车盖9的第二端部931分别放置在支撑板a321的v型槽1321内和支撑板b322的v型槽1321内,由此可将后车盖9稳定的放置在第二输送单元32内。

其中,第二输送装置31宽度方向如图2中,箭头b所示,第二输送装置31长度方向如图2中,箭头a所示。

如图4所示,翻转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233和两个连接杆234,两个第一支撑杆233沿第一输送装置11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连接杆23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支撑杆233上,且连接杆234与l型杆232的第二端部(l型杆的左端部)连接,每个第一支撑杆233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安装板325,第一安装板325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吸盘装置326,以便吸盘装置326吸附在车后盖9的外侧面上,从而带动车盖翻转,从而使得车后盖9稳定地翻转。使用前,翻转架通过电机22带动,转动到第一输送装置11输出端的下方,当车后盖9运输到第一输送装置11的输出端时,车后盖9刚好到达翻转架上方,电机22启动,从而带动车后盖9转动到第二输送装置31的输出端上,此时车后盖9也正好翻转180°,车后盖9刚好翻转至第二输送单元32上,此时由于车后盖9的重力大于吸盘329的吸力,车后盖9将脱离吸盘329掉落在第二输送装置31的第二输送单元32上,进而方便第二清洗机器人33清洗车后盖9的外侧面。

每个第一安装板325上开设有弧形通孔327,吸盘装置326包括第二安装板328和吸盘329,吸盘329固定在第二安装板328上,第二安装板328铰接在第一安装板325上,螺栓穿过弧形通孔327将第一安装板325和第二安装板328固定起来,拧松螺栓上的螺母,转动第二安装板328,螺栓在弧形通孔327滑动,从而调整吸盘329与竖直方向之间的角度,进而使得吸盘329更加稳定的与车后盖9的外侧面贴合,使得吸盘329更加稳定的吸附在车后盖9的外侧面上。

第二安装板328上穿射有一个竖杆330,吸盘329固定在竖杆330的一端,吸盘329与第二安装板328之间设有压簧331,压簧331穿射在竖杆330上。由于车后盖9运输到翻转架上时,由于惯性的作用,将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将会导致车身受损。因此,在吸盘装置326内设置压簧331,可减轻车后盖9对翻转架的惯性冲击。

如图3所示,第一输送装置11的输送端的两侧设有导向杆10,导向杆10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呈30°—45°,车后盖9可顺着导向杆10放置在第一输送单元13上,从而方便将车后盖9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11上。

第一输送装置11和第二输送装置31为链条输送机,由于第一输送装置11和第二输送装置31需要通过第一清洗机器人13和第二清洗机器人33,使用环境恶劣,因此选用链条输送机。

所述第三输送装置41和所述第四输送装置51为传送带。由于传送带运输平稳,噪音小,使用寿命长,因此选用传送带。

如图1—6所示,清洗系统进一步包括多个第一红外位置传感器6、第二红外位置传感器a7、第二红外位置传感器b8和控制器,第一红外位置传感器6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11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第二输送装置31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以及第三输送装置41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第一红外位置传感器6包括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一红外接收器,多个第一红外发射器和多个第一红外接收器在第一输送装置11的输出端的两侧和输入端的两侧、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出端的两侧和输入端的两侧以及第三输送装置的两侧的输出端和输入端的两侧间隔相对。

第二红外位置传感器a7包括第二红外发射器a和第二红外接收器a,第二红外位置传感器b8包括第二红外发射器b和第二红外接收器b,第二红外发射器a和第二红外接收器a分别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11的前后两侧,且第二红外发射器a设置在第一清洗机器人12的左侧,第二红外接收器a设置在第一清洗机器人12的右侧,第二红外发射器b和第二红外接收器b分别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31的前后两侧,且第二红外发射器b设置在第二清洗机器人33的左侧,第二红外接收器b设置在第二清洗机器人33的右侧。

所有的红外位置传感器、所有的输送装置、升降机52、电机22、所有的清洗机器人都与控制器连接,当车后盖9经过第一红外位置传感器6、第二红外位置传感器a7、第二红外位置传感器b8时候,红外位置传感器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控制相对应的输送装置、升降机52、电机22、相对应的清洗机器人启动或停止,从而对车后盖9进行清洗。

本发明清洗过程如下:

步骤一:清洗车后盖9内侧面。将车后盖9的内侧面朝上,通过能够将车后盖9的第三部分93外侧面顺着导向杆10搬运到第一输送单元13上,使得第一支撑柱131支撑在后盖外侧面的车后灯处的凹槽内,第一部分91外侧面的导流板可第一支撑板132的v型槽1321内,从而将后盖稳定放置在第一输送单元13内,第一输送单元13的输出端的第一红外位置传感器6接收到有车盖放置到第一输送单元13内,控制器将控制第一输送装置11开启,从而使得第一输送装置11带动车后盖9运动,第二红外位置传感器a7接收到车后盖9运输到第一清洗机器人12附近时,第一清洗机器人12开始工作,对车后盖9内侧面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第一输送装置11将车后盖9运输到后盖翻转机2上。

步骤二:清洗车后盖9外侧面。后盖翻转机2首先由电机22带动翻转架转动到第一输送装置11的输出端的下方,当车后盖9运输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端时,车后盖9刚好运动到翻转架上,且翻转架上的吸盘329吸附在车后盖9的外侧面,与此同时,第一输送装置11输出端的第一红外位置传感器6接收信号时,电机22启动从而带动车后盖9进行翻转,当车后盖9翻转到第二输送装置31的输出端时候,由于车后盖9的重力大于吸盘329的吸力,车后盖9将自动掉落在第二输送装置31的第二输送单元32上,第二输送装置31的输入端的第一红外位置传感器6接收信号时,控制器将控制第二输送装置31带动车后盖9运动,第二红外位置传感器b8接收到车后盖9运输到第二清洗机器人33附近时,第二清洗机器人33开始工作,对车后盖9外侧面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车后盖9运输到第二输送装置31的输出端,此时移载机5的升降机52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31的输出端的下方,当车后盖9运输到第二输送装置31的输出端的第一红外位置传感器6接收车后盖9的信号时,此时移载机上的升降机52开始进行上升,从而将带动车后盖9一起向上运动,直到车后盖9完全脱离第二输送装置31,再通过第四输送装置51运输到第三输送装置41的输入端,升降机52带动车后盖9下降,从而将车后盖9放置在自动转弯单元4的第三输送单元42的输入端上。

步骤三:输送后侧盖单元。车后盖9的第一端部911放置在第一输送盘421的第一放置槽423内,车后盖9的第二端部931放置在第二输送盘422上,第三输送单元42的输入端的第一红外位置传感器6接收信号时,控制器将控制第三输送装置41带动车后盖9运动,当转弯的时候,车后盖9的第二端部931可在第二输送盘422上滑动,第一端部911在凹槽内进行转动,从而能够顺利的运输车后盖9,使得车后盖9不会从第四输送装置51上掉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